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设计学历年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考研经验,考研重点笔记

来源:六九路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设计学考研工艺美术史考研辅助资料

锯齿纹

涡纹-崇拜把较细的陶土或瓷土,用水调和成泥浆涂在陶胎或瓷胎上,器物表面就留有一层薄薄的色浆。颜色有白、红和灰等。这种色浆,在陶瓷工艺技术上称“陶衣”,也叫“化妆土”、“装饰土”、“护胎釉”。陶衣作用大体有三种:一、美化胎面,起装饰作用;二、避免坯胎大量吸收釉水和烧裂;三、填补坯胎气孔。

泥条盘筑法

泥条法是通过泥条来构筑成型的一种盘筑技法。泥条可以是经手搓成,也可以通过压

泥条工具挤压成型。搓泥条时要把握好你的可塑性,以免在盘筑形状时产生开裂。如果你想以泥条盘筑法一次完成一件大作品或一件很复杂的作品,是较困难的。因为作品要有一定强度才能使你继续盘高,而且连接部位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才能保持胚体之间的粘接。在盘筑过程中,要把握好泥的干湿度,注意掌握好造型的轮廓线。以泥条盘筑法创作的作品特点是古朴、流畅,富于变化。

例一盘罐

先把泥条搓好,保持泥条粗细均匀

把泥条连接在一块事先做好的器底泥片上,并用手指在里面把它压紧

根据造型再一层一层盘高,注意胚体里面抹平,以使泥条之间连接更紧

盘到一定高度后收口

盘好罐口,做好罐的提手

以泥条法完成的作品

育明教育状元集训营政治冲刺资料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15年(1)联系自身实际,分析为什么\"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

潘多拉的魔盒\"取决于互联网的\"命运共同体\"?(5分)(2)怎样以辩证的思维方式认识与处理\"蚂蚁\"与\"大象\"的关系?(5

分)

2014年:(1)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中“巧”在何处?(6分)

(2)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和矛盾时,上述事例对你有何启示?(4

分)

2013年:(1)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两

事例所体现的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6分)

(2)“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对我们从事实践活动

有何意义?(4分)

2012年:(1)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帮助

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

(2)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3)上述两例对我们增强创新意识有何启示?

2011年:(1)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5分

(2)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

放错地方的资源?”

2010年:(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

之作”?

(3)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

2009年:(1)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6分)

(2)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何启示?(4分)

2008年:(1)“医生换位体验”活动中蕴含着何种哲理?

(2)从人的本质属性说明为什么“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更要

看到生病的人”。

(3)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医患关系的矛盾,按照矛盾辩证法该如

何对待和处理?

2007年:(1)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为什么会“全错了”?来源:考试大

(2)丁玲对成仿吾的认识的“转变”过程对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有何启示?

2006年:(1)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4分)

(2)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地思考问题有何启示?并举一例说明之。(6分)

分析题一、物质观

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实践意义在于:①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②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和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既对立又统一,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上是严格对立的,除此以外它们就联系在一起了:(1)物质决定意识。(2)意识反作用于物质。(3)二者相互转化。分析题二、实践的观点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方式,是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基础。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认识自然,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在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发展自己,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永恒主题。人类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分析题三: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和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1)事物的普遍联系(事物即系统)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辩证法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在联系中看到区别。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1)联系具有客观性。2)联系具有普遍性。

3)联系具有多样性: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2)事物的永恒发展(事物即过程)

1)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①新事物适应新的环境;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对旧事物的“扬弃”;③在社会领域,新生事物符合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

-------------育明教育夏老师

育明教育官网http://www.yumingedu.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