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护理安全管理在留置导尿管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六九路网
福建医药杂志2O11年8月第33卷第4期Fujian Med J,August.2011,Vo1.33,No.4 ・ 169 ・ 参考文献 Eli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 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1. [2]何怡发,谢帆,王石斌,等.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E33毛兰芳、乔惠君、黄慧玉,等.住院精神分裂症合并躯体疾病 相关因素临床调查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8,3 (5):406—407. [4]陈淑清,王述彭,刘静芬.精神科护理学EM].长春:吉林科 学技术出版社,1994:78—88. EJ3.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0,12(7):333—334. 护理安全管理在留置导尿管护理中的应用 福建省闽清县医院外科(闽清350800) 陈越郑雪如 魏小玲。 号选择、操作方法、插管长度、尿管的固定、教育指导、置 管后的护理等方面有全方位的规范,实施全程安全管理。 2.3.1 插管方法:根据患者性别年龄选择合适型号的尿管, 护理安全是患者在接受护理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 定的规章制度允许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 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标志, 是保护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对维护医院正 掌握尿道的解剖生理特点 ],成人男性尿道长度为16~22 cm,女性为4~5 cm,导尿时导尿管自尿道外口经尿道插入 常工作秩序和社会治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留置导尿在临 床中是一项十分常用的护理操作,在临床中由于个别护士法 律意识不强、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的不完善、护患沟通 不够等因素,致使与留置导尿管有关的护理投诉与纠纷时有 发生,为确保留置导尿管的护理安全,我科在留置导尿管护 内口,因导尿管前端至气囊还有约5 cm,故见尿液后应再 插入7~10 cm,然后再充盈气囊,并向外轻轻拉导尿管至 遇阻力为止,此时,球囊正好位于尿道内口处,确保球囊在 膀胱内。气囊充盈以蒸馏水为宜。 2.3.2预防并发症:(1)应用气囊导尿管应选择注水法, 理中实施了护理安全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 如下。 l 一般资料 注水量为15~20 ml,将尿管固定在大腿前方,并将固定用 氧化锌胶布改为3M抗过敏透气胶布使固定更加牢固,防止 患者翻身时牵拉尿管而导致脱出以及胶布过敏现象,尿袋应 固定在低于尿道口位置,但不能过低,防止牵拉尿管而导致 尿管脱出。(2)尿路感染是留置导尿管最常见的并发症。导 尿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用碘 伏消毒尿道口,行生理性膀胱冲洗预防尿路感染。神志清醒 的患者鼓励其多饮水,昏迷的患者给予多喂水(24 h大于 2 000 m1)增加尿量以达到生理性冲洗膀胱的目的,减少细 菌进入尿道的机会。(3)插管前先检查气囊有无破损,管壁 及气囊有无薄弱处,防止破裂导致尿道及膀胱黏膜损伤,妥 善固定尿管和尿袋,防止烦躁不安的患者将尿管强行拔出导 致的尿道黏膜损伤。(4)选择型号合适的导尿管以减轻刺 激,避免因膀胱痉挛而导致漏尿。 2.3.3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将留置导尿管的检查列为护 理常规的内容,班班交接,责任到人。具体检查内容为导尿 管有无脱落、是否自行拔管、是否固定牢固等,如有异常及 时处理。 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我科住院需实施留置导尿 管的患者110例设为观察组,其中男46例,女64例;年龄 19~92岁,平均52岁。将2010年2月以前实施留置导尿管 传统方法的护理的100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4O例,女5O 例;年龄20~78岁,平均5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上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2.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护士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护理安全工作的前 提[1]。通过组织科室小讲座,针对留置导尿管护理中产生的 脱管、尿路感染、尿道损伤、渗尿等并发症,逐一进行分 析,从中找出原因,分析可造成的不良后果,从而提高护士 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转变护理观念,增强责任感。同时加 强护士心理、人文、社会科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提高 护士的沟通能力与安全防范意识。 2.2加强医患沟通。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和隐私权:操作 前护士必须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并 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行留置导尿的目的、意义、配合要 点、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待患者思想放松后进 行插管操作,同时做好必要的隔离措施,尊重患者的隐私 权,取得患者的信任。 2.3.4完善导尿管记录:护理记录是发生医疗纠纷时的重 要法律文件。为规范导尿管护理记录,要求护士将导尿的时 间、量、管道是否通畅、是否发生脱管等详细记录在特别护 理单上。 2.3.5解决人力资源不合理,护士超负荷工作问题:打破 2.3加强规范操作培训,提高护士业务素质:护士的业务 技术水平是护理安全的重要保证,为减少留置导尿管护理并 传统的排班模式,大胆改革,推行弹性排班,根据不同时 发症的发生,利用晨会讲解规范的留置导尿操作,观看CD 操作录像和图片资料。让护士从操作前用物准备、导尿管型 1福州市第一医院 段、护理工作量进行动态安排人力资源,如突发事件、危重 病抢救、医疗纠纷等,以确保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 2福州市第四医院 福建医药杂志2011年8月第33卷第4期Fujian Med J,August 2011,Vo1.33,No.4 3 结果 护理安全管理的教育培训,规范导尿管插管技术,严格执行 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前后留置导尿管插管成功率、并发症 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完善留置导尿管护理 发生率及投诉率的比较采用 检验,结果见表1。 记录,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有关的护理投诉明显降低。 , 因此护理安全管理能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表1两组患者导尿管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 投诉率比较[例(%)] 参考文献 [1]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I-M].北京:科学 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51. [2]贾汝汉,张孝斌,李明.泌尿生殖系统急症[M].北京:人民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卫生出版社,2000;2-8. 4结语 留置导尿管属于侵入性治疗,具有一定难度。通过实施 主动固定螺旋导线法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围术期护理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福州350001) 庄玲丹 植入式人工心脏起搏器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 一般右心房送至右心耳部,右心室送至心尖部或室间隔部, 起搏和/或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用于 左心室送至左冠状静脉;采用主动固定法固定导线,测试起 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度II型以 搏阈值等参数并记录,证实导线固定良好后退出导丝,将导 上的房室传导阻滞、反复发作的颈动脉窦性昏厥和心室停搏 线与脉冲发生器连接,再将脉冲发生器置入术侧预先制好的 等,也可用于治疗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者、肥 上胸部囊袋内,缝合皮肤、包扎,将患者送回病房。 厚梗阻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等,此方法成功救治了许多 3护理 心脏病患者。随着起搏器治疗范围的扩大,植入式心脏起搏 3.1术前护理: 器的类型从单腔起搏器发展到双腔、三腔起搏器,起搏导线 3.1.1加强心理护理:手术前,由于患者及家属对病情和 (即起搏电极)的植入部位也更多地涉及到心脏的特殊部位, 手术不太了解,且安装起搏器的价格也比较昂贵,因此在思 如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低位房间隔、高位房间隔等,而越 想上和经济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顾虑,心理压力很大,也很紧 来越多的患者需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这需要借助于主动固 张。因此,要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向他们介绍患者的病 定电极导线[1]。我院近几年共有78例患者采用主动固定螺 情,起搏器安装的意义与安全性,手术的大致过程与术中配 旋导线法植入了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仅1例患者术中出现心 合要点,必要时还可让同病区已成功安装过起搏器的患者现 肌穿孔,其余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通过严密的病情监 身说法,耐心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消除紧张情绪,增 测、精心有效的优质护理,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 强手术信心,从而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手术。 出现,随访检测起搏器各项参数均正常。现将有关护理报告 3.1.2指导患者完成各项常规检查:包括血尿标本、常规 如下。 心电图、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胸片等。 1临床资料 3.1.3完善术前常规准备:(1)皮肤护理:手术部位常规 本组78例患者均为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 备皮;(2)排便护理:训练床上大小便;(3)饮食护理:宜 治住院病例,男45例,女33例;年龄52~73岁,平均 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无需禁食;(4)睡眠护理:术前晚 (62土10.3)岁。其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46例,二度Ⅱ型房 保证良好的睡眠,必要时可使用助睡眠药物;(5)术前应建 室传导阻滞ll例,心房颤动伴长间歇l1例,病态窦房结综 立静脉通路,备好一切抢救用物。 合征1O例。所有患者予完善术前准备后均采用主动固定螺 3.2术后护理: 旋导线法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仅1例患者术中 3.2.1严密监测病情:有条件的应入住CCU病房,进行严 出现心肌穿孔,其余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进行严密的 密的心电监护至少24 h,注意观察起搏器的工作情况、有无 病情监测,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恢复良 起搏信号及心电的变化,询问患者症状,及时发现起搏器电 好,无并发症出现,随访检测起搏器各项参数均正常。 极移位、起搏器功能障碍及心肌穿孔等并发症。 2手术简介 3.2.2防止电极移位:虽然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脱位几乎 植入式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在导管室内进行。患者取 没有[2],但电极导线脱位的可能性还是存在,因此术后患者 合适体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麻。经锁骨下静脉穿刺,送 仍需绝对卧床休息1~3 d,保持平卧位或稍向左侧卧位,同 人导丝,经透视证实导丝的位置后,沿导丝送入螺旋导线, 时保持术侧肩关节制动,避免用力咳嗽。生活护理由护理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