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9l8 InternalMeditlne'rCh/naDec.2007.Ira/.2. .6 .,’—卜。—卜。—卜 —卜 、 {临床研究{ k.[文章编号]1673-7768(2007)06-0918-02 +.+.+.+, 胃镜诊断早期胃癌12例 庞家武’,梅永红 (’广西防城港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3800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三医院消化内科,南宁530021) [摘要] 目的总结胃镜诊断早期胃癌的经验,以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3年以来经胃镜诊断、术 后病理证实的12例早期胃癌资料。结果EGC症状体征无特异性,胃镜表现以Ⅱ型为多,胃窦部多发,病灶大小在1.0~2.0 cm为多, EGC的检出主要靠胃镜加活检,内镜医师全面细致的检查、掌握EGC内镜下表现 胃镜检查加病变组织活检能提高其诊断率。结论及活检技巧,开展内镜额技术可提高检出率。 [关键词]早期胃癌;诊断;胃镜 [中图法分类号] R 735.2 [文献标识码] B 我院于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胃镜及镜下活检诊为 实为ECG,现报道如下。 100%,黏膜下层癌90%,固有肌层癌70%,浆膜下层癌50%, 重要 。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12例,后均经手术病理证 浆膜层癌7%~40%,可见胃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对其预后极其 l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38~76岁。 病程1周~6个月,3个月前胃镜示中度不典型增生1例。均 无消瘦史,有胃癌家族史1例。随访至2007年7月均健存。 1.2临床症状与体征 以上腹隐痛不适为主9例,上腹胀饱 巴结及腹部包块。 1.3 内镜表现采用德国XiON PV—G28电子胃镜或日本0. EGC是指胃癌浸润不超过黏膜下层,无论病灶大小及有无 淋巴结转移者,包括黏膜内癌(m癌)和黏膜下层癌(sm癌) 】, 其临床症状与其他消化道疾病相比无特异性u 。胃镜作为胃 疾病最终诊断手段,其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之一在于胃癌的 早期诊断,因此,内镜医师必须掌握EGC的内镜下形态特点, 术前详细了解病史,对患者进行讲解,使其放松紧张情绪, 积极配合检查,有利于EGC提高检出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应高度警惕EGCll J:(1)40岁以上出现不明原因上腹部症状 者;(2)直系亲属有明确胃癌病史者;(3)有明确胃溃疡病史, 不适、纳差、厌食7例,上腹轻压痛6例,均未触及锁骨上窝淋 把好内镜关。 1ympus GIF140电子胃镜检查。胃镜下呈现一片变色(发白或淡 红)的黏膜,界限不清,无明显隆起或凹陷;或局部黏膜呈颗粒 或抗溃疡治疗效果不明显者;(4)不明原因的 状粗糙不平或呈轻度隆起或凹陷;2例为溃疡,边缘呈锯齿状, 但腹痛节律消失。凹陷中心黏膜呈不规则颗粒状,可见残留岛状黏膜;1例贲门小 贫血,特别是黑便,或大便隐血实验持续阳性超过2周者。对 而活检未能证实者。应在2周内复查胃镜并 弯后壁病变表现为黏膜充血、糜烂。根据日本内镜学会1962 内镜下疑为EGC,年制订标准进行分型,I型3例,Ⅱ型7例(其中Ⅱa1例,II a+ II C型2例,IIb型3例,II C型1例),Ⅲ型2例。10例经蒸馏 水冲洗后以0.5%美蓝液喷洒病灶,获得满意染色效果,其中2 例直径>1 cm溃疡癌,溃疡面较平坦,经美蓝染色后呈现不规 多方向取材活检以防漏诊…;胃镜下活检病理报告为中重度不 典型增生者,应重复多次胃镜下活检 :。本组术前了解到1例 已有中度不典型增生和1例有胃癌家族史,经细心检查而发现 EGC。 则深染,陷窝着色明显,不易褪色。病灶部位:胃窦部7例,胃 体部2例,胃角部2例,贲门部小弯偏后壁1例。病灶大小:< 1.0 cm 3例,1.0~2.0 cm 8例,>2.0 cm 1例。 1.4病理结果本组术后标本均规范取材,直径<1.0 cm的 病灶全部取材,直径>1.0 cm的病灶选样取材,常规石蜡包埋 目前。我国对EGC的分期大多采用日本分型,内镜下将 EGC分 J:I型(隆起型),Ⅱ型(表浅型),Ⅲ型(凹陷型)。Ⅱ 型又分为三个亚型:II a型即表浅隆起型;II b型即表浅平坦 型;II C型即表浅凹陷型。EGC以Ⅱ型多见,约占80.2%,部位 以胃窦好发,胃窦部78.6%,胃体部13.2%,胃底贲门部 8.2%;病灶以1.0~2.0 cm为多,约为70.8%15]。早期贲门癌 固定切片,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检查。组织学类型: 高分化腺癌7例,印戒细胞癌3例,低分化腺癌1例,未分化癌 91.3%一95.0%发于贲门小弯及小弯偏后壁(10~2点处) 。 1例。浸润深度:黏膜内癌6例均无淋巴结转移;黏膜下层癌6 本组病例虽少。但其分型、分布及病灶大小与上述文献报道有 例,其中伴有淋巴结转移2例。 相似。胃镜下EGC可呈现一片变色的黏膜,或局部黏膜呈颗 粒状粗糙不平,或呈轻度隆起或凹陷,或有僵直感 ;早期贲门 贲门癌所独有,炎症、损伤亦可引起类似表现 J。内镜检查要 全面仔细,同时注意全貌与局部的对比观察,善于发现黏膜凹 作者简介:庞家武(1968~),男,学士学位,主治医师,消化内镜专业。 2讨论 粗糙、糜烂和小结节,但这些征象并非早期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消化道肿瘤首位…,其 癌主要表现为充血、预后与癌浸润深度有密切关系。术后5年存活率:黏膜层癌 凸面、色泽异样改变,捕捉微小病灶…,要高度重视EGC高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内斟 2007年l2月 第2卷第6期 9l9 位点上的病灶。贲门部的观察,需在贲门口上方、贲门口处及 压取材活检,均获阳性结果。 贲门口下方三个方位进行全面观察:进镜至距齿状线2~3 cm 近年来推出的色素内镜、超声胃镜(EUS)、放大胃镜及共 处,应暂停进镜,全面观察贲门的形态、开闭情况、黏膜色泽、齿 聚焦内镜等内镜新技术可大大提高EGC的检出率,但能开展 状线结构及栅状血管的走行和分布情况;进镜至贲门口处.应 的医院不多,有待普及应用。 停镜观察,在贲门舒张情况下将贲门小弯至后壁等贲门癌好发 参 考文献 部位收入视野观察;倒镜可充分观察贲门口下方及其相邻部 位,弥补进镜时正面观察出现的疏忽和遗漏 。胃窦小弯侧有 1 党彤,栗鹏,任丽梅,等.内镜诊断早期胃癌187例[J].巾国内 镜杂志,2006,12(9):972~974 时可因胃角或小弯近端的遮挡而观察不到,可待其蠕动进行观 2闵海阳,宋剑,史济经,等.胃镜检出II b早期胃癌1例[J].中华 察。凹陷型病变边缘呈锯齿状,凹陷中心黏膜呈不规则颗粒状 消化内镜杂志,2007,24(1):73 或结节状不平,可见残留岛状黏膜,这是早期胃癌的一个重要 3 Hayashi H,Ochiai T,Suzuki T,et a1.Superiority of a new U1CC TNM 特征;遇见触碰或活检后即渗血不止的病灶,亦多提示恶性可 staging systemfor gastirc carcinoma[J].Surgery,2000,127(2):129~ 能…。对怀疑病灶要充分暴露,尽可能行黏膜染色放大观察及 135 活检。不可匆匆进镜退镜,留下死角盲区。 4任粉玉,相东明.31例早期胃癌的诊断及临床分析[J].中国内镜杂 活检要掌握要领,应垂直对准可疑癌灶加压取材,力求达 志,2006,12(12):1324~1325 到黏膜肌层,取材4~6块。对于隆起型病变,钳取病灶顶端或 5谢巾华,王杭勇.早期胃癌243例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基底部,特别要钳取糜烂、出血、变色及结节状改变、脆性增加 2004,21(1):61 及触之易出血处;对于平坦型病灶,应钳取病灶中心;对于凹陷 6焦洋,张月寒,张建生.早期贲门癌内镜下形态和病理特点分析及 型病灶,则应钳取凹陷内侧壁,如有可能应多点活检(1块正确 内镜诊断[J].中国内镜杂志,2006,12(4):395~397 诊断率约为70%,6块则几乎达100%),其中第一处活检尤为 7李荣宽,生杰,姜春萌.早期胃癌的胃镜及病理分析【J].中国内 关键,应于黏膜粗糙和触之易出血处活检,该处活检阳性率 镜杂志,2005,11(7):714~718 高 ]。本组在隆起型病变的结节状改变处、平坦型病灶的中 8刘变英,杨嫦娥,李小会,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中 的应用[J].中国消化内镜,1(3):24~26 心处、凹陷型病灶内侧壁处或凹陷中心残留岛状黏膜处垂直加 厂+。—+.。+。—+. 、 [文章编号]1673-7768(2007)06-09194)2 }临床研究} +.+。+.+. 糖尿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吴晓秋(广西崇左市人民医院心内科,532200) [摘要】 目的分析和总结糖尿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0年至2006年我院住院内科收治的DM伴发 AM1患者3O例(DM组)与同期住院的单纯冠心病AM1患者3O例(非DM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临床表现:胸痛、胃肠道症 状、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以及梗死部位、死亡例数及血脂、血糖等指标。结果DM组胸痛发生率显著低于非DM 组(P<O.05),DM组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及病死率及血脂、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非DM组(P<0.05)。结论糖 尿病伴发AMI具有起病急、胸痛不典型、易发生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特点。应加强观察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 疗。减少死亡率。 [关键词]糖尿病;急性心梗死;临床特点 [中图法分类号] R 587.1 [文献标识码] A 已确认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 DM组:DM伴发AMI患者30例,男l6例,女l4例,年龄42~ 因素。国内外研究提示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 78岁。非DM组:为同期收治的单纯冠心病AMI患者30例, dial infarction,AMI)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DM者,其临床特征, 男l7例,女13例,年龄40~80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构 预后也不同,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成比经x 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l对象和方法 1.2观察分析指标以AMI常见的临床表现胸痛、胃肠道症 1.1病例选择诊断标准:糖尿病按1985年WHO标准诊断, 状、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为观察分析指标, AMI的诊断为符合下列两项以上者,持续而严重的心绞痛发作 并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梗死部位、死亡例数及危险因素。血 或以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为发病时的主要表现者,系列心 糖、血脂测定我院检验科以奥林帕斯Au2700全自动生化仪按 电图检查显示有AMI的典型及演变过程者,心肌酶学改变者。 试剂参数定标后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