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来源:六九路网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解答题

1.(12分)读拼音,写词语 kǒnɡ bù shè jiàn 2.(8分)连线

3.(12分)补充词语 荆请 然有 4.(8分)填空

(1)“蔺相如说:‘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把这句话换个说法就是: (2)雨果被称为“ ”他的代表作之一的 于2004年被拍成电影,轰动一时。 (3)这个单元里,我们认识了很多著名的人物,有 的蔺相如;有 的廉颇;有 的哈尔威舰长;还有 乔依。 5.(5分)口语交际

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名人,学校排一个小话剧,要你担任其中一个角色。你希望扮演哪一位,说说为什么要扮演他(她)。

6.(15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记得七八岁时,我写了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的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整个下午,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了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放在餐桌上。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简直急不可耐了。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

1 / 17

zhì xù cán fēnɡ

diān bǒ chún qiānɡ

潸然 相对

然 立 人烟

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我看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地抬不起来。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

”母亲嚷着,“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

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在床上失声痛哭起来。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着。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 亲看了一篇我写的短篇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12周岁。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因为我有个慈爱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我想这个糟糕透了。”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颠覆。

(1)从下列词语中选出能反映“我”思想感情变化全过程的三个词,依次填在下面的括号中。 得意 信任 醒悟 悔恨 失望

思想感情变化过程是 → →

(2)“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是父母对“我”的两种态度,这两种态度是: 母亲对“我” 父亲对“我”

(3)为什么说“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选取文中原句回答。

2 / 17

(4)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七、作文(35分) 7.(40分)写作。

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请你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美(如一朵花、一片景、一件事、一个人等),并把它记录下来,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记叙文。

3 / 17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

1.(12分)读拼音,写词语 kǒnɡ bù 恐怖 shè jiàn 射箭

zhì xù 秩序 cán fēnɡ 残风

diān bǒ 颠簸

chún qiānɡ 唇枪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恐怖 秩序 颠簸 唇枪 射箭 残风

【点评】看拼音写词语,重要的是读准声母和韵母,注意调号,多拼读两遍就不会出错。平时要规范汉字的书写,按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汉字,把字写规范、写整齐、写美观。 2.(8分)连线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正确连线即可。

【解答】瘪:biě不饱满,凹下:~瘦。~干。~谷。 biē〔~三〕方言,指城市中无正当职业而以乞讨或偷窃为生的流氓游民。 故答案为:

瘪:biě 腕:wàn 凄:qī 蹭:cèng 殴:ōu 糙:cāo 渊:yuān 颇:pō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实践证明,学生读错音节或读不出音节,多数时候不是因为不会拼,而是他们忘了声母或韵母,或是读错了声母、韵母或声调。 3.(12分)补充词语 负 荆请 罪 井 然有 序

潸然 泪 下 针 锋 相对

肃 然 起 立 荒 无 人烟

【分析】考查了成语的积累,成语是词汇中特有的长期沿用的固定成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4 / 17

【解答】负荆请罪: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潸然泪下:形容眼泪流下来。 肃然起敬: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井然有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针锋相对: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 荒无人烟: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 故答案为:

负荆请罪 潸然泪下 肃然起敬 井然有序 针锋相对 荒无人烟

【点评】无论是字义还是字形,学生都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8分)填空

(1)“蔺相如说:‘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把这句话换个说法就是: 蔺相如说,既然秦王他都不怕,他会怕廉将军吗?

(2)雨果被称为“ 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他的代表作之一的 《巴黎圣母院》 于2004年被拍成电影,轰动一时。

(3)这个单元里,我们认识了很多著名的人物,有 宽宏大量 的蔺相如;有 知错就改 的廉颇;有 舍己为人 的哈尔威舰长;还有 乐于助人 乔依。

【分析】考查了改变句式,名人名著作品及相关文学体裁的积累,平时多读书,熟读书,增加自己的文学修养。读文学作品,是一种知识的累积,一种智慧的累积。

【解答】(1)考查了改成转述句: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并改成第三人称的说法。即:蔺相如说,既然秦王他都不怕,他会怕廉将军吗?

(2)考查了文学常识,维克多。雨果,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唱片小说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其中《巴黎圣母院》于2004年被拍成电影,轰动一时。

(3)考查了对著名的人物的知识积累:蔺相如和廉颇是《负荆请罪》中的人物。讲述了发生在赵国首都邯郸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被称为将相和。 在邯郸市串城街(邯郸道)有一处巷子回车巷,这里就是蔺相如回避廉颇的窄巷。概括出人物特征。即宽宏大量的蔺相如;知错就改的廉颇。

《哈尔威船长》正讲述了“诺曼底”号轮船在海上失事,在一片惊恐混乱中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镇

5 / 17

定自若地指挥船员营救旅客,船上所有人获救而自己却随轮船被海水吞没的故事。概括出人物特征:舍己为人的哈尔威舰长;

《爱之链》描写了发生在一个严寒的冬夜中的充满爱的故事:下岗的乔依无偿帮助老妇人修好汽车,老妇人在用餐时又得到了乔依妻子的悉心照顾,也受到了了爱的感染,留下一些钱,悄悄地走了。概括出人物特征:乐于助人的乔依。 故答案为:

(1)蔺相如说,既然秦王他都不怕,他会怕廉将军吗? (2)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巴黎圣母院》。 (3)宽宏大量 知错就改 舍己为人 乐于助人。

【点评】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 5.(5分)口语交际

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名人,学校排一个小话剧,要你担任其中一个角色。你希望扮演哪一位,说说为什么要扮演他(她)。

我希望扮演乔依,因为乔依无私奉献,乐于助人。他帮助老妇人,不求回报。即使他家里有多么贫困,也不要老妇人的报酬。

【分析】考查了口语交际,注意结合所给的内容,这一单元写了负荆请罪的廉颇,舍己为人的谭千秋,无私奉献的乔依,注意思考扮演哪一位,说说为什么要扮演他。

【解答】抓住相关课文如:《负荆请罪》《最后的姿势》《爱之链》,选择其中一位人物,写出扮演的理由,注意从人物的特点来分析。 故答案为:

我希望扮演乔依,因为乔依无私奉献,乐于助人。他帮助老妇人,不求回报。即使他家里有多么贫困,也不要老妇人的报酬。

【点评】话剧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与传统舞台剧、戏曲相区别,话剧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但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 6.(15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记得七八岁时,我写了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的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6 / 17

整个下午,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了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放在餐桌上。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简直急不可耐了。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我看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地抬不起来。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

”母亲嚷着,“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

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在床上失声痛哭起来。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着。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 亲看了一篇我写的短篇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12周岁。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因为我有个慈爱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我想这个糟糕透了。”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颠覆。

(1)从下列词语中选出能反映“我”思想感情变化全过程的三个词,依次填在下面的括号中。 得意 信任 醒悟 悔恨 失望

思想感情变化过程是 得意 → 失望 → 醒悟

(2)“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是父母对“我”的两种态度,这两种态度是:

7 / 17

母亲对“我” 鼓励 父亲对“我” 批评

(3)为什么说“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选取文中原句回答。

因为我有个慈爱的母亲,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颠覆。 (4)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爱,理性的接受赞扬与批评,用心体验生活,体会父母、老师等亲人和长辈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

【分析】文章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和“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 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并且明白,父母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形式的爱。【解答】(1)考查了文章内容的理解。从“她搂住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的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在床上失声痛哭起来。”“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因为我有个慈爱的母亲”“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可知,作者思想感情变化过程是:得意﹣﹣失望﹣﹣醒悟。

(2)考查了文章内容的理解。从“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可知,母亲对“我”的态度是鼓励; 从“我看糟糕透了”可知,父亲对“我”的态度是批评。

(3)考查了文章内容的理解。熟读文章内容可知,因为“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我想这个糟糕透了。’”,所以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4)考查了文章想中心思想。熟读文章内容,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文章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本文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和“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爱,理性的接受赞扬与批评,用心体验生活,体会父母、老师等亲人和长辈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 故答案为:

(1)得意; 失望; 醒悟。 (2)鼓励; 批评。

(3)因为我有个慈爱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

8 / 17

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我想这个糟糕透了。”

(4)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爱,理性的接受赞扬与批评,用心体验生活,体会父母、老师等亲人和长辈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

【点评】注意读通文章,理解内容,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写作意图,想想作者在文章中告诉我们什么。 七、作文(35分) 7.(40分)写作。

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请你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美(如一朵花、一片景、一件事、一个人等),并把它记录下来,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记叙文。 生活中的美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

美,在生活中常有,但总有人说身边没有美。我很纳闷,生活中明明就有很多美。

每天站岗的警察叔叔。他们不畏惧风吹雨打,只有一个信念:为人服务。夏天,不论有多么热,他们仍然坚持着,不让小偷得逞;秋天,他们不怕秋风扫落叶,叶落在他们的头上,他们仍在帮助看不见路的老人指引正确的道路;冬天,他们一点也不惧怕北风“呼呼”地吹,还阻止着一次次交通事故的发生。这,就是一种美,一种人的心灵美。

美术家们创造出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他们有的在纸上创造;有的在麦田上创造;还有的,在冰上创造!但不论怎样,这一幅幅画作都是优美的。这难道不是一种美吗?

景物也有美。绿色的小草衬着鲜红的花,衬着蓝蓝的天空。在阳光的照射下,水面波光粼粼,再加上山间的绿树红花,水边绿草茵茵,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这更是一种独特又迷人的景物美。

听了我的这么多解说,难道你还认为生活中根本没有美吗。 【分析】生活中处处是美,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本次习作就是让你你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美(如一朵花、一片景、一件事、一个人等),并把它记录下来,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记叙文。 【解答】习作指导: 一、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9 / 17

认真审题,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本次习作要求写一篇关于生活中“美”的记叙文,题目自拟。 二、选材:

回顾生活,你发现了哪些“美”?可以是景,可以是事,可以是人。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去写。 三、构思点拨:

开头:开头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直接运用题目的一个字来点题。

中间:写景要注意写作顺序,可按空间顺序、游览的顺序写,表现大自然的“美”。写事、写人要注意事情的六要素,确定详略,经过为详写的部分,可以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在写事的过程中突出人物的“心灵美”。

结尾:结尾要照应开头,开头点题,主题叙事,结尾呼应开头,感情得以升华。 范文:

生活中的美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

美,在生活中常有,但总有人说身边没有美。我很纳闷,生活中明明就有很多美。 每天站岗的警察叔叔。他们不畏惧风吹雨打,只有一个信念:为人服务。夏天,不论有多么热,他们仍然坚持着,不让小偷得逞;秋天,他们不怕秋风扫落叶,叶落在他们的头上,他们仍在帮助看不见路的老人指引正确的道路;冬天,他们一点也不惧怕北风“呼呼”地吹,还阻止着一次次交通事故的发生。这,就是一种美,一种人的心灵美。

美术家们创造出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他们有的在纸上创造;有的在麦田上创造;还有的,在冰上创造!但不论怎样,这一幅幅画作都是优美的。这难道不是一种美吗?

景物也有美。绿色的小草衬着鲜红的花,衬着蓝蓝的天空。在阳光的照射下,水面波光粼粼,再加上山间的绿树红花,水边绿草茵茵,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这更是一种独特又迷人的景物美。

听了我的这么多解说,难道你还认为生活中根本没有美吗。

【点评】本人以罗丹的一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入手,从身边找到了许多的美:警察叔叔不惧风吹雨打为人民服务、艺术家创作的图画等。但我觉得对这些美的描写顺序应该换一下,从身边景色的美,到艺术家的图画美,最后写警察叔叔为人民服务的人格美,这样一层层递进应该会好一些。

六年级下期语文试题

10 / 17

(时间 10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49分)

一、选择题。(12分)

1.下列多音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迫(pǎi)击炮 里应(yīng)外合 垂死挣(zhèng)扎

B.牲畜(chù) 哄(hōng)堂大笑 脉(mài)脉含情

C.咽(yān)喉 淡薄(báo)名利 翻箱倒(dǎo)柜

D.朝(cháo)廷 从轻发落(luò) 证据确凿(záo)

2.梁山好汉在聚义厅进行武艺表演,出场顺序是按照姓名的音序排列的。下列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A.花荣 林冲 时迁 张顺 B.张顺 花荣 林冲 时迁

C.花荣 时迁 林冲 张顺 D.张顺 时迁 林冲 花荣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天崖海角 戛然而止 争论不休 B.津津有味 甜言密语 寂静无人

C.身临其境 掩面叹息 青面僚牙 D.稚气未脱 开山鼻祖 司空见惯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见微知著( ) A. 显著。 B.显出。 C.著作。 .

(2)万象更新( ) A.改变,改换。B.经历。C.旧时一夜分五更。 .

(3)死得其所( ) A.处所,地方。B.放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C.量词。 .(4)因材施教( ) A. 缘故,原因。B. 凭借,根据。C.因为,由于。 .5、下列词语中,按词语的感情色彩分类不当的一组是( )

A视死如归 慷慨激昂 锲而不舍 B 游手好闲 娟秀端庄 行善积德 C自以为是 孤陋寡闻 轻于鸿毛 D 无边无涯 呐喊助威 迫不及待 6、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11 / 17

A.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B.波莉阿姨已经陷入了无言的深愁,她那灰色的头发几乎都变白了。 C.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D.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二、按要求答题。(37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qīn xí nuó yí cán bào shén cǎi yì yì ( ) ( ) ( ) ( )

dān ge yòu zhì lǐng yù wú dú yǒu ǒu ( ) ( ) ( ) ( ) 2.组词。(4分) 拌( ) 避( ) 诞( ) 稠( ) 绊( ) 僻( ) 蜒( ) 绸( ) 3.选词提空。(4分)

消失 消逝

(1)太阳的光线正在无可挽回地( ),一派荒凉。 (2)小猫咪怎么会突然( )不见了呢?

惊慌 惊惶

(1)我感到母亲( )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入怀中。 (2)听到门外皮鞋的响声,小偷不由得( )起来。 4.按要求写句子。(4分)

(1) 阳光 地洒满 的树林。(扩充句子) (2)他不去公园玩。他要把作业做完。(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3)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改为反问句)

(4)妈妈对我说:“今晚我加班,你和爸爸先吃饭,不要等我。”(改为向第三者转述)

5.背诵与运用。(8分)

(1)随风潜入夜, (2)水是眼波横,

12 / 17

(3) ,任尔东西南北风。 (4)百啭无人能解,

(5)哥哥最近迷恋上了网络游戏,整天坐在电脑前玩游戏,不好好学习。

你打算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诗句)来劝说他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6)“良药苦口利于病, 。” 每个人都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

(7)“ ,轻烟散人五侯家。”这两句诗写出了___节时朝廷传赐蜡烛的情形。 ,冷露无声湿桂花。”这两句诗写出了_______节时夜晚的景色。(2分) 6.翻译。(2分) (1)休将白发唱黄鸡。

(2)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7.用修改符号修改语段中的毛病。(共五处错误。)(5分)

冯老师就快50多岁了,他却向年轻人一样充满朝气。清晨,他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学校,深夜,他还在灯下备课。最近,他被评为“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他说:“我要把毕生的精神献给教育事业。” 8.口语交际。(2分)

在毕业之际,写几句话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请在朋友的同学录上留下对他的鼓励: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21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huí huái)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báo bó)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音节。(2分)

2.选文节选自课文《 》,作者是 。(1分)

13 / 17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徘徊——( ) 蒸融——( )

4.选文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章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5.“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句话饱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3分)

二、课外阅读(11分)

梅 香

①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②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展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快慰。

③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发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④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候,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他转身走出去。

⑤富人愣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不知道的。另一件震惊的事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⑥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生怕惊动梅花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淡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的眼睛濡湿了,他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了梅花的芳香。

⑦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⑧可见,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闻不到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⑨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的,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之内的人格香气。

⑩最可惜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的内心的芳香。

14 / 17

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一切的缠缚,感受从我们内心中

流露出的梅香吧!

1.默读文章,仿照例子完成内容梳理。(3分)

(赏梅花)快慰→(赞梅花) →( )感动→(悟梅品) 2.富人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震惊,原因有二:其一, ;其二, 。(2分)

3.文中说“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富有”的理解。(2分)

4.读了文章,你想到了哪些赞美梅花的诗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两句。(2分) 5.文章题目“梅香”指的是( )(2分) A.梅花那含蓄的、清淡的、澄明无比的芬芳。 B.一个人精神的清明和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C.既指梅花自身的芳香,也指一个人隐藏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魅力。 D.一个人身上无形的香气。

第三部分 习作(30分)

题目:特别的

提示:“特别”的意思是不一般,与众不同。六年的小学生活,你一定经历过很多特别的事,如一段特别的旅行、一场特别的活动、一次特别的作业、一堂特别的课、一份特别的礼物.....你也一定遇到过很多特别的人,如酷酷的老师、萌萌的同学、超级搞笑的伙伴...生活如此丰富多彩,请你选取生活中的一份“特别”写下来,与大家分享。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叙事清楚,感情真挚。

15 / 17

16 / 17

17 /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