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吃醋(cù)
擦(cā)黑
眨(zhǎ)眼
小贩(fàn)
熬粥(zhōu) 甜腻(nì) 浓稠(chóu) 搅(jiǎo)拌 充盈(yínɡ) 栖(qī)息 二、易写错的字
脏(zānɡ)水 汤匙(chí) 褐(hè)色
侯(hóu)门
醋:左边是“酉”不是“西”。
粥:左右两边是“弓”,中间是“米”,“米”的最后一笔变为点。 腻:左右结构,“贰”斜钩上面不要加撇。 稠:左右结构,禾木旁,不是木字旁。 褐:部首是“衤”,不是“礻”。
侯 :单人旁,中间没有短竖,注意与“候”的区别。 盈:上边里面是“又”。 栖:右边是“西”。 三、会写词语
大蒜 陈醋 饺子 摆摊儿 拌嘴 擦洗 眨眼 通宵 燃放 小贩 彼此 贺年 骆驼 恰好 万象 鞭炮 间断 万不得已 截然 一律 彩绘 分外 腊八粥 甜腻 咽下 汤匙 肿胀 搅和 浓稠 嘟囔 熬粥 褐色 染缸 脏水 可靠 猜想 粉碎 外套 解释 腊肉 侯门似海 章法 哭泣 春水盈盈 含情脉脉 栖息 乌鸦 寒食节 日暮
1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下册 部编版
四、多音字 chà(差不多)
差chāi(出差) chā(差异)
n(咽下)yà咽 yān(咽喉)ng(宝藏)zà藏 cáng(隐藏)
(店铺)pù
铺 pū(铺路)
sāi(瓶塞)
塞 sài(边塞)mò(脉脉含情)脉 mài(山脉)
n(传说)chuá
传 zhuàn(传记)
hōng(哄笑)
哄hǒng(哄骗) hòng(起哄)
五、形近字
醋(米醋)
错(错误)
擦(擦车) 察(警察)
燃(燃烧) 然(忽然)
驼(羊驼) 它(它们)腻(甜腻) 贰(贰臣)匙(汤匙) 题(题目)脏(很脏) 桩(树桩)侯(诸侯) 候(时候)
鸦(乌鸦) 鸭(鸭子)
饺(饺子)
绞(绞杀)
眨(眨眼) 泛(广泛)
贩(商贩) 饭(吃饭)
恰(恰巧) 洽(洽谈)肿(肿胀) 钟(钟表)稠(稠密) 调(调动)泣(哭泣) 粒(米粒)盈(喜盈门) 楹(楹联)
脉(含情脉脉) 咏(歌咏)
2
拌(搅拌)
伴(伙伴)
宵(元宵) 霄(云霄)
骆(骆驼) 络(网络)
腊(腊月) 蜡(蜡烛)咽(下咽) 烟(冒烟)褐(褐色) 喝(喝彩)嘟(咕嘟) 都(首都)栖(栖息) 洒(洒水)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下册 部编版
六、近义词 规矩—规定
特别—尤其 气象—景象 充足—充分
间断—中断 娴熟—熟练 淘气—顽皮 的确—确实 热闹—喧闹 益发—越发
沸腾—鼎沸 搅和—搅拌 预备—准备 松劲—泄劲 资格—资历 可靠—牢靠
好奇—新奇 猜想—猜测 日暮—黄昏 终日—整日 吞噬—吞没
雄浑—浑厚 压抑—压制 朴实—朴素
随心所欲—从心所欲
稀奇—稀罕 截然不同—迥然不同 七、反义词 暮—朝
斜—正 浅—深
充足—缺乏 美好—丑陋
松劲—鼓劲 粉碎—完好
娴熟—生疏 热闹—冷清 浓稠—稀薄
反抗—顺从 可靠—可疑 承认—否认 敦厚—刁滑 压抑—放纵 稀奇—普通 截然不同—一模一样 两面三刀—表里如一 随心所欲—循规蹈矩 八、词语搭配
(有声有光)地玩耍 (叮叮)地响
一无所有—一应俱全 身无分文—腰缠万贯
(大碗大碗)地装着
(泡)得色如翡翠 (过)得分外热闹 (喜)得快要发疯 (说)得对
(煮)得浑身肿胀 (惊异)得喊起来
(万象更新)的气象(有名)的老铺
(大)得特别吓人 (好吃)得多 (红红)的对联 (各色)的年画
3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下册 部编版
(各形各色)的纸灯 (美好快乐)的日子 (腻腻)的感觉 (有声无力)的叹气 (数不清)的牛皮船 (咆哮)的江水 (年轻)的僧人
(雄浑)的歌声
(神秘)的笑 (两支)筷子
(一股)淡淡烟气 (一面)小鼓 九、词语归类
1. 含有“万”字的四字词语:万象更新 成千上万
2. 表示欢乐喜庆的四字词语:悬灯结彩 普天同庆
3. 表示变化大的四字词语:万象更新 4. “有× 无×”式词语:有声无力 有口无心
5. 含有数字的四字词语:一无所有
万古长青 万劫不复
载歌载舞 兴高采烈
沧海桑田 有备无患
天翻地覆 有名无实
一路顺风 两面三刀
两败俱伤 三心二意 三长两短 四面八方 四通八达 6. 含有“笑”字的四字词语:哄堂大笑 十、句子积累
1. 比喻句:
(1)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2)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4
笑容可掬 不苟言笑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下册 部编版
(3)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一座桥,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2. 排比句:
(1)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
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2)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3)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
3. 夸张句: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4. 反问句:
(1)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4)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的呢? 十一、考点提示
5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下册 部编版
1. 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2. 按要求写句子。
(1)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仿写拟人句)两只麻雀站在树枝上谈论着今天的天气。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3. 写一写家乡的风俗。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中心思想
1、《北京的春节》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再现了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隆重、温馨和美好,反映了老百姓过年高兴的心情。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
与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2、《腊八粥》作者沈从文,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原名沈岳焕。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其中重点写了八儿等待母亲熬粥的情景,通过八儿和母亲的对话,表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以及喝粥时的满足。字里行间展现出作者对于普通百姓的无比热爱,对于家庭亲情的无比眷恋。
3、《寒食》作者是唐代诗人韩翊,诗的前两句写寒食节长安城的白天之景,后两句写入夜时分宫廷寒食节的景象,讽刺了封建统治者滥用特权现象。《迢迢牵牛星》作者是宋朝诗人苏轼。这首诗描述了牛郎与织女被银河隔断而不能相见的民间故事。诗中充满了浓厚的浪漫气息,表现了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情,抒发了人间别离之苦。《十五夜望月》作者是唐朝诗人王建。这首诗前两句写了中秋月色的美景,后两句写望月怀人的心情,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表达了诗人中秋望月而思念亲人的情感。
4、《藏戏》作者是马晨明。这篇文章作者用生动传神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藏戏的形成过程和其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藏戏独特的魅力以及藏戏带给人们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艺术享受。表现了藏戏强烈、鲜明的民族特点。
6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下册 部编版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作者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本文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梗概”按照时间顺序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羊种麦”等情节。“节选”写的是鲁滨逊来到荒岛的生活情况和面对现实的思索。这两部分表现了鲁滨逊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不怕困难、机智坚强、乐观向上、充满智慧的特点。 6、《骑鹅旅行记(节选)》作者是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本文主要写了一个名叫尼尔斯的男孩变成了狐仙,他被动物们纷纷责怪,最后因为不让雄鹅飞走而被带上了天空,表现了童话作品的奇幻想象和美妙的构思。
7、《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由这部名著的梗概和精彩片段组成。梗概围绕“历险”,介绍了主人公汤姆的五次历险过程:精彩片段讲述了汤姆和贝琪从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作品成功塑造了汤姆•索亚这个“顽童”形象,让我们看到他身上所具有的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精神。
8、《匆匆》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提醒我们:时光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溜走,要珍惜分分秒秒,不要虚度光阴。
9、《那个星期天》一文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一开始他既兴奋又满怀期待,后来因为母亲一拖再拖而焦急万分,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失望、委屈乃至“绝望”,文章细腻而深婉地表现了主人公丰富而敏感的情感世界,以及孩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存在的鸿沟。
10、《马诗》是唐代诗人李贺写的一首诗,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竹石》是清代诗人郑燮写的一首诗,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11、《十六年前的回忆》本文记叙了“我”的父亲李大钊在形势和处境极其危险的情况下坚持党的工作,被捕时处变不惊,在法庭上镇定、沉着,被害后全家人无比悲痛的情形,表现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12、《为人民服务》一文是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开始就提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实际,从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正确对待批评和搞好团结三个方面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敌人。
13、《金色的鱼钩》一文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老班长崇高的内心世界,使我们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教育,从而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7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下册 部编版
14、《学弈》一文写了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结果两个人一个学的好,一个学的不好。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围绕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的问题,两个小儿争持不下,连孔子也无法裁决的故事,表现了两个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的精神和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态度。
15、《表里的生物》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也是一定有一个小生物。这使他充满了好奇,可是父亲不许他动,这又使他的心很痛苦。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文章叙述质朴,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的一件难忘的趣事。
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文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接下来主要用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这篇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将一百多年后的上学情形讲得生动有趣:专门的教学楼,同样的课程都不复存在,老师被机器人取,纸质书被电子书取代,互相讨论变为独立思考等。这一切让读者在玩味情节的同时,也对未来和现实的学习进行反思。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