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六九路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内部教学管理“去行政化”改革调查分析——基于学生的调查

来源:六九路网
2014年第02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几 PROVINCE No.02.20l4 Vo1.3O TI)taj No.374 第3O卷 (总374期) 高校内部教学管理“去行政化”改革调查分析 ——基于学生的调查 刘璧玉,黄泽龙 (广东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高校的行政化问题存在于高校的方方面面,影响深远。大学生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对象,同样深受行政化的影响。 调查显示,行政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对学生和课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导致学生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失去了应有的主体地位。为 了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应该加强去行政化改革,科学设计教学制度,增加学生的管理参与度,扩大学生的学习自由 度,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度。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去行政化;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l—l580(2014)o2—0o06—_03 高校的行政化问题存在于高校的方方面面,影 响深远。大学生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对象,同样深 受行政化的影响。为了了解学生对当前高校内部教 学管理的感受及认识,掌握行政化对学生的学习活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你认为学生是否有必要参与学校教学管 理”一题中,高达89.75%的学生选择“有必要,学生 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对象,学校应该充分听取学生的 意见”的选项,选择“没必要,因为学生对此完全不 动所产生的影响,我们面向在校学生开展了本次调 查,希望本调查能为进一步研究行政化问题提供一 些基础数据,也为高校开展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特别 懂”和“不清楚”的学生仅有5.88%和4.37%;在 “你认为当前高校学生参与学校教学管理的程度如 何”一题中,7.4%的学生选择了“完全没有参与的 机会”,30.3%的学生选择了“在某些方面参与了部 分教学管理”,57.58%的学生选择了“只有少数参 与教学管理的机会或者只是形式上参与”,只有 4.72%的学生选择了“全面参与了与学生相关的教 是与学生相关的一些教学管理工作改革提供参考。 一、调查方案及情况 本调查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 查内容涵括“高校内部教学管理行政化问题总体认 识、高校内部教学管理行政化现象、高校内部教学管 理的行政化造成影响、理想管理模式”等几方面,问 卷围绕上述几个方面共设计了10个问题。考虑到 学管理”。而在座谈中,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学生做 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对象,但对学校有关管理制 度却往往只能被动地执行,别说参与制定,甚至有时 候学生认为某些规定存在不明确或不合理的地方, 学校有关部门也没有进行必要的解释或修改。从调 查及访谈中,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大学生对主动参 与到教学管理中表现出强烈的诉求,而现实的情况 大一大二学生在校时间较短,对教学管理感受不深, 而大四学生正好在外实习,因此,问卷主要面向广东 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的大三学生发放,共发放了1200 份;其中,有效答卷1122份,有效回收率为93.5%。 受访学生中,男生占42.16%,女生占57.84%,有学 生干部任职经历的占63.99%。另外,作为问卷调 查的补充,我们还随机选取了2O名学生进行座谈, 就问卷调查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 (11YJC880034)。 却是学校往往把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甚少听取 学生的意见,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往往会以抵触的情 绪来消极应对学校的管理,从而出现学风散漫及其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青年项目(GD10YJY0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 收稿日期:20l3一l0—08 作者简介:刘璧玉(198O一),女,广东佛山人。广东药学院研究生学院,实习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黄泽龙(1976一),男,广东汕头人。广东药学院医药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6 他一些问题。 在“你对学校教学管理的评价”一题中, 67.9l%的学生认为学校教学管理比较死板或过于 死板,23.35%的学生认为比较宽松或过于宽松,只 能力贯彻落实到教学工作中”,66.22%的学生选择 了“确实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是重中之 重”,只有34.05%的学生选择了“学生应该有充分 的学习自由,比如上不上课应该由学生自已决定,只 有8.73%的学生认为“教学管理科学规范,能保障 学生的学习权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访 谈中,学生也提出学校的很多制度并没有从学生需 要考试能通过就行”。在访谈中,很多学生谈到学 校的教学管理如果能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做出一些 更为人性化的修改,体现出学校真正为学生着想,学 生会更为支持和配合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毕竟他 们也希望大学几年能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西。从调查 要的角度出发,欠缺人性化,以转专业为例,有些学 生因为调剂而被录取到本来没有报读的专业或者入 学后才发现对该专业没兴趣,想提出转专业,但学校 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希望自己的主体地位能得到体 却对转专业有诸多要求和限制,导致每年能真正转 专业的学生寥寥可数,而学生勉强就读自己没兴趣 的专业,又怎么可能学得好。 在“你对课堂教学的总体评价”一题中,选择 “大部分教师授课方式新颖有趣,授课效果较好”的 仅有7.49%,选择“大部分教师授课方式有改革,但 授课效果一般”的有35.2%,选择“大部分教师授课 方式传统,但授课效果较好”的有12.92%,选择“大 部分教师授课方式传统,授课效果一般”的有 44.39%;在“你认为大学的学习对你的创新精神及 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大吗”一题中,选择“有很大作 用”的占6.68%,选择“有一定作用”的占38.24%, 选择“有一点作用”的占33.78%,选择“基本没作 用”的高达21.3;对于“行政化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多选)”一题的选择,80.39%的学生认为“学生只 是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主动的参与者,学习的积极 性不高”,选择“学生只是盲目地按照学校的安排学 习,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为66.13%,选择“由于 没有充分听取学生意见,教学管理活动缺乏学生的 理解支持”的为55.44%,选择“各种硬性规定造成 学生反感甚至抵触”的为51.07%,选择“学生在耳 濡目染下也出现功利化等不良现象”的为44.83%。 在访谈中,学生也反映很多老师上课往往只是照着 课本或PPT照本宣科,导致很多学生觉得上不上课 一个样,回头自己看看书或者P 就可以了。从这 两道题目的调查结果看,行政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对 教师的课堂教学及学生的学习都造成了不良的影 响,教师和学生都是行政化管理模式下的被管理者, 课堂从而失去应有的活力。 对于“您认为科学的管理模式应该是(多选)” 一题,79.68%的学生选择了“教学管理应该既能保 障学生的学习权利,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74.78%的学生选择了“作为人才培养对象,学生应 该充分参与到与学生相关的教学管理中”,74.06% 的学生选择了“应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 现和尊重,学校应该更加保障学生学习的权利,并提 高学生在教学管理中的参与度。 三、结论与思考 (一)应增加学生的管理参与度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不但希望在教学管理中拥 有更充分的发言权,而且希望能更全面地参与到教 学管理中。这表明了当代大学生不再满足于当被动 的受教育者或被管理者。其实,学生是学校的服务 对象,也是学校各类利益群体中人数最多的群体,他 们对于学校服务的过程和质量当然享有发言权。但 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却忽视了他们的利益与诉求。 有学者指出:让学生参与管理决策,不仅可以提高决 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增强学生对大学管理的认同 感,减少决策执行的阻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 意识和参政议政的能力,促进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和 自我发展。…因此,高校去行政化的同时有必要健 全大学生参与高校教学管理的制度,让学生能以主 人翁的身份参与到相关的管理中,这样既能提升大 学生民主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又能进一步提高 学校为学生服务的能力。 (二)应扩大学生的学习自由度 从调查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对于学校僵化 的教学制度意见非常大,对于在选择专业和课程方 面的自主权和自由度,表现出了极强的渴望。国内 外众多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自由度直接决定了人 才培养的效果,决定了学生创新能力的表现。一个 有效的教学制度设计必须能够善于调动学生的主动 参与精神,并能够激发学生处于蛰伏状态的好奇心 理、求知欲望和创造的潜力。西方大学的人才培养 模式普遍关注学生的学习自由,而我国大学在学生 学习自由方面应该说与国外差距很大,学生不仅没 有专业选择的自由,甚至连选课的自由也受到极大 的限制。从创新精神培养的角度而言,它的负面效 应是巨大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 员会早在《学会生存》中建议:“我们应使学习者成 7 为教育活动的中心;随着他的成熟程度允许有越来 越大的自由...…・他们应该有权讨论那些支配他们 的权利与义务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应该逐渐变得更 加灵活。” 3 因此,建立较为完善的专业课程自主选 择机制,给学生足够的学习自由度,让学生能真正根 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来自主地安排学习,是人 才培养工作的重点,也是我国高校内部教学管理去 行政化改革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的学习自由,需要从教学管理制度上予 以保障,新的大学教学管理制度需要体现对学习的 选择性、弹性和个性化的保障。l4 (三)应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度 高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才,这就意味着学生从这里学到的应该是与时俱进 的新知识、新技能。但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并不如此, 相反,众多的学生觉得学的东西陈旧,实用性差,跟 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观点从侧面反映出我 国高校教育体制僵化的现象,这一现象源于高校内 部教学管理的高度行政化。由于教学管理行政化的 泛滥,导致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功利主义的滋生并 迅速盛行,一方面使得教师们在教学上“不思进取, 得过且过”,有的老师为了应付教学,甚至多年沿用 同一个教案、讲义或同一套教材;另一方面形成落后 的管理观念,导致对社会需求缺乏精准研判、专业设 置不对口、课程编排不合理。如此陈腐老旧的知识 体系,根本无法满足现在学生的需要,更不用说能培 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因此,高校教学管 理不开展去行政化,就不能彻底摆脱教育体制死板 僵化的现象,更不能完全改善学生学历与能力不对 8 等的状况。对学生的调查从侧面反映出我国高校内 部高度行政化的另一个弊端一——老师上课没有吸引 力。自古以来,教学就是老师的天职,但是,“官本 位”观念的日益强化,因为做“官”能带来不少实惠, 能带来利益,l5 使得一部分有成就的老师为了尽可 能地为自己获取更多的现实利益和精神满足,都纷 纷转型“从政”而弱化了“教本位”的观念;剩下没 “从政”资格或者不想“从政”的老师又因为要忙于 应对各种繁琐复杂的检查和考核,而无暇顾及教学。 这一切使得老师们缺乏教学的激情,在课堂上照本 宣科,马虎应付学校分配的教学任务。如此的教学 怎能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呢?因此,高 校教学管理去行政化改革要正视这一薄弱环节,加 强教学激励机制,树立教学的中心地位,提高对教学 的奖励力度,鼓励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中,从 而推动教学改革,提高课堂吸引力,这样才能从本质 上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f1j朱为鸿.学生参与:我国大学管理创新的动力机制[J].国家 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1). [2]王英杰,刘宝存.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创新教育[M].太原:ljJ 西教育出版社,2005.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 生存f M].北京:职工教育出版社,1989. f4]郭冬生.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论【M1.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o5. [5I郑宇涛,薛晓东.理论现实文化:高校“去行政化”路径研究 [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