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患儿剥夺睡眠脑电图检查依从性的护理干预

来源:六九路网
・28・・儿科护理・

JournalofNursingScience Jul.2008 Vol123 No113(GeneralMedicine)患儿剥夺睡眠脑电图检查依从性的护理干预

旷小军,夏元喜,江志,舒芳华,吴照

Sleep2deprivedElectroencephalogramsComplianceofNursingInterventioninChildren∥KUANGXiaojun,XIAYuanxi,JIANGZhi,SHUFanghua,WUZhao

摘要:目的提高患儿剥夺睡眠脑电图检查的依从性。方法对214例接受剥夺睡眠脑电图检查的患儿(对照组)采用

常规健康教育方法,于检查后采用自制问卷对其进行剥夺睡眠脑电图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并实施于381例患儿(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对剥夺睡眠的依从性。结果监护人或患儿对剥夺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对检查过程的理解程度、过去剥夺睡眠脑电图经验、病史长短、担心发作、患儿的适应性及智力是影响患儿对剥夺睡眠依从性的主要因素(P<0.05,P<0.01)。观察组剥夺睡眠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探讨影响患儿剥夺睡眠脑电图依从性的因素并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提高剥夺睡眠脑电图患儿的依从性。关键词:儿童; 癫痫; 剥夺睡眠脑电图; 影响因素; 依从性;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8)13-0028-02

  癫痫是小儿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疾病,脑电图是癫痫最重要的诊断性检查。常规患儿脑电图检查阳性率较低,仅为50%左右[1],剥夺睡眠脑电图检查能提高脑电图痫性放电阳性率至60%~80%[223]。剥夺睡眠脑电图是指患儿检查前晚禁睡,直到次日进入检查室后才能在脑电图室医生的指导下睡觉。针对患儿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剥夺睡眠的依从性差,2006~2007年我科在提高患儿剥夺睡眠依从性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以2006年1~12月在我科脑电图室接受剥夺睡眠脑电图检查的214例患儿(有效问卷病例)为对照组,男133例、女81例,年龄8个月至13岁,平均6.3岁。其中有癫痫发作史109例,非癫痫发作史(包括热性惊厥、晕厥、夜惊等)105例。病程2d至3年。2007年1~12月以癫痫和非癫痫发作病史接受剥夺睡眠脑电图检查的381例患儿为观察组,男229例、女152例,年龄7个月至14岁,平均6.5岁。其中有癫痫发作史201例,非癫痫发作史180例。病程3d至3年。两组性别、年龄、病情及病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1.2 方法1.2.1 剥夺睡眠脑电图检查方法 根据不同年龄在检查前夜的不同时间开始禁睡,一般婴幼儿比习惯的晨醒时间提前2~4h,3~岁患儿于0:00~3:00禁睡,7岁以上患儿全夜禁睡。检查当日在检查室根据国际10220系统标准安装电极后,按清醒—睡眠—自醒(或唤醒)过程记录全程脑电图。1.2.2 剥夺睡眠依从性影响因素的分析 采用自制问卷,于检查结束后1h内对对照组患儿及家长进行关于影响剥夺睡眠脑电图依从性相关因素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①患儿一般资料如年龄、病程、主要监护人身份(父母、祖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文化程度等。

作者单位: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湖南长沙,410007)旷小军(19662),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收稿:2008-03-03;修回:2008-04-02

②监护人对剥夺睡眠重要性的认识(能肯定回答=1,不能或回答不清楚=2)、对检查过程的理解(能清楚回答=1,不能或回答不清楚=2)。③患儿对剥夺睡眠的适应性(剥夺睡眠中无不适=1,出现呕吐、晕厥、癫痫发作等=2,)、过去剥夺睡眠脑电图的经验(有=1,无=2)、害怕因疲劳诱发发作(担心=1,无担心=2)、患儿智力(IQ≥70=1,IQ<70=2)。1.2.3 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发放简单的预约单,指导家长检查前夜按规定的时间让患儿禁睡,检查当日按预约检查时间提前30min去脑电图室等候。观察组根据对照组关于影响剥夺睡眠脑电图依从性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①制订剥夺睡眠脑电图健康教育卡片,开展剥夺睡眠脑电图健康教育学习班,用文字和语言结合的方式告知家长剥夺睡眠脑电图检查对癫痫诊断的重要性、剥夺睡眠能提高癫痫放电的阳性率的原理、剥夺睡眠脑电图的检查过程等。②指导家长剥夺睡眠的具体方法。嘱患儿按既定时间起床穿衣,不要在床上似睡非睡。年龄大的患儿安排看动画片、游戏、散步等方式转移注意力,驱赶睡意;婴儿以玩具、铃声、轻捏鼻子的方式刺激。住院患儿可以统一管理。1.2.4 依从性的评价方法 比规定开始禁睡的时间延迟≤0.5h或/和至检查时瞌睡总时间≤10min为依从性好,否则为依从性差。1.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2 结果2.1 影响对照组剥夺睡眠依从性的主要因素 以对照组患儿年龄、病史长短、主要监护人身份、监护人文化程度、对剥夺睡眠的认识、对检查过程的理解、患儿对剥夺睡眠的适应性、过去剥夺睡眠脑电图的经验、害怕因疲劳诱发发作、患儿智力等可能影响剥夺睡眠依从性的因素为自变量,以是否依从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结果见表1。2.2 两组剥夺睡眠依从性比较 对照组214例患儿中,127例按要求完成了剥夺睡眠,检查顺利,依从性

护理学杂志2008年7月第23卷第13期(综合版)・29・

χ2=69.22,P<0.01)。著性意义(

为59.3%;观察组381例患儿中,338例按要求完成

了剥夺睡眠,依从性为88.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

影响因素    

对剥夺睡眠的认识对检查过程的理解

过去剥夺睡眠脑电图的经验病史长短

害怕因疲劳诱发发作智力

对剥夺睡眠的适应性

b

表1 对照组患儿剥夺睡眠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P

OR

95%CI53.540~834.54016.604~760.5323.000~53.8141.578~32.8340.008~0.7271.312~231.2841.202~64.691

5.5144.7222.5421.974-2.5852.8582.177

0.0000.0000.0010.0110.0250.0300.032

248.052112.37212.7057.1980.07517.4218.8203 讨论

3.1 剥夺睡眠脑电图对癫痫诊断的重要性 癫痫的本质是阵发性脑电活动异常,其基础是神经元离子通道、神经递质和受体功能异常及异常微神经环路的形成导致异常超同步化放电,与脑结构异常没有必然关系[4],因此,脑电图是癫痫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手段。剥夺睡眠避免了镇静催眠药物对脑电图的影响,同时剥夺睡眠比自然睡眠出现癫痫放电和癫痫发作的概率更高。剥夺睡眠后,有的患儿在清醒期即可记录到异常放电,许多癫痫患者的异常电活动更容易被激活或增多,也更容易出现临床发作[5]。近年来,为了提高癫痫脑电图检测的阳性率,脑电图检测技术不断发展,24h动态脑电图和长程录像监测脑电图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于发作稀少、睡眠中发作、常规脑电图无痫性放电的癫痫患儿,剥夺睡眠脑电图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许多医院已将剥夺睡眠脑电图作为癫痫患者的常规检查[6]。3.2 影响患儿剥夺睡眠依从性的原因 患儿剥夺睡

[7]

眠的自我依从性差。Wassmer等随机对50例2~15岁的患儿和他们的父母接受剥夺睡眠脑电图的情况进行研究,发现50%的患儿整晚不睡困难,30%的患儿早醒困难。患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差,特别是婴幼儿,对剥夺睡眠的依从性绝大程度取决于监护人。结果显示,监护人对剥夺睡眠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对剥夺睡眠脑电图具体检查过程的理解、过去的经验以及患儿病史的长短、是否害怕发作、适应性和智力决定其依从性(P<0.05,P<0.01)。如:有的父母持无所谓的态度,有的认为检查时患儿不用睡觉,只要配合不动就可以,有的因患儿困倦哭吵而心痛等,因而不剥夺睡眠或缩短剥夺睡眠时间。待检查时患儿不能入睡,被迫使用药物催睡又达不到理想的检查效果,有时需重复检查,增加家长经济负担,甚至因此产生医患纠纷。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的年龄、担心发作、监护人的身份和文化程度等并不是影响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文化程度越高,理解能力会越强,但对问题的考虑会更复杂,自主性更强,故依从性并不会比文化层次低的人高。癫痫组和非癫痫病史也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原发疾病对依从性并无影响。3.3 正确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儿剥夺睡眠的依从性 在临床实施健康教育,首先要明确其目的,其次要了解教育对象的健商[8],再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式,

才能既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又合理利用了时间和资源。患儿由于年龄、自我控制力、领悟能力等因素的制约,接受健康教育的能力差,因此,在有陪病房,儿科的健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监护人(陪护)的健康教育[9]。为提高患儿对剥夺睡眠的依从性,我们对影响患儿剥夺睡眠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患儿的智力及适应性以及过去的经验,我们无法干预,因此我们在提高监护人对剥夺睡眠重要性的认识,以及让监护人理解剥夺睡眠脑电图的检查过程方面,采取了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手段:板报、图片、健康教育宣传卡片、病房健康教育学习班、床旁健康教育等多种手段和方式结合;同时具体的剥夺睡眠方法的指导更具操作性,监护人更容易实施。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要耐心细致,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合适的方法,不断评估和改进;同时护理人员自身加强专业理论学习,给患儿和监护人传递正确的知识和信息,做到有问必答,提高教育对象对自己的信任。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对剥夺睡眠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参考文献:[1] 林庆.实用小儿癫痫病学[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4:

52.[2] SOUSANA,SOUSAPdaS,GARZONE,etal.EEG

recordingaftersleepdeprivationinaseriesofpatientswithjuvenilemyoclonicepilepsy[J].ArqNeurop2siquiatr,2005,63(2B):3832388.[3] 陈连红,庞清忠,陆燕芬,等.剥夺睡眠脑电图在局灶性发

作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9):9102911.[4] 刘晓燕.脑电图检查对小儿癫痫的诊断价值[J].实用儿

科临床杂志,2004,19(4):2442246.

[5] 刘晓燕.临床脑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83.[6] 李俊梅,于淑杰,沈乃霞,等.剥夺睡眠脑电图在小儿癫痫

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12(9):129.[7] WASSMERE,QUINNE,SERIS,etal.Theaccepta2

bilityofsleep2deprivedelectroencephalograms[J].Sei2zure,1999,8(7):4342435.[8] 侯红艳,吕兰存,王红霞,等.健商与护理健康教育[J].护

士进修杂志,2006,22(10):59260.[9] 王东英.儿科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护士:

学术版,2006(1):92294.

(本文编辑 吴红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