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公安辅警队伍建设问题浅析——以贵州省纳雍县为样本

来源:六九路网
公安辅警队伍建设问题浅析 以贵州省纳雍县为样本 陈 竹(贵州I警察学院,贵州贵阳550005) 摘要:辅警是指由政府出资,公安机关统一招录并与其建立劳动关系,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指挥监 督下从事警务辅助工作的人员。然而,随着辅警队伍的建设和发展,这种警务辅助力量在管理申出现了很 多问题。辅警管理存在辅警人员基本素质与服务质量的矛盾、辅警人员待遇保障与工作强度的矛盾以及辅 警人员现有激励机制和职业发展的矛盾 在对相关矛盾的分析基础上,建议通过落实专项经费保障、严把 用人关,加强职业培训以及设立相应职业发展机制来逐渐使公安辅警队伍管理得更好。 关键词:辅警;辅警队伍建设;辅警队伍管理 Brief Analyses on Construction of Auxiliary Police Force: Taking Nayong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CHENZhu (Guizhou Police College,(、lliyang 550005,China) Abstract:Auxiliary police refers t(1 the pm sonne]who are paid by gover1)lnentsrecruited with formal labor contract bv ,public security organs,and assist policing work under the command and supervision of puhlic security organs and police officers.However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uxiliary,police foroevarimIS management problems come uI) and such contradictions exist 1)etween the basic quality of auxiliary poli ̄一e and their service 1eve1.the guarantee for their ,trealmen!and the work intensity,as well as the existing incentive mechanisms and theil·career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analyses on the these contradictions,we suggest to tighlen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untry’S auxiliary police force by implementing special flmd guarantees,being strict with the employment of auxiliary policeimproving auxilia ̄police ,training and establishing corresponding career development mechanisms. Keywords:auxiliary police;construction of auxiliary police f0rce;management of auxiliarv police force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95(2018)05一()076—05 DOI:10 13310/j.cnki.gzjy 2018.05.012 辅臀,也称辅助警察,足指}fI政府fIJ资, 公安机火统一通过笔试、fn 试、政审、体检招 求斤 其建立劳动火系, 公安机荚及其人民 警察的指挥壬q nlI3Io片1.督卜从事警务辅助丁作的人员 I 收稿日期: 1 8一()3一 1 作者简介:陈竹(1981 ),k-,赞川贵阳人,贵州警察学院公安管理系副教授.硕士 76 —圆圆啊 辅警现在被很多国家作为重要的警务辅助力量 所使用。传统意义上,我国所实行的大陆法系 坚持政府应对社会安全负起全部责任,不设辅 警岗位,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 社会的变化,公安队伍在警力数量及分配等问 题上愈发捉襟见肘,因此,也开始了对辅警队 伍建设的探索。现阶段,辅警是公安机关一支 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公安机关缓解警力不 足和任务过重的必然选择,在协助正式民警维 护社会治安秩序、进行交通管理、开展行政管 理工作以及为人民群众服务方面都发挥了积极 的作用。然而,在辅警队伍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 队伍管理本身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笔者以贵 州西部纳雍县为样本进行调查,发现在辅警队 伍建设上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 一、辅警队伍建设存在的矛盾 以纳雍县为例,根据县公安局提供的在册 辅警人员的资料信息,纳雍县目前拥有辅警人 员1 339人,其中,从事文职工作的辅助性人员 41人,占3%;巡防人员771人,占58%;村警 427人,占32%;其他47人,占7%。而纳雍 县公安局拥有正式民警421人,对比可见,辅 警队伍人员是民警的3倍还多。辅警在警务工 作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治安管理和服务群众上, 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笔者的调研发现, 人员众多的辅警队伍,每年的人员流动率高达 50%以上,可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 此一支重要的警务工作辅助队伍,且大部分辅 警队员都在基层一线,也就是与群众面对面接 触最多,却极不稳定,由此暴露出的队伍管理 问题和服务质量问题令人深思,在全国范围内, 这样的情况不是个别,经笔者分析,目前辅警 队伍管理存在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辅警人员基本素质与服务群众质量 的矛盾 1.受教育程度方面 按照《贵州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 办法(试行)》,警务辅助应具备高中以上文 化程度及履行岗位职责所需工作能力;文职辅 警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及履行岗位职责所 需的专业资质或专门技能。 然而以纳雍县为例, 根据县公安局的统计,在纳雍县的辅警队伍中 (包括村警),初中文化程度的有502人,占 37%,中专179人,占13%(见图一)。 人数 600 500 400 300 200 lO0 O 术摹=1 1 曩 由图可见,在辅警队伍中,具备高学历高 素质的人员占比非常小,而大部分辅警队员只 具备最基础的文化素养;实际上,全国各地区 均不同程度存在辅警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这 带来的最直观的表现是,大部分辅警人员因为 文化程度不高,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有限,受自 身价值观及表达能力限制,在基层辅助民警执 法时,处理问题简单粗暴,语言粗俗,对政策 及法律法规的宣传不到位甚至没有,影响群众 口碑。 2.年龄结构方面 从年龄结构来看,目前辅警队伍里绝大部 分队员的年龄都在20~30岁这个年龄区间, 很多年轻人还没形成较为成熟的世界观和价值 观,就投入到了公安工作中,而公安工作的特 殊性,让他们比普通人接触到更多社会的阴暗 面,也感受到些许警察权力带来的优越,受自 身素质所限,这些年轻人很容易在工作中失去 原则和自我约束力。甚至有些人“狐假虎威”, 以公安民警自居,存在“吃、拿、卡、要”的 违法现象(见图二,下图为纳雍县辅警人员年 龄结构图,数据由县局提供)。 公安 论 .j实践PubIic Seeurity The。ry and Praeti( e 人数 即便如此,这样的工资在2016年人均收入水平 2100元左右的纳雍也只是温饱水平。【3 从全国 的情况来看,虽然在部分财政情况较好的地区, 辅警的工资水平稍高,但普遍的情况还是辅警 收入只能勉强达到当地的人均收入水平。 2.辅警的工作强度 收入问题几乎已经成为目前辅警队伍的主 要矛盾。在调研过程中,接受访问的辅警百分 (图二) 之百都会提到收入过低的问题,而与之形成鲜 明对比的是辅警普遍超长的工作时间。比如在 纳雍县,从事文职工作的辅警周工作50小时左 右;从事特巡警的辅警执行24小时/2天的轮轴 制,平均每周工作72小时左右;而在派出所的 辅警则执行24小时备勤+24小时值班+24小时 轮休的3日循环制,每周工作时长在96小时左 右。工作时长已不输正式的民警。由于公安工 作的性质特点,即便是辅警,在工作中也承担 着较大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 在这样高强度超时长的工作后,辅警拿到 的报酬仅仅是正式民警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这些2O岁出头的年轻人很容易心理失衡。他们 中的少部分,选择寻找“灰色收人”,相比于正 辅警看起来是民警,做的也是民警的工作, 但却不受公安民警的各项条例和规范限制,这就 要求辅警人员拥有较为积极正面的世界观和价值 观,对各项工作事物有较为客观、正确的理解, 有一定的大局观。然而现实是,辅警普遍文化素 质不高,辅警队伍以20岁上下的年轻人居多, 而他们大部分都集中在基层第一线,几乎可以说 每天跟群众见面、打交道最多的就是他们,甚至 很多群众分不清辅警和正式民警的区别.把他们 也看作是民警,所以他们粗放的言行,消极的态 度,乃至一些违纪的行为,对公安队伍的整体形 象也造成了十分负面的影响。 3.纪律约束方面 式民警在各种纪律规定前“正襟危坐”,辅警的 在基层的辅警队伍里存在着部分辅警行使 警察权的现象。或是意识缺乏,在民警忙不过来、 难以抽身的情况下,一般案件的处理由辅警出 面;或是警力紧张,由民警授权,在民警知晓 违纪成本相对较低,利用自己工作之便寻找额外 的收入, “大不了不干了”,离开这个收入少工 作累的职位,他们的损失也并不大。在基层调研 过程中听闻有交通辅警在查车过程中,发现违法 车辆,以免于处罚为条件,换取一百两百的“好 的情况下由辅警具体行使一定民警职权。所以, 且不论辅警行使警察权带来的违法问题,这样 的行为本身,也导致了民警、辅警难分,辅警 素质高低在群众眼里即为民警素质高低的认知。 (二)辅警人员待遇保障与工作强度的矛盾 1.辅警的收入现状 处费”。而他们中的大部分,则直接选择了离职, 以谋求更好职业发展的机会。 3.辅警的招录情况 据各地从事辅警人事工作的人员介绍,辅 警的流动率基本都保持在年40~50%左右的高 水平上。较高的流动性也致使辅警的专业素养 难以保持较好的水平,有的刚刚业务熟练,经 验较为丰富却离职了,每年新招来的“零起点” 以纳雍县为例,辅警的工资仅为贵州省二 类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每月1570元,扣除5 险费用后,辅警可拿到1300元左右。这样的工 资水平在当地,仅能糊口。2017年起,纳雍县 新增了辅警工龄工资,按辅警工作年限进行递 增,最高8年以上工龄的,可以拿到800元。 新人却往往让当地公安局付出大量人力、物力、 财力,与财政紧张工资水平低形成对比的是每 年居高的辅警招录和培训成本。 78 ■圆圆圈 待遇低也是导致辅警素质难以提高的重要 原因。按照警务辅助人员的招录门槛,辅警应 是高中以上水平。但由于收入过低,受过较高 文化教育的年轻人大多不考虑当辅警,使得很 多地区几乎没有办法按规定条件来进行招录, 在报名人数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只能向上级请 示,将报名门槛降低到初中文化水平。 (三)辅警人员的现有激励体制与职业发 展的矛盾 以纳雍县为例,辅警的收入主要由三部分 组成:基本工资(本地最低工资标准)+工龄工 资(以工作年限每年递增100元,800元封顶) +绩效工资(以工作岗位为准300~500元/月), 而作为绩效考评的这部分工资,据了解,考评 的标准主要是出勤率。简言之,辅警的收入除 了基本工资,其他部分都是为了激励辅警坚持 工作的。而对于职业表现,却几乎没有任何激 励机制,其他地区的情况也大致相似。这就使 得辅警队伍的工作要求变得很低,即保证坚持 工作即可。对于辅警在工作中的业务水平,主 观能动性则无要求。由于辅警队伍里20~30 岁左右的年轻人占大多数,而现有的辅警管理 体制里对于辅警工作的质量好坏并无激励,使 得这份工作并不具备发展性,甚至工作好与坏, 多与少,精与粗并无明显区别,只要不犯错, 能坚持干下去,和其他人至少在收入上并无区 别。这种机制下,很容易使年轻人的工作积极 性遭受打击,而不愿意主动学习、进步,容易 形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较为消极的、 职业忠诚度极低的工作氛围。而有上进心的年 轻人,则很容易在这样的氛围下选择离职。 除了工作质量缺乏激励机制外,辅警职业 有限的上升空间也成为辅警人员缺乏积极性的 主要问题。笔者走访了几位工作年限在8年以 上,工作表现口碑甚好的辅警,发现他们在自 己努力奋进,提升自我业务素养和工作表现的 过程中,都曾出现过彷徨和失落,也曾多次有 过放弃甚至离职的想法,但最后都坚持了下来。 一是因为这份职业本身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让他们不忍放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 他们都期盼着辅警在公安体制改革中能有政策 上的改变,使得辅警有可能通过内部招考而成 为正式民警。这样的希望,使得他们在自己的 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坚守,以期获得最终身份的 改变,从而迎来个人职业生涯在更广阔空间的 发展。“其实我们的工作表现丝毫不比民警差, 甚至还明显强于新招录进来的民警!”一名从 事户籍工作1O年,每日工作10小时的辅警如 是说。然而,根据记录,工作8年以上,有着 这样的职业忠诚度的辅警,仅占辅警人群的2%。 诚然,政策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 但辅警缺乏系统的职业发展方向却是不争的事 实。在目前的政策体系下,在队伍激励和职业 发展上,仅仅依靠画饼充饥很明显不能在总体 上调动辅警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不能有效地 降低高居不下的人员流动率。 二、改善目前辅警队伍管理矛盾的几点建议 可以说,目前辅警队伍建设上面临的困难 还是比较严峻的。要改善当前辅警队伍管理存 在的问题和矛盾,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落实专项经费保障 没有专项的经费保障,不适当地提高辅警 的待遇,便无法使辅警这个职业具备更强的竞 争力,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善目前基层公安辅 警招录工作开展困难,门槛不断降低,在岗人 员流失性大的问题。同时,在经费的使用上, 除了提高辅警队伍整体的基本收入外,也应有 适当的激励机制。目前的激励奖金基本上都是 以鼓励工作稳定性为主,工作时间越长,相应 越有提高,但对职业表现更好的人员,却无奖 金形式的激励,使得“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 极怠工情绪滋长。应当将工作质量与奖励制度 结合起来,对于工作表现好,肯努力学习,不 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的辅警,应在待遇上有所 提高,使得大家对干好工作有目标、有期待。 (二)严把用人关。加强职业培训 在提高待遇,增强辅警职业的竞争力同时, 对于辅警队伍人员素质应有要求。应对现有辅 公安 论。 实践Public Secufity The。ry and Praetice 警进行摸底调查,对自我管理不严,有违纪行 对于辅警普遍关心的“出路”问题应有一个相 应解决机制。例如可以逐步推送优秀人才,通 过推荐,成为事业编制人员;对于各方面表现 优越素质良好的,可以由各单位推荐,集中进 行考核,择优录取,进入公安队伍,成为真正 为或群众投诉强烈的应及时清除出队伍;对新 招录人员,应该在文化素养、心理素养等多方 面进行考核,招录具备一定的阅读写作以及理 解学习能力,热心公益,有正确价值观的年轻人, 不断提高队伍质量。 除此以外,对于辅警队伍职业素养养成上 也应形成体系。除了集中培训和个别辅导,还 应加强辅警的基础业务知识的培训,包括各类 相关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建设。 在提高辅警自身业务素养的同时,还应在培训 及工作中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避免他们受不 良风气的影响。 围绕提升辅警人员的职业荣誉感、社会责 任感、职业使命感应设计相应培训课程,提高 他们对辅警职业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职业荣誉 感和责任感,而不仅仅把它当作一个谋生的手 段。实际上,在许多国家,警务辅助人员的职 位是属于公益性质的,警察机构向社会招录正 义感强,遵纪守法的公民,通过严格训练后作 为志愿者对警力起到辅助补充的作用。l4 虽然目 前在我国没有实施的土壤,但其实应该了解的 是,维护社会的安定,不仅仅是公安民警的责 任,更应该是所有公民的责任,是全社会的责 任。所以,提升辅警队伍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 责任感,能进一步提升他们对自己职业的认可, 加强他们的归属感,从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离职 率且让他们更自觉地规范言行举止。 (三)设立职业发展机制 对职业表现优秀的辅警,应有一个相应“晋 升”机制。除了可以设立辅警队长、分队长、 组长等职位,在待遇和权责上得到提高以外, 80 ■■圆圈圈 的人民警察,等等。 目前公安辅警队伍建设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并非一朝一夕,也并非是一个部门或者几个人 有能力彻底解决的。这可能需要各地政府、各 地公安管理者、相关单位和部门、相关问题的 研究者在一起,群策群力,制定较为完善且有 针对性的机制,在强有力的执行力下不断完善, 才能使公安辅警队伍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出现的 矛盾,让队伍管理更加专业,从而作为一支有 力的警务辅助力量,更高效地为公安事业作出 贡献。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E% 85%E8%AD%A6/7132667fr=aladdin. [2]中共毕节市公安局委员会.中共毕节市公安局委 员会关于贯彻落实《贵州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 理办法(试行)》的实施意见.毕公委【2017】69号, 2017一O8. [3]纳雍县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纳雍调查队.纳雍县 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04. [4]外国辅警:维护治安的社会力量[EB/OL]. (2016—10—26)[2018-03—10].http://www.mzyfz.corn/ cms/benwangzhuanfang/xinwenzhongxin/zuixinbaodao/ htm】/1040/content-1 228618 htm1. 责任编辑:李媛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