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
来源:六九路网
2012年4月 中国民康医学 Apr,2012 第24卷上半月第7期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 ̄Health Vol_24 FHM No.7 【残疾与康复】 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 韩树华 (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临沂276005) 【摘要】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将首次发病且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89例随机分为研究 组(145例)和对照组(144例),人院后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精神药物治疗和一般的心理教育,研究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干 预。出院后每3个月深人家庭进行家访或给予针对性具体指导,随访时间为2年。采用自制家庭用精神分裂症健康知识调查表,简明精神病 评定量表(the BriefPsychialric Rating Scale,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the 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 问卷(the 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GQOLI)、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Family APGAR index,APGAR)、坎伯威家庭问卷中文版(CFICV),服 药依从性量表分别与入院时、半年、1年、2年进行判定。统计分析通过家庭护理干预2年后,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复发率、服药 依从性、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家庭功能等指标。结果:入组时,精神分裂症的健康知识、BPRS、SDSS、GQOLI评分以及家庭功能障碍,高情感表 达的构成比等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年后,研究组健康知识评分、GQOL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BPRS、SDSS评分低 于对照组(P<0.05),严重家庭功能障碍、情感表达的构成比低于对照组(P<0.O1),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护理干预 对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功能的改善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护理;干预;精神分裂症;康复 doi: 10.3969/j.issn.1672—0369.2012.07.048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2)07—0867一O5 A study about the effect of famil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schizophrenia¥rehabilitation HAN Shu—hua (LinS,i City Mental Health Center,Shandong 276005,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amil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schizophreniag rehabilitation.Methods:289 first episode and hoaitalizde schizophrenia were deirded into study group(145cases)and control group(144cases)randomly.Both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dministered antipsychotics and common psychological education,furthermore study group received nursing interven— tion,All Patients received home visit or directed and detailed guidance every 3 months post discharged,and the total following up course was 2 years.All subjects were symptoms with a self developed schizophrenia health knowledge questionnaire,the Brief Psychi— attic Rating scale(BPRS),the 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the Genet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GQOLI),Family APGAR index(APGAR),Chinese version of Camber well Family Interview(CFICV)and compliance scble of taking medicine before treatment,after half year,1 year and 2 years.The knowledge about health,recurrence rate,compliance of taking medicine,quality of life,social and family function were analyzed after family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2 years.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o group in health knowledge,scores of BPRS,SDSS,GQOLI,constituent ratio of sever family functional impaimrent and high fafect express,et a1.After 2 years,compared with controls,study group showed signiifcant higher GQOLI score,Lower BPRS and SDSS scores,lower constituent ratio of sever family functional impaimrent and high affect express,and lower recurrence rate(P<0.05 or P<0.O1).Conclusions:The family nursing interven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venting schizophrenia from recurrence,im— proving quality of life and family function,et a1. 【Key words】Nursing;Intervention;Schizophrenia;Rehabilitation 精神分裂症是危害自己、家庭和社会的一类常 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家庭护理干预强调 见疾病,50%的精神分裂症最近发作缓解后1年内 护理要重视家庭和谐与健康,家庭成员成为精神分 有1次复发,大约85%的患者在5年内复发,精神分 裂症患者康复的参与者,指导家庭成员如何妥善照 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发生率约为53%ll J。家 顾患者,满足家庭和患者要求,指导其社会交往和技 庭照料者对精神卫生知识了解少,家庭环境不良,缺 能训练,从而对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提高患者的 乏有效的康复训练手段等均与复发、预后有密切关 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功能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系,因此,护理干预极为重要。开展家庭护理干预, l资料与方法 867 2012年4月 第24卷上半月第7期 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 ̄Health Apr,2012 Vo1_24 FHM No.7 1.1 资料选择2008年5月至2008年8月首次 特征、生活方式、自理行为现状、家庭情感表达方式 以及家庭功能等以及患者、家属与医生、护士的交流 发病本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并符合以下人组 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需求、心理支持需求、出院探访需求等,并评价家属 [Appendix A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CMD一3(in 健康知识水平和心理状态、健康教育需求,同时记录 part)]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无严重躯体疾病 患者的姓名、地址、联系电话。 及智能障碍;③愿意接受干预并能完成整个治疗过 289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 1.2.4 自我管理和教育训练根据不同患者的自 程者;④出院后患者与家庭成员生活在一起。收集 理行为现状和家属、患者的健康需求,结合面临社会 回归的诸多问题,制定自我管理和教育处方,包括精 组。研究组145例,男90例,女55例;年龄17—60 岁,平均(37.87±10.12)岁;病程3个月~10年,平 均(3.45±1.58)年;住院时服用抗精神药物剂量 (折合氯丙嗪剂量)200—500 mg/d,平均(325.42± 78.94)mg/d;住院时间(57.52±18.87)d。对照组 144例,男90例,女54例;年龄16~59岁,平均 (37.26±11.15)岁;病程3个月~11年,平均(3.62 ±1.56)年;住院时服用抗精神药物剂量(折合氯丙 嗪剂量)200~500 m#d,平均(325.32±79.08)mg/ d;住院时间(56.78±19.12)d。两组性别、年龄、病 程、文化程度、职业分布、用药剂量、住院时间等经统 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研究组病房为开放式,对照组为封闭 式。两组患者均按医嘱进行常规的精神药物治疗和 护理,并给予一般的心理教育,出院后要求患者和家 属按照医嘱进行精神药物维持治疗。研究组在上述 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出院后每3个月深人 家庭进行家访或给予针对性的具体指导,随访时间 为2年。 1.2.1 病房的设置与管理①完善陪伴制度,陪 伴人员根据患者需求而定,由直系亲属陪护,原则上 不超过2人,患者穿自己的衣服,不佩戴病员标志, 在家属的陪同下在院内外自由活动,自由支配财务 和购物;②取消统一化物品放置的管理制度,可放置 没有危险性的日常用品,娱乐品等,但放置应整洁; ③根据情况可以配备炊具,定点放置,专人管理;④ 增加病房温馨气氛,节13或生日赠送贺卡、礼物等。 1.2.2成立医疗护理小组护理部进行协调工作, 由1名主治医生、2名主管护师组成,具体负责患者 的医疗、护理干预、随访等全过程,同时对医护人员 进行教育培训,使护理文化从以“患者为中心”向 “以家庭为中心”的转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 系,向患者和家属说明家庭护理干预的概念、目的及 在康复中的作用,提供通过此种护理模式促使疾病 康复的实例。 1.2.3建立患者健康档案详细了解患者的个性 868 神病知识、抗精神病药的作用、不良反应、停药的危 害、定期复诊的必要性,良好的日常生活、和谐家庭 环境对康复的作用,如何识别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 如何识别复发的先兆症状或症状的表现形式,如何 面对应急和自我心理调节;如何安排患者的工作、劳 动、饮食、休息、体育锻炼等;如何表达情感意愿、寻 求帮助、减少与他人的隔阂与矛盾;如何料理家庭事 务、管理物品、钱财;如何进行社交礼仪等。每周2 次集体培训,时间60~90分钟,10~14人为一组,每 2周结束后召开座谈会,相互介绍经验,听取反馈, 并给予指导。同时每天进行社会技能训练,让患者 进行简单的劳动作业、工艺制作、参与文体娱乐活动 等,每天技能训练的时间因人而定。 1.2.5评定工具 自制家庭用精神分裂症健康知 识调查表,根据有关精神分裂症访谈(KASI)的中文 译本进行制定。内容包括诊断、症状、病因、药物治 疗、病程及预后和处理办法等6个部分,根据患者的 反应评分,1分(负向回答)、2分(中型)、3分(正向 回答)、4分(正向回答且有足够的知识);简明精神 病评定量表(BPRS) 评定精神症状及严重程度,采 用8级(0至7)评分法,总分及各因子分,得分越高, 精神症状越重;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 评 定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包括l0个项目,l~7分评 分;生活质量量表(GQOLI) 评价生活质量,包括四 个纬度,l6个因子,64个条目,1~5分评分,得分越 高生活质量越好;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Family APGAR index,APGAR) 评价患者的家庭功能,由 家庭成员填写,包括适应度、合作度、成长度、情感 度、亲密度5个因子,每个问题有3个评分,经常这 样评2分、有时这样评1分、几乎很少评0分,总分0 ~3分为家庭功能严重障碍、4~6分为中度障碍、7 ~10分为功能良好。坎伯威家庭问卷中文版(CFI —CV) j,由费立鹏修订,包括5个纬度,批评性、赞 扬性、敌对性、热情性、情感过分参人,具有良好的信 度和效度,如有6次以上的批判性话题、或任何类型 的敌对、或情感过分参与至少评3分,大于3分为高 2012年4月 中国民康医学 Apr,2012 第24卷上半月第7期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g Health Vo1.24 FHM No.7 情感表达。服药依从性量表 J:分3级,完全依从性 2 结果 (患者自愿按时、按量服药)、部分依从(在监督下能 2.1随访情况入组时研究组145例、对照组144 按时、按量服药)、不依从(拒绝服药)。在人组时、 例,去除失访、资料不全者,实际完成研究组132例, 半年、1年、2年进行问卷及量表调查。统计分析通 对照组131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职 过“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2年后,精神分裂症 业分布、用药剂量等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 患者的健康知识的了解、复发率、再次住院率、服药 (P>0.05)。 依从性、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家庭功能等功能指标。 2.2两组患者、家庭健康知识的比较人组时,研 课题实验前研究人员对上述工具进行统一培训 究组患者、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知识的了解与对照组 并进行一致性检测,Kappa值为0.85~0.96。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2年随访 1.3统计学方法将数据资料输入计算机,建立数 时,研究组患者、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知识的了解高于 据库,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 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量资料用t检测,计数资料用 检测。 表1两组患者、家属健康知识的比较( ±S) ①组内比较,经t检验,P<0.05;②组内比较,经t检验,P<O.05。 2.3两组患者家庭功能的比较入组时,研究组患 两组服药依从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4。 者家庭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表4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n(%)] 0.05);干预后2年随访时,两组家庭功能有显著性 差异(P<0.O1),见表2。 表2两组干预前后家庭功能障碍的比较[n(%)] 2.6两组患者BPRS评分的比较入组时,BPRS 总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 2年随访时,研究组BPRS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 显著意义(P<0.01),见表5。 表5两组患者BPRS评分的比较( ±S) 2.4两组患者家属情感表达的比较人组时,研究 组患者情感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干预后2年随访时,两组情感表达有显著性 差异(P<0.O1),见表3。 2.7两组患者SDSS评分比较入组时,SDSS评分 表3两组患者家属情感表达的比较[n(%)] 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2年 随访时,研究组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 异(P<0.05),见表6。 表6两组SDSS评分比较( ±S) 2.5两组服药依从性的比较干预后2年随访时, 869 2012年4月 中国民康医学 MedicM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g Health Apr,2012 Vo1.24 FHM No.7 第24卷上半月第7期 2.8两组患者2年后复发率的比较2年后,研究 总分及4个纬度评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O.05),2年后,研究组GQOLI总分及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 差异(P<0.01),见表7。 组复发36例,复发率27.27%;而对照组复发58 例,复发率44.2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6.60,P<0.01)。 2.9两组患者GQOLI评分比较入组时,GQOLI 表7两组GQOLI评分比较( ±S) 3讨论 者诊断的某些认识。白茹等报道家属缺乏精神分裂 症相关知识的认识可使复发的危险性增加16 倍_l 。因此,促使患者和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知识水 平的提高可降低复发率。 3.3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可改善家庭功能、 3.1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的意义 目前 国内精神病防治机构的管理模式大多停留在封闭状 态,并限制患者家属进行探视,仍然将患者看成从家 庭中分列出的单独个体,存在着家庭成员过多的介 入和探视可能加重患者的不安心理、影响医疗安全 降低高情感表达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着 等隐患,造成患者家属不能满意医疗护理的要求。 实际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过程,是社会再适应 的过程 J。国内12个地区资料调查发现,影响康复 的因素中家庭照顾占首位。目前社区中精神分裂症 家庭功能障碍和高情感表达方式,与家属对患者的 态度有关,并且家庭功能、情感表达影响着精神分裂 症的预后和复发 12 3。APCAR、CPI—CV评分结果显 示,研究组与对照组家庭功能障碍者以及高情感表 达的构成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家庭 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家庭功能和降低家属的 情感表达。因此,开展家庭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 患者获得的主体仍旧是家庭 9 J。以“家庭为中心” 护理干预是将家庭看作一个护理单元。运用相关的 家庭系统理论制定可行的干预对策,体现“尊重、支 持、灵活性、选择、合作、信息、授权、力量”的核心护 理理念,以达到促进精神分裂症全面康复的目的。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可营造具有家庭氛围的 家庭环境、提高家庭功能、降低家属的情感表达、减 少患者与他人特别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压力,让患者 家属特别是主要照料者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扮演特 殊的角色,能够主动介入和参与对患者有利的康复 活动中,使患者得到必要的家庭支持,促进并改善患 医疗护理环境,为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医疗资讯。 将护士、家属、患者融合为一体,能够随时与患者沟 通,护士可通过家属的支持系统,更全面了解患者病 者的自理行为和生活的能动性,达到康复的目的。 3.4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有利于病情缓解和 稳定研究表明抗精神病药物的持续、巩固治疗是 防止精神分裂症复发的最重要因素。提高患者对维 持治疗的依从性是改善精神分裂症预后的关键 。 药物依从性涉及两种行为,即是否连续服药和是否 情,为患者提供全心身服务,满足患者需求,掌握社 会适应技能,体现了人性化管理模式。 3.2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家属 的健康知识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以“家庭为中 心”护理干预的运用,可提高患者、家属对精神分裂 症知识的了解,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按剂量服药,这与患者和家属相关知识的缺乏、患者 自理管理差、精神症状的影响有关,因此通过治疗后 病情缓解和人为干预,可以使得出院后患者药物依 从性得以提高。本文资料2年后研究组的治疗依从 性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这也为研究组患者 <0.05),表明家庭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及家属获 得知识和信息,借此改变家属对患者的态度以及对 精神病的不正确认识,能运用知识和技能帮助患者 改善生活。只是在病因和出院后对诊断的认识上研 究组改变不明显,与国外的报道相一致,即家属比较 倾向于固守原来他们对病因的认识 。精神分裂 症的诊断在国内对于大多数家庭都有耻辱感和难以 接受,一旦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家属就会动摇对患 870 的病情稳定和降低复发率奠定了最必不可少的基 础。BPRS、SDSS、GQOLI评分显示,2年后研究组 BPRS总分及各因子分和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以“家庭为中心”护 2012年4月 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 ̄Health Apr,2012 第24卷上半月第7期 Vo1.24 FHM No.7 理干预可以维持疗效、改善精神症状、减少社会功能 残疾、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定期讲解精神卫生知识, 进行心理教育和自理管理训练,不仅给患者及家属 提供各种学习知识、交流体会、相互支持和理解的机 会,使他们端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态度,增强战胜 疾病的信心,帮助患者家庭妥善解决好各种与患者 有关的心理应激问题,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为患者 康复创造适应的环境,给患者心理、社会支持,培养 患者自尊、自信、自爱,从而为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 奠定基础,同时良好的家庭支持有利于促进患者与 社会接触和情感的交流,减少情感和社会功能的退 缩。由于患者生活技能和社交能力的提高,会积极 卫生杂志,1995,9(5):227—231. [5] 张作记.行为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5:54—156. [6]候再金,冉茂盛,向盂泽,等.坎玻威尔家庭会谈表的引进和信 度、效度初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1):15— 17. [7]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 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刊):127—131. [8]沈渔邮.精神病防治与康复[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29 —34. [9]簿金玉,张翠红,刘宁,等.家庭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 人的康复作用[J].护理学杂志,2003,18(3):163—165. [1O] Berkowitz R,Eberlein FE,Kuipcrs L,et a1.Eduemion relmives about schizophrenia[J].Schizophrenia Bulletin,1984,10(3): 418—429. 参加集体活动,使住院和出院后的生活更加丰富,生 活质量也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Libeman RP.Handbook of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M].New York:Macmillan,1992:345—367. [11] 白茹,王传跃,王志英,等.精神分裂症复发患者家属的调查 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36—937. [12]Hashemi AH,Cochrane R.Expressed emotion schizophrenia:a review of studies across culture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 chiatry,1999,11(2):219—224. [2]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8:81—93,214—217. [13]刘琳,岳淑英,李金丽,等.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 自知力恢复、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04,39(5):330—332. [3] 沈渔邮.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3, 405,413. (收稿日期:2011—12—28) [4] 李凌江,郝伟,杨德森,等.生活质量问卷的编制『J_.中国心理 【心理与健康】 765名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 张彬,寇金爱,刘爱东,张冬梅,方东海 哈尔滨150027) (哈尔滨市普宁医院,黑龙江【摘要】 目的: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哈尔滨四所高校765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问卷调查。方法:本研究在 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大学生人格量表(UPI)进行量表调查I1]。结果:(1)参与调查学生中属于I类需重点关注的对象有 89人,占l1.6%,其中有自杀倾向的学生15人,占1.9%;属于Ⅱ类可能存在心理问题,需引起关注的有227人,占29.07%;属于Ⅲ类心理健康 的学生有452人,占59.09%。结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希望教育学家及学生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但注重孩子身体的发育,也要关注 孩子心理发育,运用科学教育方式引导孩子心理健康成长。 【关键词】 大学生;大学生人格问卷;心理健康 doi:10.3969/j.issn.1672—0369.2012.07.049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2)07—0871—02 1对象与方法 800份,有效765份,有效率为95%,其中,男生482 人,占63%;女生283人,占37%。大一163人,大 1.1 对象本研究选取采用双盲整体随机取样法, 选取哈尔滨市4所大学8个专业学生,选取结果为 二158人,大三237人,大四207人;师范院校118 哈师范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和日语(日语与英语辅 人,理工院校286人,高职院校361人。 修)专业、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电算化会计专业 1.2方法 和财务管理专业、哈铁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类专 1.2.1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UPI)… 调查表 业和工程造价专业、东北农业大学发酵工程专业和 是由1966年参加全日本大学保健管理协会的13本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问卷 大学心理咨询员和精神科医生集体编制而成的。 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