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0
音乐教育在提升大学生素质中的作用
目录
目录„„„„„„„„„„„„„„„„„„„„„„„„„„„„„„„„„„„ 1 摘要„„„„„„„„„„„„„„„„„„„„„„„„„„„„„„„„„„„ 2 关键词„„„„„„„„„„„„„„„„„„„„„„„„„„„„„„„„„„ 2 正文„„„„„„„„„„„„„„„„„„„„„„„„„„„„„„„„„„„ 3 结束语„„„„„„„„„„„„„„„„„„„„„„„„„„„„„„„„„„ 6
参考文献„„„„„„„„„„„„„„„„„„„„„„„„„„„„„„„„„ 6
1
音乐教育在提升大学生素质中的作用
音乐教育在提升大学生素质中的作用
XX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XXX
摘 要
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提高素质教育,而在诸多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主流。我院向来十分重视艺术教育,要求学生必须选修一门艺术课才能给予毕业,而在众多的艺术教育中,音乐教育又是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并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开设音乐欣赏这门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这门课程在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 大学生
2
音乐教育在提升大学生素质中的作用
音
乐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素质教育是培育人文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而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
部分,也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忽视音乐教育,必然导致人才素质的缺陷。因此,音乐教育是实施高校素质教育和美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 音乐教育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马克思曾经说过:“音乐是人类第二类语言”。音乐是在众多艺术表现形式中
具有其他语言无法比拟的特殊沟通功能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音乐艺术教育》中提出:艺术教育除了包含审美教育的内容和功能外,还包括非审美教育的内容和功能。这种非审美功能涉及到人生的诸多方面,如爱情的、科学的、伦理的、政治的等等。可见,音乐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能够根据不同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因材施教,体现了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独特性。同时,音乐源于生活,具有各种表现手段,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多样性。
二、 音乐教育能促进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 《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确实如此,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大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大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极注重培养情意素质,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音乐教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力量。在不断学习音乐的实践中,培养大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艰苦努力的顽强个性。对他们以后事业和人生有很大的帮助。
古今中外众多的科学家、思想家都是音乐艺术的爱好者。他们不仅从音乐中获得了高尚的娱乐,重要的是他们惯于在诱发灵感的音乐中,凝聚自己熟虑的科学构想,使自己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活动和梳理,把思维引向深处。音乐促进智能的发展已为全社会之共识。
科学实践证明,音乐能增进健康,医治疾病。当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后,优美的旋律能刺激神经系统,随着感情的变化,使人精神愉快,对心、肺都有保健和按摩作用。优美的歌声,更能锻炼学生有一个身心健康的体魄。
三、 音乐教育能促进大学生提高审美评价能力 音乐本身对大学生就是一种最富现实性的审美教育。音乐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它的内容和形式是由同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与其有关的生活方式决定的,它表现的是人们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最直接的心理感受。同时,音乐高于现实
3
音乐教育在提升大学生素质中的作用
生活,不是把实际的生活照原样记录。所以,音乐美是属于意识领域的东西,是对现实美经过艺术加工得来的,它比现实美“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音乐教育能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和理解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现。通过教师的引导,大家共同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使学生逐步了解节奏、旋律、调式、调性、速度、力度、曲式、风格等在音乐形象中的表现,把握住音乐的情调,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扩大音乐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学生不仅掌握了音乐的基本规律,还能领会音乐的精神并能利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这就是音乐教育的任务。通过音乐教育、音乐育人,逐步提高学生的修养及审美评价能力。
四、 音乐教育能促进大学生发展智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教育具有益智功能,它的益智功能对发展人的知觉能力起到很大作用。听觉、视觉、触觉等知觉能力是智力的重要内容,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此也最擅长培养人的听觉能力。接受过音乐教育的人一般都具有较强的音准感、旋律感、调式感。音乐教育中的器乐学习对于发展人触觉的灵敏性、分寸感、适度感有很大的帮助,并能以此来激活大脑神经。以弹钢琴为例,需要十个手指和人体其他部位的协调配合来完成演奏动作。手指尖处有人体最敏感的神经末梢,弹奏钢琴需要手指以极其敏捷的动作弹出各种急速变化的音调,并要适度地改变触键的力度分寸与方式,以弹奏出音乐应有的音量、音质、音色。人的右手受大脑左半球支配,左手受大脑右半球支配,学习钢琴左右手并用,因此左右脑都得到锻炼,使左右脑产生复杂的神经沟通,从而促进人智力的提高。音乐学习比其他学习更能发展思想集中能力,钢琴是多声部音乐,驾驭复杂的音乐织体更要求大脑注意力集中。长期的音乐学习,有助于提高注意力。
创造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国际竞争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音乐审美在发展人的创造能力方面有特殊作用。在对普通高校的非音乐专业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应当引起他们对音乐教育所特有作用的足够重视。音乐教育通常被教育界认为是塑造想象力和开启智力的一把金钥匙,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音乐教育,它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今各高校都把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放在首位,而科技创新能力的养成可以通过辅助的音乐教育来逐步实现。音乐教育的过程是培养创造思维的过程,在对普通高校的非音乐专业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应当引起他们对音乐教育所特有作用的足够重视。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音乐对右脑有激发活化的作用,它可以协调大脑的两个半球功能,促进大脑的均衡发展。因此,音乐教育通常被教育界认为是塑造想象力和开启智力的一把金钥匙,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音乐教育,它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今各高校都把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放在首位,而科技创新能力的养成可以通过辅助的音乐教育来逐步实现。
另外,当今的教学实践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同样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社会的进步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都需依赖人才的贡献。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现代教育的重中之重。
五、 音乐教育能促进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音乐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的结晶。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将接触中外
4
音乐教育在提升大学生素质中的作用
音乐作品,了解作曲家的生平、时代背景,理解多种题材、体裁、风格与形式,掌握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演唱演奏技巧;不仅要学习音乐本身的知识技能,而且还会接触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群体及地区和民族,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哲学、地理、民族学、人类学及其他艺术等领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学生将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将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多元文化,培养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与热爱,音乐教育有利于发展大学生和谐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助的集体主义精神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人生及未来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团结协助精神,能将他们的自我要求和自我实现的目标与社会发展的目标保持一致。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学会奉献,勇于牺牲,并且能把组织性和纪律性当作职业的内在要求去自觉执行。音乐实践活动常常是群体性的活动,如齐唱、齐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活动。如合唱与合奏,它训练学生节奏的统一、声音的和谐、音高准确、情绪速度一致,要求参与者之间密切协作与配合无疑会增加集体的凝聚力,培养学生高度的纪律性。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集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学会与他人交往,促进其社会化发展,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音乐鉴赏作为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日益引起理论界和教育界的关注。可以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到休息和松弛,而且能发挥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通过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欣赏音乐的能力,从而启迪智慧,提高素质。使大学生在极富现代气息的娱乐与审美过程之中获得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帮助大学生们实现主动地关切人的命运、尊严和价值,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
六、 音乐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将抽象思维具体化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音乐教育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把抽象的听觉带进具体的事物中,与其他学科建立相关联系,例如文学、美术、地理、历史等诸多学科。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都具有独一无二的魅力,音乐与这些学科间的相互交流,能够使学生们体会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与格局,联想到艺术家的思想、情绪。感受音乐的至尊魅力。
七、 音乐教育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心里危机 大学阶段是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由于此阶段正处于同学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同学们渴望受到他人的重视、得到社会的认同,而又充满好奇,对外界的信息和刺激反应极其强烈,因此一点点的心理波动都会影响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但是学习的重负、家庭的压力、就业前景的迷茫、人际交往的失衡等因素所产生的焦虑情绪,很容易产生心理的不稳定和不平衡。因此,适当的类似于音乐欣赏的教育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少他们内心的恐惧、焦虑、多疑等导致身心素质下降的心理不健康症状。
音乐教育不仅能把大学生从郁闷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还能缓解学习上的疲劳感,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加集中精力于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专业知识的不断增长。
5
音乐教育在提升大学生素质中的作用
【结束语】:
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是人才的全面发展,。而音乐教育正是促进人才向全方面、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今,音乐教育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社会和家庭的音乐熏陶,而发展成为一种跨越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重在培养人们素质的教育模式。因此,在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开设音乐欣赏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很好地促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对跨世纪人才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从而能达到培养四有新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鱼洋 浅谈音乐教育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J]音乐天地,2006,(12) [2]傅民 浅谈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6)
[3]李响 吕妹琦 李阳 浅析音乐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必要性科[J]科学大众(科学 教育)2009(4)
[4]阂光辉 雍敦全 当代音乐教育观及其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启示[J] 美与时代2005(2)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