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五结合” 完善“四环节” 中心组学习出实效
——航天职大党总支中心组学习交流材料
各位领导:
航天职大党总支在中心组学习过程中,紧紧围绕发展稳定的这一主题,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努力创建思想好、作风硬、素质高、能力强的党组织。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五结合”,明确学习内容
将学习与中央精神相结合。党总支中心组学习始终把学习中央精神放在首位,统一思想,提升觉悟,全面落实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先后组织了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及中央领导人重要讲话等多次专题学习,为了解国家宏观政策,进行科学决策奠定了基础。
将学习与职业教育政策相结合。学校作为职业院校,职业教育政策直接决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为掌握教育政策,2014年结合全国职教大会,学校组织安排了职业教育政策研究讨论专题。另外,每年年初都将教育形势及任务作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
将学习与中心工作相结合。党总支中心组学习始终聚焦中心工作,为中心工作建言献策、保驾护航。近年来先后围绕招生工作、事业单位改制、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培训工作面临的形势及业务拓展等主题组织了学习研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有力的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将学习与“走出去”考察相结合。近年来学校组织策划了多次“走出去”的学习方式,拓
展思路,开拓视野。先后前往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航天四院向阳培训中心、中航-西航培训中心、陕鼓集团、陕西省电力技工学校、陕汽汽车技工学校等单位进行考察学习,与这些院校(培训机构)负责人就发展模式、管理架构、资金来源、教育教学、招生就业、职工培训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逐渐明晰学校发展思路。
将学习与转变作风相结合。党总支中心组学习从实入手,以反对“四风”为重点,积极推进会风、文风和工作作风的转变。会前向与会人员发放学习资料,提前准备发言材料;会上突出重点,发言言简意赅,力求开短会;会后身体力行,践行会议要求。党总支推进的领导干部带课、值班等措施,使领导干部直接深入一线,进一步拉近了与教职工和学生的距离,推进全校工作作风的改变。
二、完善“四环节”,确保学习效果
完善学习制度。2014年对《陕西航天职工大学党总支中心组学习制度》进行了修订,对学习内容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学习通报管理,使中心组学习有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使党总支中心组学习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制定学习计划。每年制定印发《陕西航天职工大学党总支中心组、中层干部及党员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的指导思想、重点、内容、方式和要求,提出学习任务和时间节点。党总支中心组在学习过程中,安排多次交流座谈,通过交流,互相启发,达成共识,切实把学习过程转化为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明确学习任务。每年党总支中心组将结合实际,制定12个学习专题,明确各专题的负责人。2014年,要求领导班子至少自学4本书籍,其他人员至少自学2本书籍;提交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论文;结合主管工作,完成一篇《专题调研报告》。
加强工作检查。党总支坚持学习制度,严格考勤,每次集中学习因事不能出席者,须事先请假;中心组成员要认真做好学习笔记,不定期进行检查。
三、指导中心工作,学习成效显著
党总支积极将中心组学习成果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动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14年9月学校被确定为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实施单位,2014年10月,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学校,成为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重点扶持的职业院校。学校成功承办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陕西省选拔赛CAD机械设计、平面设计技术2个项目的比赛,我校参赛选手进入CAD机械设计前五名、平面设计前两名。
2014年高职招生536人,技校招生512人,成人招生186人,全年1100人的招生目标圆满完成。“培优班”工作持续推进,课程进一步优化,教学、就业管理不断规范。高职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1%,技校就业率达到98%。
我们在总结成绩的,也清醒地看到,党总支中心组学习与院党委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学习气氛还不浓厚,理论学习的途径还需多样化,阵地和载体建设有待提升。在今后工作中,将以这次学习交流会为契机,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个人自学与研讨、带头学与带动学、学习与运用的关系,着力提升党总支的理论实践能力,使中心组学习再上一个新台阶。
我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人,也从没有独立生活过,直到来了加国。
然后发现,有生俱来的独立细胞瞬间苏醒,几乎可以万事不求人,独立自强到令自己刮目相看。
其实是环境使然,因为我也求不到人,举目无亲,求人不如求己。
一个人带着女儿东奔西走,上下求索,差不多半年的时间,生活才算安定下来。
有幸结识了几位华人朋友,圣诞节前第一次聚餐,说起各自的安居经历,无不感叹,加国是个锻炼人的好地方,堪堪把在座的娇娇女都变成了女汉子。
主人是一位大我两岁的姐姐,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最是热情好客,令人宾至如归。
席间说起各自的圣诞计划,我打算带女儿去夏威夷度假。
话音刚落,便有两个声音相继表示可以负责我的机场接送。
我和这里的许多老外一样,早在订机票的同时就租好了机场的昼夜停车,自驾往返机场。于是婉言谢绝了朋友的好意。
“下次不许再这样了啊!知道你是不想给人添麻烦,但你知不知道我们就是喜欢被麻烦呀?”主人心直口快地埋怨道。
“我是早上七点的航班,五点半就得值机,四点半出发,若是让你们送的话,岂不是要跟我一样倒时差了,如果是中午的航班,我就不客气了。”
“任何时侯都不需要客气。朋友是用来干什么的?朋友就是用来相互亏欠的。因为把你当朋友,所以我有求于你的时侯才不会犹豫,反之你有需要的时侯,也理所当然地来求我办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是在一次次的相互亏欠互还人情的过程中日渐亲厚的。我巴不得你麻烦我,这样下次我麻烦你的时侯就理直气壮了,否则你从不求我,我怎么好意思去求你,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我把这当作了一堂宝贵的人情世故课。简单朴实的道理,却蕴含着与人交往的大智慧。
怪不得她周围有这么多的朋友,我很羡慕她为人处事的通透。
从那以后,我学会以另一种方式与人相交,大方索取,大方回报,有欠有还,交情不断。
有位家长临时有事找人代班去图书馆做义工,我正好有时间,立刻响应。之前我们只是恰好在同一个家长群里的点头之交,见面连话都没说过两句。事后,她主动表示有机会一定要替我一次班,我欣然接受,你来我往的便成了朋友,更是将相互代班发扬成了传统。
邻居外出期间托我帮他浇花剪草送收垃圾桶,我爽快地同意,等我回国时,也毫不犹豫地请他为我服务。有一天我不在家,监控摄像头通过手机提示我的院门被风刮开了,摇摇晃晃,还没来得及通知朋友帮我去看一眼,就见邻居走进了画面,拿着工具帮我把松掉的门拴修好,关门离去。我又欠了他一次,没关系,下次包饺子时给他多煮一份。
女儿的玩伴度假回来带给我们一罐锡兰红茶,等到春天,我从国内给她捎回明前龙井。她妈妈种的蓝莓大丰收,送给我一盆,我吃不了做成了蓝莓酱,又给她送回去一瓶。下一次,她干脆叫我去她家,品茶煮蓝莓酱。
几年下来,我不再是当初那个独在异乡求助无门的女汉子,如今女汉子仍在,却是同在异乡,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朋友是用来相互亏欠的,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