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1、国家的本质
(1)国家和国家性质(a):①国家的内涵: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是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②国家性质:国家的性质即国体,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③国家的历史类型:按国家性质不同可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2)专政和民主(b):①职能: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即专政);国家也具有社会管理的职能.②国家的本质: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③民主: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服务于统治阶级。④关系:共同体现国家性质,凡实行民主制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3)国体和政体(b):①国体即国家性质,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②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来体现;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政体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外来势力的影响,同样的国体也会采取不同的政体。 2、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1)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和影响政体的因素(a):①共同特征:代议制。由选举产生、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一方面,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体。另一方面,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地直接管理所有国家事务.代议制本质上是一种间接民主,充当公民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成为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②影响因素:国体决定政体,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都是影响政体的因素。
(2)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b):①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现代国家大致有两种基本管理形式,即民主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②民主共和制:A。是遵循民主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民主政体,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是经过选举产生的,并有任期限制。B.基本特征是:议会制取代君主制、选举制否定世袭制、任期制代替终身制。C.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国家管理形式,体现的是少数人的民主,它以形式上的民主掩盖了资产阶级的民主,以民主的形式掩盖其国家的阶级性质。所以,民主共和制成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的政治外壳,是维护资产阶级专政的有效工具。D.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属于民主共和制,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国家管理形式,能够确保人民享有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③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担任,但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家政权的运行与民主共和制国家大体相同。
(3)议会制和总统制(b):①依据: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分为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②议会制: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当议会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时,政府必须集体辞职,或由政府首脑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根据新的议会选举结果成立新的政府。③总统制: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④半总统制: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掌握一定的行政权;政府中仍设内阁总理,向议会而不向总统负责。这种管理形式,既有议会制的特征,又有总统制的特征。
3、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
(1)国家结构形式及其影响因素(a):①含义: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②影响因素:一个国家采取何种结构形式,是阶级、民族、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综合起来的结果;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国家选择结构形式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 (2)单一制和联邦制(b):当今国家的结构形式的基本类型:单一制和复合制(邦联和联邦)。
1
含义 组成单位 整体与部 分的关系 特征 典型国家 单一制 由若干行政区域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 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统一领导下 法律体系 中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波兰、蒙古等 联邦制 由若干成员单位组成的联盟国家 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 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 联邦是国际交往的主体,其成员也有某些外交权 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权、一部宪法、一种中央与地方分享政治权力、在各自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 美国、德国、瑞士、俄罗斯、印度、缅甸、巴西等 (3)维护国家统一(c):①原因:在当代中国,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这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的图谋,终究是不能得逞的。②要求:一方面要维护民族团结,不断增强包括各民族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要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就要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入侵和占领,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
专题二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 1、英国国王和君主立宪制
(1)君主立宪制中的英国国王(a):①地位:英国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是“虚位元首”。②权力:形式上有权任免首相、各部大臣等高级官员;有权召集、停止和解散国会;有权批准法律。③作用: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承担国家元首的礼仪性职责;向首相和大臣提供意见和建议,发挥咨询作用;成为英联邦各成员国的纽带。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特点(b):①国家机构:国王、议会(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扮演立法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内阁(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从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②特点:最显著特点是存在君主;三大机构之间既有分权,又有制约,但分权界限不明确;权力中心在议会,但20世纪以来,权力重心逐步向内阁和首相倾斜,首相成为英国最有权势的人。 2、英国的议会和政府 (1)至尊的英国议会(a):①地位:英国最高国家立法机关。②影响:“议会之母\".③构成及职权:由上院(贵族院)和下院(平民院).下院有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是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上院起辅助作用,监督下院,协助下院立法,通过行使“延搁权\"修改和否决议案等.④权力萎缩及原因:内阁在决策、立法、财政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原因在于,由下院多数党组织的内阁,要求其议会党团服从党纪;专业性立法越来越多,议员因受专业限制而根据内阁的提案做选择。
(2)英国的内阁和首相(b):①内阁: A。内阁的地位及组成:议会大选后由国王召见多数党领袖,任命其为首相并授权组阁。议会多数党领袖从本党议员中提出内阁人员名单,请国王任命。首相和内阁要向议会负责。内阁人数由首相确定。B.内阁的权力:制定内外政策;向议会提交议案以及需要议会审议的政策;行使最高行政权力;协调和确定政府各部门职责;在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时采取紧急行动;必要时宣布提前大选.②首相:A.产生:议会多数党领袖。B。职权:掌握政府人事大权;领导内阁,对重大问题做最终裁决;控制财政大权,掌握预算决策权;建议国王解散议会,宣布重新大选;武装不对的最高领导人,可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C。制约英国首相权力的主要因素:内阁和议会党团中的多数人认为首相已经不能胜任,必须下台;议会有权监督内阁和首相;国王队首相有磋商权和警告权;舆论和反对党制约其“过分”行为。
(3)君主立宪制的实质(b):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①从英王和王室看:英王和王室成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代表,拥有巨大的资产,在英国社会中仍位居最上层。②从议会看:议会同样是“有钱人议事的场所\".从执政理念和政策来看,议会的上院和下院没有本质区别,都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效力.③从保守党和工党轮流组阁看:“右翼”的保守党是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捍卫者,而号称代表中下层人民利益的工党执政后仍执行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政策。两党的关系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治竞争关系。 3、法国的民主共和制和半总统制
(1)法国民主共和制的主要权力机关(a):①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职权:总统通过任免总理和组织政府、主持内阁会议,直接领导国家行政权力的实施,尤其是在国防和外交领域发挥决定性作用。在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总统可以通过解散国民议会、举行公民投票、宣布紧急状态等,控制
2
国家局势,决定国家命运.②总理:政府首脑,领导政府具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力。职权:领导政府活动,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建议任免政府各部部长;副署总统文件、命令、法令;负有国家防务责任;代替总统主持内阁会议等。③议会:由国民议会(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和参议院组成。国民议会行使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参议院在立法权方面与国民议会有同等的权力。 (2)法国政体的运行(b):①法国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总统利用宪法赋予的权力,在法国政治舞台上发挥主要作用:②总理领导政府具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力:③议会拥有立法权和监督权,在国家政治体制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议会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表现在多方面:政府施政纲领及各项改革方案、立法修正案和提案,必须经过两院议会通过才能生效;年度财政预算须经议会通过;议会可以通过“政府对议会负责”的规定制约政府活动,可以通过质询、投不信任票甚至弹劾等方式,追究政府的政治责任. (3)法国政体的特点(b):①半总统制半议会制:总统的权力很大,但总统权力受到一些结构性制约,有半总统制特征。议会可以推荐总理人选并监督政府,总理对议会负责,又有半议会制特征。②“行政双头制”:总统和总理都有行政权,一般来说,总统和总理有基本分工:总统掌握大政方针,总理负责具体行政;总统占主导地位,总理听命于总统;总统的施政重点是国防外交,总理的施政重点在内政经济。 ③左右共治:出现总统和总理不是一个党派的“左右共治“局面.④多党制:这种多党制的主要表现是:始终未能形成两个左右政治局势的大党;党外有党,党内有派,党派林立;随着中间阶层壮大,左右翼政党都出现向中间靠拢的趋势。 专题三 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 1、美国的联邦制
(1)美国联邦制的特点(b):①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联邦政府行使宪法“列举的权力\",以及根据最高法院解释可以从“列举的权力\"中引申出来的权力。州政府拥有“保留的权力\".②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在联邦制下,联邦政府与州之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是在各自规定的权限范围内都享有最高权力,均享有对人民的直接管辖权,相互间不得进行任何干涉.联邦设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有统一的宪法和法律,是国际交往的主体,各州也有自己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有自己的宪法、法律;联邦政府不能任命州政府的官员,不能监督、考核州政府的施政行为,州政府也不得干涉联邦事务。③联邦地位高于州.联邦宪法、法律以及以联邦名义缔结的条约,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各州必须遵守:州的宪法或法律,凡与联邦宪法、法律或条约相抵触者一律无效。
(2)美国联邦制的利与弊(c):①联邦制的最大优点在于,在保持联邦是一个强大、统一国家的同时,确保州的灵活性和创造性。②美国联邦制的最大问题是效率不高,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相互扯皮、推诿,各州政府之间各自为政。
2、美国的两党制
(1)美国的两党制及其实质(c):①美国是实行资产阶级两党制(民主党即驴、共和党即象)的典型国家。②美国两党美国的两党制主要表现:两大政党通过竞选争夺执政地位.在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共和党分别提名本党的总统候选人,最终获胜的党成为执政党,败北的党则沦为在野党。执政党通过由本党中坚人士组成的行政部门掌握政治权力;在国会选举中,民主党、共和党也分别推出本党候选人,竞争议员席位.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为多数党,获得少数席位的政党为少数党.多数党议员担任国会领袖及国会各小组委员会主席,并借此主导国会事务,但少数党仍能发挥重要的制衡作用.③实质:A。美国两党在意识形态、阶级基础方面,没有本质区别。它们都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和意志,都赞同美国现行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观。B。民主党和共和党在一些具体议题上的政策和主张,虽有明显差别,但这些政策上的差别,不过是充当着使两党制得以运行的基础.其结果是互相牵掣,避免任何一方走向极端,背离美国的基本价值观。C。在选举中,两党为争夺民众,不得不竞相提出符合选民利益的政策主张,客观上反映了一定的民意,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渠道。但实质上,两党制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相互监督和制衡的机制保障。在施政过程中,由于有在野党的监督和制约,执政党一般不敢过分滥用权力。D。从两党制的运行来看,美国的竞选是有钱人的权力游戏,有权人的金钱游戏。E.美国两党制实质上: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政党制度,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一项政治制度。
(2)美国政党的特征(a):①美国政党的主要职能是组织选举(20世纪70年代开始,组织职能逐渐削弱).②四个层级的委员会之间没有上下级的垂直领导关系,只是工作上的联系;。③没有固定的党纲,也没有约束党员的党纪。 3、美国的三权分立
(1)美国三权分立的核心内容(b):①三权分立原则的地位与核心内容:三权分立是美国联邦政府组建和运行的基本原则,其核心内容是权力分立、制约和平衡.②三权分立: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各级法院。国会负责立法,总统负责实施法律,法院负责审查法律。③权力的制衡:A.立法权属于国会,但受总
3
统(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可以发布拥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命令、还有立法倡议权)、法院(法院有权宣布国会制定的法律违反联邦宪法)的制约.B。行政权属于总统,但受国会(行政机构的设置和所需经费须由国会批准、国会还有权监督行政执行情况、经费开支和官员行为)、最高法院(美国最高法院可以宣布总统发布的行政命令、行政机关颁布的规章条例违宪、通过案件的判决对宪法作出新解释,扩大或限制总统的权力)制约.C。司法权属于法院,但受国会(国会可以通过批准对法官的任命或弹劾法官的办法,来改变法院的组成、国会和各州一起,可以用宪法修正案推翻最高法院的裁决)、总统(法官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最高法院法官人数和联邦其他法院的设立,均由国会决定,总统亦可施加影响)制约。
(2)三权分立的弊端(c):①积极作用: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对于反对封建专制,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有其积极作用。②阶级局限性和消极作用:A。由于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政权中不居于支配地位,也就不可能对权力的运用施加重要影响。所谓分权与制衡,事实上成为协调资产阶级内部权力分配的一种机制。B。三大权力机关之间互相扯皮,导致效率低下。C。难以在政治实践中真正贯彻.③本质:美国的三权分立制本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它有效地维护了美国资产阶级的统治。但是,广大劳动人民不可能在这种制度下享有真正的民主。 4、美国的利益集团
(1)美国的利益集团及其活动方式(a):①地位:渗入美国行政机构、国会和司法系统中,与政党、政府共同成为美国政治三大支柱;是美国政治制度的产物,作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有效形式,受到政府的鼓励,是透视美国政治结构的一扇窗户.②干预政治的途径:金钱、人数、知识.③影响政府的手段:合法手段主要有直接或间接游说、游行示威、影响选举和承担法庭诉讼等。
(2)美国利益集团的政治作用(c):①积极作用:充当公民与政府间桥梁的作用。②消极作用:只有少数利益集团对国家决策产生决定性作用;垄断了公众接近政府权力的途径;为政府腐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③实质:资产阶级在“民意”的幌子下控制权力。 专题五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1、国际组织的概况
(1)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b):①国际性:国际组织是国家、地区之间的组织,两个以上国家、地区的政府、团体或公民才能建立国际组织。②目的性:有特定的宗旨和目的,有固定的章程。③组织性:设有多层次的机构来开展活动,实现其宗旨。④自主性:自主开展活动,独立运作,其决议也具有某种强制力。 (2)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b):①分类:按照成员的性质,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按照地理范围,分为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按照职能范围,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②作用:积极作用:国际组织以自己的名义开展活动,是国际社会的重要行为主体;国际组织可以促进主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消极作用:些大国依仗实力,控制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强权和霸权的工具。 2、联合国: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的、权威性的、政府间一般性的国际组织 (1)联合国的主要机构(b):①联大:联合国审议机构,每一会员国有一票,重大问题超过2/3的票数才获得通过。②安理会:联合国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的机构.由5个(中美英法俄)常任理事国和10个(联大选出任期两年)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承担-—③经济及社会理事会。④托管理事会(已完成使命).⑤国际法院(总部在荷兰海牙)。⑥秘书处:负责联合国日常事务,现任秘书长:韩国的潘基文.
(2)联合国的作用(b):①积极: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取得巨大成就.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国际合作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联合国建立经社系统,在经济及社会领域发挥积极作用;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②局限性:某些依仗实力,力图控制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强权和霸权的工具。 (3)中国与联合国
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b):(1)地位: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事关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享有否决权,是联合国中拥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2)作用: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维护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中国支持联合国改革,更好地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3、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 (1)欧盟的宗旨(a):以共同体的方式,实现各成员国共同目标:促进世界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基本价值标准,加强国际合作。
4
(2)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b):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政府间一般性国际组织;欧盟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以集团优势,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表现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重大问题和地区冲突);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国际事务中有重要影响,发挥着重大作用.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