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论文2

来源:六九路网
浩气长存时代歌,五四精神永传承

惠安山霞中学801班 杨诗韵

1919年5月3日,一个春天的周末,北大的校园沸腾起来。夜幕降临,北大学生和十几所高校学生代表聚集北大法大科大礼堂,讨论如何拯救自己的国家。热血学生咬破指头,撕裂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全场气氛顿时悲壮激烈起来。会议决定,联合各界一致力争,通电巴黎专使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5月4日举行学界大示威。

1919年5月4号,北京高校3000多名在校学生冲出校园,突破军警阻扰,云集天安门广场,打着“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游行示威。游行的学生去了北京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区向各国送交陈词,但遭到军警的阻扰。愤怒的学生没有停下脚步,他们冲进了曹宅,揪出了卖国贼,火烧赵家楼。

热血的学生以不可阻挡的气势,点燃了全国人民心中的斗志。有如星星之火,在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华夏大地上蔓延,迅速掀起了燎原之势。各地的学生纷纷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6月3日,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如火如荼地响应青年学生的号召,参与到运动中来,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全国人民的强大压力下,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中华民族也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然而胜利的取得与青年学生发挥的先锋作用是分不开的。

1949年,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镌刻了这一史实。1949年12月,我国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五四的精神是中华民族魂,将永远地继承和升华。

历尽沧桑的祖国,如今已扭转乾坤,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在当今“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中,中国早已占据了一强,成为影响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重要力量之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在激励着祖国前进。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进步、探索、与创新是五四精神的动力。作为新世纪的青年一代,时代赋予的我们新的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掌握好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以报效祖国;关心时事,拥护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

指导老师:陈荣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