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业和作业量公开制度
作业是巩固课堂知识的必要途径,也是反映课堂质量的重要手段,以作业为突破口是实现减负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1.作业要考虑针对性、 多样性、 全面性。 作业要口头、书面兼顾;既要有需要观察、思考、讨论的,又要有动手操作的;既重知识的记忆、运用,又重能力的训练、培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分层设计作业。既要有基本题、综合题,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又要有开放题,供有能力的学生提高训练。这样,既可以起到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又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2.控制学生作业总量。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按照中等学生的程度,三、四年级控制在40分钟以内,五、六年级控制在1小时以内。严禁布置课内外惩罚性作业。不留机械性重复性抄写的家庭作业,语文、英语等学科抄写词语作业每天不得超过20个词语,每个词语不得超过2遍。
3.加强作业辅导批改。
教师作业批改需正确,作业评语需多样,学生改错需及时,难解易错需讲评,重点学生需面批。
4.加强评价的分层管理。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班各学科作业的协调、监控,控制各科学生作业的总时间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年级组长每月抽查本年级学生作业,并做记录。教学干部利用课堂听课通过与学生座谈、检查学生作业了解各班作业情况;每学期进行一次针对作业量的问卷调查,并通过数据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增加教师教学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减负增效过程性评价纳入教师考核之中。
5.作业养成良好习惯
各学科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书本保护完好,不乱涂乱画。书写要规范,并做到干净整洁、还要注意间架结构。数学中的竖式计算横线长度,横式等号长度要规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