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第4期总第252期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MIssILESANDSPACEVEHICLESNo.42001SumNo.252编者按:在现代南技术夺件下的战争,是一场陆,海、空、走、电五堆一体的作战,军用汽车成为军队的重要装备之一,是军队战斗力中机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利完成后勤服务的物质基础。作者收集了大量的军事贵料.并作了详尽的分析研究。文章内容翔实,信怠量大。本刊特分期连续刊羲.以堆读者。国内外军用汽车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综述(二)昊学雷(北京特种工程机械研究所,北京,100076)摘要回顾了汽车的起源,论述了军用汽车的功用、分类及性能要求,对国内外军用汽车的发展历史厦各时期主要车型作了系统介绍,对军用汽车发展趋势作了简要分析。关键词军用汽车,车辆分类,车辆性能。DevelopmentHistory,StatusandTendencyofForeignMilitaryTruckWuxuelel(BeijingInstituteofS0ecMEngineeringMachinery,BeiSng,100076)AbstractTheoriginoftruckisreviewedandthefunction,classificationandperformanceofaremilitarytruckintroduced.Thedevelopmentarehistoryandmaintruckstyles。feveryperiodforforeignmilitarytruckKeygiven.andthedevelopmenttendencyofmilitarytruckisbrieflyanalysed.WordsMilitarytruck,Vehicleclassification,Vehicleperformance.3国外军用汽车发展概况战争需要强化军队的机动能力,战争加速了军用汽车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相对静止的战争,机械化水平极低,当时美军的机械化水平不过0.260万辆,200万军队,机械化水平已超过22.5kW/军人。按照装备计划,美国陆军80年代初还花67亿美元购置了13万辆汽车,90年代前又购置了17.2万辆战术车。美国陆军一个机械化师的功率:一战时期还不足3000kW/军人,德军也才0.26kw/军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称得上是一场运输战争,当时的机械化水平:德军为7.3kW/军人,美军已达9kW/军人。随着时代的发展,军队的装备水平发展很快。据1kW;二战时接近140000kW;而当000今,仅越野汽车就2577辆,总功率超过400kW。966年统计,德国40万军队,装备了12.5万辆汽国外军用汽车的发展,经历了近100年的历史,车,仅此一项,机械化水平就有22kW/军人。据1各国学者对发展阶段的划分各有看法。本文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将国外军用汽车的发展划分为5个阶980年统计,美国陆军装备38万辆汽车,全军超过收蔫日期:2000—1020吴学雷:男,36岁,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特种汽车万方数据 第4期吴学雷国内外军用汽车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综述(二)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至10年代末期称为军用汽车的萌芽阶段;20年代至40年代称为军用汽车的形成阶段;40年代末至60年代称为军用汽车技术发展的第1阶段;70年代至80年代称为军用汽车技术发展的第2阶段;90年代以后称为军用汽车技术发展的第3阶段。由于各国具体情况不同,同时各国军用汽车的研制、生产和装备存在交替和重合现象,因此在年代的划分上不是绝对的。3.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至10年代末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各国军队只有少量的运输车,且均为民用汽车,其越野能力、可靠性、牵引能力等都是十分有限的。在前线最初的几次战斗中显示了军用汽车的巨大作用,各国纷纷购买或征用民用汽车作军队军需物资的运输。到1918年,法军的汽车已有92000辆,英军已有76000辆,德军已有59000辆。这一时期可以称为军用汽车的萌芽阶殷。3.220年代至40年代20年代至40年代,可以称为军用汽车的形成阶段,发生于1937~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大地加快了各国军用汽车的发展速度。二战期间,汽车开始大量装备军队,当时的军用汽车大都利用民用汽车总成拼凑、改进而成。这方面的改进主要有:a)将4×2型和6×4型民用汽车改为4×4型和6×6型;b)提高了汽车发动机的功率;c)加强了汽车的越野能力;d)改进了汽车的灯光;e)汽车喷涂橄榄绿。除了结构上的改进,汽车的用途也扩大了,它除了用作军队后勤运输车使用外,还用作指挥、联络、通讯、牵引火炮、运载武器以及其他工程作业车辆。但是当时对于汽车的军用要求不很明确.有些要求则限于条件而无法实现。除了一些机动性能较高的4×4型轻型越野汽车外,大多数4×4型和6×6型汽车的后桥往往还是采用双胎,越野载重不超过5t,越野性能也不很理想。万 方数据战时比较著名的4×4型轻型军用越野汽车有:德国的奔驰G一5和西比姆・瓦根T一166,美国的巴塔姆Jeep和威利斯MA。下面分别简要介绍。a)奔驰G一5。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正式装备的轻型越野汽车,1937~1941年共生产378辆。该车的方形前脸已初步形成了奔驰汽车的方,平独特造型。b)西比姆・瓦根T一166。这是德军大量装备的轻型越野汽车,1941~1944年,共生产14313辆。该车装有两缸风冷发动机(排量1.13l,18.64kW)。有5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T一166型车车身底部呈中间平、两端上翘的船形,因而可在水中飘浮,形成早期的水陆两用汽车。c)巴塔姆吉普。这是二战期间美国巴塔姆公司所属澳斯汀汽车厂生产的载重0.25t的4×4轻型越野车,被命名为吉普。由于该车的大量使用,于是吉普变成为轻型越野车的代名词,并一直延续至今。巴塔姆吉普车自重920kg,采用功率为29.83kW的水冷汽油发动机。它被列为美军的正式装备。d)威利斯MA。最早的威利斯MA型军用汽车是在1941年末试制的,该车自重1142kg,采用功率为44.74kW的水冷汽油发动机,也是美军的重点装备车辆之一。威利斯MA型车具有机动灵活、操纵轻便、越野能力强等优点,因而,很受军方关注,1941年8月一举售出16000辆,到1945年8月累计生产36l349辆之多.创造了该类型汽车产量的最高纪录。3.340年代末至6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鉴于战时军用汽车的缺点,开始着手改进,并发展了新一代军用汽车。这一时期军用汽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是:越野汽车成为发展的重点,越野汽车的越野性能和载重量有所提高,前后桥普遍采用单胎,开始采用低压轮胎和轮胎充放气系统,并发展了8×8型重型越野汽车。此外提高了军用汽车的地区适应性,在汽车的设计和材料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的进展。这一时期可以称为军用汽车的技术发展的第1个阶段。下面分别对美国、前西德、法国、前苏联等国8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1&家军用汽车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情况及主要车型作一简要介绍。3.3.1美国二战末期,美国的军用汽车从0.25t到12t.共有11个吨级,27种基本车型。这样繁杂的车型给美度为0.533m,有准备条件下涉水深度为1.524rfl。c)0.5t级4×4型M274系列。1956年M274车首次被美国空军和海军采用,广泛使用于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车上可以安装106mm无后座力炮。变型车有M274A1,M274A2,军的后勤保障带来很大困难,造成战时车辆的大量停驶,使机械化部队行动迟缓。侵朝战争后.美军对其军用汽车的体制进行了较大规模变革,制定了M系列军用汽车计划,发展了新一代军用汽车。美国出于全球性的军事战略目的,十分强调汽车的机动性和地区适应性,许多企业试制了很多军M274A3,M274A4和M274A5。M274也称机械螺,由一个安装在两根车轴上的平台构成,无悬挂装置,使用低压轮胎减振,采用12.68kW的四缸风冷卧式对置汽油发动机、3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机械制动系统。最高车速40km/h,最大爬坡度60%,最大侧坡40%,涉水深度0.2d)0.68(3/4)t级4×4型M37系列。m。用汽车,其中固然不乏性能良好、最后为部队所采用的车型,但是也有一些宣传一时、终于昙花一现的产品,结果造成了不少浪费。M37车于50年代初期由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制造,有M42,M43和M201等变型车。该系列于60年代末期停产,被M715系列代替。M37车采用58kW的六缸水冷汽油发动机、4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机械转向装置、液压制动系统、半椭圆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挂。最高车速88.5km/h,最50~60年代,装备美军的军用汽车分为0.25,0.5,0.68(3/4).1.25,2.5,5,8,10t等8个吨级,共11个车型系列。这一时期,美国的军用越野车普遍采用机械变速箱,发动机大多为汽油发动机,也有几种车型采用多燃料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比较强调大爬坡度68%。无准备条件下涉水深度1.066m,有准备条件下涉水深度2.133m。e)1.25t级6×6型M561。50年代后期,多家公司开始研制6×6型高机越野能力,爬坡能力和涉水能力均较高,有些车带有浮渡设备,发展了几种水陆两用车和铰接车,主要车型介绍如下。a)0.25t级4×4型M38系列。动性车,LTV航天公司的样车赢得了军方认可,1M38车于50年代初由威利斯汽车厂生产.有M38A1等变型车,60年代初,M38系列车被M15l系列车取代。M38车采用44.74kW的四缸水冷V964年为军方提供12辆XM561原型车。通过竞Diesel标,CDE(Conso埘atedElectric)公司赢得M561车的生产合同,1968年开始生产,1973年停产,共生产14275辆。M561车由牵引头和后车体组成,采用76.81kW的三缸水冷直列二冲程柴油发动机、4前进挡l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机型汽油发动机、4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机械转向装置、液压制动系统和半椭圆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挂。最高车速88.5km/h,最大爬坡度65%。该车具有很高的涉水能力,无准备条件下涉水深度为0.938m,有准备条件下涉水深度为1.879m。械转向装置(一桥和三桥轮转向)、液压制动系统,一、三桥采用螺旋弹簧独立悬挂,二桥采用单片钢板弹簧。最高车速88km/h,最大爬坡度60%,越障高b)0.25t级4×4型M151系列。M151原型车研制于50年代,1960年由福特汽车公司为军队提供首批产品,后由AMG公司生产,有M151A1和M151A2等变型车。M15l车采用52.94度0.457m。可水陆两用,属于高机动性战术饺接式车辆。f)1.25t级4×4型M715系列。M715车于60年代初期由凯瑟吉普公司从其民用的4×4型Gladiated越野车发展而成,1966年至1969年间共生产30510辆。变型车有M725,M726和M142。M715车采用98.81kW的六缸水冷汽油发动机、4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kw的四缸水冷V型汽油发动机、4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单速非常时分动箱、机械转向装置、液压制动系统和螺旋弹簧独立悬挂。最高车速106km/h,最大爬坡度75%。无准备条件下涉水深万方数据 第4期吴学雷国内外军用汽车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综述(二)动箱、机械转阿装置(循环球转向器)、液压制动系统,半椭圆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挂。最高车速96.6km/h,最大爬坡度58%。无准备条件下涉水深度为0.914m,有准备条件下涉水深度为1.524m。g)2.5t级6×6型M35系列。该系列车是美军装备最多的车辆,被称为陆军的载重马,40年代末期由Reo开始生产,当时有两种车型:中后桥单胎型的M34和中后桥双胎M35,后产生多种变型车。该系列车采用104.39kW的六缸直列多燃料发动机、5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机械转向装置、气液制动系统,半椭圆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挂。最高车速90km/h,最大爬坡度60%。无准备条件下涉水深度为0.76m,有准备条件下涉水深度为1.98m。h)5t级8×8型M656系列。福特汽车公司的特种军用汽车分部于1966年完成了原型车XM656的研制,1968~1969年间生产了500辆M656车,主要用作潘兴1A导弹系统的辅助车辆,有M757和M79l等变型车。M656车采用149.14kW的六缸液冷多燃料发动机、6前进挡1倒挡自动变速箱、单速分动箱、液压助力转向装置、气制动系统.钢板弹簧平衡式非独立悬挂。最高车速80.46km/h,最大爬坡度60%。水陆两用。i)5t级6×6型M54系列。M54车于1950年完成研制,由Kaiserjeep公司和Mack公司生产,开始时采用六缸汽油发动机,1962年改用六缸柴油发动机,1963年则改用六缸多燃料发动机,有多种变型车。M54采用5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机械转向装置、气液制动系统。最高车速84km/h,最大爬坡度70%。无准备条件下涉水深度为0.762m,有准备条件下涉水深度为1.981m。j)8t级4×4型M520系列。M520车于1961年由Caterpillartractor公司研制成功,由绞接式连接的前后两部分组成,属于水陆两用车辆。有M553和M559等变型车,1976年停止生产。M520车采用158.83kW的六缸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无悬挂装置。公路最高车速48.28km/h,水中最高车速5.3km/h。最大爬坡度60%,最大侧坡30%。万 方数据k)10t级6×6型M125卡车。M125卡车于50年代初期由Mack公司研制,后由多家公司生产,主要用于载人、载物、武器弹药以及其他野战和后勤保障任务。该车采用21.47kW的八缸汽油发动机、5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2速分动箱、液压助力转向装置、气制动系统、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挂。最高车速69km/h,最大爬坡度60%。无准备条件下涉水深度为0.76m,有准备条件下涉水深度为1.981m。1)10t级6×6型M123系列。M123属于牵引车,于50年代初期由Mack公司研制,最后由CDE(ConsolidatedDieselElectric)公司生产,有M123C,M123D,M123A1等变型车。M123牵引车采用213.27kW的八缸汽油发动机、5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液压助力转向装置、气制动系统、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挂。最高车速67km/h,最大爬坡度60%。无准备条件下涉水深度为0.762m,有准备条件下涉水深度为】.981m3.3.2前西德前西德于1955年加入北大西洋条约组织,1956年开始组建军队。由于受到美军对军车要求具备高机动性思想的影响,根据北大西洋条约组织对军车供应的基本要求,第1代军用汽车的设计生产,是采取对民用车基本型和变型车进行改装、加强和改变外形而成的,约80%的车辆选用全轮驱动的越野车。为使车辆具有较高的通过性,还增添了一些特殊部件,如部分车辆装有多燃料发动机和浮渡设备.但对部件维修保养、备件储备和购买都带来一定困难,费用不断增长。第1代军用汽车共有0.25,0.75,1.5,3,5,7,10等7个等级。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和战备需要,60年代又增添了部分12t和15t牵引车。有如下几种代表车型:a)0.25t级4×4型AUtOUnionLkw轻型越野车。该车属军民两用车,1958~1968年间由Auto—Union公司生产,共生产55000辆,有多种变型车。LkW车采用32.81kW的三缸水冷汽油发动机、4前进挡l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机械转向装10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1拒置、液压制动系统、横置钢板弹簧悬挂。最高车速93km/h,最大爬坡度60%,涉水深度0.5m。b)3t级4X4型FordG398SAM轻型越野车。该车是德国Ford公司在一种商用车的基础上研制的,1957~1961年间生产。G398SAM车采用68.60kW的水冷汽油发动机、4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机械转向装置、液压制动系统、半椭圆钢板弹簧悬挂。最高车速80km/h,最大爬坡度60%,涉水深度1.1m。c)5t级4×4型MAN630系列。该系列车有双后胎型的630LZA和单后胎型的630LZAE,是前西德军队标准5t级越野车。采用96.94kw的六缸水冷多燃料发动机、6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机械转向装置、气压制动系统、半椭圆钢板弹簧悬挂。最高车速66km/h,最大爬坡度60%,涉水深度0.85m。d)5t级4×4型Mercedes—BenzLG31S/46卡车。该车是Mercedes—Benz公司应军方要求在LG6600的基础上研制的,1958~1964年之间生产。采用108.13kW的六缸水冷多燃料发动机、6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机械转向装置、液压制动系统、半椭圆钢板弹簧悬挂。最高车速70km/h.最大爬坡度80%,涉水深度0.85m。e)7t级6X6型Magirus—Deuzl78D15A卡车。该车是前西德军队标准7t级越野车,采用132.73kW的八缸风冷多燃料发动机、6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机械转向装置、气液式制动系统、半椭圆钢板弹簧悬挂。最高车速73.6km/h,最大爬坡度60%,涉水深度0.85m。f)10t级6×6型FaunLg]2/45A卡车。该车是应前西德军方要求设计的,1958年装备部队,变型车有L912/SA牵引车、L908/ATw油罐车和L912/5050A自卸车。L912/46A采用197.61kW的12缸风冷多燃料发动机、6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机械转向装置、气压制动系统、半椭圆钢板弹簧悬挂。最高车速76km/h,最大爬坡度40%,涉水深度0.9122。随着军费开支不断压缩,武器装备迅速发展,第1代军用轮式车辆在车种、质量、载重量等方面都不万 方数据能满足部队要求,车种配置也不合理,后方运输配备大量全轮驱动的越野车辆,而前沿战场车辆的越野性又不能满足现代战争需要,一些车的防护性能和可靠性也不符合实战要求。因而军方迫切需要对第1代军车进行更新换代,研制和装备第2代军用轮式车辆。3.3.3法国战后初期法军使用的汽车多为美军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军用越野汽车。从50年代初到50年代末期,法国发展了本国的第1代军用越野汽车,除少数车型由标准的民用车改进外,大都专为军用设计。这些汽车在50年代中期和70年代中期之间生产和装备部队。1975年前后,法国装备的军用汽车总数达645000辆(不包括载重1t以下的轻型越野车和坦克运输牵引车),它们大都是越野汽车,非全轮驱动的一般民用车只占20%左右。它们当中主要车型有:a)0.25t级4×4型Hotchklss(霍奇基斯)M201轻型越野车。该车是按美国威力斯公司的专利生产的,从1953年开始生产到1969年生产完成时,共生产了4万多辆。该车采用45kW的四缸水冷汽油发动机、3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机械转向装置、液压制动系统、半椭圆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挂。最高车速100km/h,最大爬坡度65%,涉水深度0.533irt。b)1.5t级4X4型SUMB(萨姆伯)MH600BS卡车。该车于50年代后期研制,1964年批量生产。采用74kW的八缸水冷汽油发动机、4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机械转向装置、液压制动系统、螺旋弹簧悬挂。最高车速85km/h,最大爬坡度60%,最大侧坡30%。无准备条件下涉水深度为0.8ITI,有准备条件下涉水深度为1.2m。c)3t级4×4型雪铁龙FOM卡车。该车专供法国海外驻军在非洲使用,具有较高的机动性,研制于50年代,1964年到l968年间生产。采用104kw的六缸水冷汽油发动机、5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液压助力转向装第4期吴学雷国内外军用汽车发展历史、现状五趋势综述(二)置、液压制动系统、钢板弹簧悬挂。最高车速100km/h,涉水深度0.5m。d)3t级4×4型西姆卡・尤尼克F594卡车。该车在民用车基础上改进后作为军用汽车,于50年代研制,生产持续到60年代。采用63kW的八缸水冷汽油发动机、4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机械转向装置、液压制动系统、半椭圆钢板弹簧悬挂。最高车速80km/h,最大爬坡度40%,涉水深度0.8iTs。e)4t级6×6型贝利埃GBC8KT卡车。该车于50年代研制,50年代末期作了一些改动,随后被法军选用,生产至60年代中期。总共生产18000辆。采用93kW的五缸水冷多燃料发动机、6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液压助力转向装置、气压制动系统,半椭圆钢板弹簧前悬挂、平衡式钢板弹簧后悬挂。最高车速80km/h,最大爬坡度50%,涉水深度l‘2m。f)6t级6×6型贝利埃GBUl5卡车。罗歇・施耐德公司于50年代开发了一种T6型卡车,该公司后被贝利埃公司收并,T一6型随后更名为GBUl5型,于1959年投产。采用159kW的六缸水冷多燃料发动机、5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液压助力转向装置、气压制动系统,纵置钢板弹簧悬挂。最高车速75km/h,最大爬坡度60%,涉水深度1m。3.3.4前苏联1966年8月1日以前,前苏联车辆的命名方式比较简单和直观。命名的车辆代号通常由制造厂的缩写后跟2位数字或3位数字构成,头位数表示制造这种车的那家工厂代号,第2位数字和第3位数字代表该车出厂时的批次,见表1。1966年8月1日以后,前苏联制定了新的车辆命名法。按新方法命名的数字可以反映出车辆的质量、类型、设计号、改进情况和出口状况。不过,在新命名中还保留了旧命名法中采用的缩写字母。新命名的特点是:在大写的缩写字符后面最多可以跟6位数字。这些数字的数量在4~6位之间变化,通常以4位数字用得最多。万 方数据表11966年以前命名和工厂的关系英文缩写/车辆制造厂数字串俄文缩写(中文)高尔基汽车制造厂GAZ/rA3(嘎斯)000~099莫斯科李哈乔夫ZIL/ag.I(吉尔)100~199汽车制造厂雅洛斯拉夫YaAZ//tA3(雅斯)200~299汽车制造厂克利蒙楚格KrAZ/KPA3(克拉斯)200~299汽车制造厂乌拉尔汽车制造厂Ural/YPA.rI(乌拉尔)300~399乌里扬诺夫斯克UAZ/YA3(乌阿斯)400~499汽车制造厂明斯克汽车制造厂MAZ/MA3(玛斯)500~599库台西汽车制造厂KAZ/KA3(卡斯)600~699卢塔斯克LuAZ/oⅡYA3(卢阿斯)960~1000汽车制造厂察波罗茨zAZ/313(察斯)960~1000汽车制造厂数字中第l位数字表示车辆的总载重量,对于t,2t之间,3表示总重量在2~84~20t之间.6表示总重量在20~40t之间,7t。第2位数字表示车辆的类型,1表示小汽车,2第3位和第4位数字表示车辆设计顺序批号。卡车系列共分7个吨位.1表示总重量小于1.2表示总重量在1.2~2t之间,4表示总重量在8~14t之间,5表示总重量在l表示总重量大于40表示公共汽车,3表示带侧挡板卡车,4表示牵引车,5表示自卸车,6表示油罐车,7表示箱式车,8未分配,9表示特种车。如果有第5位数字,则表示车辆经过改进设计。如果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1矩有第6位数字,则代表是出口型。40年代中期~50年代末期,前苏联发展了战后第1代军用汽车。代表车型有:5t级4×4型GAZ一69的系列(1952~1972年生产);2t级4×2型GAZ51系列(1946~1960年生产);1.5t级4×4型GAZ~63系列(GAZ一51的4×4型.1946~1963年生产);3.5t级4×2型ZIL~150系列(1946~1957年生产);3.5t级4×2型ZIL~164系列(ZIL一150的换型,1957~1961年生产);5t级6×6型ZIL—i51系列(1947~1958年生产);5t级4x2型YaAZ一200系列(1947~l965年生产,后改名为MAZ一200);7t级6×6型YaAZ一214系列(1956~1967年生产);10t级6×4型YaAZ210系列(】951~1959年在雅洛斯拉夫汽车制造厂生产)。10t级6×4型YaAZ一219系列(YaAZ一210的换型,1958~1959年在雅洛斯拉夫汽车制造厂生产,1960~1965年在克利蒙楚格汽车制造厂生产,改名为KrAZ一219)。当时最大吨位的全轮驱动汽车是7t级6×6型YaAZ一214(后称KrAZ一214),该车采用传统布置,带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1956~l959年间由雅洛斯拉夫汽车制造厂生产,后转给克利蒙楚格汽车制造厂生产,改名为KrAZ--219。该车采用153kW的六缸水冷柴油发动机、5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气压助力转向装置、气压制动系统,纵置半椭圆钢板弹簧悬挂。最高车速55km/h,最大爬坡度60%,涉水深度1121。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前苏联开始发展战后第2代军用汽车,大都按原来各厂的分工生产,车型之间通用性不大,但本厂的产品则大都考虑了继承性和军民通用性。这一时期大力发展了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和宽断面可调压越野轮胎。普遍采用机械变速箱(MAZ一537、MAZ一543、ZIL一135等万 方数据重型越野车则采用液力机械变速箱),除KrAZ和MAZ系列采用柴油发动机外,其他车型均采用汽油发动机。驾驶室取暖器和发动机预热器为标准装备。在大吨位牵引车和高机动性重型越野车研制方面取得突破。代表车型系列如下:a)0.4t级4×4型LuAZ一967M两栖战场支援车。该车于60年代初研制,60年代末首先用于驻东德苏军,70年代末停止生产。LuAZ一967M采用28kW风冷汽油发动机、带分动箱的4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机械转向装置、扭杆独立悬挂。最高车速75km/h,最大爬坡度58%,水中最高车速5~6km/h。b)0.8t级4×4型UAZ一452系列。UAZ一452于1966年由乌里杨诺夫斯克汽车制造厂开始生产,开始用于民用目的.后来莰车及其变型车大量用于军用目的,主要作为救护车,轻型工作车和指挥车。UAZ一452采用54kW四缸水冷汽油发动机、4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机械转向装置、液压制动系统、纵置半椭圆非独立悬挂。最高车速95km/h,最大爬坡度57%,涉水深度0.55m。c)3t级4×2型GAZ一53系列。该系列是GAZ一51系列的换代产品,GAZ一53于1964年投产,1965年生产了GAZ一53A,后来出现多种变型车,主要装备华约部队承担二线任务。GAZ一53A公路载重4t,泥路载重3t,采用86kW的V8水冷汽油发动机、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机械转向装置、液压制动系统,纵置半椭圆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挂。最高车速80km/h,涉水深度0.6m。d)2t级4×4型GAZ一66系列。该系列是GAZ63系列的换代产品,1964年投产,有多种变型车,1968年后的产品均装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GAZ一66系列为苏军广泛采用,民用上也有不少用途。GAZ~66采用86kW"的八缸水冷汽油发动机、4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液压助力转向装置、液压制动系统,纵置半椭圆钢板弹簧悬挂。最高车速95km/h,最大爬坡度60%,涉水深度0.8m。第4期吴学雷国内外军用汽车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综述(--)13e)2.5t级6×6型ZIL一157系列。ZIL一157是ZIL一151的换型,1958年投产,1961年投产了改进型ZIL—157K,1966年又换型为功率更太的3.5t级6×6型zIL一131。Z1L一157的外形与ZIL一151很像,只是驾驶室有点区别,后轮改为单胎。ZIL一157采用81kW的六缸水冷汽油发动机、5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机械转向装置、气压制动系统,纵置半椭圆钢板弹簧前悬挂、平衡式钢板弹簧后悬挂。最高车速65km/h,最大爬坡度53%,涉水深度0.85m。f)4t级4X2型ZIL—130系列。ZIL一130于1964年投产,为ZIL—164的换型,同时也是ZIL一131和ZIL—l33的基础型,有多种变型车。ZIL一130采用127kW的V8水冷汽油发动机、5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液压助力转向装置、气压制动系统,纵置半椭圆钢板弹簧悬挂。最高车速90km/h,最大爬坡度36%,涉水深度0.7mog)3.5t级6×6型ZIL一131系列。Zm一13l于1966年投产,是ZIL一157的换型,与ZIL一133不少零件可通用。其主要改进是:提高了承载能力和发动机功率.轴距缩短,采用液压助力转向、防水点火系统和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挂一挡时前桥自动接合,挂二挡时还可以手动结合前桥。该车可载人、运货,并作122mm火炮牵引车。该车属传统布置,带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和4.5t绞盘.标准设备还包括驾驶室加热器及发动机预热器。有多种变型车,除白卸车、牵引车、油罐车等外,还用作SA一6导弹补给车、SA一3导弹补给车、140mmBM一21多管火箭发射车等。ZIL一131采用112kW的V8水冷汽油发动机、5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液压助力转向装置、气压制动系统,纵置半椭圆钢板弹簧前悬挂、平衡式钢板弹簧后悬挂。最高车速80km/h,最大爬坡度60%,涉水深度1.4m。h)8t级6×4型ZIL—l33系列。该车为ZIL~130的6×4型,采用与ZII。一130相同的发动机,最高车速97.5km/h。i)10t级8×8型ZIL135系列。ZIL一135于60年代中期由利哈乔夫汽车制造万 方数据厂研制,后由布鲁安斯克汽车制造厂生产。该车上装有两台ZIL一375水冷汽油发动机,每台功率132kW(134kW)/3200rpm。每台发动机各自驱动每侧的4个车轮。第1和第4桥的负重轮用于转向。第1、第4桥采用扭杆悬架,第2、第3桥无悬架,是固定在车架上的。这些独特的结构在其它各种车上是极其罕见的。其发动机有低温下启动预热装置。该车设有中央轮胎充放气系统,由驾驶员根据地形特点来调节轮胎气压。采用液力机械变速箱、液压助力转向和气液制动系统。驾驶室的前面是封闭的,每侧有一扇门。作为导弹发射车使用时,它的驾驶室不同于其它几种形式,挡风玻璃加罩,以防发射导弹时形成的爆炸冲击波。有多种变型车,该系列车除装备本国外,还装备前华沙条约各成员国。既用于军用,也用于民用。在导弹武器系统方面有:“蛙一7”导弹发射车、。蛙一7”导弹补给车、SC一1A“沙道克”岸防导弹发射车、SSC一1B“萼片”岸防导弹的发射车;在火箭炮武器系统方面有:BM一27式220mml6管火箭炮的发射车和弹药补给车。最高车速65km/h,最大爬坡度57%,垂直越障高度0.685m,越壕宽度2.63ITI,涉水深度0.581TI。j)7.5t级6)(6型KrAZ--255B系列。1967年KrAZ一214换型为KrAZ255B。KrAZ一255B对KrAZ一214的主要改进点是:增大发动机功率,装备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该车采用传统布置,标准设备包括:驾驶室取暖器、发动机预热器、12t绞盘及悬挂锁止机构等。它有多种变型车。KrAZ一255B采用179kW的V8水冷柴油发动机、5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液压助力转向装置、气压制动系统,纵置半椭圆钢板弹簧前悬挂、平衡式钢板弹簧后悬挂。最高车速71km/h,最大爬坡度60%,涉水深度0.85rn。k)12t级6×4型KrAZ一257系列。1965年KrAZ一219换型为KrAZ一257。两种车外观几乎无区别.只是KrAZ一257采用功率更大的发动机,细节方面有不少改进。KrAZ257采用131kW的V8水冷汽油发动机、5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气压助力转向装置、气压制动系统,纵置半椭圆钢板弹簧前悬挂、平衡式钢板弹簧后悬挂。最mmBM一14—16多管火箭发射车、122::::主苎主耋苎釜銮::::三高车速60km/h,最大爬坡度32%。1)4t级6X6型Ural一375系列。Ural一375于1961年投产,采用传统布置,装备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有多种变型车。Ural一375采用134kW的V8水冷汽油发动机、5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液压助力转向装置、气液制动系统,纵置半椭圆钢板弹簧前悬挂、平衡式钢板弹簧后悬挂。最高车速75km/h.最大爬坡度60“,垂直越障高度0.8m,涉水深度1m。m)7.5t级6×4型Ural一377系列。Ural—377是Ural一375的6×4变型,1965年投产,有多种变型车。n)4t级4X4型MAZ一502系列。MAZ一502于1956~1966年生产,原型为MAZ一501运材车,有多种变型车。MAZ一502采用101kW的V型直列4缸水冷柴油发动机、5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机械转向装置、气压制动系统,纵置半椭圆钢板弹簧前悬挂、纵置椭圆钢板弹簧7副簧后悬挂。最高车速50km/h,最大爬坡度20%,涉水深度0.8m。o)7.5t级4×2型MAZ一500系列。MAZ500于1965年投产,为MAZ200的换代产品,主要民用,也作军用,有多种变型车。该车采用二门平头金属封闭式可前翻驾驶室、134kW的V6水冷柴油发动机、5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液压助力转向装置、气压制动系统,纵置半椭圆钢板弹簧悬挂。最高车速75km/h,最大爬坡度30%。p)8×8型MAZ一535和MAZ一537系列。这两种车型研制于50年代末,均采用液压助力双前桥轮转向,MAZ一535采用280kW的V12水冷柴油发动机,而MAZ一537则采用391kW的V12水冷柴油发动机。有如下变型车:MAZ~535A(卡车)、MAZ一537(半挂牵引车)、MAZ一537A(卡车)、MAz一537K(卡车)、MAZ一537D(带发电设备的全挂牵引车)、MAZ537E(带发电设备和绞盘的全挂牵引车)、MAZ一537G(带铰盘的半挂牵引车)。MAZ一535A最大载重量6t,MAz一537可牵引65t重的半挂车(其中鞍座允许压载25t)。MAZ一535A采用3前进挡1倒挡液力机械变万 方数据速箱、二速分动箱、液压助力转向装置、气液制动系统,扭杆弹簧独立式前悬挂,扭杆弹簧独立式后悬挂。最高车速60km/h,最大爬坡度58%,涉水深度1.3m。MAZ一537采用3前进挡1倒挡液力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液压助力转向装置、气液制动系统,扭杆弹簧独立式前悬挂,无弹性元件平衡式独立式后悬挂。最高车速60km/h,最大爬坡度14%,涉水深度1.31311。q)20t级8×8型MAZ一543系列。MAZ一543研制于60年代初,该车的发动机等许多部件与MAZ一537牵引车的相同。386kW(391kW)的D12A一525A的12V水冷柴油发动机布置在两个封闭式玻璃钢驾驶室之间,发动机之后是增速器和液力机械变速箱(由液力变扭器和3前进挡1倒挡行星变速箱组成)。驱动桥采用带自锁差速器的中央减速器和轮边减速器。采用轮胎中央充气系统。悬挂为扭杆式独立悬挂,一、二桥装有双作用筒式减振器。采用双回路气液制动系和液压助力转向系统。驾驶室装有独立取暖器、发动机预热器和三防设各。该车在前苏联军用汽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具有优良的越野性能,可用于载运各种设备和载荷在各种地形和路面上行驶,能在一40~50℃的环境温度范围内工作。最大载荷20000kg,最高车速65km/h,最大爬坡度57%,垂直越障高度0.78m,越壤宽度3.38m,涉水深度l123.。60年代中期,MAZ一543作为导弹发射车底盘被用于前苏联的ss一1C(飞毛腿B)地地战术导弹系统。60年代末,MAZ一543底盘还被用作SS一12A(薄板)地地战术导弹系统的9P76发射车。在MAZ一543基型车的基础上发展了多种军用变型车(如MAZ一543A、MAZ543M)和民用变型车。MAZ一543A最大载荷为19400kg。与基型车的主要改变在于:液力机械变速器的油箱和取力器的设计不同;没有辅助油箱;个别组件的布置与设计有所不同。SS12B导弹曾采用MAZ一543A作发射车底盘.后改用MAZ一7910。MAZ一543M最大载荷为22200kg,轴荷提高兰:塑了11300墨兰兰苎空2三墨立:耋呈里::墨竺苎兰茎兰兰:三:kg。与基型车的主要改变在于:发动机布::改动}没有右侧驾驶室和辅助油箱;个别组件的布置与设计有所不同。(未完待续)置更往前;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不同;液力机械变速器的油箱和取力器的设计不同;电器系统接线图的参考文献Jane’s●0Jane’sMilitaryVehiclesandLogistics.1996~1997.MilitaryVehiclesandLogisties.1998~1999.Jane’sAri-nouI-andArtilliery.1995~1997.Jane’sArlnourandKinnearKinnearArtilliery.1990~1991.James.GAZvehicleaddressRussia’schangingsecurityneeds.Jane’sIntelligenceReview,1999一01:15~17James.Russian8×8militaryvehicle.Jane’sInteUigenceReview,1996一Ol:18~23LennoxDuncan.TheRussian‘Seud’transporter—erector—launcher.Jane’sIntelligenceReview,1994—11:490~493张春山.原苏联的军用运输车辆.现代军事.1992(6).刘嘏华.俄罗斯军用汽车新品简介.汽车科技,2000(3).翟所遇.国外80年代军用越野汽车的发展趋势和水平.军用汽车,1989(1~3).重庆重型汽车研究所.重型军用后勤轮式车辆的发展情况.汽车资料,1976(18).总后车船部.军车勤务史话.军用汽车,1987(1~2).柳长立.国外军用汽车市场发展的新特点.重型汽车,1998(5).0¨u¨”H外国军用汽车发展动向.运输车辆,1996(5).各国军车要览.陕西汽车,1989.王达伦.美国的军用汽车.现代军事,1988(1).王达伦.美国军用后勤车辆概况.现代军事.1988(9).王达伦.托盘化自动整装整卸车.现代军事,1988(11).巨丈新.西方军用重型汽车发展概况.现代军事,1991(11).柳长立.世界军用汽车发展的新特点,汽车与安全,1998(5).白文瑞,王忠武.从美军汽车现状看军用汽车发展趋势.汽车运用,1996(3).:宝¨”如船苏联军事百科全书.1980.俄罗斯的质子号M/微风运载火箭成功发射4月7日,俄罗斯的质子号M/微风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首飞成功。火箭携带了M一18电视中继卫星。质子号M使用的是数字飞行控制系统和新的微风M氢氧上面级。第1级发动机推力增大到900t以上。运载火箭可以将5400kg的有效载荷送到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并且将成为国际发射服务公司固定的运载工具。(孙雅平供拂)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