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油茶产业机械化程度低亟待开发
来源:六九路网
推广天地 面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与油棕、油橄 造林模式以及造林大户承包造林模式等。浏阳、永州、 榄和椰子并称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栽培历史 衡阳、邵阳等油茶主产区一方面开发高产基地、开展 悠久,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茶籽可以榨油,是 油茶研究、引进加工企业;另一方面,挖掘和包装油 我国五大主要食用植物油料之一。茶油营养丰富、油 茶历史文化及相关民俗文化,设立民间油茶主题博物 质好,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享有“东方橄榄油”的美 馆,利用茶树四季常青、冬春开花等优势发展“农家 称。茶粕中含有茶皂素、茶籽多糖、茶籽蛋白等,是 乐”,开发林业观光旅游。 化工、轻工、食品、饲料工业产品的原材料;茶籽壳 培养基。 一2.林地分散、经营规模小随着土地承包经营制 可制成糠醛、活性炭等,茶壳也是一种良好的食用菌 度的改革,油茶林被切割分块到户后,每户实际经营 管理的油茶林面积很少,大多数种植经营者不愿投入, 既不开展林下垦复,又不除草施肥。油茶林荒芜严重, 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湖南素有“油茶之乡”之称,进入21世纪以来, 湖南油茶产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据中国农业网报道, 造成茶油产量越来越低,经济效益越来越差。虽然国 家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每亩投资高达上百元, 截至2010年底,油茶面积1891万亩,占全国总面积 但国家无偿投入实际只是苗木价格补助,种植户并没 的42%;茶油产量10.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6%, 无论面积还是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有直接感受到。可见,小面积的油茶林不利于有效的 开发利用,只有把油茶林地集中管理,实现现代产业 3.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低目前,湖南省大多数油 1.政策扶持、发展势头好《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 化,才有发展希望。 划(2009-2020年)》中明确将湖南省长沙、衡阳和邵阳 等11个地(市)的96个县(市、区)作为最适宜栽培 茶林生长在饱受杂草、虫害和病害的自然环境下,且 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以老残林为主,许多油茶林存在着有性繁殖,因而结 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尽快制定实 实率很低。加之油茶土地整治、挖穴、开沟、移栽、 施全国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支持适宜地区发 收获和去壳等环节的机械化程度低,致使当前全省油 展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加快培育推广高产优良品种。” 茶的产量平均每亩只有5kg左右,以50元/kg 导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积 橘的产量每亩1400kg,以0.8元/kg 每 湖南作为我国油茶资源第一大省,近年来各级领 亩产值仅为250元,获利130元左右。相比之下,柑 亩产值多达 极落实油茶规模经营的各项扶持政策措施;积极探索 1120元,获利1000元左右,是油茶林的7~8倍。由 油茶造林新模式,促进油茶基地规模化、集约化建设。 此看来,只有实现油茶林产业化机械化水平,提高油 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先后发展了龙头企业租地造林 茶林的产油量,才能让更多的种植经营户从油茶林中 模式、企业与农户合作造林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获得更好的效益。 2014.02 AGRICUHURE 农机科技推广41NERNE YTECHECHNOLOGYEXTENSINO OGYEXTENON ONQ 推广天地 EXTENSIoN 二、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投入严重不足,经营管理粗放一方面,各级政 府对油茶产业未能真正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对油茶产 期粗放经营,不投入、不垦复、不施肥,产量极低。 三、发展对策 1.增加资金投入,经营管理规模化在油茶良种选 业的扶持不够,投入很少。另一方面,油茶林农受传 育、栽培技术和加工技术及产品研发等方面,各级政 统的油茶生产周期长、“人种天养”影响,对现代新品 府应重点扶持那些长期进行油茶研究的科研单位,并 种、新技术认识不足,对大面积新建或垦复油茶林心 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促进产业产生长期 存疑虑,大面积油茶林仍处于经营粗放的状态。部分 提升效果。各级政府要在充分尊重林农意愿的基础上 村民不愿把林地出让流转给他人种油茶,广泛存在“荒 整合茶林地资源,形成规模化经营,在山区将发展油 山无人耕,耕了有人争”的现象,有资金有技术的大 茶产业与其他产业综合考虑,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 户或公司往往“有想法,没办法”。 2.产业意识不强,示范带动效应差近年来,各级 政府虽从产业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布局、管理 机制、技术培育、资金扶持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措施,积极助推油茶产业开发。但目前建成的具有带 动效应的高产油茶示范基地为数不多,在农民心中仍 认为老油茶林亩产5kg茶油,每亩产值不过300元, 还要付出大量的劳动力,不划算。由于缺乏高产油茶 带动效应,广大林农开发油茶的积极性没有真正调动 起来,规模化、全程化、系列化推动难度加大。 3.科技含量不高、品质难以保障近年来,我国的 油茶技术研究在与高产优质最密切相关的良种选育工 作上虽取得了重大突破,但这些成果在生产中的推广 应用进展缓慢,还处于不规范的自发状态,标准化也 没有全面实施,受采穗圃面积和穗条产量的限制,难 以保证生产上对良种苗木的需求,仍存在不合格劣质 苗木上山造林的现象。现阶段加工茶油基本上是按产 区分布,作坊式加工生产,生产效率低,产品品质难 保证。普通热压榨法制取的茶油品质较低,且贮存时 间短,这种茶油市场销售价格只是精炼茶油的1/3左 右,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大部分茶粕没有综 合利用,直接当作燃料和肥料,资源浪费大。同时, 在高等级保健茶油炼制、化妆品茶油的开发、茶皂素 的提取、茶壳和茶籽饼粕的综合利用等技术工艺上还 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4.机械化作业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目前湖南省 的油茶栽培种植,除前期的整地环节使用了机械作业, 如挖掘机、推土机、耕翻机及挖穴机外,其他生产环 节均以人工为主,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不仅生产 效率低,增加生产成本,而且作业质量难以保证。特 别是繁重的抚育管理生产环节缺乏作业机械,导致长 —— 惫 怒 A技CHIN C广HN 2呱014 .0。2 油茶产业又好又陕发展。 2.提升产业意识,促进示范带动油茶林生产要真 正实现产业化,就必须按照农业产业化要求,把产业 链加长,并千方百计抓好市场营销,促进示范带动。 茶油除直接食用外,还可以制造成青霉素G注射液和 维生素A、D等药品以及硬化油和硬脂酸等化工原料, 榨完油后的茶籽可提取皂素,可作饲料、肥料;茶壳 可制栲胶、木糖醇、乙醇、活性碳等。目前茶油加工 业基本上处于空白,以茶壳为例,绝大多数地方仅作 燃料取暖之用,若引进技术开发茶籽壳深加工,便可 使油茶的产值增加4~6倍。同时油茶又是一种很好 的观赏植物,油茶花开主要在秋季,可开展观光旅游。 另外大部分油茶林地还有大量的空闲土地,除了进行 油茶的补栽外,还可以与其他经济作物(油菜、花生、 薯类等)间种,达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真正实现以 油茶为主体的多种农产品的油茶林产业化。 3.加快科技进步,稳步提高品质省内各相关科研 单位、生产加l丁企业要密切配合,针对油茶产品深加 工和综合利用中的一些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联合攻 关,不断提高茶油品质。要不断研究改进茶油生产设 备和工艺,提高茶油质量等级,采用冷榨茶油技术, 超临界流体常温萃取茶油技术和浸出工艺,提高茶油 及附属产品品质,使之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 4.增加机械投入,减轻劳动强度湖南省油茶林地 主要集中在地势起伏不大的低山、丘陵区。油茶林的生 产主要有土地整治、挖穴、开沟、栽种、中耕施肥、植 保、收获和去壳等环节。当前,除了土地整治、去壳等 环节部分使用机械作业之外,其余环节大多是以人工作 业为主,劳动强度很大。应因地制宜地开展油茶作业机 械开发、引进和试验、示范等工作,不断提高生产机械 化作业水平,切实减轻林农的劳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