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语文2018年中考名著阅读解析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好书是人类思想的精华。一部名著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可以让学生了解尚不熟悉的多元化社会,可以看到形态各异的人物。多读名著,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我们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中,名著阅读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占有分值5分,但是第一题文学常识填空的1分,基本是学生信手拈来的。其它4分对于学习的孩子来说,2到3分也是比较容易得分的,即使不是十分熟悉选段的情节,也不至于1分不得。
一.常见题型
1.文学常识标准题(固定不变)
如:文段选自《 》,作者是 。
2.主要人物性格题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段,分析林冲性格特点。
3.人物、情节关联题和信息筛选题
如:请举出另外一个林黛玉的精彩情节。
4.故事情节概括或者评点题(评人或评事)
如:分析刘备摔阿斗的心里。
5.主题思想感悟题
如:水浒108旦被迫上梁山,体现了什么主题?
6.文本创作技法题
如:指出人物的描写方法。
二.近几年中考分析
1.2017年《三国演义》白帝城托孤
25题,课内外知识迁移题,是人物、情节关联题;
26题,人物性格题。
2.2016年《红楼梦》大观园试才对额
25题,信息筛选类,是对宝玉才情这一人物形象的考查。
26题,创作技法题,是对人物描写方法的考查。
3.2015年《西游记》三打白骨精
25题信息筛选题,是对人物内心情感的和信息提炼的能力考查。
26题主要人物性格题,是对人物描写反应的性格进行考查。
4.2014年《红楼梦》结海棠诗社拟菊花题一段:黛玉奚落宝钗一段
25题,信息筛选题
26题,人物性格题
5.2013年《水浒传》风雪山神庙
25题,人物性格题
26题,创作技法题(环境描写)
综合分析:
1.2018年中考可能性最大的是《水浒传》,但是也不能排除《红楼梦》;
2.主要人物性格题是出题比例最大的一个类型;信息筛选类连出三年,可以加强对文本的理解练习;情节概括、创作技法比例少一点,可以作为今年的复习重点;主题思想感悟题还没有出现,日常教学可以清晰的让学生明了四部作品的主题思想。
三.我的日常做法
1.七八年级利用课前3分钟、读书汇报、原作改演等方式,给学生的课后阅读以展示和交流的空间,并且对不爱读书或没有读明白的孩子,也做到了资源共享。
2. 知识整理
在一本书读完之后,给学生不同分工,把文学常识、内容梗概、主题思想、人物简介及性格、主要人物的精彩情节、表现手法、成语、歇后语等,按照类别、读书卡或表格的形式,进行系统地归纳和整理,并分发下去,便于学生复习。这个方法适合初三学生,对于不太熟悉原作的学生来说,一摸后这种强化训练是最快捷的办法。
3.读书感悟
在读书的过程中,可以针对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进行评论或感悟习作,做到读、思、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学生自由尝试命题
学生从原作中,自选段落,自主命题一组,并附上答案。同学间多人一组,互相串答,再由出题人评卷并讲解。真正让学生把握出题类型和出题方向,从足够的高度把握名著阅读题型,做学习的主人,从中获得学习的快乐。这个方法适合我们冲刺阶段的复习,还能避免机械训练的枯燥复习。
“四大名著”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的心房,让我们温暖充实,我们真该好好静下心把它们捧在手心好好读一番,然而中考又要讲求高效,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如何有效阅读名著的方法,今天我就把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分享给大家,如有疏漏的地方请大家
指正。
2018/4/13 14:08: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