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必修2《乙酸》教学设计
《乙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乙酸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从其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可以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2.通过学生参与拼装乙酸的球棍模型,书写乙酸的结构,复习回忆初中知识,观察演示实验,讨论问题等课堂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理解羧基的结构特征。 3.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 4.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原理和实质。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及实物展示,进一步认识乙酸的分子结构及其物理性质。
2.采用复习回忆法学习乙酸的酸性,培养学生的归纳整合能力。 3.利用实验探究、设疑、启发、诱导、讲述等方法学习乙酸的酯化反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归纳及解析的能力。
3.通过酯化反应的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乙酸的酸性和乙酸的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酯化反应的概念、特点及本质 【教具准备】 教学用具:多媒体
实验用品: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球棍模型;乙酸乙酯、乙酸溶液、无水乙醇、浓H2SO4、
饱和Na2CO3溶液、水、酚酞、试管、带塞导管、铁架台、试管架、酒精灯、量筒、刻度尺。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知识材料,方便直观。 自主探究式教学:创设问题情景、结合演示实验,“68686”小组内团结协作,分析实验、自主学习,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视屏播放醋的酿造。 [板书]第三节 第二课时 乙酸
[讲述] 酒和醋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物质,醋的主要成分就是乙酸,因此乙酸又叫醋酸,普通醋含醋酸3%~5%,陈醋含醋酸7%左右。
[实物展示]一瓶乙酸样品
[学生活动1] 通过观察乙酸样品,并结合初中所学知识总结乙酸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物理性质
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易挥发,沸点:117.9℃,熔点:16.6℃
[讲述]当温度低于16.6℃时无水乙酸易凝结成冰状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
[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过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知道乙醇的分子式是C2H6O,乙酸的分子式是C2H4O2,请同学们通过观察乙醇的分子球棍模型,拼装出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
(PPT展示乙醇的分子式和球棍模型)
[学生活动2]组装乙酸的球棍模型,并展示结果。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根据球棍模型写出乙酸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板书]二、分子结构 [学生到黑板上书写]
分子式:C2H4O2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OOH
[教师分析乙酸的结构特点]乙酸可以看作是乙醇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换成了一个氧原子,由于这个碳氧双键的存在,使得乙酸中的氧氢键更容易断裂,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因此乙酸具有酸性;同时由于碳氧
双键的影响,使得碳氧单键也容易发生断裂,因此乙酸还能发生脱去羟
基的酯化反应。由于乙酸的化学性质主要由这个此将这个基团叫做乙酸的官能团——羧基。
[板书补充]
结构决定,因
官能团: 三、化学性质
(—COOH)羧基
[复习] 由于氧氢键的断裂,使得乙酸具有酸性;请同学们回忆在初中的时候学过酸的通性有哪些?应该如何验证?
[学生自主回答,互相补充,教师完善]
[讲述]通过大家的回答,可以证明乙酸具有酸的通性,因在水中部分电离生成
CH3COO和H,故为一元弱酸。
[板书]1.酸性 一元弱酸 CH3COOH H
[联系生活,展示PPT]日常生活中“除水垢”,说出其中的道理。 [PPT]乙酸除去水垢的原理:2CH3COOH + CaCO3 = (CH3COO)2 Ca+H2O+CO2↑
[得出结论,板书]酸性:CH3COOH > H2CO3
【过渡】羧基中由于碳氧双键的影响,使得乙酸中的氧氢键更容易断裂,能给出一个氢离子,因此乙酸具有酸性;同时由于碳氧双键的影响,使得碳氧单键也容易发生断裂,因此乙酸还能发生脱去羟基的酯化
+
-
+
CH3COO+
-
反应。
[学生活动3]酯化反应实验探
究
小组名称 第药品 吸收剂 加热时间 结论 2mL乙酸、饱和碳酸钠溶4分钟 4分钟 无乙酸乙酯 有乙酸乙酯 一小组 3mL无水乙醇、 液(滴加酚酞) 2mL乙酸、第3mL无水乙醇、液(滴加酚酞) 二小组 2mL浓硫酸 2mL乙酸、第3mL无水乙醇、三小组 2mL浓硫酸 2mL乙酸、第3mL无水乙醇、液(滴加酚酞) 四小组 2mL浓硫酸 饱和碳酸钠溶水 饱和碳酸钠溶4分钟 有乙酸乙酯(少) 4分钟 有乙酸乙酯(多) [学生描述] 第2、3、4组,接收的试管中出现一段油状液体,气味与试剂乙酸乙酯的气味一致。
[结论]乙酸与乙醇在有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无色、透明、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讲述]这种有香味的油状液体就是乙酸乙酯,并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投影]CH3COOH+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 乙酸乙酯
[讲述] 像这种酸和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板书]2.酯化反应
[探究本质]在酯化反应中,生成物水分子里的氧原子是由醇提供,还是由羧酸提供?如何确定实际发生的是哪种断键方式?
[投影]两种可能的断键情况
[动画演示]利用同位素原子示踪法验证酯化反应的实质 [板书] 酯化反应的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
[问题探究,小组讨论]根据本实验,请同学们讨论下列问题: 1.反应试剂的加入顺序?
2.浓H2SO4起什么作用?加热的作用是什么?
3.用来接收生成物的试管里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起何作用? 4.长导管有何作用?导管为何不能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 5.酯化反应还属于哪一类有机反应类型?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知识应用]解释为什么厨师烧鱼时加醋并加点酒,鱼的味道就变得无腥﹑香醇、特别鲜美?
【过渡】性质决定用途,乙酸具有酸性,能够发生酯化反应,决定了它的用途。
[板书] 四、用途
[知识归纳整合]乙酸的官能团(羧基—COOH)决定其化学性质。
[随堂演练]
1.下列物质中,能与醋酸发生反应的是( )
①乙醇 ②金属铝 ③甲烷 ④碳酸钙 ⑤氢氧化钠 ⑥ 氧化镁 A.①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⑥ D.全部 2.若CH3COOH中的氧都是O,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O,则乙醇与过量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O的物质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小结](请学生口述)
[作业]1.课后习题P76 5、6、7、8。
2.问题探究: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乙酸在生活中有哪些妙用之处?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第二课时 乙酸 1. 物理性质
2. 分子结构:分子式:C2H4O2 结构简式:CH3COOH 官能团: 3. 化学性质
(1)酸性 一元弱酸CH3COOH 酸性:CH3COOH > H2CO3
18
18
16
结构式:
(—COOH)羧基
CH3COO+ H
- +
(2)酯化反应:酸和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O O 乙酸乙酯
浓H2SO4
CH3—C—OH+H—O—C2H5 CH3—C—O—C2H5 + H2O
类型:取代反应
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 4. 用途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