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通信行业分析主报告

来源:六九路网


中国电信行业分析主报告

十八大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面对报告将“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的新际遇,电信行业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期。首先,在这里我们基于SCP范式,并加上对我国特色的经济体制与政策两方面因素的考虑,综合分析我国电信行业的现状。

我们小组从下面的几个方面来考虑:

1、从市场结构来讲,电信行业由于历史原因,规模经济程度较高。制度性的、电信的自然属性所形成的结构性的,在位厂商所构筑的战略性进入一种壁垒状况,是导致难以形成有效竞争局面的主要障碍。

2、从市场行为而言,在价格行为方面,我国电信价格竞争主要集中在运营商之间的以套餐资费为代表的语音业务资费和数据业务资费等领域。另外,随着国家对电信业管制的渐渐放松,市场竞争加剧,电信企业开始注重广告宣传和企业形象塑造,努力以更优质服务来争取客户,依靠技术提供竞争力等而非是用价格行为。

市场绩效最直观地体现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两方面。如以下的表1所示,从2010年—2013年电信行业的业绩看来——1、虽然电信和联通的收入增长远比移动快,移动的营收明显高于联通和电信之和。2、比较电信三位数和联通两位数的净利润,移动四位数的净利润坚定不移地捍卫了移动明显的领先地位。

表1:2010年至2013年电信行业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年份 业绩 2010年 2012年 2012年 2013年 移动 电信 联通 移动 电信 联通 移动 电信 联通 移动 电信 联通 营业收入(亿元) 4521 2082 1540 4852 2199 1713 5280 2451 2092 5604 2831 2489 同比增长(%) 净利润(亿元) 同比增长(%) 9.8 12.9 -1.2 95.6 7.3 5.4 11.3 38.5 8.8 12 22.2 42.3 14.2 6.1 15.5 19 71 69 1152 133 2.3 1197 154 9.3 1259 165 7.5 1293 149 2.7 -9.5 -33.9 -35.2 3.9 -59.7 5.2 3、从我国的体制来讲,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有别于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受传统体制的影响,电信市场缺乏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并且高度依赖国家政策。“十二五”规划中,工信部推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组织开展城市光

纤到户,农村宽带入乡进村,三网融合等扶植政策。

鉴于前文的行业分析基础,并针对福州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本文将从从企业—学校—学生三个角度,分析电信企业未来的岗位发展和需求,为学校提供与行业和企业发展相吻合的教学建议,为企业管理专业在校本科生提供自学的建设性建议。

一、企业岗位发展分析

首先,我们小组把焦点指向中国电信行业的企业,从企业需求入手,为学校与在校生提供有根据的建议奠定基础。针对三大移动通信集团的四个岗位(人力资源岗、市场战略研究员、大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我们将从岗位职责、岗位能力要求和岗位发展路径三个层面,分析中国电信行业的岗位现状和对在校生的能力与技术需求情况。

1、岗位职责

我们小组通过进入大型招聘网站(如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等)和电信企业的官网收集到所研究的四个岗位的职责,具体如下面所列的表2。

2、岗位能力要求

通过信息的整理,我们小组发现沟通协调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意识、211以上学历和在校干部经验是企业最基本的素质要求。而企业对大客户经理岗位有更多的技能要求。具体内容如表3所示。

3、移动、联通、电信的员工发展路径

在研究时,我们小组发现如果能够深入企业内部,了解不同电信企业对员工培养的方式,有助于在校生更合理地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文章通过调研,总结了移动、电信和联通员工岗位升职的主要内容如下:

1) 依岗位体系为员工提供入职培训、专业培训和领导力培训。

2) 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定期选派优秀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出国进修、培训。 3) 鼓励员工在职参加各类学习与进修。

4) 实行管理岗位与专业岗位双重晋升的职业发展道路,并在企业内部广泛开展

公开招聘、竞争上岗,为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5) 不断加大跨地域、跨组织层级岗位交流力度,为优秀员工增长才干、提升能

力、获得新的发展机会提供平台。

二、学校方面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单单是党委和政府的事情,学校根据市场岗位需求设置专业,也是促进就业的关键所在。

我们通过三个方面讲述:

首先,我们通过分析学校专业培养方案(专业技能)与岗位需求的匹配性,发现目前学校课程安排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偏重理论环节,但对于大部分本科生而言,就业是他们毕业后的主要选择,但与此同时,企业更注重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在教学中穿插实践环节,提高其实践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其次,学校课程设置与岗位变化的跟进上,学校提供了较为广泛的选修课程,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但由于诸多教师的科研和兼任职务事务繁忙,师资力量相对缺乏,导致学生没有机会去学习这些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

最后,学校组织其他相关证书的考试与岗位需求的匹配性上,学校没有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证书的考试,学生需要到师大报名参加考试。另外,也没有组织营销类证书(如营销师国家职业资格)相关的考试。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建议学校可利用产学研发展的契机,深入了解产业需求,从而合理的调整“研”与“学”的安排,如开展以导师和学生为对象的头脑风暴,积极探索现有教学体系中存在的缺失和不足。通过增加或修改课程、提供讲座、组织证书考试、企业观察学习等方式来完善教学体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针对收集的信息,在培养计划中,为不同需求的学生设置岗位所需的专业课程建议。

三、学生方面

我们小组成员通过访谈法,结合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和政府宏观政策,做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自我认知上,三大移动通信集团在招聘时都会针对岗位提出对毕业生的基本素质要求。个别公司还有院校、生源地和年龄的限制。大学生要认真审视自我,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思想生活方式与向往企业之间的匹配程度。

谈到大学生的职业认知上,毕业生要了解该电信公司当年的招聘流程和内容要求,结合自身情况,有选择性地投递个人简历。三大移动通信集团每年都会进行暑期实习生招聘,实习期间考核优秀者可获得次年校园招聘优先入围资格。其接受简历的渠道主要是通过官网、中华英才网和智联招聘。行业招聘范围广泛,岗位需求人数相当可观——其中通信类、计算机类、营销类、管理类专业的需求占绝大多数比例。除个别分公司和某些特殊岗位,本科生英语水平要求为通过大

学英语六级;国内重点院校、211院校或是邮电类院校一般会受到优先考虑。在所公布出的招聘流程中,基本都包含有网申、笔试、面试和体检这四个步骤(笔试部分主要有专业知识考察,行政能力、性格和职场应对测试。面试部分,除了自我介绍和常见的一些面试问题外,也有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其他形式用以考察学生的表达、组织、应变、团队合作能力等)。

最后,我们小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在校大学生要铭记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努力奋斗,争取每天都有进步和收获。以学专业为基准,适当调整方向但仍不偏离专业方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