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水温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六九路网
科学论坛 l曩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水温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王菊娇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2) [摘要]系统采用AT89S52作为主控制器,通过集成温度传感器DSI8B20采集温度,直接传送到单片机,通过数码管显示温度。用户可以自行设定温度,通 过按钮设定温度值,由单片机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最小区分度可达O.01。单片机通过程序判断实际温度和设定温度的大小,并通过控制双向可控硅决定电热丝加 热与否,从而达到自动控制温度的要求。 [关键词]温度传感器;单片机,自动控制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l4x(2Ol5)36—0258一O1 1方案论证与} 较 1 1控制电路的方案选择 方案一:采用运放等模拟电路搭建一个控制器,用模拟方式实现PID控制。 可以实现水温控制,但要实现显示、温度设定等功能,电路设计较繁杂[1~。同 样,使用逻辑电路也可以实现水温控制功能,但电路设计和制作比较烦琐 方案二:通过FPGA实现控制功能。使用FPGA时,电路设计比较简单,通过 相应的编程设计,可以很容易地实现控制和显示、键盘等功能,是一种可选的方 案。但与单片机相比,性价比不高 。 方案三: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 ,将采集到的信息由软件 直接处理,可同时完成控制、显示等功能,电路设计和制作较简单,成本较低,所 以采用此方案。 1 2测温方式及电路的选择 方案一:采用热敏电阻作为测温元件。热敏电阻精度高,需要配合电桥使 用,此外还需要制作相应的调理电路。电路设计较为繁锁,且稳定性难调试。 方案二:采用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其具有测量误差小、响应快、传 输距离远等特点,但其为电流输出型,须进行放大处理电路或转换成电压处理, 且需要数模转换等模块才能实现显示功能。 方案三:采用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B20,其具有精度好、可靠性高,价格适 中等特点,利用其单线输出特性,通过串行通信接口可以测量温度,由单片机软 件来识别处理 。从而使整个电路简单,同时保证了系统的稳定。 1.3加热方案和功率电路的选择 方案一:采用继电器控制加热器的工作,若温度偏低,则控制继电器吸合, 加热器工作,温度偏高则继电器断开,加热器停止加热。由于继电器采用的是机 械动作,存在触点,因此对控温精度要求比较高、系统惯性不是特别大时,不宜 测溢电路L—啼 —— 数码管最示 l 片 加热装援{ 机主 控制 f 电路 f嘶—一 溉霞设置 功率电路 } 图1系统框图 表1温度测试比较 \ 1 2 3 4 5 6 项目\ 温度计值(℃) 30 42 48 55 68 90 数码管值(℃) 30.2l 41.95 48.32 55.15 67.85 89.8O 表2突变状态情况 \次数 1 2 3 4 === 40℃一60℃ 偏慢 正常 正常 正常 60℃一40℃ 偏慢 偏慢 正常 正常 258 科技博览 采用继电器 方案二:采用可控硅控制加热器的工作,可以通过控制导通的交流周期和 导通角两种方式来实现 采用控制导通交流周期的方式时,为了达到控制的精 度,需要在一个较多的周期数中控制导通的数目,不适用于动态性能较高的控 制 水温控制系统实际上具有较大的惯性,可以考虑这种控制方式。采用导通角 的方式时,由于对每个周期的交流电都进行控制,因此响应速度比较高,另外由 于导通角连续可调,因此控制的精度比较高。所以最终我们采用此种方案。 2系统硬件模块的设计 2.1总体设计模块 整个系统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测温电路、主控制电路、功率电路、加热装置 和数码管显示模块电路,如图1所示 2 2主控及显示电路的设计 主控电路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系统核心,将P0.0-P0.3口接三个传感 器的单线总线,P0.7口输出温度控制信号给功率电路,实现自动控制加热功能。 显示电路由四位共阳数码管构成,通过单片机Pl口供其段码输出,P2.0-P2.3 控制其位码,直接采用三极管9012作为其驱动电路保证显示的亮度。键盘部分 由3个按键开关构成,分别与P3. P3.2口相连,通过功能切换、温度加减,实现 设定温度功能。 2 3检测温度电路 检测温度电路我们采用三片智能温度传感: ̄DS18s2o ̄为感温器件,通过 与单片机三个I/O口连接构成检测判别电路。其测量范围为-55 +125 ̄C,且输 出的数据可进行9 12位的编程,分率力依次为0.5、0.25、0.125、0.0625 ̄。所以 其精度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使用方便,灵敏度、精度也较高。 2.4加热与功率控制电路 通过可控硅实现自动加热功能。具体实现:由单片机判断实时水温状况, P0.7输出脉冲信号,控制三极管的导通,对过三极管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与 否,从而实现电路的加热或保持。工作时,结合设置的温度,当温度高于所设的 温度时则可控硅不导通,电热器不加热,温度将会降低,不再升高。反之亦然。 3系统测试与分析 实验1:将温度计放入加热器皿中,测量实时水温,并与系统测量数据进行 比较。系统运行存在一定误差,误差范围小于0.5℃,这主要是由于温度计本身 与实际温度就存在一定误差,所以检测显示的数值也就难免有点偏,如表l所 不。 实验2:当温度迅速升高或降低时,测试系统运反应J隋况,采取的方法是观 察温度到40"C时,将沸水加入溶器中,观察温度计,N ̄6ooc时,则马上停止,同 时观察数码显示情况。由于加水的快慢,水温的均匀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测量的 精度,所在在系统对水温突变测量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如表2所示。 四 总结 系统采用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元件,结合数码管显示、温度传感器 的多点采集、双向可控硅的巧妙运用,使系统具有较好自动检测温度并控制温 度变化的功能,同时可以实现水温显示等功能。 参考文献 [1]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训 系列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5:121-124. [2】黄强.《模拟电子技术》[M].科技出版社,2003.1. [3]王效华,张永梅.《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oo7.5. 【4]金发庆.K传感器技术与应用))I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