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应知应会12

来源:六九路网
井口装置

气井井口装置由套管头、油管头和采气树组成。油管头以上部分称为采气树,由闸阀、针形阀和小四通组成。用来进行开井、关井、调节压力、气量,循环压井,下井下压力计测压和测量井口压力等作业。

采气树型号有KY210、KQ350、KQ700等型号,KQ表示抗硫化氢,KY表示不抗硫化氢,数字表示公称压力。例KQ350,表示该采气树抗硫化氢,公称压力为35MPa 。

采气树使用注意事项:a.闸阀在使用时,要处在全开全关位置,不允许当调节阀用。b.用针形阀调节气量后,必须上紧螺帽,防止阀针震动后开度变大。c.开井时,先检查针形阀是否关闭,如未关闭,应先关上针形阀,再开油管闸阀,最后打开针形阀;关井时,先关针形阀,后关油管闸阀。d.使用中要定期给闸阀和针形阀的轴承打黄油。e.严禁用铁器敲击采气树。

气井开井操作

一、操作步骤:

1、 接到调度指令,做好联系、汇报工作,作好记录。 2、 作好水套炉保温工作并检查油嘴。

3 、检查设备、工艺流程和仪器仪表,使安全阀处于工作状态。 4 、按顺序开关流程相应阀门和各级调压节流阀。 5 、关井口控制节流阀。 6 、记录开井前井口压力。

7 、从内到外缓慢打开井口生产阀门。

8 、缓慢打开井口控制节流阀,并进行各级调压。 9 、启动流量计进行计量。 10、 计算、调节气产量。 11、 排分离器油、水并计量。 12、 填写原始工作记录。 二、技术要求:

1、 开井的调度指令应详细记录,开井前后有关资料应取全取准,记录无误。 2 、在开始计量前流量计应处于停表状态,气、油、水计量应同步进行,分别计量。

3、 开井口阀门时,应由内到外并完全打开,严禁用井口闸阀调节气量。 4 、开场站各级阀门顺序必须先开低压,再开高压,一次进行,防止憋压,安全阀必须处于工作状态。

5 、各级控制压力不准超过规定压力,注意防止针形阀处形成水合物堵塞。 6 、用油嘴控制产量的气井,油嘴前的各级节流阀应全开。 7 、及时调整针阀或油嘴,使气量合乎调度指令。

气井关井操作:

一、操作步骤:

1、与有关单位联系,按关井调度指令作好记录。 2、记录关井前井口压力及有关资料。 3、全关井口控制节流阀。 4、由外到内关井口生产阀门。 5、停止保温。 6、停止计量。

7、开有关放空阀门(必要时)。 8、开分离器排污阀门,并计排污量。 9、填好原始记录。 二、技术要求:

1、详细记录关井调度指令,关井前后有关资料应取全取准,记录无误。 2、关井后安全阀仍处于工作状态。 3、流量计处于停表状态。

4、井口阀门关时由外到内操作,并完全关闭,不准半关。 5、排分离器油、水后,应分别计量。

6、关井操作阀门顺序必须先关高压,再关低压。

水套炉

水套炉是以水作传热介质的间接加热设备,是由筒体、烟火管、气盘管和其它附件组成。 加热原理:天然气燃烧器喷出的高温火焰直接加热烟火管和烟气出口管,烟火管和烟气出口管附近的水受热后因密度减小而上升,与气盘管接触传热后温度下降,又因密度增加而下沉,被加热后又上升,如此不断循环,加热气盘管内的天然气,达到提高气流温度的目的。

水套炉使用中禁止超压使用,即气盘管内的天然气压力不能超过允许工作压力(管程设计压力)。

启动水套炉操作

一、工具、用具、材料准备 序号 1 2 3 4 5 6 名称 活动扳手 活动扳手 平口螺丝刀 点火器 柴油 棉纱 规格 300mm 250mm 350mm 数量 1把 1把 1把 1个 适量 适量 备注 二、操作步骤:

1、检查水套炉及附件和天然气低压流程上的阀门,调压装置是否完好,并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2、全开炉膛配风系统排空。 3、关闭水套炉排污阀。 4、打开水位计连通阀加水。 5、点燃火把,伸入炉膛火嘴口。 6、缓慢开启燃气控制阀门。

7、逐步加大燃烧量,同时调节第一次调风门和第二次配风门的开度,直到火焰完全燃烧为止。

8、待炉温升至工况要求并高出约20oC时,水套炉就可带负荷投入生产保温。 9、作好工作记录。

三、技术要求:

1、排空时间不少于5分钟,以排除炉膛内的残余天然气。

2、加水至水位计3/4位置,停止加水后冲洗水位计,确认水位是否真实。 3、严格按“先点火,后开气”的程序点火,点火时人体不得正对炉门。 4、水套炉的火焰要随气量的改变随时调整大小,各操作参数要严格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5、水套炉从点火升温到投入运行,一般不低于2小时,以避免水套炉升温过快造成设备事故,新安装的水套炉应提前用小火烘炉16小时。

停用水套炉操作

一、、用具、材料准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名称 活动扳手 活动扳手 管钳 管钳 平口螺丝刀 平口螺丝刀 磷酸三钠 棉纱 规格 300mm 250m 450mm 350mm 250mm 200mm 数量 2 2 1把 1把 1把 1把 3Kg 适量 备注 二、操作步骤(停用水套炉有三种情况) 1、暂时停用的操作:

1)将炉头燃气阀关小,留一小火温炉。

2)开排污阀,大排量、快速排污,每隔30秒排一次,共运行三次。 3)加水至满水位,测试PH值为8左右。 2、停用一段时间(约半月)操作: 1)关小燃气阀,留一小火温炉。

2)开排污阀,大排量、快速排污,将炉水排除,约留二分之一。 3)向炉内加水至三分之二以上。

4)将磷酸三钠2~3Kg溶解为液体加入炉内。 5)加大火焰煮炉。

6)煮炉24小时后,将炉水从排污口大排量、快速排放干净。 7)关闭炉火。

8)加满清水等待下次使用。

3、停用很长时间(约一月或更长)操作: 1)将燃气阀关小,留一小火温炉。

2)开排污阀,大排量、快速排污,炉内保持约三分之二液位。 3)用磷酸三钠约3kg溶解后加入炉内。 4)加大火焰煮炉。

5)煮炉24小时后,关小火焰。

6)大排量、快速排放炉水,排完为止。 7)再次加水至炉内2/3处。

8)用磷酸三钠约3kg溶解后加入炉内。 9)加大火焰煮炉。

10)煮足36小时后,关小火焰。 11)将炉水大排量、快速排放干净。 12)烘干水套炉。 13)熄火。 三、技术要求:

1、若长期停炉,应每隔24小时用小火烘烤水套炉1~2小时,以保持干燥,减轻腐蚀。

2、检查清扫烟箱和烟道管必须在停炉、炉温降下后进行。

3、每季度煮炉一次,如果水质含盐量在500毫克/升以下,硬度在6毫克当量/升以下,可延长至半年或一年;若水质含盐量在500毫克/升以上,硬度在6毫克当量/升以上,就要加密煮炉次数。

4、若用磷酸三钠煮炉,每次加入量为2~3kg,溶解后加入,煮炉时间为24~36小时。若采用除垢剂或酸洗法,按照说明书操作。

分离器

分离器是目前气田开发工艺中处理天然气中液、固体杂质的主要设备。按其作用原理分为:重力式分离器、旋风式分离器、混合式分离器。

目前作业区主要采用的是重力式分离器,可分为:立式重力式分离器、卧式重力分离器。

1、立式重力分离器

它是由筒体、进口管、出口管和排污管组成。分为四个功能段:分离段、沉降段、除雾段、储存段。为提高分离器的分离效果,筒体内还装有伞形挡板和捕集器等。其工作原理为:天然气由进口管进入分离器筒体内,筒体横截面积远远大于进口管横截面积,使天然气体积膨胀,流速降低。由于天然气和液、固体杂质密度不同,造成液滴和固体杂质的沉降速度大于气流的上升速度,液固体杂质沉降到分离器底部,气体从分离器顶部的出气管输走,从而实现气、液和固体杂质的分离。

影响立式重力分离器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分离器的直径。在处理气量一定,工作压力一定时,直径越大,气体流速低,细小液滴越容易分离,分离器效率也就越高。

2、卧式重力分离器

它是由进口管、导向板、整流板、出口管、排污管、捕集器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当气液混合的天然气进入分离器后,在导向板的作用下,直径大的液滴被分离下来,夹带直径较小的继续向下运动。由于分离器直径比进口管直径大得多,气流速度下降,在重力作用下较小直径的液滴被分离下来。气流通过整流板时,紊乱的气流变成直流,使更小的液滴与整流板壁接触,聚集成大的液滴而沉降,最后,雾状液滴在捕集器中被捕集下来。

在分离器直径和工作压力相同情况下,卧式重力式分离器处理气量比立式重力式分离器大,但卧式重力式分离器占地面积大,场地布置受限,多用于处理气量大的场站。

分离器使用注意事项:

1、分离器严禁超压使用,以防引起爆炸等安全事故。

2、分离器或紧挨分离器的输气管道上应安装安全阀,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控制在分离器工作压力的1.05~1.10倍,并定期检查。

3、严格控制分离器内液面在合适的高度,以确保连续排液,又不致液面过高,产生气流夹带液体的现象。对产水量大的井,可适当调节排污阀门开度,保持连续排液;对产水量小的井,应摸索排水周期,定期排液。

4、开井要慢,防止分离器猛然升压,引起震动或突然受力;关井时要将分离器压力泄掉,积液排净。

5、使用中如发现焊缝或法兰连接处漏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修理。

6、定期测量分离器壁厚,如发现壁厚减薄,应进行相关试验后确定安全的使用压力。

分离器排污的操作

一、准备工作

1、观察分离器液位计液面,确认分离器内污水达到指定的排污液面。 2、观察排污管地面管段情况,排污管线必须固定牢靠。 3、量好污水罐液面高度,便于计量。

4、注意污水罐附近是否有人、畜通过,排污时要警戒。 5、熄灭污水罐附近火种。 二、操作步骤 1、全开排污平板阀。 2、缓慢开启排污针阀。

3、观察分离器液位计内液位的下降情况。

4、水排完后,天然气进入排污管,会听到声音突变,产生气流冲刷声,此时快速关闭排污阀, 关闭排污平板阀。 5、计量排污量。 6、详细做好工作记录。 三、技术要求

1、掌握分离规律,及时排除分离液,防止污水窜出分离器。

2、开排污阀动作要平稳、缓慢,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污水飞溅,冲击污水罐或排污管口受震动。

3、带液位计的分离器,排污前计量。

4、在开排排污针阀时操作人员不能正对阀杆。

压力表

弹簧管压力表品种多、使用广、具有安装使用方便、刻度清晰、简单牢固、测量范围较广等优点。采气场站常用单圈弹簧管压力表。

弹簧管压力的结构:它主要由外壳、弹簧管、指针、扇形齿轮、中心齿轮、拉杆、游丝、刻度盘、接头、固定座等组成。

弹簧管压力的工作原理:测量元件是一个弯曲或圆弧形的空心管子,截面成扇形或椭圆形。它的一端固定,作为被测压力的输入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是封闭的。被测压力由接头通入弹簧管固定端,迫使弹簧管的自由端向右上方扩张。自由端的弹性变形位移通拉杆使扇形齿轮作逆时针偏转进而带动中心齿轮作顺时针偏转,使之与中心齿轮,同轴的指针也作顺时针偏转,从面在面板的刻度标尺上显示出被测压力的数值。

为保证测量准确可靠被测压力应在所选压力表量程的1/3~2/3范围内。

更换压力表操作

一、工具、用具、材料准备 序号 1 2 3 4 5 6 7 7 二、准备工作 名称 活动扳手 棉纱 肥皂水 毛刷 黄油 无铅汽油 垫片 垫片 规格 250mm 数量 2把 0.1Kg 适量 1把 适量 适量 一个 一个 备注 验漏用 1、穿戴齐全劳保用品;

2、量程和精度等级符合要求,经校验合格的压力表。 三、操作程序的规定及说明

1、关压力表控制阀,开放空阀放空。若无放空阀,可用扳手把压力表接头卸松1~2圈,让气体沿螺纹缓慢泄漏,直至压力表指针落零; 2、用手缓慢旋下压力表; 3、吹扫、检查接头;

4、检查压力表接头垫片可否再用; 5、垫片抹黄油,放到位;

6、将新表套入接头螺纹,用手上1~2圈后,再双手对握扳手,将压力表上紧并

调整好方向; 7、关放空阀;

8、开压力表控制阀,让新表慢慢起压; 9、验漏;

10、擦拭工具、用具,并放回原处;

11、填写更换压力表记录。

四、 技术要求

1、被测压力应在所选压力表量程1/3~2/3范围内;测量含硫介质应选用抗硫压力表

2、拆卸压力表不应打击振动压力表,以免损坏压力表; 3、所用活动扳手为200mm或250mm; 4、未排空压力表内压力前不能拆旧表;

5、开表时动作缓慢,观察压力表,使压力缓慢上升;

6、填写记录时应把压力表型号、规格、精度、表号、厂名、使用地点、换表原因、更换前后压力、时间等栏目填写清楚。

CWD-430差压流量计零位调校

一、工具、用具、材料准备 序号 1 2 3 4 5 6 二、准备工作 名称 流量计卡片 棉纱 仪表钥匙 胶柄螺丝刀 毛刷 肥皂水 规格 50mm 数量 1张 0.1Kg 1把 1把 1把 适量 备注 专用 1、检查差压计结构是否完整; 2、搞好差压计仪表间通风; 3、穿戴齐全劳保用品。 三、操作程序的规定及说明 1、打开仪表平衡阀;

2、关节流装置上、下流导压截断阀;

3、观察差压指针回零位格数是否在±0.5格(等分格)范围内。若零位正确,则进入下一步。若不正确,用一只手垫扶在记录笔杆上方的差压零位调整螺钉底部,另一只手用起子拨动差压零位调整螺钉,使笔尖对准零位线; 4、开仪表导压管路放空阀;

5、观察静压零位是否在当地大气压对应格数±0.5格(等分格)范围内,正确则进入下一步;不正确则调整静压零位,用一只手垫扶在记录笔杆上方的静压零位调整螺钉底部,另一只手用起子拨动静压零位调整螺钉,使笔尖对准当地大气压对应的起点格数;(P0等=P1L/P大=0.1×100/P大=10/P大;P大:仪表静压量程:MPa)

6、运行5分钟后,重新启动差压计; 7、关仪表导压管路放空阀;

8、开节流装置上、下流导压截断阀; 9、缓慢关仪表平衡阀,仪表启动; 10、对平衡阀等处验漏;

11、观察零位调整前后静差压格数有无变化;

12、做好记录(调校时间、调校前后静差压格数、调校人等)。 四、技术要求

1、操作应缓慢、平稳,避免损坏差压流量计零部件; 2、流量计最好采用综合卡片记录;

3、调整零位前后格数,调零过程要保留在当日的流量计卡片上; 4、调校时应先开平衡阀,然后再动其他操作;

5、若零位偏移太大,零位螺钉无法调整,通知仪表工处理; 6、避免弄脏差压计上运行的记录纸;

7、检查差压计上的记录纸印刷孔与实际开孔有无偏差,若有偏差,应换一张无偏差、正确开孔的记录纸重新校验;

8、运行5分钟后,重新启动差压计运行时,应按照启动CWD-430差压计的要求,启动差压计仪表投入运行。

收发球装置

清管球发送操作

一、准备工作: 1、熟悉通球方案。

2、给空心的清管球充水,测量清管球直径和重量,使球的过盈量达到清管通球的要求,准备2个以上的清管球。 3、与有关井站及用户取得联系。

4、仔细检查发球装置有关设备仪表,对球筒进行严密性试压合格后放空至压力为零。

5、准备好开启球筒的专用扳手、黄油等工具和材料。 6、做好消防及安全警戒工作。 二、操作步骤:

(一)发球筒发球操作步骤:

1、确认发球筒压力为零后,打开快速盲板,把球送入球筒大小头处。 2、关快速盲板并上好盲板防松楔块。

3、关球筒放空阀,打开球筒进气阀,待球筒压力与输压平衡后全开球阀。 4、关闭输气管线进气阀,让气进球筒推球。

5、待球发出后,记录发球时间,并及时通知收球站。打开输气管线进气阀,关球阀,关球筒进气阀。

6、开球筒放空阀卸压,确认球阀关严,球筒压力为零后,开快速盲板,检查球是否发出。若没有发出,则重复上述操作。

7、球运行过程中,根据输气管线长度及管线起伏民情况,每隔15—30分钟使用容积法计算一次球运行距离,结合管线走向的起伏变化,调节进气量和推球压力。

8、清管结束后将发球流程倒入正常输气流程,并对发球装置进行保养。 (二)简易发球筒操作步骤:

1、确认发球筒压力为零后,打开简易盲板把球送入球筒底部。

2、装好盲板。

3、关球筒放空阀,打开球筒进气阀并验漏,待球筒压力与输压平衡后全开球筒下流阀门。

4、关闭输气管线进气阀,让气进球筒推球。

5、球发出后,记录发球时间,并及时通知收球站。打开输气管线进气阀,关球筒上、下流阀门。

6、球筒放空阀卸压,待压力落零后,开开简易盲板,检查球是否发出。若没有发出,则重复上述操作。

7、运行过程中,根据输气管线长度及管线起伏民情况,每隔15—30分钟使用容积法计算一次球运行距离,结合管线走向的起伏变化,调节进气量和推球压力。 三、技术要求:

1、选定清管球后,应将球内空气排完,注满清水,球体直径过盈量为管径的3%—8%(过盈量可根据管线实际情况确定)。注水前后球的质量和直径应分别进行检测,以便分析判断球内有无空气存在以及球的过盈量是否符合要求(一般情况,管径越大过盈量相应增大)。

2、发球前应对球的外观进行描述(如圆度、划痕等),测量球径、重量、过盈量等,并详细记录,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清管球。

3、开发球盲板。球筒子压力必须放空至零时才能卸下防松楔块,为防止万一,操作人员严禁正对盲板或在盲板支撑臂前后站立。

4、应对球筒各部位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认无疑后才能进行操作。

收球操作

一、准备工作

1、准备好开启球筒的专用扳手,活动扳手,黄油等工具和材料。

2、仔细检查收球装置、仪表,球筒进行严密性试压合格后放空至压力为零。 3、与有关井站及用户取得联系。

4、做好放空点火及消防、安全警戒工作。 二、操作步骤:

(一)收球筒收球操作步骤:

1、根据球运行计算及监测情况,接球发出通知后,关闭球筒放空阀、排污阀,开球旁通阀平衡阀前后的压力,然后全开球阀准备收球。

2、当观察点指示器发出球通过信号后,按统一指挥关闭管线进站阀。 3、微开放空阀引球,若发现污物到达,则关小放空阀及旁通阀,开大排污阀排污引球。

4、球进入球筒后,打开管线进气总阀,恢复正常生产。

5、关闭排污阀及开旁通阀,平衡球筒压力,待球阀闪后压力平衡后,关闭球阀,再关闭旁通阀。

6、开球筒放空阀放空,确认球阀已关闭,筒内压力为零,开快速盲板取球,收球数应以发球数一致,并把收球时间及压力通知发球站。

7、清除筒内污物,对收发球筒进行保养后关好盲板,上好盲板防松楔块。 8、测量球的直径、重量、对球进行外观描述。

9、检查压力表显示是否真实,若不真实,应进行检修,使其符合要求。 10、作好通球记录,并书面小结。 (二)简易收球筒收球操作步骤:

1、将待清管井来气倒入分测分离器,关闭该分离器出站阀门,开放空阀点火放空清管。

2、关闭收球筒放空阀,开收球筒上、下流阀门,关输气管线进气阀,做好收球准备。

3、球进入球筒后,开输气管线进气阀,关球筒上、下流阀门。

4、开放空阀放空至零,开盲板取球,收球数应与发球数一致,并把收球时间通知发球井站。

5、开分离器出站阀门,关放空阀。

6、清除筒内污物并保养收球筒,关好盲板。 7、测量球的直径、重量,对球外观描述。

8、检查压力表显示是否真实,若不真实。应进行检修,使其符合要求。 9、记录通球结果,并书面小结。 三、技术要求:

1、收球前,应对收球筒各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存在问题及时整改,保证各部位

工作正常。

2、球筒压力为零后,才允许打开快速盲板,操作人员严禁正对盲板站立在盲板支撑臂前后站立。

3、自清管球发出之时开始,自始至终必须在统一指挥与沿途各监测点协调配合下进行。未收到清管球之前,决不能松懈观察、联系、判断和紧急情况下的处理。

4、收到清管球后,正常生产时球筒应处于不受压状态。

5、干气输送管道在开盲板前应向球筒内注满清水,润湿球筒内粉尘,避免打开球筒时,粉尘自燃,造成人员伤害。

6、收、发球筒每次操作完毕后应及时冲洗球筒内外,进行润滑保养,排污阀应吹扫干净。

污水罐

使用注意事项:

1、排污时应缓慢以免罐体承压(污水罐设计压力为常压)、污物进入呼吸管造成堵塞。

2、随时保持污水罐的呼吸管畅通,如发现堵塞应及时处理。 3、给污水车排放污水时应注意安全,佩戴好防毒面罩。 4、使用中发现腐蚀穿孔、连接部位泄漏应立即整改方可使用。

高级孔板阀检查、清洗孔板操作

一、工具、用具、材料准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名称 棉纱 黄油 汽油 油盆 密封脂 验漏液 活动扳手 活动扳手 木柄螺丝刀 专用六角弯扳手 刀口尺 塞尺 游标卡尺 毛刷 铜丝刷 放大镜 计算器 孔板密封环 密封垫 剪刀 规格 375mm 250mm 125mm 125mm 数量 1团 适量 适量 1个 适量 适量 1把 1把 1把 1把 1把 1套 1把 1把 1把 1个 1个 1个 1片 1把 备注 加密封脂用 开关泄压阀用 0.02mm 二、准备工作

1、穿戴齐全劳保用品; 2、熟悉孔板阀的结构组成。 三、操作程序的规定及说明 取出孔板的操作

1、检查泄压阀是否关闭,顶丝是否拧紧; 2、打开平衡阀,使上、下腔压力平衡;

3、顺时针转动滑阀齿轮操纵轴,全开滑阀,使上、下阀腔贯通; 4、逆时针转动下齿杆,提升孔板护板,直到上齿杆转动为止;

5、逆时针转动上齿杆,直到摇不动为宜,将孔板护板完全提升到上阀腔; 6、逆时针转动滑阀齿轮轴,关闭滑阀,使上、下阀腔隔开;

7、关闭平衡阀;

8、打开泄压阀,放空上阀腔内压力; 9、旋动密封脂盒盖,注入密封脂; 10、开排污阀,排污后关闭; 11、拧松压板顶丝,取出压板;

12、逆时计转动上齿杆,使密封板、密封垫片松动,并取出密封板和密封垫片; 13、继续逆时针转动上齿杆,取出孔板导板; 14、取出孔板并检查清洗。 孔板阀放人孔板的操作; 1、将孔板装入孔板导板;

2、孔板密封圈内四周抹上适量黄油; 3、将孔板护板放入上滑腔,注意齿槽对正;

4、顺时针转动上齿杆,使孔板护板进入上阀腔,注意计孔板护板上端面刚好降至原密封垫片稍低一点儿的位置,不宜过压低,以免碰到滑阀上; 5、装入密封垫片,密封板及压板,拧紧压板顶丝; 6、关闭泄压阀;

7、开平衡阀,使上、下阀腔压力平衡; 8、开滑阀,使上、下阀胺贯通;

9、顺时针转动上齿杆,直到下齿杆也跟着转动为止;

10、顺时针转动下齿杆,直到摇不动为止,使孔板护板完全进入下阀腔; 11、关滑阀,使上、下阀腔隔开; 12、关平衡阀;

13、开泄压阀,排空上阀腔内气体压力; 14、旋动密封脂盒盖,注入密封脂; 15、关泄压阀;

16、对滑阀、压板、泄空阀、排污阀、平衡阀等处验漏。 四、技术要求

1、拆装孔板要注意安全,卸除压板顶丝时,应避免身体的任何部门处于孔板阀顶部;

2、拆装孔板时,不能使孔板或密封件受到碰损、划伤;

3、吹扫导压管进行阀体排污,必须将孔板提入上阀腔内,且动作要平稳; 4、密封胶件不得放在油内清洗,若有损伤、变形,必须立即更换;

5、清洗孔板、导板、密封板、压板、上阀腔,清洗后在导板齿槽、密封板、压板上均匀涂抹一层黄油; 6、检查孔板:

1)外观检查:上下游表面、开口园柱部分及入口边缘有无沉积、污垢、坑蚀及明显缺陷;

2)孔径测量:用0.02级游标卡尺在孔板圆柱部分四个大致相等角度测量出四个孔径值,求出的算术平均值才能作为现场实测孔径值; 3)任一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不得超过±0.05%;

4)变形检查:检查两面四个方向,用塞尺测出上下游面沿孔板直径方向的最大缝隙宽度hA是否符合hA<0.002(D-d);(D:测量管内径,d:孔板直径) 5)孔板入口边缘锐利度检查:入口边缘应锐利、无毛刺、划痕和可见损伤,观察入口边缘是否锐利,室外将孔板上游面倾斜45度,使光源射向直角入口边缘,用放大镜(或目测)观察,无反射光束为合格。

7、检查孔板后,孔板入口锐利度、平面度、孔板直径等,按要求进行记录; 8、放人孔板时,注意孔板方向,不准装反;

9、装拆一次孔板,注入两次密封脂,注入密封脂时滑阀和平衡阀处于关闭状态,泄压阀处于开启状态;

10、装置每月必须操作一次,以使滑阀能顺利开关。每次操作都应注入密封润滑脂。

简易孔板阀检查、清洗孔板操作

一、工具、用具、材料准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名称 专用六角弯扳手 活动扳手 剪刀 密封垫 棉纱 油盆 汽油 黄油 木柄螺丝刀 刀口尺 塞尺 游标卡尺 毛刷 放大镜 计算器 验漏液 规格 300mm 125mm 125mm 数量 1把 1把 1把 1片 适量 1个 适量 适量 1把 1把 1套 1把 1把 1个 1个 适量 备注 0.02mm 二、准备工作

1、穿戴齐全劳保用品; 2、熟悉孔板阀的结构组成。 三、操作程序的规定及说明 取出孔板操作

1、停双波纹管流量计;

2、倒换流程,先开旁通阀阀,再关孔板节流装置上、下流阀; 3、放空导压管压力至零(周围应无火源,人身避开放空位置); 4、用启子卸掉护盖;

5、逆时针方向卸顶丝螺丝,取下顶板,用手取出孔板(可用启子辅助); 6、清除及清洗孔板内腔积液及脏物,孔板清洗干净,仔细观察及测量,并检查密封圈是否完好。 放入孔板操作

1、将孔板(套好密封圈)喇叭口朝下流,垂直放入装置腔内,孔板与计量管同心;

2、顶板、密封垫片,均匀涂抹黄油后,装上顶板,用专用工具或活动板手从中间开始向两边均匀对紧顶板螺丝,将顶板顶平至完; 3、关放空阀,开孔板节流装置下流阀验漏; 4、先开上、下流阀,后关旁通阀; 5、开表恢复计量;

6、工具清洗干净归位,回收,清、排液及清洗液回收,统一妥善处理。 四、技术要求

1、拆装孔板要注意安全,卸除顶板顶丝时,应避免身体的任何部门处于孔板阀顶部;

2、拆装孔板时,不能使孔板或密封件受到碰损、划伤;

3、密封胶件不得放在油内清洗,若有损伤、变形,必须立即更换; 4、检查孔板:

1)外观检查:上下游表面、开口园柱部分及入口边缘有无沉积、污垢、坑蚀及明显缺陷;

2)孔径测量:用0.02级游标卡尺在孔板圆柱部分四个大致相等角度测量出四个孔径值,求出的算术平均值才能作为现场实测孔径值; 3)任一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不得超过±0.05%;

4)变形检查:检查两面四个方向,用塞尺测出上下游面沿孔板直径方向的最大缝隙宽度hA是否符合hA<0.002(D-d);(D:测量管内径,d:孔板直径) 5)孔板入口边缘锐利度检查:入口边缘应锐利、无毛刺、划痕和可见损伤,观察入口边缘是否锐利,室外将孔板上游面倾斜45度,使光源射向直角入口边缘,用放大镜(或目测)观察,无反射光束为合格。

5、检查孔板后,孔板入口锐利度、平面度、孔板直径等,按要求进行记录; 6、放人孔板时,注意孔板方向,不准装反。

集输气站常用阀门

通用阀门 1、阀门分类

阀门是采输气场站使用最多、型号最多的设备, 1)按用途分

切断阀类——主要用于切断或接通介质流,主要有闸阀、截止阀、隔膜阀、旋塞阀、球阀和蝶阀等。

调节阀类——主要用于调节介质的流量、压力等,包括调节阀、节流阀和减压阀等。

止回阀类——用于阻止介质倒流、包括各种结构的止回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单流阀。

分流阀类——用于分配、分离或混合介质,包括各种结构的分配阀和疏水阀。 安全阀类——用于设备、场站等超压安全保护,包括各种类型的安全阀。 2)按公称压力(PN)分

真空阀——PN低于标准大气压。 低压阀——PN≤1.6MPa。

中压阀——2.5Mpa≤PN≤6.4MPa。 高压阀——10Mpa≤PN≤80MPa. 超高压阀——PN>100MPa。 3)按公称通经(DN)分 小口径阀——DN<40mm。 中口径阀——DN=50~300mm。 大口径阀——DN=350~1200mm。 特大口径阀——DN>1400mm。 4)按驱动方式分

手动阀、电动阀、液动阀、气动阀,依靠介质自身能力而动作的阀门:如安全阀、自力式调压阀、止回阀、疏水阀等。

按与管道连接方式分

法兰连接阀、螺纹连接阀、焊接连接阀、夹箍连接阀、卡套连接阀。

闸阀及截止阀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序号 1 密封填料渗漏 故障 产生原因 密封填料未压紧; 密封填料圈数不够; 阀门丝杆磨损或腐蚀。 2 排除方法 均匀拧紧压盖螺栓; 增加密封填料; 修理或更换丝杆。 卸开清洗或用气流冲净杂重新研磨,必要时可焊接加工,研磨后必须平整。 3 活 密封填料压得太紧; 密封填料使用太久失效; 更换密封填料; 阀关不严,阀瓣密封面有污物; 渗漏 阀座密封面间阀瓣或密封面磨损刺坏。 物; 阀杆螺纹与螺母无润滑 油,弹子盘黄油干枯变质,将密封填料压紧程度进行有锈蚀; 盘间有杂物; 纹有损伤; 密封填料压盖位置不正卡阀杆。 调整; 拆开清洗; 调整密封填料压盖。 阀杆转动不灵阀杆与阀杆螺母或与弹子涂加润滑油; 阀杆弯曲或阀杆、螺母螺校直、清洗或更换阀杆; 4 法兰漏气 法兰密封垫子已坏; 法兰间有污物。 换垫子; 清除污物。 阀体与阀盖间法兰螺栓松或松紧不一; 拧紧或调整螺栓松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