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习为本"理念下作业功能的再认识

来源:六九路网
2017年第6期 总第454期 教育观察 ‘‘ 学习为本"理念下作业功能的再认识 王文明 (黄冈师范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摘要:作业的功能除了使学生巩固知识、提高技能外,更为重要的应该是通过做作业的过程,真正促进学生 的学习,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从“学习为本”的作业价值理念视角出发,进一步阐释作业的功能。 关键词:“学习为本”;教学功能;发展功能 传统上,我国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 的提高”,虽然对学生系统知识的巩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 用,但这种作业导致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方式加 强对书本知识的巩固和掌握。在新形势下,对作业单一的巩 固知识、提高技能功能认识显然不合时宜,需要教师从新的视 角更加全面地看待作业的功能,更新原有的作业功能认识,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学者夏小庆认为作业的功能是指:作业与学习过程 中的诸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课程、家长等相互作用 中产生的积极的有利的影响与结果。根据克努兹・伊列雷斯 对学习的描述,学习的过程包括内容、动机和互动三个维度, 内容维度通常关注知识、理解和技能,动机维度包含动力、情 绪和意志,互动维度包含活动、对话和合作。“学习为本”理念 就是要把学习作为其联结事物主要的、中心的任务或目标,回 归事物本身的基本的学习含义。 那么结合上述概念,“学习为本”的作业功能就是指学习 过程中学校、教师、家长及学校的教学内容、课程等在学习本 质理念的指引下,使得作业的内容、形式更好地实现学生学习 的过程,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功能:教学功能、发展功能、 沟通功能。 一、作业的教学功能 作业的教学功能是作业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为学生知 识的巩固与技能的提高,以及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形成基 本的价值观。作业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 作用,具体表现在:在新课讲授前,通过布置预习作业,让学 生提前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大致了解,在之后的听讲过程中, 有重点地去把握所学知识,为教学做好准备;在课程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学效果 进行反馈,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同时可以发现教师 自身在讲授过程中的缺点,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 计,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课后,教师通过布置一定量的 作业,使学生能够对当天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更好地实现教 学目标。 古人云:知难行易,即告诉我们单纯地进行理论知识的学 习是比较困难的,只有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把它付诸实践,才 ・16・ 会让我们觉得知识的学习也是很容易的。那么,对于学生而 言,“知”就是知识,而“行”则并不仅仅是指进行实践,也同样 指完成作业。学生通过做作业的过程,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体验知识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从而促进学生基本技能的 形成。 二、作业的发展功能 杜威认为,“作业不是指为使儿童坐在桌子边不淘气、不 懒散而给予他的任何一种.. 碌的工作’或练习”。在杜威芝 加哥实验学校,学校除了布置日常学习内容的作业外,还布置 日常生活中水电工、木工、纺织、缝纫等形式的模拟练习。杜 威认为,“这些作业不是使学生得到较好的专门技术,如厨工、 缝纫工那样,而是作为科学地去理解自然原料和过程的活动 中心,去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起点”。这也就是说,作业应当 是积极、主动、有目的地给予学生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某项工 作或与之平行的练习,让学生用心地去体验某项工作或任务 完成的过程,通过体验其过程,使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得到 塑造,推动学生认识本质的能力得到发展。 从学生完成作业过程的宏观上而言,作业的意义绝不仅 仅只是让学生努力地去完成,重要的是存在于学生完成作业 的过程中。学生做作业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检测并加 以巩固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身知识得以建构的过程,学生 的建构能力得到了发展,这对其以后所进行的各种类型的学 习都是有意义的。学生在努力地完成老师布置的有一定难度 和一定量的作业时,独立、积极、主动地思考、解答,一次又一 次地试误,不断地打磨自己的思维方式,最终完成作业。在此 过程中,学生顽强拼搏的意识得以强化,独立的意识得以培 养。久而久之,学生的拼搏意识和独立意识也会迁移到自己 的日常生活中去,这对他们未来的生活是有利的。 从学生完成作业过程的微观而言,学生通过对题目的识 别,使自己有了初步的观察能力,在思考题目的过程中,锻炼 了自身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拥有了 初步的分析概括、信息交换和科学探究能力。 三、作业的沟通功能 作业的沟通功能指作业的桥梁作用,作业搭起了连接教 师——学生——家长之间的桥梁。 新校园 XinXiaoYuan 教育观察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项目教学法研究 王海琳叶志远 温州325025)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摘要:以高职现代学徒制为研究背景,笔者指出了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项目教学法企业本位的本质内涵。以及 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并以标准、过程与程序为主体框架,总结出了一条基于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运行模式;项目教学法;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 一、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项目教学法概述 制试点项目中项目教学的实施,学徒依据评价标准和程序,针 对岗位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达成任务目标,训练 1.现代学徒制与项目教学的渊源。项目教学法的概念由 美国学者基尔帕特里克于1918年首次提出,但这一理念在以 家庭为基础的古代学徒制时期就已经出现。父(即师傅)与子 (即学徒)间的手艺凭借生产劳作(即任务),在看、学、做中得 到传承,这便是最原始的项目教学。随着现代学徒制的产生 实践技能和掌握理论知识,并依据标准评定成果合格与否。 与现有模式不同的是,该项目教学法突出了企业本位的本质 内涵,项目来源于工作岗位,学徒是实施主体,企业师傅与学 校教师有机配合,形成双重指导,确保项目实施有程序、评价 有标准,以此培养学徒的岗位实践技能。这与现代学徒制人 与发展,项目教学的实施主体由师傅扩展到“师傅+教师”的 “双师”组合,对象由学徒拓展到学徒、学生与就业人员的多样 组合,项目内容由纯粹的任务向任务体系转化,教学手段则由 口传心授转变为多种形式相结合。项目教学法不断更新与丰 富,加快了知识与技能的有效传授。 2.现代学徒制下项目教学法的内涵。通过研究现代学徒 作业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首先是一个知识交流的平台。教 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企业适用的本土化技术 技能型人才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二、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项目教学的特点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项目教学法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 础,以岗位工作任务为主要项目来源,以项目绩效为主导,学 作业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还是一个互助交流的平台。 教师通过布置作业,督导学生完成作业,可以从作业中得到反 师为了课程任务及其相关的教学目标,通过这个平台布置相 应的课前、课中和课后作业,从而发出自己的声音。学生通过 接收到的信息,明了自己当前的学习任务,熟悉任务的重难 点,有的放矢地去完成任务。学生各个阶段的任务完成后,又 通过这个平台和教师进行互动,教师根据任务完成的质量和 数量,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同 时也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和缺憾,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优化 馈信息,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己的讲授情况加以分析, 并及时针对个别学生的作业情况加以指导。当学生需要完成 一定量的家庭作业时,教师也需要得到家长的帮助,让家长在 家里对学生进行督导。同时,家长通过查看学生家庭作业的 完成情况,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授 课内容。有能力的家长甚至可以向学校的授课老师提出一些 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业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更是一个情感交流的平台。 关于作业或授课内容的建设性意见或建议,这对老师的自身 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更多的是体现在情感上。家长在 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中对学生独立性的培养及自信心的激发上 所起的作用还是很大的。有能力去指导学生的家长,在学生 做作业时应当注意,千万不要在其一遇到难题时就马上给予 解答,否则学生会对你的“帮助”产生依赖,这不仅无助于学生 的学习,也在无形中导致学生丧失独立能力提高的最佳机会, 参考文献: [1]夏小庆.中小学教师对家庭作业功能认识的调查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2014(6):78. [2](丹)克努兹・伊列雷斯.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这对于他未来的社会生活也是有害的,所以家长一定要把握 好教授学生的尺度。而没有能力指导学生的家长,就要时刻 关注学生做作业的动态,当学生碰到难题时,家长要及时给予 [3]张济洲.中小学作业观[J].课程・教材・教法,2013 (7):26. [4]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2004. 鼓励,通过一些鼓励性的言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学生 才会更有力量去面对接下来的题目。即使学生最终没有做出 来,也要给予鼓励,这样学生才会对学习保持信心,对他以后 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简介:王文明(1986一方向:中小学作业。 ),河南辉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