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老龄化进程下老年残疾人的权利保障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来源:六九路网
南方论刊·2020年第1期

社会治理

老龄化进程下老年残疾人的权利保障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邱睿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3)

【摘要】进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明显,而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经济型社会对人口的发展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加之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多年,中国新生儿数量急剧下降,老龄化群体逐渐变大,虽然有二孩政策的支撑,但是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老龄化进程下的老年群体中的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该群体的各项社会权利保障的制度完善还存在不少的短板,论文以江苏省老年残疾人群体作为调研对象,试图分析该区域针对老年残疾人的权利保障制度的建设都进行了哪些探索,从而根据现状构建相应的对应策略,为今后本领域的政策研究和实践落实建言献策,这也是论文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老龄化进程;老年残疾人;江苏省;权利保障中国拥有将近14亿人口,其中老龄化人口占据较大的比例,老年人群体的各项权利保障制度的构建和制度的落实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社会治理能力和国家机器的运行的优劣,更表明了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发展情况。可以说老年人群体的福祉和健康幸福生活也决定了一个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关注老年人群体的和谐幸福生活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老年人群体中有这样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在身体的器官或者心理机制的某些方面存在残缺,这一类人就是老年残疾人,论文计划以江苏省老年残疾人作为研究的对象,试图分析本省在老年残疾人的各项权利保障中所做的努力和存在的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构建对应的优化策略,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一、老龄化进程下老年残疾人的权利保障研究的现状

目前关于老年残疾人的权利保障的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而国内最先系统论述这一问题的著作是学者张金峰所著的《老年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一书。该书于2012年出版,作者作为工业大学的一名从事社会保障专业教学的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和全国对于“中国老年人权益调查”的官方数据统计的结果入手,采用质性研究论述了2000年以来的国家在老年残疾人保障制度建设和保障权益落实上所做的努力。其中最有研究价值的就是在老年残疾人的社会各项制度保障过程中,基本上建立了金字塔式的保障体系,但是其主要体系是参照普通老年人保障体系的,对于老年残疾人这一块的体系构建

二、江苏省老年残疾人群体权利保障制度构建与推进的现状调研

江苏省作为全国各类社会制度保障制度构建和推进的先进省份,又是老年人群体权益保障制度试点推进最早的单位之一,因此论文以江苏省老年残疾人群体的各项权益制度的落实作为调研,试图了解其现状,从而为推进老年残疾人群体权益保障制度提供更优化的策略:

(一)江苏省老年残疾人的权益保障内容调研论文融合了2006年、2009年到2010年至2019年江苏省老年残疾人的群体发展的特点以及这类人群权益保障的内容。具体的情况(表1):

还相对比较笼统,最主要的是老年残疾人群体分类较多,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不同群体的权益保障的制度建设,存在客观的困难,而且在整个制度的构建和落实过程中,整个社会群体中存在“排斥主义和老年残疾人制度保障失衡的问题”。另外作者还系统介绍了福利三角理论在老年残疾人权利保障中的应用和反思。总体来讲通过这本专著的论述可以发现:“当下中国老年残疾人群体的权益保障研究”基本上是从社会福利、社会针对老年人的救济金和养老金制度建设,以及老年人人权和相关权利的法律体系保障等角度来进行研究和论述的。而且在制度推进中参考了社会区域化群体制度差异性和国家经济制度创新的一系列后补性问题等,这位科学规范的引导不同区域关注和推进各地的“老年残疾人群体权利保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5

表1:江苏省老年残疾人数量及其权益保障非连续年份调研

表1是通过抽样调研的形式对江苏省近几年的老年

残疾人的数量和主要的权益保障内容进行了归纳统计。表格中的数据参照了近几年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机构和江苏教科院社会调研部门的学术论文中的一些数量”,并且做了近似值的推算,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从上表中的数字可以发现,江苏省从2006年开始江苏省老年残疾人的数量呈现明显的增长比例。而且关于老年残疾人的众多权利保障的实施中,江苏省在残疾老人的医疗、养老、教育、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推行中的关注度最高,付诸的力量最大。因此论文也将围绕这几个内容展开论述。

(二)江苏省老年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制度建设和落实调研

上文调研了江苏省老年残疾人的数量以及老年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几个主要内容,下文将调研江苏省在这些制度保障方面的落实效能问题:

从(图一)中可以看出:“江苏省的老年残疾人”的养老权益制度的保障与推进的情况在四个社区进行老年残疾人近80人进行过了随机抽样,抽样的结果显示:30%的残疾老人认为本地区在他们的养老制度的保障落

56

实上还不够健全,而还有22%的人则认为“该维度的制度建设和推行还在一些方面存在缺失”。从(图二)中可以发现:“在江苏省的老年残疾人的教育权益保障与推行过程中,问题最大,在随机调研的80名老人中,认为制度推行很高效的人的比例仅仅占据了17%,推行高效的人仅仅占据了25%,而推行不高效的人占据了38%,表示推行制度不完善的人占据了20%”。这几个简单的数据足以说明江苏省在老年残疾人的受教育权益的保障上还存在众多的缺失和短板。从(图三)中可以发现:“在调研老年残疾人参与各项社会义务的过程中,”有28%的人认为:“老年残疾人参与各项社会义务权益保障”中不够充分,还有22%的老年残疾人则认为:“对于老年残疾人有权利参与的一些社会义务性活动中存在缺失”,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注意的。综上所述,江苏省在老年残疾人的各项权益保护的制度建设中,还存在很多反面的纰漏,例如在老年人的受教育和参与各项社会义务活的权益制度保障存在众多的漏洞,暂且不论其余细小的制度建设,仅仅养老、教育、参与社会义务活动(比如选举、残奥会、科技活动、社区建设等)多项需要老年人参与的活动,老年残疾人都有权利参与,但是这些调研的内容显示,很多人的权益保障并不健全,而且存在众多的漏洞,下文将根据这一情况进行优化策略的构建。

三、以国家老年残疾人权利保障政策为导向谈江苏省老年残疾人的权益保障新谈

上面两个章节已经系统论述了“国家老年残疾人权利保障”的内涵和近几年的总体研究现状,而江苏省老年残疾人的权利保障的情况,也在几个社区的随机调研中,系统归纳了存在的问题和主要涉及的几大方面,下面将基于几个方面和国家政策导向进行优化策略的构建:

(一)基于大数据技术 依托社区化精准服务体系老年残疾人福利保障体系

针对上文所调调研的内容显示,对于老年残疾人的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和落实上还不够科学,还存在众多的问题。通过分析江苏省近几年老年残疾人的社会养老保险和养老制度的革新情况来看,在一些新建立的社区和外来人口社区集中的老年人群中,残疾人的社会保险,尤其是养老保险和养老政策的落实存在众多的盲点。而且一些孤寡老人中的残疾老人因为缺乏直系亲属和其他旁系亲属的协助和照顾,就非常容易出现这些群体的养老摸底信息的流失或者遗漏。另外针对老年残疾人的养

老特殊政策的文件宣传和精准走访工作在本省的工作范畴内要高效率落实起来还是一个难点。但是却是提高不同社区老年残疾人养老保障服务的关键。论文认为,江苏省可以以当地养老总管单位牵头,结合国家对于老年

人群体养老服务的具体政策,采用以社区服务体系为单位的单元化“大数据紧密走访”活动,采用每一个社区建立一老年残疾人养老制度和政策普及的数据采集中心,由专门的工作人员按照工作要求,定期走访这些群体的家庭,利用大数据采集最正确的信息,包括老人的年龄、残疾类型、是否参与国家养老保险机制等。对于已故或者新增加的残疾老人都要重新变更数据,这样一来从社区到政府机构形成一个晚上的网络信息化体系,完全可以解决相关问题,提高服务的效率。

(二)基于区域化普查和社会调研 依托政府的经济发展扩大老年人教育服务

残疾人的教育是不同忽视的,虽然国家为了提高全民的教育质量和全面的综合素养,在特殊教育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但是在老年残疾人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还不够,以江苏省为例,虽然在一线城市有几所老年大学。但是却不能满足广大老年人对教育服务的需求。残疾人中身体有轻微残疾的人群,他们的心智和心理素质却是健康的。另外对于一些精神轻微创伤和智能反应慢的一些老年残疾人群,他们同样需要适合他们的老年人教育。目前老年人法律法规教育、老年人社会自救教育,以及老年人职业技能和文化教育都比较受广大老年人的欢迎。这些教育内容目前主要是老年人大学中开设。而从调研来看,老年残疾人在受教育权益上,各项权利并没有很好地得到保障。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展开区域化老年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意愿和需求量,然后由政府牵头在扩建老年残疾人大学的基础上,在成人开放性大学中加入这一类教育培训,并且和大学建立专业人才订单培养服务,把普通的特殊教育向老年特殊教育扩展,这样一来可以为老年大学、成人开放性大学和社区类的老年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其他教育培训输送高层次的师资力量,这是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最直接也最有效的策略。

(三)基于动态化考核评价服务 提升连片区老年残疾人医疗保障服务效能

在调查的类目中,老年残疾人的医疗服务的推进服务也需要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强化。具体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已经建立的老年人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基础之上,根据国家不断修订和普查的老年残疾人的情况,进一步来融合不同类型的老年残疾人群体医疗保障服务的特殊条例,要以试点的形式在某些特定区域建立监督和考评小组办公室,通过逐一宣传和提升一个特色医院和医疗服务机构在老年残疾人就医方面的服务特色,然后逐步带动其他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意识,这样一来,由点到面,形成连片区效应,经过一段时间的推行,就可以整体解决一个省份甚至更大区域的此类问题。

(四)基于老年残疾人权益保障法的普法 全面构建联动机制下的调查服务

同样对于一些区域歧视老年残疾人,变相或者更改一些条例,甚至用其他老年人替换老年残疾人参加一些选举、社区文化性活动或者大型的针对全体人群的公益性活动,针对这一点,需要以地方乡镇记忆社区为单位,联合公安和司法机关进行老年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普法宣传和村村,镇镇的教育和社区之间的竞争性普法教育这样,并且经过一个周期的宣传教育,要针对区域负责人和工作群体、老年人残疾群体展开问卷调研和时效性的访谈,切实了解他们应有的权利保障,尤其是参与社会义务性活动的权利是否得到保障。最后建立严密的评价考核机制和责任问责机制,利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彻底改善现状。

四、结语

论文结合老年残疾人群体权利保障研究的文献综述的分析,并且采用参照江苏省老年残疾人非连续性几年的调研数据,有的放矢地构建了四个方面的有代表性的策略,为解决本区域的老年残疾人的权利保障问题提供了实质性的科学参考,实现了研究价值。

〔基金项目:2018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8SJA2150)——江苏老年人权益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谢琼:人口老龄化与老年残疾人保障体系的构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1).

[2]人口老龄化与我国老年残疾人体育发展研究——基于英国“非常健身”计划的经验[C].第五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4:19.

[3]王保真:人口老龄化呼唤老年医疗保障[J].医学与哲学,2001(07).

[4]李捷:“积极老龄化”进程中我国老年体育发展对策[C].2013全国体育管理科学大会论文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管理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3:174-176.

[5]李文清:农村老年残疾人的养老困境及对策——以山西为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3(10).

[6]邱红,王晓峰,温丽娟,刘红军:人口老龄化与老年残疾人状况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0,23(07).

作者简介:邱睿(1995-),男,汉族,江苏连云港人,助教,硕士研究生,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研究方向为合同法与社会保障法。

责任编辑/陆一霖

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