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凌源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试卷化学

来源:六九路网
凌源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LNaHCO3溶液中:c(H+)+2c(H2CO3)=c(CO32-)+c(OH-)

B.0.1mol/LHCN和0.1mol/L NaCN的等体积混合溶液中:c(HCN)>c(Na+)>c(CN-)>c(H+)>c(OH-) C.0.1mol/LNa2C2O4溶液滴加HCl溶液至c(H2C2O4)=c(HC2O4-):3c(H2C2O4)>c(OH-)+c(Cl-) D.0.1mol/LNH4HSO4溶液滴加NaOH溶液至pH=7:c(Na+)=c(NH4+)+2c(NH3·H2O)>c(SO42-) 2. 【2017北京卷】聚维酮碘的水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碘伏类缓释消毒剂,聚维酮通过氢键与HI3形成聚维酮

碘,其结构表示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图中虚线表示氢键)

A.聚维酮的单体是

B.聚维酮分子由(m+n)个单体聚合而成 C.聚维酮碘是一种水溶性物质

D.聚维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3. 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中,错误的是: A.氢氟酸要保存在塑料瓶中

B.新制的氯水要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并放置在阴暗处

C.少量液溴要保存在带有橡胶塞的棕色细口瓶中,并在液溴上面加水封 D.单质碘要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 4. 已知在A. B. C. D.

条件下,

;;;;

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5.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第 1 页,共 8 页

6. 【2017新课标1卷】已知(b)、(d)、

(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7. 向2l恒温恒容容器中加入2molMgSO4并充入 2molCO,发生反应:MgSO4(s)+ CO(g)的是

MgO

(s)+ CO2(g)+SO2(g)△H > 0 。测得反应过程中残留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A.0 ~2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SO2)= 0.3 mol·l-1 ·min-1 B.2 ~4min内容器内气体的密度没有变化 C.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8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0 mol MgSO4和1.00 molCO,反应达到平衡时,n(CO2)> 0.60 mol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单质的升华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B.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该物质中只存在离子键

C.在N2、CO2和SiO2物质中,都存在共价键,它们都是由分子构成 D.金刚石和足球烯(C60)均为原子晶体

9. 【2016年高考天津卷】下列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

第 2 页,共 8 页

C.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只生成2种二肽 D.氨基酸溶于水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 10.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H+)>c(OH-)的措施是 A.向纯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C.向水中通入SO2

B.将水加热煮沸 D.向水中加入NaCl

其pH变

11.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 HA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 NaOH溶液,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题可知HA为弱酸 B.滴定终点位于c和d之间

C.滴定到b点时:n(Na+)+ n(H+)-n(OH-)+ n(HA)=0.002

D.滴定到

mol

d点时:c(OH-)>c(Na+)>c(A-) >c(H+)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条件,苯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B.天然气、沼气、“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均为甲烷 C.乙烯和乙炔都能使溴水褪色,其褪色原理相同

D.相同质量的乙炔与苯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不同 13.【2017届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西气东输”中的“气”指的是石油气

B.生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值较高的可燃气体,该过程属于生物化学转化 C.煤干馏的主要产物为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 D.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

14.【2017北京卷】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

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 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第 3 页,共 8 页

A.乙醇的沸点低于丙烷

B.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CH2=C(CH3)2的名称是2-甲基-2-丙烯 D.对二甲苯的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吸收峰

16.25 ℃时,体积均为20 mL、浓度均为0.1mol·L-1的两种酸HX、HY 分别与0.1mol·L-1的NaOH溶液反应,所加NaOH溶液体积与反应后溶液的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a(HY)的数量级约为10

-3

B.a点c(X-)>b点c(Y-)

D.pH=7时,两种反应后的溶液中c(Y- )>c(X-)

D.HCl

C.HX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X +OH-=X-+H2O A.NH3·H2O B.NaOH

17.使溶液中的Al3+完全转化成Al(OH)3,应选择的最好试剂是

C.CO2

18.下图Ⅰ、Ⅱ分别是甲、乙两组同学将反应“AsO43-+2I-+2H+AsO33-+I2+H2O”设计成的原电池装置,其

中C1、C2均为碳棒.甲组向图Ⅰ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浓盐酸;乙组向图ⅡB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40%NaOH

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乙组操作时,C2做正极

B.乙组操作时,C1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I2+2e-═2I- C.甲组操作时,电流表(G)指针发生偏转 D.甲组操作时,溶液颜色变深

19.下列有关“电离平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电解质在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分子的浓度和离子的浓度相等

B. 电离平衡时,由于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 C. 电离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就会发生移动 D. 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后,各种离子的浓度相等

20.已知:(1) Zn(s)+ O2(g)=ZnO(s) △H=-348.3 kJ·mol-1 mol-1 (2)2Ag(s)+ O2(g)=Ag2O(s)△H=-31.0kJ·

第 4 页,共 8 页

则Zn(s)+Ag2O(s)=ZnO(s)+2Ag(s)的△H等于( ) A. -379.3 kJ·mol-1 B. -317.3 kJ·mol-1 C. -332.8 kJ·mol-1 D. +317.3 kJ·mol-1

二、填空题

21.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得到的废液中含有Fe2+、Cu2+、Fe3+和Cl

.为回收铜并得到纯净的FeCl3溶液,下面是综合利用的主要流程:

(1)FeCl3溶液和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2)上述方框内物质A和X的化学式:A__,X__. 上述流程中有关Fe2+和Fe3+相互转化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22.

某研究小组为了验证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选用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溶液在室温下进行反应。

实验中所用的草酸为稀溶液,可视为强酸。

(1)将高锰酸钾氧化草酸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2 MnO4- + C2O42- + = 2 Mn2+ + CO2↑ + H2O (2)该小组进行了实验I,数据如下。 H2SO4溶液 1mL 2mol/L 1mL 2mol/L KMnO4溶液 2mL 0.01mol/L 2mL 0.01mol/L H2C2O4溶液 1mL 0.1mol/L 1mL 0.2mol/L 褪色时间(分:秒) 2:03 2:16 一般来说,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 。 但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

(3)该小组欲探究出现上述异常现象的原因,在实验I的基础上,只改变草酸溶液浓度进行了实验II,获得实验数据并绘制曲线图如下。

第 5 页,共 8 页

反应用时(分:秒)O

M

N

① 用文字描述曲线图表达的信息 。

② 该小组查阅资料获取如下信息,其中能够解释MO变化趋势的是 。 a KMnO4与H2C2O4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反应过程中生成Mn(VI)、Mn(III)、Mn(IV),最终变为无色的Mn(II)。(括号中罗马数字表示锰的化合价) b c 草酸根易与不同价态锰离子形成较稳定的配位化合物。 草酸稳定性较差,加热至185℃可分解。 H2SO4溶液 1mL 0.1mol/L 1mL 0.5mol/L 1mL 1.0mol/L 1mL 2.0mol/L Na2SO4固KMnO4溶液 H2C2O4溶液 1mL 0.2mol/L 1mL 0.2mol/L 1mL 0.2mol/L 1mL 0.2mol/L 褪色时间(分:秒) 16:20 8:25 6:15 2:16 (4)该小组为探究ON段曲线变化趋势的原因,又进行了实验III,所得数据如下。

体 1.9×10-3mol 2mL 0.01mol/L 1.5×10-3mol 2mL 0.01mol/L 1.0×10-3mol 2mL 0.01mol/L 0 2mL 0.01mol/L 该小组进行实验III的目的是 。 (5)综合实验I、II、III,推测造成曲线MN变化趋势的原因 。 为验证该推测还需要补充实验,请对实验方案进行理论设计 。

23.脱水环化是合成生物碱类天然产物的重要步骤,某生物碱V合成路线如下:

草酸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第 6 页,共 8 页

(1)写出Ⅳ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Ⅳ物质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类型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Ⅰ和Ⅲ在浓硫酸催化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Ⅵ与Ⅰ互为同分异构体,Ⅵ遇FeCl3发生显色反应,其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写出满足上述条件的Ⅵ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一定条件下,化合物Ⅶ(

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有下列物质:

)也能发生类似反应④的环化反应,Ⅶ的环化产物的结

①氢氧化钠固体 ②铝丝 ③稀硫酸 ④饱和食盐水 ⑤HCl ⑥Na2CO3.10H2O ⑦酒精 ⑧熔融的KCl ⑨明矾 ⑩液氨 (1)可导电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属于电解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电解质,但不能导电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于非电解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7 页,共 8 页

凌源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D 11 D 2 B 12 D 3 C 13 C 4 A 14 B 5 D 15 D 6 D 16 B 7 C 17 A 8 A 18 B 9 A 19 C 10 C 20 B 二、填空题 21.2Fe3++Cu=2Fe2++Cu2+ Fe Cl2 2Fe3++Fe=3Fe2+ Cl2+2Fe2+=2 Cl﹣+2Fe3+ 22.

(1) 5 16 H+ 10 8 (2)增大

在当前实验条件下,增大草酸浓度,反应速率减小。

(3)① 当草酸浓度小于0.4mol/L时,反应速率随着草酸浓度增加而减小,当草酸浓度大于0.4mol/L时,反应速率随着草酸浓度增加而增加。 ② ab

(4)探究其他离子浓度不变,溶液中H+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当草酸浓度较小时,C2O42- 起主要作用,草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小;当草酸浓度较大时,H+起主要作用,使得草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为验证C2O42-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保持高锰酸钾与硫酸溶液浓度不变,增加草酸钠的浓度,记录反应速率;若随着草酸钠浓度增加,反应速率降低;证明C2O42-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小。(实验方案包括:目的,操作,现象,结论)

23.醚键、肽键(羰基) C16H17NO2 氧化 取代 2C6H5CHO +O2

2 C6H5COOH

C6H5CH2OH +

C6H5COOH C6H5COOCH2C6H5 + H2O

24.②③④⑧ ①⑤⑥⑧⑨ ①⑤⑥⑨ ⑦⑩ ②③④

第 8 页,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