20xx年的秋天,我第一次踏上了光荣而神圣的讲台,开始了我教书育人的事业。面对台下一双双渴求甘霖的明眸,我就立下了一个志愿:教师岗位虽然平凡,然而再平凡也要干出色!如今,回首三年来走过的每一段路,发现每一个脚步都是那么踏实。我以一颗普通教师的赤子之心,坦然地展示着生命的风采,无愧于最初的诺言,更无愧于可爱的孩子们。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如何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构筑心中理想的课堂呢?”“我的人生坐标在哪里,我的教学之路该走向何方?”这些是我从教一年后的迷茫和困惑。
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在学校领导的指引下,我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活动并参加了镇语文研修班学习。我通过订阅杂志、观看特级教师教学录象、课堂实录和进行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三年来,我负责和执笔了三个县课题、一个市课题的`研究。两个县课题已结题,一个已取得阶段成果。市课题《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策略研究》在台州市20xx—20xx年度课题结题申报中被评为市优秀结题。我撰写的论文《“有效生成”构筑活力课堂》在xx年12月份上期的《教学月刊》上发表,《深掘文本之精髓巧铸生成之精彩》在xx年市教育科研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提高生成“含金量”,铸造“生命”新课堂》在县教育科研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有四篇相关论文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中获二等奖,更有多篇论文在镇各类比赛中获一二等奖。在课题研究中,我成长起来、成熟起来并将自己的所得知识、策略运用到实践中去。在语文教学中,我刻苦钻研业务,珍惜每一次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汲取经验,逐渐形成了“互动创新、和谐大气”的教学风格,也取得了镇语文研修班的顺利结业。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语文教学相对于其它学科教学,更充满活力,充满激情,充满挑战!它千变万化,不拘一格。语文学科在教学改革中往往首当其冲,甚至影响其他学科的改革。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如果不加强学习,闭门造车,就会成为井底之蛙。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把握改革动向,才能引领时代潮流。
要想提高自己挖掘教材的水平、教学语言的水平、课堂调控的水平、教学艺术的水平,上公开课是最好的途径。在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从教三年来,我坚持每年上一到两次公开课。无论是校内公开课,还是镇公开课,我都要花上一星期甚至好几星期的时间钻研教材,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反复修改。“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学校教研活动中,我就如何上好课经常和老教师们进行坦诚地交流。我始终相信,在课堂教学中,没有什么论资排辈,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对于“如何上一堂好课?”的思考,我从不曾间断过。我敢于抛出自己原生态的思考和实践自己尚未成熟的意识形态及理念。反思自己所上的公开课,发现每次都挂着明显的印记:从“放大自主,缺乏主导”到“紧扣主线,点面结合”,从“模仿名师,形似神不似”到“深悟文本,借鉴创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今年的镇教研活动中,我公开教研了《詹天佑》一文,在专家的点评下,在全体老师的无私帮助,不但使我知不足、知困,更使我自反、自强。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语文是广阔的,语文是博大的,语文是深沉的,语文是变化无穷的,语文是美丽透明的,语文是温暖湿润的……语文可以是光,可以是火,可以是水,可以是土,可以是出鞘的利剑,可以是心底的长歌,可以是无边的芳草……语文可以吞吐八荒,也可以静影澄碧;可以凝固,也可以燃烧;可以化合,也可以分解……语文就是语文,但又不仅仅是语文……
我骄傲,我是一名语文老师!三年来,我从一名不懂语文教学的老师到一名热爱语文教学的老师。我所取得的点滴进步都离不开领导的教诲、鼓励和老师们推心置腹地帮助、指点。语文教学的研究,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终身!三年的学习还仅仅是一个开端。我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填补:教学理论肤浅,论文撰写没有深度,课堂教学不够有情有趣,教学语言不够风趣,课堂调控不够到位等。还需要一年又一年的苦学苦练。
海纳百川有容为大,行者无疆有志为广
除了积极投身与教学工作,在平时工作中,我更是主动地参与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无论是学校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还是栽树种草的绿化活动。在师德上,我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这学期举行的镇师德演讲比赛中我获得了一等奖。我还积极指导训练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在天台县“第二十届科技创新大赛小学组论文比赛”中,一位同学获得二等奖。在镇运动会中,我校运动员还取得了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还有一同学的小论文获镇二等奖。
成绩和鲜花属于过去!我还年轻,在教育的岗位上还须不懈地努力!正如屈原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一定会一直走下去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