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案例一
某商业银行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成本:
1房屋租赁费; 2存款负债的利息支出; 3钞币运送费; 4手续费支出;
5安全保卫费; 6审计咨询费; 7水电费 8储蓄、信贷管理人员的工资;
要求:区分变动成本、半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分析:
固定成本: 1房屋租赁费;5安全保卫费; 3钞币运送费 6审计咨询费 变动成本: 2存款负债的利息支出; 4手续费支出 半变动成本:7水电费 ;
8储蓄、信贷管理人员的工资;
案例二
某公司发生以下费用:
1研究开发费;2保险费;3销售副经理薪金;4外请顾问咨询费;5销售佣金;6服务10年以上雇员的大学教育培养费 要求:区分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 分析:
酌量性固定成本: 1研究开发费;
* *
4外请顾问咨询费; 约束性固定成本: 2保险费; 5销售佣金; 3销售副经理薪金;
6服务10年以上雇员的大学教育培养费
案例 三
某企业在生产中租用一设备,租约规定租金的计算分为两部分:按年支付固定租金2000元;在此基础上,机器每运转1小时支付租金0.6元.假定该设备今年累计运转5000小时,共付租金5000元.要求判断该企业租金的成本性态模式是什么? 成本
5000
2000
2000 5000 机器工作小时
* *
案例四
某企业有固定搬运工10员,工资总额3000元;当产量超过3000件时,就需雇佣临时工.临时工采用计件工资制,单位工资为1元,则该企业搬运工工资的成本性态模式是什么?
成本 5000
3000
3000
产量 5000
* *
案例五
某公司维修部门维修费用资料如下:
维修小时 40 000小时 60 000小时 维修费用 72 000元 90 000元 40 000个维修小时的维修费用可分解如下:
租金(固定) 30 000元 维修材料、配件成本(变动) 12 000元 工资费用(混合) 30 000元 合 计 72 000元 要求:
1计算60 000个维修小时的维修材料和配件成本; 2 计算60 000个维修小时的工资费用; 3 计算维修部门的固定费用总额; 4 建立维修部门维修费用的计算公式; 5 估计维修部门50 000个小时的维修费用. 分析:
1 维修材料和配件成本为变动成本
每小时维修材料和配件成本=12000/40000=0.3(元/小时) 60000
个维修小时的维修材料和配件成本为:
0.3*60000=18000(元)
2 由于租金30 000元是固定成本,则60 000个维修小时的工资费用为
* *
90 000-30 000-18 000=42 000元
3 分解混合成本工资费用如下: 每小时变动成本
=(42000-30000)/(60000-40000) =0.6(元/小时)
固定成本=42000-60000*0.6=6000(元) 维修部门的固定成本总额 =30000+6000=36000(元)
4 维修部门的每小时变动成本=0.3+0.6=0.9(元/小时) 则维修部门费用的计算公式为 y=36000+0.9x
5 估计维修部门50 000小时的维修费用 维修费用=36 000+0.9*50 000=81 000元
案例六
ABC股份有限公司本年度计划产销某产品10万件,固定成本总额为30万元,计划利润为10万元.实际执行结果是,产销该产品12万件,成本与售价均无变动,实现利润12万元.试评价该公司本年度的利润计划完成情况。 案例分析:
(1)按传统会计观点,每件产品的计划利润为1元,现超产2万件,增加利润2万元,即超额20%完成利润计划,实现了利润同产量(产值)的同步增长。
* *
(2)按管理会计观点,由于本年度实际产量12万件,较计划产量增长20%,固定成本总额不变,因此: 原每件产品的固定成本为: 300 000/100 000=3(元) 现每件产品的固定成本为: 300 000/120 000=2.5(元) 即每件产品降低固定成本0.5元。 因此,企业本年度的利润增加数为:
1)由于每件产品固定成本降低而增加的利润:0.5*120 000=60 000(元)
2)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利润: 1*20 000=20 000(元) 合计:60 000+20 000=80 000(元) 可见,企业实际实现利润应比计划增加
80 000元,即达到180 000元,才能同企业的产量相适应;而实际上,企业只实现了
120 000的利润,相差60 000元。因此,该企业本年度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是不理想的.企业还存在一些问题。
案例心得:
传统会计制度,并不将成本记录为固定成本或变动成本,成本以支出的性质汇总,例如某公司耗用间接材料,则该金额以制造费用记录,而非以固定成本或变动成本记录.事实上,一公司主管欲控制成本,或使公司价值最大化,必须了解各种作业水平下,成本是否跟随变动.成本如果随作业的变动而变动,则必须了解其变动
* *
的幅度,如此管理员才能从事适当的规划和分析。
通过本例也说明,通常人们认为的利润同产值同步增长这个等式是不成立的,因为在传统的产品经济思想影响下,没有对企业产品成本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可见按性态分析成本,可以有效地解释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
案例七
电费的混合成本核算
M公司某年度的电费及直接人工小时如下表:
月 份 直接人工小时 1 350 2 420 3 500 4 440 5 430 6 380
月 份 直接人工小时 7 330 8 410 9 470 10 380 11 300 电费(元) 1085 1100 1500 1205 1205 1100 电费(元) 1090 1280 1400 1210 1080
* *
12 400 1230
要求:试用高低点法、回归直线法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假设业务与成本基本正相关)
案例分析:
1)高低点法:由上表知,知道该公司3月份直接人工小时最高500小时,电费总额为1500元,而11月直接人工小时最低,计300小时,电费总额为1080元,所以: 直接人工小时 电费总额(元) 高点 500 1500 低点 300 1080 差额 200 420
变动电费用率:
b=△y /△x=420/200=2.1 a= y - bx=1500 - 2.1*500=450 所以电费成本公式为: y=450+2.1x
2) 回归直线法 第一,编制计算表如下:
* *
月份 直接人工小时(x) 电费(y) xy x²
1 350 1085 379 750 122 500
2 420 1100 462 000 176 400
3 250 000 4 193 600
5 184 900
6 144 400
7 108 900
8 168 100 月份 x²
8 168 100
9 220 900
500
440 430 380 330 410 直接人工小时(x) 410 470 1500 1205 1200 1100 1090 1280 电费(y) 1280 1400 750 000 530 200 516 000 418 000 359 700 524 800 xy 524 800 658 000
* *
10 380 1210 459 800 144 400
11 300 1080 324 000 90 000
12 400 1230 492 000 160 000
N=12 ∑x=4 810 ∑y=14 480 ∑xy=5 874 250 ∑x²=1 964 100
第二,计算固定成本及单位变动成本 b= =1.9446 a=
=427.21
第三,混合成本公式为:
nxy-xynx-2x2y-bnx* *
y=427.21+1.9446x 两种混合成本的方法的共性及差异:
从数学观点看,两种方法均含有估计成分(都有一定的假设性),所以分解混合成本的结果只是一个近似值。两种分解方法均要求在一定的相关范围内,即有一个相关系数的问题。两种分解方法均假定成本与产量之间完全线性联系,因而用直线方程y=a+bx来反映成本性态。
两种分解方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上。高低点法由于仅使用两点(高、低)的成本数据来推知混合成本公式,如果两点的代表性不是很强,会使得最终结果很不准确;回归直线法因摒弃了两者之缺点而使其计算结果更为准确。 练习
假设某企业2003年度1~12月的维修成本的历史数据如下:
月 份 机器工作小时 维修成本(元) 1 1200 900 2 1300 910 3 1150 840 4 1050 850 5 900 820 6 800 730
* *
月 份 机器工作小时 维修成本(元) 7 700 720 8 800 780 9 950 750 10 1100 890 11 1250 920 12 1400 930
要求:试用高低点法、回归直线法对维修成本进行分解。(假设业务与成本基本正相关) 分析: 高低点法下 y=510+0.3x
回归直线法下
y=500.67+0.32x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