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红楼梦》所叙宦官的历史背景研究

来源:六九路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红楼梦》所叙宦官的历史背景研究

作者:陈鉴宇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30期

摘要:《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传统文化集大成者,关于它的研究数不胜数。本文将以《红楼梦》中关于宦官的叙述作为切入点,根据《红楼梦》对宦官的描写,研究其历史背景,得出的主要结论是《红楼梦》中叙述的宦官生活,实际上是明代宦官的写照。 关键词:《红楼梦》 宦官 历史背景 引言

《红楼梦》是一部深受读者喜爱的古典文学作品,全书故事以四大家族兴衰为背景,演绎了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等几位主要角色的爱情故事,特别是对贾府琐事和闺阁闲情的描述,十分细致入微,让人流连忘返。许多红学研究者认为,《红楼梦》是描写清初时期社会现实的长篇小说。其中关于宦官的描写虽然较少,但是从其生活状态和政治、经济地位来看,却不同于清初时期宦官的真实情况,反而与明代宦官较为接近,有必要对其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红楼梦》中有关宦官生活的叙写

《红楼梦》全书共有一百二十回,其中涉及到宦官生活叙写的内容较少,集中进行描写的有三回,字数总共在两千言左右。但在这寥寥两千字中,已经能够看出曹雪芹笔下宦官所处的政治和经济地位,特别是他们与王公贵族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比如在《红楼梦》第十三回中,秦可卿病逝后,贾珍要给儿子贾蓉买个官职,好让儿媳能举办一个风光的丧礼。但事情紧迫,要想赶在儿媳首七之前办成这件事,就需要托对门路了。贾珍找到的是前来吊唁的“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就是大明宫管事的宦官。戴权来时已是首七的第四日,贾珍将此事一说,戴权立刻回复:“事倒凑巧,正有个美缺。”然后又将如何给其他家子弟安排差事,其他家“捐了”多少银子的事一说,直接向贾珍开口要了“一千二百银子”。这钱不白要,第二天事就办成了。从这一件事中可以看出,《红楼梦》中掌权太监地位之高、权力之大。在其他两回集中关于宦官的叙写中,也能够看出宦官权威显赫,这与清初时期,对宦官严加管理的真实历史情况有很大出入[1]。

二、《红楼梦》中所叙宦官的历史背景分析 1.真实历史环境下清初时期宦官的境遇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知道,在清初时期,为避免重现明代的太监乱政现象,清朝从立国时就开始对宦官严加管制,这种作风一致延续到雍正、乾隆时期。在顺治十二年时,明确规定宦官不能“犯法干政”,不能结交满汉官员,不能越分擅奏外事,否则要“凌迟处死”。顺治立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内十三衙门铁敕要求“世世遵守”,到康熙时,又追加:“太监不可假以威权”,否则立杀之。从《清史稿·世祖纪》中记载的事件来看,清初皇帝对太监的管理基本做到了有错必罚,绝不姑息。比如在顺治十五年间,太监吴良勾结官员,受贿作弊,被直接处斩。这里的受贿作弊,是指其拿了别人的钱财,替别人打探官场消息,就是这样的过失,不仅使其本人被处斩,上级总管太监也被治罪,领罚四十大板。还有康熙二十一年,在朝廷宴席中,几位太监先于王公大臣入座,每人被罚八十鞭。乾隆九年,太监坐在栏杆上,被罚四十大板。从这些事件中都能够看出,清初时期对宦官的管理是从严、从细的,太监们几乎没有与王公大臣打交道的机会,不敢受贿,更不用说明码开价帮人买官了。因此,《红楼梦》中描写的宦官境地与清朝初期的真实情况不符[2]。

2.明代宦官的权力地位及生存状态

与清朝初期不同,宦官在明代时的身份地位可谓有天壤之别。通过学习历史可知,燕王朱棣从朱允炆手中夺取皇位,是以宦官作内应的,因此从朱棣以后,宦官就成为了皇帝的宠臣,并参与到军事、朝政各方面的事务中。比如明代较为特殊的东厂机构,就是由宦官组成的监督机构,宦官们扮演着特务和细作的角色,拥有对王公大臣监督的权利。特别是明代末期,皇帝不理朝政,将国家大权转移至高级宦官手中,朝廷重臣也要看宦官脸色行事,最终导致明朝灭亡。由此可见,在明代,宦官拥有极高的政治地位,而且手握实权,当然,滥用职权的现象也十分常见,与人买官,培养党羽,陷害忠良之事,在明代都很常见。而且太监的权利是朝廷立法赋予的,内府十二监、四司、八局,全部由太监主管,就连每日的奏折,除了皇帝亲批的数本外,也都由太监分批,可见太监权利之大。因此,《红楼梦》中描写的太监,与明代时期的太监更加符合。

3.《红楼梦》中宦官历史背景的真实写照

从上述提到的贾珍从戴权处买官一事中,不仅能够看出《红楼梦》中的太监掌握着实权,而且其身份地位也十分尊崇,这一点可以从细节描述中看出。贾珍是国公府的主人,但迎接戴权时,用了“忙”、“让”、“献”三个字,这不仅是因为贾珍有求于人,也是因为宦官地位本身就较为崇高。后面也提到,襄阳侯兄弟求戴权买官,戴权是看在他爷爷份上,“胡乱答应了”,言外之意襄阳侯还不够与戴权论交。《红楼梦》中关于宦官的第二次集中描写是在“元妃省亲”这一回中,当时随行的太监官员众多,原文对其的描述是“八个”、“十来个”、“十来对”,算起来就是四十多个太监,再加上负责接待、传递消息、先行探路的太监,总共六十余人。而清朝时,皇后居住的乾宁宫,侍奉的太监才十四人,贵妃的太监则更少。从《红楼梦》中关于太监机构的描写也能够看出,与明代时太监机构臃肿、各衙署太监泛滥的情况较为接近。因此,《红楼梦》中关于宦官的叙写,实际上取自明代时期的太监史况,是明代太监生活的真实写照。 结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综上所述,通过对《红楼梦》中关于宦官叙述的章节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宦官的身份、地位、掌握的权力、还是机构体制,都与明代的实际情况更加符合。通过对比明代和清代时期的太监境况,可以推断出《红楼梦》中所述的宦官,的确是明代的真实写照,这一点与目前认为《红楼梦》描写的是清初时期的社会现实不同,有待进行进一步研究和考证。 参考文献

[1]孙秀兰.论《红楼梦》所叙宦官的历史背景[J].中国文艺家,2018(02):166. [2]胡淑芳.论《红楼梦》所叙宦官的历史背景[J].明清小说研究,2004(02):92-1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