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驻山东记者 王长亮 通讯员 马双军
首先,实现“农民市民化”。该区出台了《关于对失地农民由农村户口改登城镇居民户口并实行有关优惠政策的规定》。按照规定,相关部门紧跟征地步
失地农民保障问题是各地经济建伐,在农民土地被征用后,立即为其设和城市化进程普遍遇到的一个突出办理“农转非”手续,将失地农民转问题。为破解这一“瓶颈”,彻底解化为市民,使农民身份首先得到转变。
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山东省烟台其次,实现“市民职工化、职工开发区根据国家政策规定,结合本地参保化”。以村为单位,在各失地村实际,创造性地实施了失地农民“两成立物业管理公司,为失地农民建立保一补”社会保障制度。其核心内容个人档案并将其全部纳入公司管理,是将被征用土地村的土地补偿款和安并按照企业职工社会保险政策,为失置补助费用来为失地农民缴纳城镇职地农民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发放生活补保险,实现了失地农民由“市民”向助费(简称“两保一补”),使失地农“企业职工”的转变。
民在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坚持量力而行,既保障失地农民办理退休手续后,可按月领取养老的基本生活,又减轻财政支出压力
金,并从缴费之日起享受医疗保险如何让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待遇。截至目前,已为3.4万余名失直接惠及失地农民,烟台开发区大胆地农民办理了基本养老、医疗保险,提出了“土地换保障”的思路,出台为8700余名失地农民办理了退休手了《失地农民“农转非”后实行基本续,累计发放退休金2亿余元,支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活补助试行医疗保险基金5400余万元;已有2.5办法》,并坚持量力而行,既保障了万余名失地农民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就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又减轻了财政业,就业率超过81%。
支出压力。
创新工作思路,实现“失地农一是保障水平适中。现行的五项民——市民——企业职工”的身份转变社会保险,失地农民只参加养老和医烟台开发区经过深入调研,以身疗保险,不参加生育、失业和工伤保份转变为切入点参照城镇职工政策建险,参保年限控制在15年,确保其立失地农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即“农退休后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缴费按民市民化、市民职工化、职工参保化”。
照企业缴纳社会保险的比例,集体缴
纳部分由公司用失地村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缴纳。
二是划分不同年龄段。“转非”时年满18至35周岁的,发给一次性生活补助费。对年满36周岁的中年人,逐年为其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对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老年人,可以趸缴15年的保险费本息,办理退休后即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三是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区财政局设立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专户,相关街道办事处均成立了,由区、办事处对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进行双重管理,确保资金安全、专款专用。
四是全力帮助失地农民到企业稳定就业。烟台开发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失地农民就业工作的意见》,在创造性地提出并严格落实免费分类培训、新建项目按征地面积(或注册资本)安置失地农民就业、设立劳务派遣中心组织灵活就业、组织失地农民进行项目土方施工等一系列促进就业措施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稳定就业的激励、奖励力度,对吸纳失地农民稳定就业的企业,大张旗鼓地表彰,并按50元/人的标准分别对企业劳资部门和企业负责人进行奖励,在三年内按照每年每人500元的标准发放岗位开发补贴;对稳定就业期间的失地农民,每人每月发放120元的稳定就业补贴,形成了既有优惠政策吸引、又有政府部门推动的失地农民就业格局。□
2008.2453“农村经济管理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