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程地下室为1层,面积共计2.95万㎡,最大纵向长度160m,最大横向长度299m,属不规则形状的超长混凝土结构。地下室主功能为车库,设有生活水泵房、生活水池、排水沟、集水孔等,每个主楼下设配电间及排风机房、送风机房、报警阀间、工具间等。
地下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框架结构的地下室,分别包含400mm厚和800mm的筏板、框架柱(截面有600×600、300×300、600×850、600×1000、500×500、450×450、600×1200等规格)、基础上翻梁(500×1000)及450mm厚防水混凝土外墙、250~300mm厚的混凝土内墙、2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防水顶板(C35P8)及跨距2800mm的井字梁;总长8m(入岩7m,外露1m)的抗浮锚杆425支,主要分布在1#商业网点及两处车道出入口;底板、外墙、顶板6mm厚(分两次铺设)的SBS防水共计50689㎡(其中外墙3917㎡,底板29542㎡,顶板17230㎡);钢筋混凝土用量共计36902m3;地下室室内回填土30000m3,地下室顶板回填土方量35000m3 ,室外回填土方量为15000m3 。 2 工序穿插及总体要求
本工程地下结构与其他标段相接的部位按后浇带断开,本标段在横向按L、M轴线间的设计后浇带分为A、B两个施工区,两个区的筏板和地下室按后浇带及后浇式膨胀加强带、间歇式膨胀加强带划分为10个施工段。施工区段之间的膨胀带采用间歇式和后浇式施工,带宽2000mm,带内采用大膨胀混凝土,掺加低碱型膨胀剂UEA-D型,掺量10%,混凝土标号提高一级,带外采用小膨胀混凝土,膨胀剂掺量8%。设计后浇带在两侧混凝土成型2个月后封闭,具体要求按设计图纸。由于10#、11#、12#楼一侧的基坑尚未开挖结束,不具备施工条件,因此A、B两个区的施工顺序均为由西向东,详见上图,待上述楼座周围的土方完成后,随即组织该部分的地下室结构施工。
基底清理→垫层→抗浮锚杆→防水→保护层→底板混凝土结构→柱
地基与基础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外墙、顶板混凝土结构。主楼的竖向结构同步施工至±0.0后,楼板与地下室的水平结构一起浇筑。
地下室施工根据现场情况,拟首先进行6#、7#楼所在施工段及主楼以北的两处施工段,在筏板做好以后,将施工重点放在主楼方面,即6#、7#楼地下室作为关键工序,周围地下室穿插施工。
在地下室外侧墙体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室外土方回填,因为4#商业网点在新图纸中取消了地下室,网点柱基座在回填上面,地基处理需要后期联系设计院出具方案,所以回填根据情况进行,如果4#商业网点基础允许座在回填土上,则先从6#、7#楼西侧进行室外土方的回填,如果不允许,则先从6#楼南侧进行土方回填,室外回填拟在8月份开始。室外回填完成大部分后,地下室结构验收通过后,即可进行地下室内回填,室内回填土高度最高为1150mm(地下车库),回填拟从两处车道入口进行,采用翻斗车或小型自卸车运土,室内回填前要首先对混凝土墙面、地面进行验收,发现漏水及时修补,在质监站对地基与基础分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室内回填。室内回填要注意地下室有部分砌体要座在混凝土底板上,该部分墙体基础要先砌到与土方相平或稍高一点。
地下室顶板上部有1800mm高度的土方,局部2400mm,在底层外脚手架拆除后,进行顶板防水及保护层施工,随后回填土方,各楼座的钢筋加工及堆放场地基本不变,可充分利用室外回填后形成的空地,部分加工场地要改为砂浆搅拌站和砌体材料场地。
在顶板土方回填之前,地下室降水要连续,防水及防水保护层要提前做好。
3 主要施工要点及技术要求
(1)锚杆:垫层完成后,即进行抗浮锚杆的定位、放线和施工。锚杆施工前对于未应用过的基础或新型锚杆应做基本试验,试验数据提供设计参考。为了加快施工速度选择XAVS-786型钻机成孔。抗浮锚杆施工控制的重点是锚杆注浆、止水钢板的设置以及锚杆防水节点的处理、锚杆防腐等,施工结束达到强度后要做锚杆抗拔力试验。
(2)防水:垫层混凝土完成后,即可空铺底板SBS防水层,外墙和顶板的防水层采用实铺法施工。底板外侧的砖模抹砂浆防水保护层,该部位留出与外墙搭接的防水层,在外墙防水层铺设前砌一皮砖作保护;外墙采用粉煤灰砖作防水保护层;顶板防水层分区施工并试水后方可进行保护层和顶板回填土的施工。防水层施工要重点控制搭接和节点部位,并在防水层
- 1 -
地基与基础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完成后及时进行保护层的施工。 (2)模板工程
地下室底板由后浇带和后浇式膨胀加强带、间歇式膨胀加强带分成了10个施工段,施工段的面积从1745㎡~4691㎡,混凝土量830m3~2550m3,每个施工段的混凝土连续浇筑;底板之上的结构由按施工缝分成了12个施工段(划分图示如下),施工段的面积从1745㎡~4691㎡,每
个施工段的柱子和主楼的竖向结构单独浇筑,墙体和顶板一起浇筑。后浇带和后浇式加强带混凝土分别在两侧混凝土浇筑42天和14天后浇筑。底板的上翻梁及外侧上返部位采用吊模(见右图),后浇带及后浇式加强带采用密孔铁丝网,按设计要求背面增设附加钢筋;外墙和顶板采用12㎜厚胶合板模板(见墙模板配制图),墙体后浇带采用外砌120砖模,外墙需配置占外墙面积约1/4的模板。内柱采用定型模板(见图)。上部无网点部分的顶板模板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强度后即可拆除。
- 2 -
地基与基础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3)钢筋工程
地下室结构包括φ8~φ25㎜的Ⅰ~Ⅲ级钢筋共计5095t,地下室筏板为HPB235和HRB335两级,主楼筏板基础采用HRB400级,连接方式按
- 3 -
地基与基础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设计要求,接头位置应在受力较小处。筏板设纵横向上翻梁,梁高出底板600mm,混凝土结构迎水面钢筋保护层的控制是钢筋施工的重点,纵横梁与柱交叉部位应进行钢筋排布的深化设计。钢筋现场加工。接头分绑扎、电渣压力焊、电弧焊和直螺纹式,对于梁板钢筋,直径≥22mm的均采用直螺纹连接,直径在22mm以内的可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或绑扎搭接;对于墙柱钢筋,直径≥25mm的均采用直螺纹连接,直径在16mm~25mm之间的采用电渣压力焊,其余规格可采用绑扎搭接。具体施工详见设计总说明和03G101-1图集及04G101—3图集(基础梁)。
钢筋进场后,应按要求(不低于规范要求)的数量进行送检,合格后,做工艺试验,达到设计要求后方能应用于工程。对本工程框架构件,尚应符合规范在抗震要求下的强度比值。当采用冷拉调直钢筋时,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4)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地下室底板厚分两种,分别为400㎜和800mm,底板、外墙、顶板均为防水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P8。防水混凝土应提前与混凝土厂商研究配合比,采用高效减水剂和大掺量粉煤灰或其它外加剂、掺合料等,以控制水泥用量≤300㎏/ m3,用水量175≤㎏/ m3。入泵坍落度宜在160㎜左右,误差±20㎜。混凝土的密实和养护是保证其自防水的关键,因此应重点控制上翻梁、底板外侧上返部位、预留、预埋部位混凝土的密实性。补偿收缩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后浇带及后浇式加强带封闭前应采取覆盖措施,以避免杂物进入,浇筑前需清理混凝土结合面,并清除其中的杂物和水。
混凝土的水平及垂直运输拟采用2台汽车泵、HBT60拖式泵及多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为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可泵性,设专人负责前台检测,并每车对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检查并做记录,记录写在混凝土小票上面并汇总,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泵送开始前,先用同标号水泥浆润滑泵管内壁,泵送时,在泵车进料口应有专人负责出料,限制速度快慢以防止吸入空气阻管。
混凝土连续施工,要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不能办理夜间施工的,采用缓凝型超过12个小时的混凝土作接茬,具体操作要求由商砼站来解决。
地下室施工内容详见《地下室施工方案》。
- 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