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我国对外开放辉煌成就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十三五”时期,面对经济 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等重大风险挑战,中国不断提高对外开 放水平,推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开放型经 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实实在在的数据是最有力的注脚。“十三五”时 期,我国贸易大国地位更加巩固,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从2021年的3. 95万亿美元 增加至
2021年的4. 58万亿美元,连续3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连 续11年保
持第一出口大国地位;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 势头,在全球跨境投资持续低迷背景下,我国利用外资逆势增长,2021年成为全 球笫二大外资流入国,2021-2021年吸收外资合计达5496亿美元;对外投资有 序发展,2021-2021年,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合计达6344亿美元,稳居世界前列。
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是“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的选择。对外开放是 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对外开放。近年来, 经济全球化遭遇倒流逆风,经贸摩擦加剧,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 加之乂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前景有不少担忧。 但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 中国将继续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持续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从而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更多“强心 剂”。
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体现了中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不拒众 流,方为江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五年来,从放 宽市场投资准入、加快自山贸易区建设到出台《外商投资法》、举办中国国际进 口博览会,中国坚持开放共贏,勇于变革创新,推出一系列扩大开放重大举措, 兑现了 “中
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郑重承诺,更在实现自身发展的 同时,为各国带来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
1
封闭的池塘缺乏生机,通海的江河才有活力。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 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我们坚信,站在新起点上,中国必将以更 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发展成就贡献世界,创造更加美好的新未 来。
真可谓是妙笔生花。
十一五时期的辉煌成就和基本经验 一、辉煌成就
“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 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 二位,国家财政收入达到8. 3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端 科技领域实现重大跨越。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获得 好收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积极进展,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积极成效,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 最快的时期之一,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体制改革有 序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医药卫生、财税金融、文化体制等改革取得新突破,发 展活力不断显现。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位,利用外资 水平提升,境外投资明显加快,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 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积极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经济保 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2021-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年均实际增长11.2%,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而且比“十五”时期 年平均增速快1.4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经济总量不断迈 上新台阶。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xxxx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21 年增长69. 9%o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位。
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平均汇率折算达到58791 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
于美国的世界笫二大经济体。
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2021年超过8万亿,达到83080亿元,比2021年增 长
1.6倍,年均增长21.3%。2021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28473亿美元,比 2021年
2
增长2. 5倍,年均增长28. 3%o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自2021年超过日本, 连续五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二)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 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五年。
内需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特别是在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扩大内需政策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与2021年相 比,2021年我国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了 15. 2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持续改善。服务业发展加快,比重提高。2021-2021年,第三产业 年均增长11.9%,比\"十五”时期加快1.4个百分点。2021年,第三产业占国内 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0%,比2021年提高2. 5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比重则由
2021年的47. 4%下降到2021年的46. 8%,第一产业的比重由 12. 1%下降到 10. 2%o
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步伐快速推进。2021年,我 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6. 6%,比2021年提高3. 6个白分点,年均提高 0. 9个百分点。
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经济总量和投资占全国的比 重持续上升,区域发展呈现出协调性增强的趋势。2021年,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 值占全国的比重为53. 0%,比2021年下降2. 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9. 7%、18. 7%,分别比2021年提高0. 9和1. 6 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基本持平。
三) 对外经济与对外贸易水平提升,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 著提高的五年。
“十一五”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与国际市场融合程度进一步 加深。2021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了 1. 09倍, 年均增长15.9%o其中,出口总额15779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了 1. 07倍,年 均增长
15. 7%;进口总额13948亿美元,比2021年增长1. 11倍,年均增长16. 1%。 进出
口贸易总额近年来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其中货物出口额在2021年超过德国 跃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额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3
四)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推进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城乡就业人数从2021年末的75825万人增加到 2021年末的77995万人,增加了 2170万人,年均增加543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2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 比
2021年增长82. 1%,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 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 入5919
元,比2021年增长81.8%,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9%。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城乡居 民消费支出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2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 出13471元,比2021年增长7 69. 6%,年均增长11. 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 支出4382元,比2021年增长71.5%,年均增长11.4%。
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推进。“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 立,城乡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五) 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增强
教育事业成绩显著。我国全面实行真正免费的义务教育,教育公平迈出重大 步伐,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从8. 5年增加到9年以上。
科技事业成果丰硕。“十一五”期间,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在基础研究 和高科技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 有力支撑。
2021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6980亿元,比2021年增 长1.85倍,占国
内生产总值的1.75%,比2021年提高0.43个百分点。2021年, 受理境内外专利申请
122.2万件,受理境内外发明专利申请39.1万件,授予专 利权81. 5万件,授予发明
专利权13. 5万件,分别比2021年增加了 74. 6、21.
8、60. 1 和 8. 2 万件。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 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讣算机系统、笫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等重大科技工程成果 丰硕。
公共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 明显加快。2021年底,全国共有卫生机构93.9万个,比2021年底增加5. 7万 个。全国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84万人,比2021年底增加了 127. 6万人,其中执 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37万人,注册护士 205万人,分别增加32.8万人和 70.0万人。
文化事业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快速、 稳定
4
的发展期,文化产业成为新的增长极。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各项指标均位居 世界前列。
2021年共生产电视剧436部14685集,动画电视xxxx分钟;生产故 事影片526部,
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95部;出版各类报纸448亿份, 各类期刊32亿册,图书74亿册(张)。
“十一五”期间,我国成功举办了 2021年北京奥运会和2021年上海世博 会,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六)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1 年,七大水系的水质监测断面中,IJ1I类水质断面比例占59. 6%,比2021年提 高18.6个百分点。在监测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的城市 占监测城市数的
82.7%,比2021年提高22. 4个口分点。2021年末,城市污水处 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0262
万立方米,比2021年末增长79. 2%;城市污水处理率 达到76. 9%,提高24. 9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工作进展顺利。2021-2021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 降19.
06%,基本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主要耗能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 明显下降
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得到控制。据初步测算,2021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 量比
2021年下降12%左右,二氧化硫下降14%左右,双双超额完成“十一五”规 划确定
的减排任务。淘汰高排放的落后产能成效突出。“十一五”期间,全国累 计淘汰炼铁落后产能约11172万吨,炼钢落后产能约6683万吨,焦炭落后产能 约10538万吨,铁合金落后产能约663万吨。
二、主要经验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朵变 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发 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笫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 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 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五年的实践波澜壮阔,五年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必 须坚持和用好这些宝贵经验,让其转化为推动“十二五” 乂好乂快发展的强大力 量。
第一,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持科
5
学发展。第二,必须紧紧抓住車要的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发展 之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山之路。
五年来,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到“加快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的认识越来越深化,决心越来越坚定,措施越来越有力; 从调整经济结构到节能减排、从提高创新能力到着力扩大内需,我们推动经济发 展方式转变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手段越来越丰富,成效也越来越显著。
笫三,必须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地走和谐发展之路。保障和 改善民生,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划发展、 促进发展、检验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 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四,必须坚持完善体制机制,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改革开放是促 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五年来,我们坚 持解放思想,通过改革开放促创新、促和谐、促发展。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经济体 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 特别是在金融、教育、医疗等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为 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体制机制基础;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 合,进一步确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扩大了经济全球 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进出口总额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出口额 上升到笫一位。实践告诉我们,必须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体制机制, 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细节描写颇具匠心,有功底!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