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诗经》与《楚辞》
1. 1、诗经最具代表性的章法结构是( A ) A.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B.层层递进
C.首尾呼应 D.赋、比、兴
2. 2、周平王东迁后,一位大夫回到西周故都,只见黍苗遍野,没有了昔日的繁华,不禁悲从中
来,对天呼号。这种对《黍离》背景的解说来源于( C ) A.论语 B.孟子 C.毛诗序 D.诗经
3. 3、《蒹葭》三章开头都写到“蒹葭、白露”,用清秋景象引出诗人后面的抒情。这种写作方法叫(A) A.起兴 B.赋 C.比喻 D.象征
4. 4、《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用( C )的手法描写了对秦罗敷的美。
A. 正写 B.夸张 C. 侧写 D.比喻
5.《上邪》充分体现了汉乐府民歌极富艺术感染力、感情( B )的特色。
A.含蓄委婉 B.激烈直露 C.壮烈豪放 D.乐观旷达
6. 《古诗十九首》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 A )在东汉末动乱的社会环境中不安的生活和苦闷的心情。 A.中下层文士 B.劳动人民 C.思妇游子 D.女性 7. 《西北有高楼》的主题是( A )
A.感叹知音难遇 B.表达思妇游子之情 C流露思乡怀亲之情 D.表现仕途失意之情 8. 8、“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几句诗中用了( D )
A.疑问和比喻 B.反问和夸张 C.疑问和排比 D.设问和比喻
9. 9、《饮酒》诗体现了陶渊明摈弃功名、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其全篇的纲是( A )
A.心远 B.采菊 C.悠然 D.饮酒
10. 1、诗经又叫“诗三百”,它共收有西周中叶到东周的300首歌谣。 (× ) 11. 2、《黍离》在抒情上运用“赋”的手法,直抒胸臆,反复呼号亡国之痛。(√ ) 12. 6、屈原开创的“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和典范。 (√ ) 13. 7、屈原清高孤傲,《涉江》一诗集中表现了他难以排遣的孤独寂寞之情。(× ) 14. 8. 《涉江》中所写的幻想世界表现了诗人欲寻求精神安慰的( A )的心情。
A.孤独苦闷 B.悲愤沉痛 C.炽热浪漫 D.执着坚定 15. 4.屈原 湘夫人
9、《湘夫人》开头,诗人选用了传统文化中最能触发人悲愁之情的典型动态秋景来渲
染愁情。(√) 16.《九歌》是屈原根据民间祭神乐歌加工改写的,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浪漫主义气息。(√) 17.《短歌行》发出了时光短促、人生几何的慨叹,表现出曹操的精神状态是消极颓唐的。(×) 18.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中国人自尊自强的精神准则。(√)
第二章 《论语》与《孟子》
1. 孔子著名的教育观\\有教无类\\是指( A )
A.各阶层的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B.教育的内容不分类别 C.受过教育的人不必分类别 D.受过教育就不会成为败类 2. 20、“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中的“与”的意思是( C ) A.参与 B.和(连词) C.赞成 D.给予 3. 21、《大学》最早来源于( B )。
A.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B.《礼记》 C.程颢、程颐的整理 D.《论语》 4. 23、墨子主张“非攻”,是指反对( C )战争, A.防御型 B.攻击型 C.掠夺型 D.开拓型
5. 25、孟子论证的“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重要性的排位是( D )
A.天时、地利、人和 B.地利、天时、人和 C.人和、天时、地利 D.人和、地利、天时 6. 27、庄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都不存在差别,表现了(C)的世界观。 A.无为而治 B.“逍遥游” C.虚无主义 D.顺应自然
7. 28、《山木》的“游于道德之乡”,与《逍遥游》中的“无己、无功、无名”,与自然化而为一的意思基本相同。( √ )
8. 22、孔子把《大学》列为\\四书\\之首,它与《论语》、《孟子》、《中庸》一起成为儒家经典。( × ) 9. 24、“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中的“苟”是指假如。(√) 10.较之《论语》,《孟子》篇幅长议论多,但还是保留有语录体的形式。(√)
第三章《史记》与《汉书》
1. 30、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这里的“焉”是指(D)
A.怎么 B.同“鄢” C.哪里 D.于此 2. 2.司马迁 史记废钣鸨炯头垓下之围
32、《史记》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概貌,全书充满了(A ) A.批判精神和悲剧色彩 B.乐观精神和戏剧色彩 C.求实精神和批判色彩 C.乐观精神和抒情色彩
3. 34、“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中的“若”的意思是(C ) A.如果 B.承诺 C.你 D.这 4. 3.班固 汉书・苏轼传(节选) 35、《汉书》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 A )
A. 断代史 B.通史 C.正史 D.传记文学 5. 36、本文在衬托苏武的爱国忠贞时,用的事例是( D ) A.匈奴剑斩虞常 B.丁令盗走苏武的牛羊 C.苏
武吃野鼠和草籽充饥 D.卫律卖国求荣和张胜贪生怕死
6.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其作者是春秋时鲁国的史官左丘明。(√)
7. 33、乌江亭长说“江东虽小??亦足王也。”项王说:“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这两个“王”都用作动词。( √ )
8. 37、《汉书》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并称“史汉”。( √ )
第四章 唐诗
1. 1.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38.被清人王�]运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论唐诗诸家源流》)的“大家”是( B ) A.李白 B.张若虚 C.王维 D.孟浩然 2. 39.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诗歌在( A )进入了全盛时期。 A.唐代 B.宋代 C.清代 D.汉代 3. 40.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诗是( ) A.李白的《将进酒》 B.白居易的《长恨歌》 C.王维的《终南山》 D.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4. 2.王维 终南山
41.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蓝田烟雨图》),这个诗人是(C) A.李白 B.杜甫 C.王维 D.孟浩然 5. 3.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3.诗风豪迈飘逸的诗人是( C )
A.白居易 B.李贺 C.李白 D.杜甫 6. 4.杜甫 登高
45.诗风沉郁顿挫的诗人是( D )
A.白居易 B.李贺 C.李白 D.杜甫
7. 46.明代胡应麟《诗薮》说,全诗?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此诗是杜甫的( D ) A.《登楼》 B.《望岳》 C.《腊日》 D.《登高》 8. 5.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47.以下作品属于盛唐边塞诗的是:( D )
A、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B、王维《终南山》
C、孟浩然《过故人庄》 D、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9. 6.白居易 长恨歌
49.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是( A ) A、白居易 B、李白 C、杜甫 D、欧阳修 10. 7.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51.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 C )
A.皮日休 B.杜荀鹤 C、李贺 D.贾岛
1. 8.李商隐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53.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运用神话传说抒情的句子是( D )
A.东风无力百花残 B.蜡炬成灰泪始干 C.夜吟应觉月光寒 D.青鸟殷勤为探看 12. 9.杜牧 遣怀
55.下面属于杜牧的作品的是( B )
A.《秋声赋》 B.《阿房宫赋》 C.《上林赋》 D.《两都赋》
13. 42. 唐代以王维、高适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写作田园山水诗的传统,大力写作山水田园诗。( × )
14.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 )
15.《走马川行奉送出封大夫师西征》中的行”即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属近体诗范畴。(×) 16. 50.《长恨歌》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捉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 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 亦即点明全诗的主题。( √ )
17. 52. 《金铜仙人辞汉歌》直呼汉武帝为“刘郎”为“客”,表现了李贺不羁的性格和不受封建等级观念束缚的精神。( √ )
18. 54.《无题》诗以“无题”命题,是李商隐的创造。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
难以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寓义大都比较隐晦,内容或写爱情,或表面写爱情而别有寄托。(√) 19. 56.杜牧长于写七绝,可与盛唐“七绝圣手”王昌龄并肩。他的咏史怀古诗,风格俊爽高绝。写景也自然清丽,如《过故人庄》。( × )
第五章 宋词
1. 1.李煜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58.李煜在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绝命词是( C )
A.《长相思》 (一重山) B.《更漏子》 (柳丝长) C.《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D.《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 2. 2.柳永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60.“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柳词”是指( B )的词 A.柳宗元 B.柳永 C.李清照 D.苏轼 3. 64.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此句出自苏轼( A )
A.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B.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C.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D.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4. 66.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的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的作家是(B)
A.辛弃疾 B.李清照 C.柳永 D.苏轼 5. 68.下列词作属于豪放风格的是:( D ) A.李煜《虞美人》 B.柳永《八声甘州》
C.李清照《声声慢》 D.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6. 8.姜夔 扬州慢
70. 后世即以”清空“与”骚雅“标举词风的词人是( D ) A.李煜 B.柳永 C.李清照 D. 姜夔
7. 57.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 )
8. 59. 李商隐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 ( × )
9. 词到柳永手上,有了第一次革新。他从都市中下层人民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以写男女离别相思和个人流落江湖的羁旅之愁见长。他大量创作篇幅较长、结构复杂、音调更为繁复的慢词。( √ ) 10. 3.晏殊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62.“槛菊愁烟兰泣露”,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 11. 4.苏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63.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期的一篇名作,最能表现他潇洒旷 达的精神气度和不随物悲喜的人生态度。( √ ) 12. 5.秦观 鹊桥仙(纤云弄巧)
65. 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是根据我国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而创作的。( × ) 13.苏轼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
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14. 69.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实际上写伤春及男女之事。(× )
第六章 唐宋文
1. 1.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
71.《张中丞传后叙》在写作上的最大特色是( B )
A.抒情和议论并重 B.议论和叙事并重 C.叙事和抒情并重 D.叙事和描写并重 2. 72.韩愈的文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当时及后代的散文创作都有重大影响,有人把韩愈的文与( A )的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 A.杜甫 B.杜牧 C.杜审言 D.杜旬鹤 3. 2.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
73.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属于其散文作品中的( A ) A、山水游记 B、人物传记 C、讽刺文 D、论说文 4. 3.欧阳修 五代史伶官传序
75.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 A )
A.欧阳修 B.韩愈 C.柳宗元 D.王安石 5. 76.《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论证严密的( A )。
A.史论 B.政论 C.策论 D.文论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