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呵护和精神心灵的引导,对学生进个性心灵的培养,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班主任的工作核心是关注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人性教育,影响学生一生的思想和思维。因此,班主任的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情怀、情操的综合教育,培养学生“与人为善”的情感、“悲天怜人”的情怀,做学生人生的导师。
一、走进学生的心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并不如父子,也不是纯粹的“园丁”与“花朵”,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的朋友。在管理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缩短师生心灵上的距离,这样就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的和谐氛围中,从而让我们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减少内耗,提高工作和学习气氛。
当然,走进学生心灵世界需要教师与学生树立平等相待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发现那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解的教育难题才能找到答案。对学生细致入微的了解,能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如同源头活水,常做常新。可是在我们的管理工作中,我们常见的师生谈话是老师坐着,学生站着;老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像审讯似的。这样的师生关系拉开了师生平等相待的距离,老师没有切实的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无法打开学生的心扉。因此这要求我们应该放下架子,摆正位置,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尊重他们,发展他们的人性和个性,乐意做他们的朋友,努力营造一个平等、轻松、和谐的教与学的环境。其次,学会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心灵
1
的勾通能了解一个人内心世界,能发现心灵的快乐和忧愁。教师要想叩开学生的心扉,就必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必须把学生说的“事”当作“一回事”,专心而耐心地倾听,然后真诚地为学生支招,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当然,关心国家大事和尊重不是等于放弃严格要求学生,而是从心灵深处去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在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有的老师,当学生和他说话时,不是看报就是批改作业;不是批评教训就“铁棒上架”;把学生拒之千里,如此表现,学生即使有心里话,即使受到委屈,也宁肯憋在心里,也不会找老师诉说,长此以往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就会变得陌生而紧张。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切实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教、辅、引、帮”为手段,走进学生,关注学生,在情感上做他们的朋友,在学习上做他们的良师,从心灵上呵护他健康成长,这是班主任不可推卸责任。
二、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班班级管理,层层下放权力,做学生坚实的后盾。
建立健全的班集体,学生也是管理者。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健康成长,并不班主任一个人孤军奋战,而是全班学生集体智慧的结晶。班主任在管理工作,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建立合作互助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因此在管理工作中,我们一要靠科学,二靠民主,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把每件事往细干,从而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在班级管理工作上班主任应层层下放权力,扮好“导”与“扶”的角色,克服以我为中心的意识,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支持学生的管理能力,引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制度、监督制度、纪律制度”,让每个学生都做管理者,每个学生都有人管,每件事都有人负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每一件事都参与管理,使班集体管理更加人性化。所以,班主任在管理上应多运多学生的长处,别盯住学生短处,充分发挥学生的
2
个体差异和特点,做到“普遍生能干的的事,班委不干;班委能干的事,班长不干;班长能干的事,老师不干。”这样就能充分展现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洒满阳光,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就有了成就感和自豪感,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不得到有效的抑制,班级管理就自然轻松了。
三、让学生自主学习,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放低自己的位置,容纳学生的一切,让觉得自己的重要性。如果我们把学生看作魔鬼,我们将生活在地狱中;如果把学生看作是天使,我们将生活在天堂中……教师不是雕塑家,而是世上最珍贵的艺术品,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一方面要展现自己体现自己的价值,另一面也要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因此,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多开展学习竞塞活动和有趣的课外活动,注重引导“优秀生”,鼓励“后进生”,开展“一帮一”、“优生带差生”的学习活动,适当采取激励机制,为学生营造一个“比学赶帮”的氛围,使学生感到“学习着光荣着”,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学习当作自己人生在事来干。只有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抛弃一切杂念集中所有心思学习,违规违纪的神经才能收敛,学生的行为规范好了,学习兴趣提高了,班主任管理班级也就轻松了,就会收到事功倍的效果。
四、班主任应具备完美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情感价值观。
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很多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多挑战。因为学生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影响因素日益复杂,随社会的发展,新的事物和先进科学技术的产生,需要我们审时度势更新陈旧的教育观念,储备更多的知识,更要求我们具备完善人格魅力,丰富知识技能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耐心细致的品性。其中师德是一个教师人格、情操、价值观的综合体,其核心是为“学生服务”,表现行为是“以人为本,平等合作,
3
时代精神,为人师表”的充分体现。因此,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应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时时以“耐心、细心、爱心”关心每一个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用“真爱”去发现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卸掉压无形生命自卑的巨石,健康愉快的成长,轻松快乐地学习。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在新型教育中,师者的意义更为重要。因为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不仅仅是班主任和传授知识的老师,更是人生导师,在一个班集体中班主任始终给学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丰富多彩的情感价值观,以豁达、宽容、真爱的态度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在工作中我们不要老埋怨环境的不好,埋怨别人的狭隘,埋怨学生难教,这是因为我们自己不好,自己不豁达,自己的方法太少,没有找到切实可行教育管理方法和走进学生心灵的态度。所以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素质修养,不断丰富自身知识水平,加强内外兼修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