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中创设教学情境的途径与策略
【摘要】新课程要求教师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主动参与,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方位创设情境来开放数学课堂。
【Abstract】The new course needs teachers to create the education condition which can lead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to inspire students with their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cultivate their attitude and ability to master and apply knowledge, to make each student participate actively and then get the good development. In the teaching course, teachers should create the condition to open the mathematics class from more than one direction.
【Keywords】New course Establishment Teaching situation
新课程要求教师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主动参与,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通过设置各类教学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并获得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1.创设生活情境,感受生活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它是我们了解客观世界的基本工具,这一特点在北师大版教材中有充分的体现。如在教学“有理数加法”中,新教材中安排了一个足球场上比赛活动场面,学生被这个情境所吸引,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所见、所想,学习兴趣极高。这种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学习数学、发展能力的素材,在新教材中比比皆是。如:“热闹的大城市”、“运动竞技场”、“滑雪橇”、“美丽的小湖”等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场景。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情境,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欲望。比如教学“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创设“超市购物”、“花店买花”等生活情境来让学生感受、体验计算顺序,通过情节很自然地引出数学知识,学生从中也始终体验着学习的成功与乐趣。
2.创设操作情境,全面培养能力。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有操作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初一学生的特点是好“动”,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动”起来,凡是学生能观察的尽量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凡是学生能思考的要尽量让学生说。教学中要设计操作情境,使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培养。比如,我在教《探索规律》时,先让同学们每人制作一份精美的日历,然后在黑板上挂了一张图案精美的日历画,让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感受和看法。最后,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3.创设活动情境,培养主体意识。要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投入,关键在于学习者主体意识的形成,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主观需要。活动是培养自主意识、自
主能力,从而获得自主发展的重要渠道。数学教学亦是活动的教学,它强调依据活动对学生发生作用为根本出发点,优化学习的活动空间。在活动中,创设特定的情境,不仅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而且会促进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唤起学生创新的火花。
4.课堂创设情境要注重趣味性、开放性。多媒体是创设趣味性情境的现代教学手段,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把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剌激,使抽象变得具体,静态变成动感,虚幻变成真实。既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又能将学生引入想象的世界,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活”起来。
创设具有开放性的数学课堂情境,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宽松的情境下,放得开、想得广、思得深,不拘形式,不限内容,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体验和感受,使课堂真正成为开放的活动场所。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方位创设情境来开放数学课堂,努力贴近学生内心世界,使课堂变成丰富多彩的活动乐园,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新知,在熟悉的生活实践中发展智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