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积累运用
1.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慈善并不是简单地捐款了事:而是投入爱心、细心和用心的过程:是一个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过程。 ....
B.有了吃苦耐劳的理念和心态:就不会在工作中拈轻怕重。 ....
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人对扑面而来的发展态势漫不经心。 ....D.白求恩同志支持中国反法西斯斗争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 ....
(解析:C.“漫不经心”指做事情随随便便:一点也不认真。此处应改为“漠不关心”。)
3.下面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处应填入的句子:与原文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A)
白求恩故居的房屋: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淡绿色的二层小楼:掩映在树木中。________。这就是孕育了白求恩的地方:一个地杰人灵的小镇。
①我拾起几片红叶——是白求恩家枫树上的红叶呵 ②弯下腰来:火红满眼
③将红叶随手夹在《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作品集》中
④楼前是绿色的草坪:红叶层层散落其上:看上去分外美丽
⑤直起身来:蓦然回首:那座小楼所有的玻璃窗:竟都是燃烧的火 A.④②①③⑤ B.④②③①⑤ C.①③④②⑤ D.④①③②⑤
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由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264名女学员抽组的白求恩医疗方队:是这次阅兵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这次阅兵中:方队创造了几个“唯一”:唯一以外国人名字命名的方队、唯一由院校抽组的方队、唯一的女兵乘车方队。白求恩精神传人:肩背药箱救死扶伤:扛起钢枪能打胜仗:强军路上中国女兵英姿飒爽。
[示例]白求恩医疗方队:英姿飒爽成靓丽风景线。 5.说说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句式:并分析其作用。
(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运用了两个双重否定句。表达的语气更强烈:表现力更强:强调了白求恩精神感人至深。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排比句式:增强了语言气势:突出了纪念白求恩的重要意义:给人以鼓舞。 6.学习这篇文章后: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领会白求恩精神的实质:老师建议同学们办一期黑板报:请完成下面的准备工作。
(1)为这次黑板报确定一个鲜明的主题。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
(2)请设置几个栏目:并简要介绍一下每个栏目的名称及栏目内容。(至少三个栏目) ①生平简介:介绍白求恩的生平事迹。②名人风采:着重介绍白求恩的精神品质。③代代相传:介绍我们今天该如何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的精神。
(3)在板报中:小雪同学为班级黑板报抄写了一段文字:但有两处错误:请你帮她修改。 ①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近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②他无时无刻都在为中国的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①处画线句:将“近”去掉。
②处画线句:将“无时无刻”改为“每时每刻”:或将“都”改为“不”。 02课内精读
阅读“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完成下列题目。
7.请结合选文内容填写下表。
白求恩 不少的人 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对工作 极端的 负责任 对同志 对人民 极端的 热忱 8.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
两个“极端”从程度上深刻地体现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对同志对人民的态度:与下文“不少的人”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赞扬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9.文中对白求恩用了三种称呼:即“白求恩”“白求恩医生”“白求恩同志”:请从表达对象的角度说说这样称呼的原因。
白求恩:转述从前线回来的人说的话:白求恩医生:从病人和医务工作者的角度来说:白求恩同志:从共产党员的角度来说。 03拓展阅读
学者的态度与精神
宗白华
①我向来最佩服的: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最景仰的:是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
②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怎么样?他们的态度就是:绝对地服从真理:猛烈地牺牲成见。 ③古印度学说的派别将近百种:他们互相争辩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但他们争辩的态度:却很可注意。当未辩论以前:那辩论者往往宣言:“若辩论败了:就自杀以报:或归依做弟子。”辩论之后:那辩论败的不是立刻自杀:就是立刻归依对方做弟子:决不作狡辩:
①
决不作遁词:更没有无理的谩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的现象:像我们中国学者的常态。这种态度:你佩服不佩服?这才真是“只晓得有真理:不晓得有成见”呢!这就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我希望中国的新学者也有这种态度。
④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又怎么样呢?他们的精神就是:宁愿牺牲性命:不愿牺牲真理。 ⑤欧洲中古时的学者:因发明真理:拥护真理:以致焚身或入狱的:很不鲜见。他们那为真理而牺牲生命时所受的痛苦:若给中国学者看了:觉得很不值得。但真理却因此昌明了!人类却因此进化了!那学者一时的生命与痛苦又算得什么:那学者的心中只晓得真理的价值:不晓得自己生命的价值:这才真正是“学者的精神”!
⑥总之:学者的责任本是探求真理:真理是学者的第一生命。小我的成见与外界的势力:都是真理的大敌。抵抗这种大敌的器械:莫过于古印度学者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欧洲中古学者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这种态度: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国学者应具有的态度:应抱的精神!
(有改动)
【注释】①遁词: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 10.请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2分)
(中国)学者应该具有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1分)和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1分)。
11.从第③段画线句子看:如果辩论失败:中国学者会有哪些“常态”?(3分)
如果辩论失败:中国学者的“常态”主要有:在失败后常“作狡辩”(1分):常“作遁词”(1分):甚至出现“无理的谩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等现象(1分)。
12.对选文的结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3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3.第⑤段谈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时:提到“中国学者”有什么作用?请加以分析。(4分)【详见本课“学法点津”】
通过对比(1分):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学者的精神”:也说明了中国学者缺乏“真正的学者精神”(1分):鲜明地表达作者的观点(1分):为文末中心论点的提出提供了论据(1分)。
04写作创新
14.课文第3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先正面赞扬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然后又与一些“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的人的表现作对比:突出白求恩精神的难能可贵。请运用对比的手法:以“听取意见:才能集思广益:成就大业”为中心:写一个100字左右的片段。
【写法分析】在写作中使用对比的手法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横向对比。即将两个事物的不同方面作对比:或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或者是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二是纵向对比。即按照时间的顺序将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进行对比:或是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三是正反对比。即把两个某方面正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以突出文章主旨。
【例文】听取意见:才能集思广益:成就大业。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终客死他乡:唐太宗虚心纳谏: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终得大唐盛世太平。
对 比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修辞手法。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
辨别是非。
【典型例题】课文第2、3两段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白求恩同志的高贵品质。默读这两段: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本文不仅是为了颂扬白求恩:而且是为了教育全党:向白求恩学习:所以既评述白求恩:又批评党内的不良倾向。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通过对比:显出差距:更加有力地证明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
【技法点睛】对比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答题格式: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对比:将……和……对比:强调/突出(表达/表现、赞扬/讽刺等)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