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余数是2021~2022学年度期末五年级考试试

来源:六九路网
余数是2021~2022学年度期末五年级考试试

语文试卷

一、根据语境写词语。(10分)

1、 农忙季节又到了,大街上看不到人们在xián ɡuànɡ( ),只有在农田里才看到他们ɡēnɡ yún( )的身影。

2、园子里种了一棵yīng táo( )树,我们常常用chú tou( )除草,拿着shuǐ piáo( )给它浇水,施肥。终于,果子成熟了,一个个yuán ɡǔn ɡǔn( )的樱桃挂在树上,我们心里乐开了花。

3、春天到了,爷爷把我家院子后面的空地上的杂草 bá diào( ),用来种菜。我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还东一脚西一脚地 xiā nào( )。几天后,爷爷种的菜发芽了,我和爷爷一起 chǎn dì( ),我往往把菜苗当做野菜个(ɡē diào),把野菜留着。

二、判断下列加点字读音的对错,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在括号里改正过来。(8分)

浩渺miǎo ( ) 万顷qīnɡ ( )耄耋zhì ( )旖旎nǐ ( ) 葬zhànɡ身( ) 瑞ruì士 ( )无垠yín ( )玷zhàn污 ( ) 三、选择题。(10分)

1、下列选项中画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拴(shuān)着 樱(yīn)桃

B、河蚌(fēnɡ) 逛(ɡuànɡ)街 C、倭瓜(wō) 葬(zànɡ)身 D、萌(mēnɡ)动 菜种(zhǒnɡ)

2、下列对《祖父的园子》中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因为我太小,拿不到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这一句说明祖父对“我”很疼爱。

B、“(我)往往把谷穗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巴草当作谷穗留着。”这句话说明“我”做错了以后,祖父没有骂“我”,反而笑,对“我”很宽容。

C、“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这一句是说祖父教“我”认识谷子,对“我”很有耐心。

D、“白云来了,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上。”这一句说明了天上的云很多,天要下雨了。

3、“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作者忘不掉小月亮的原因是( )。

A、 故乡的小月亮比别的地方的月亮小。 B、 故乡的小月亮与别的地方不同,令人难忘。 C、 故乡的小月亮只有家乡有。 D、 故乡的小月亮代表故乡。

4、对“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这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一句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B、故乡的月亮比别的地方的月亮更加明亮,令“我”十分怀念。C、“月是故乡明”照应题目,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D、深化主题,表达情感。

5、“稚子金盆脱晓冰,彩线穿取当银钲。”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拟人 B、比喻 C、夸张 D、排比

四、判断题。(12分)

(1)“日长篱落无人过”诗句的意思是白天很少见到行人的原因是夏日农忙,农民早出晚归。( )

(2)《稚子弄冰》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写的,描写了儿童天真活泼的形象。( )

(3)《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这三首是都描写了儿童的形象。( )

(4)“山衔落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日落的景象,化静为动,生动形象。( )

(5)“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啊!”这句话在结构上与课文第一句呼应,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

(6)“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故

乡深深怀念之情。( )

五、填空题。(20分)

1、选择“ABB”式叠词填空。(5分)毛嘟嘟 胖乎乎 圆滚滚 蓝悠悠 明晃晃

天空( )的,又高又远,花园里边( )的,红的红,绿的 绿,新鲜漂亮。( )的狗尾草惹人喜爱,蜜蜂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 ),( ),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2、在括号里各填上一个表示动作的字(不要重复),并回答问题。(6分)( 戴 )草帽( 拔 )草( 栽 )花( 铲 )地( 追 )蜻蜓( 摘 )黄瓜( 采 )倭瓜花( 捉 )蚂蚱( 浇 )菜读以上短语,想象作者在园中的活动,我能感受到_____________。

3、读诗句“稚子金盆脱晓冰,彩线穿取当银钲”,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并写下来。(2分)

4、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节气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仿写句子)(2分)不管(),不管(),都 () 。

5、诗句填空。(5分)童孙未解供耕织,()。敲成玉磬穿林响,()。(),山落日浸寒漪。慈母手中线,() 。谁言寸草心,()。六、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一)课内阅读。(7分)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

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上面这个片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请用波浪线画出来。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本段,“ ”最合适。(2分)

2、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 ”修辞手法,请你也仿写一句。(3分)

3、文段中多次运用了“愿意”一词,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分)

(二)课外阅读。(8分)

我家门前有一片红云杉林,我们全家都很喜欢它。奶奶喜欢红云杉的秀丽。她说,这是来自蓬莱仙境的女儿。她的比喻很贴切。你看,红云杉的树干是红色的,远远望去,仿佛是鲤鱼仙子红光闪闪的长裙,伞状的树冠绿莹莹的,如同仙子头上璀璨的翡翠装饰。鲜花盛开的夏季,晨雾在林间缓缓流动,缠绕着每一株红云杉,看上去恰似仙子身上长长的飘带。每当果实成熟,奶奶就带着我,将红红的果子采下,嗑出紫红色的小种子,一把一把向林间空地撒去,让空地上长出更多的红云杉。 爷爷对红云杉更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每逢万木落叶,

大雪封山,千山万岭银装素裹时,唯有红云杉勇敢地挺着红干绿冠的身躯,爷爷抖动着长长的银须,伸出那双林业工人有力的大手,连声赞叹:“好样的,好样的!”

一次我和爷爷去护林爷爷指着一片白色的沙地对我说这是一块多灾而又贫瘠的土地那红云杉为什么长得这么好 “因为它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土地是生养它们的母亲啊!” 爷爷这番深情的话扣动着我的心扉,是啊,母亲无论多么贫穷,忠实的儿女都不会嫌弃她。 哦,红云杉,你是家乡坚强勇敢的卫士,你是大地母亲忠实优秀的儿女!

1、给短文拟个标题写在横线上:(2分)

2、给文中缺标点处加上标点。本文采用的叙述方法是:( )(2分)

A、先总述,后分述,最后再总述。 B、先分述,最后总述。 C、先总述,然后分述。 D、逐次分述。

3、文章画“ ”部分是说的话;本文结尾一句话是 发出的赞叹。(2分) 七、作文(25分)

在我们成长的日子里,一个人、一件小事、一篇文章、一次活动、一个场景……可能都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以《难忘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完成习作。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根据语境写词语。 闲逛 耕耘 樱桃 锄头 水瓢 圆滚滚 拔掉 瞎闹 铲地 割掉

二、判断下列加点字读音的对错,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在括号里改正过来。

浩渺miǎo ( √ ) 万顷qīnɡ ( qǐnɡ )耄耋zhì(dié ) 旖旎nǐ ( √ ) 葬zhànɡ身( zànɡ )

瑞ruì士 ( √ )无垠yín( √ ) 玷zhàn污( diàn ) 三、选择题。(10分)

1、 C 2、 D 3、 D 4、B 5、 B 四、判断题。

(1) √(2) ×(3) √(4) ×(5) √ (6) √ 五、填空题。

1、选择“ABB”式叠词填空。 蓝悠悠 明晃晃 毛嘟嘟 胖乎乎 圆滚滚

2、在括号里各填上一个表示动作的字(不要重复),并回答问

题。 ( 戴 )草帽( 拔 )草( 栽 )花( 铲 )地( 追 )蜻蜓( 摘 )黄瓜( 采 )倭瓜花( 捉 )蚂蚱( 浇 )菜作者在园子里自由快乐

3、读诗句“稚子金盆脱晓冰,彩线穿取当银钲”,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并写下来。 清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从铜盆里取出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提在手中,当作银钲来敲打。

4、不管是风霜雨雪,不管是严寒酷暑,外公都坚持晨跑。 5、诗句填空。 也傍桑阴学种瓜 忽作玻璃碎地声

草满池塘水满陂游子身上衣 报得三春晖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一)课内阅读。

1、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自由

2、排比 树绿了,就像换了新衣似的。蝉叫了,就像吹起了小喇叭似的。蝴蝶飞了,就像在跳舞似的。

3、祖父园子里的一切动植物都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也暗示了“我”的童年是自由快乐的。 (二)课外阅读。

1、 红云衫

2、 ,:“,?” 3、 A

4、 爷爷 “我” 七、作文。略。

数学试卷

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小明买了4块橡皮,每块a元,需要()元。当a=1.5时,需要()元。

2、在○里填上“<;”、“>;”或“=”。 3.78÷0.99○3.78 2.6×1.01○2.6 7.2×1.3○7.2÷1.3 9.7÷1.209.7○1.2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05吨=()吨()千克 3升50毫升=()升

4、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是2.3,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5、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后是0.123,这个数是()。

6、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6厘米,高是4厘米,面积是(), 一个三角形的底是2.5厘米,面积是10平方厘米,高是()。 7、一条裤子n元,一件上衣的价格是一条裤子的6倍,则一件上衣需要()元,买一套服装共需()元。

8、501班进行1分钟跳绳测试,六位学生的成绩分别是:137

个、142个、136个、150个、138个、149个,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

9、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写着1、2、3、4、5、6,每次掷出“3”的可能性是(),每次掷出双数的可能性是()。

10、一辆汽车开100公里需要8升汽油,开1公里需要()升汽油,1升汽油可以开()公里。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5分)

1、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100倍,商也扩大100倍。() 2、a的平方就是a×2. ……()

3、大于0.2而小于0.4的数只有0.3一个。()

4、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可能相等。() 三、选择(每小题1分,共5分)

1、2.695保留两位小数是()。 A.2.69 B.2.70 C.0.70

2、已知0.35×170=59.5,那么3.5×1.7的积是() A.0.595 B.5.95 C.59.5

3、在一个位置观察一个长方体,一次最多能看到它的()。 A.一个面 B.两个面 C.三个面

4、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三角形的高是2分米,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分米。

A.1 B.2 C.4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扩大2倍,它的面积扩大()倍。

A. 2 B.4 C.6 D.8 四、计算(41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0.5分,共5分) 0.25×8= 3.02—1.5= 0.4×0.4= 2.4×2.5= 1.6÷0.01= 0÷7.12= 12.3÷6= 1.9÷1= 0.25×0.4÷0.25×0.4= 4×(1.5+0.25)=

2、竖式计算(第一小题2分,第二小题需验算3分,共5分) 2.06×5.5 54.72÷1.8 (验算)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每小题3分,共18分) 48-2.3×12 50×(0.8+0.4) 7.34×2.1+7.34×7.8+7.34×1.1 20.5÷1.25÷0.8

(8.1-5.4)÷3.6+85.7 9.88×9+9.88 4、解方程(每小题3分,共6分) 3x-6.8=20.2 1.4x+2.6x=120 5、操作及题形计算(7分)

(1)下列题形中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6厘米、4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3分)

(2)下列题形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厘米,A:先画一个底为4厘米,高为3厘米的三角形;B:再画一个面积是12平方厘

米的平行四边形。(4分) 五、综合运用(共29分)

(一)只列式,不计算。(每小题2分,共6分)

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底是8厘米,高是多少厘米?

2、一个正方形水池的周长是2.2米,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501班有学生40人,502班是501班的1.2倍,两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二)解决问题(23分)

1、实验小学买了2只足球,5只篮球共用去287元,每只足球49元,每只篮球多少元?(4分)

2、学校实践基地有桃树和梨树共700棵,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2.5倍,基地里有桃树、梨树各多少棵?(用方程解)(4分) 答案:

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4a 6元 2、 <;>; 3、2 50 3.05 4、2.34 2.25 5、1.23

6、10.4平方厘米 8厘米

7、6n 7n 8、142 140 9、1∕6 1∕2 10、0.08 12.5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5分。) ×、×、×、×、√ 三、选择。(每小题1分,共5分) B、B、C、A、B 四、计算(41分)

1、口算(每小题0.5分,共5分)

2、1.52、0.16、6、160、0、2.05、1.9、0.16、 7 2、竖式计算(第一小题2分,第二小题3分) 11.33、30.4(计算与验算各1.5分) O m

3、递等式计算(每小题3分共18分,按步给分) 20.4 60 73.4 20.5 86.45 98.8

4、解方程(每小题3分,共6分,按步给分) 9 30 5、操作与计算(7分)

(1)6×4÷2=12平方厘米(列式、计算各1.5分) (2)两个题形各2分。

五、综合运用。(共29分,综合式:列式计算各一半,分步列式,分步给分)

1、(287—49×2)÷5 (2分)

=37.8元 (2分)

2、解:设桃树有X棵,则梨树有2.5X棵

X+2.5X=700) X=200(2分) 梨树=700—200=500棵 (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