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优点:
1、通过学生活动检测各个目标的达成,整个过程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目标能有效的落实
2、为了达成本节教学目标,采用观察、实验、讨论、阅读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从具体的实验中建立抽象的概念,进一步理解其物理意义,从而使学生提高观察实验能力,提高思维分析能力,达到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本节课教学设计的缺点:
1、新课引入缺乏新意,不能调动学生的兴奋点
2、一下子把很多问题全抛给学生,让学生无从下手,不如把问题整合3、缺乏一个反馈的环节
4、引导学深思考问题时,问题设计的不够艺术,过于直白,影响学生探究思维的训练
三、改进的建议:在设计实验、设计问题时,我认为应本着“低台阶,小步伐”的原则,降低实验设计的难度。因此我建议在
1、“2、磁体上各部分磁性的强弱相同吗?;”的后面追加“怎样才能知道磁体上各部分磁性的强弱是否相同呢?”;
2、在“3、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两端指向有什么特点?”的后面追加“怎样做才能使小磁针静止时能自由转动呢?”:
3、在“4、磁体相互作用有什么规律?”的后面追加“想一想你在小学科学课上介绍过吗?实验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
4、在“5、能让原来没有磁性的铁钉、钢针等获得磁性吗?”的后面追加“你有什么办法呢?” 四、这样改进的好处:
1、降低设计实验的难度;
2、明确实验的观察目的,降低实验的盲目性;时间,少走弯路;4、保证学生进行实验的连续性。、减少学生设计实验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