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责任与角色同在
【典例1】(2016·资阳中考)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莫振高,是全国贫困县广西都安的一名校长。他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面对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先后筹集3 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 阅读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回答:
(1)材料中划线语句表明“莫爸爸”的责任来自哪里? (2)“莫爸爸”的事迹说明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是什么?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解题指导】提炼解读:莫振高感动中国——勇担社会责任。 考查角度:不言代价与回报,做负责任的人。
分析点拨:第(1)问依据责任的来源作答;第(2)问“莫爸爸”履行社会责任,不计较代价与回报,这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第(3)问结合实际多角度作答。
答案:(1)“莫爸爸”的责任来自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
(2)履行社会责任,不计较代价与回报,这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3)①首先是对自己负责。我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就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也是负责任的表现。
②对他人负责。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
③对集体负责。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会有保障。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④对社会负责。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社会,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⑤对国家负责。维护国家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为国分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⑥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对点训练】 1.(2016·西宁中考)下列行为中,没有自觉承担责任的是 ( )
A B C D
【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自觉承担责任。A作为子女,承担了孝敬父母的责任;B打扫班级卫生,承担了一个值日生的责任;C卫生不打扫、门不关,没有履行学生的责任;D作为公民承担了保护环境的责任。
2.(2016·广东学业考)韦思浩是一名退休教师,退休工资每月五千多。他平日省吃俭用,捡些瓶瓶罐罐,用化名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捐资助学。老人的事迹真正感人之处是 ( )
A.一息尚存仍保持着勤劳俭朴的传统美德 B.捐资助学,无私奉献,不言代价和回报 C.退休多年,仍然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
D.退休后仍关心教育,不忘人民教师的职责
【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不言代价和回报的奉献精神。关键信息化名捐资说明不言代价和回报,B符合题意;A、C、D虽然都正确,但不符合“真正感人之处”的要求。
3.(2016·牡丹江学业考)小辉和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义务清理小广告。他 们 ( ) ①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②不计较代价与回报 ③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④只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赞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不言代价与回报、积极承担责任。结合题干材料中“利用课余时间,义务清理小广告”等关键信息分析可知,①②③是对其的正确理解和表述;④观点错误,热心公益体现了不计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考点
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典例2】(2016·长沙学业考)长沙7路公交司机吴晓红,每次发车前都要认真检查车况,还在车上放置了备用雨伞、方便袋等物品。她驾驶公交车23年,安全行驶超过100万公里。吴晓红身上突出体现了 ( ) ①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②见义勇为的浩然正气 ③贴心周到的服务意识 ④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题指导】 提炼解读 考查角度 吴晓红检查车况、放置备用物品、安全驾驶——积极奉献社会 爱岗敬业,服务社会 公交司机吴晓红每次发车前都要认真检查车况、车上放置备用雨伞、方便袋等物品,说明她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贴心周到的分析点拨 服务意识,并且体现了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①③④分析正确;题干材料未涉及见义勇为,排除② 答案 【对点训练】
1.(2016·沈阳学业考)沈阳市民乌晓明无偿献血17年,累计志愿服务近万小时,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当她接受采访时说:“这样做,不仅能够挽救他人的生命,还能给自己的生命轨迹留下纪念。”乌晓明的行为 ( ) A.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B.主要是为了获得名利 C.彰显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说明承担责任没有任何回报
【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从题干所描述的内容来看,沈阳市民乌晓明无偿献血的感人事迹主要彰显了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以C正确。A、B与题干内容不符;承担责任有代价也会有回报,D错误。
D 【变式备选】
(2016·黔东南中考)参加“黔东南关爱山区儿童公益协会”的网络爱心人士和志愿从事公益事业人士,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贫困、留守、单亲、残疾”儿童关爱和帮扶活动。他们的行为告诉我们 ( ) ①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 ②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③“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④甘于奉献,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提示】选C。
2.(2016·齐齐哈尔学业考)【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材料 某社区倡导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参与公益活动,用每一个人的热情去激活社会的正能量,实现“微志愿-微文明-大文明”的转变。 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谈一谈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 (2)现实生活中你可以参加哪些社会公益活动?
【解析】本题以某社区的倡导活动为主题,考查学生对公益活动的认识。第(1)问考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解答时应从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对提升个人素质、人生价值,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影响角度组织答案;第(2)问,所列举的活动应体现出“公益性”的特点。
答案:(1)有助于承担社会责任,帮助他人;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有助于吸引更多人了解公益活动,参与公益活动;有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
我”的社会氛围;有助于构建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社会;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任意两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亦可) (2)宣传防火防盗知识;向灾区捐款、捐物;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墓;利用节假日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等。(任意三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亦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