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5期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INAN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 NO.5,2017 第17卷(总第77期) VOL.17,Seria1 No.77 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探究 唐婉贞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贵阳550025) [摘 要]根据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探讨,提出创设系统、科学、 持续课程体系,提高指导与服务的专业性,提高职业价值认同,利用社团开展专业职业规划活动,提高个人水平 的建议。 [关键词]职业规划;学前教育; 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57.38;G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733(2017)05—0073—02 职业生涯管理学最初起源于国外,上世纪六十年代正式作为研究学科。职业生涯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个人在 所从事工作的所有轨迹。大学生职业教育规划是职业生涯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他们 今后将会有大部分人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对于幼儿来说,学前教育是学生系统教育的第一个阶段,是夯实基础的 第一步。因此,重视对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培养,研究其职业生涯规划有着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 一、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 (一)专业限制学生的就业选择 根据近期对国内十余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就业前景和培养职业目标方面的调查了解,发现该专业学 生选择职业的目标基本集中在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机构行政管理人员、幼教研究人员以及与学前教育专业相关 教育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等。然而,该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由于所学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关联性较低,所以就业时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高校缺乏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管理理论至今仅有五十余年的发展历史,而我国高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管理的教育则起步更晚, 教育经验匮乏。目前,绝大多数高校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在新生人校后,邀请学前教育专业学科主任进行讲座,内 容主要是该专业目前的基本情况和就业前景。此外,在毕业之际,开设有关如何应对幼儿园面试等相关讲座进行 帮助和指导。然而讲座基本都存在着过于形式化、内容缺乏针对性等问题,且很多学生是为了应付学校要求参加 的,使得讲座的作用未取得应有的效果。同时,毕业之际的临时指导对于平时需要练习钢琴、绘画等专业技能的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效果并不明显。 (三)学前教育专业男女比例失衡 男女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能力有着显著的差异:女生有很强的认识自我的能力,男生有很强的目标确定能力和 计划制定能力。根据不完全统计,女生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人数比重高达9O 以上,在部分高校该专业中还出 现了无男学生的情况,且部分男学生就业时并未从事该专业相关工作。然而男幼师在学前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 的独特价值,因此,应综合男女双方特质,充分考虑性别差异造成的思维、交流模式的不同等因素,只有这样才能 够给予他们在经验工作积累和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上提供有效的帮助。 (四)对职业社会价值认知有失偏颇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幼儿园等机构,在鱼龙混杂的机构中,频频发生教师虐童、教 师偷吃幼儿零食等事情,被曝光的这些事件使得大众对于幼儿教师的认知上发生偏差。且目前幼儿老师的待遇 较低,从事该工作的大多数是刚毕业的学生,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差距较大,导致该行业的人员流动高于一般其他 行业,造成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对于自身所学专业的职业价值认知感低,对他们的职业规划造成阻碍。 (五)职业生涯发展路线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 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路线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一是被动地学习,一味地追求 分数,老师教什么内容,就被动地学习什么内容,主要目标确立在对考试分数和奖学金的追求;二是重视实践技能 的学习,片面地认为只要将“琴棋书画”等技能学好即可满足对学前儿童的教育要求;三是崇尚、执迷考证,随着目 前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学生将各类证书当成了增加自己就业机会的筹码,主要目标确立在追求外语等级、 普通话等级、钢琴等级、计算机等级证书等各类资格证书上;四是放任自流,心中没有来自任何学习、就业的压力, 没有任何职业生涯规划,每天得过且过;五是全能型,这类学生首先对自己有清楚的认知和了解,能够结合自身的 [收稿日期]2Ol7一O5—2o [作者简介]唐婉贞(1992--),女,贵州遵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74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17卷 特点和实际情况,为自己精准定位,确立明确、合理、科学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生涯发展路线,综合全面地发展自己, 然而该类学生所占比例却最低。 二、改善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策略 (一)创设系统、科学、持续的课程体系 对自身情况的认知与分析、对职业目标的确立和设定、实现职业目标的方案和策略、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路 线的确定等方面是在校大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高校应该围绕以上各项内容对在校大学生做出科 学、系统、合理的课程安排,职业规划教育应从新生入校就开始进行。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选择对口性较高,所以 在进行职业规划指导设计时应更具有针对性。对于刚入学的大一新生,首先要对其进行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现状 和未来就业前景的介绍,对学前教育职业规划的各类概念和其代表的意义进行全面的普及,根据学生的意向,从 职业发展目标方面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对实现职业发展目标所需要的技能和专业知识进行详尽的分解,拟定职 业发展的初步路线,督促其按照既定的职业发展路线开展日常的学习和实践,并对其进行监督和指导。同时,创 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名制档案,并实施准幼儿园教师职业素养以及综合性的技能考核制度,如环境创设技能、 国画水平考核成绩是否达标等。针对大二、大三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培养,可以通过日常的实践和学习来强化的 职业规划意识,如幼儿园实习、见习等。同时,将在此过程中取得的显著的学习效果及时录入其职业生涯规划的 个人档案中,实时跟踪学生的进展,并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经验、教训的总结,从而不断的改正, 明确自己的定位,不断提升对职业认知。对于大四学生,针对该阶段的特点,考虑社会需求和当年各地幼教机构 招聘情况等,开展实用性专业实践和岗位技能的相关培训。此外,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名制档案进行科学的分 析,指导和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二)提高对学生职业规划指导与服务的专业性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相对其他专业较为清晰,该专业学生的职业特征比较明显。因此教师在对学 生指导时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唱歌、跳舞与幼儿的互动技巧等方面展开,同时针对学生的弱点开展分小组 学习活动,如幼儿园语言领域课程说课组、幼儿园钢琴技能即兴伴奏组等。此外,辅导员应定期举行班会或者轮 流与班内学生进行心理、生活咨询的方式指导,应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班级女生多的特点、每个人的性格以及生 活环境不同等因素,综合了解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提出更加科学的建议。 (三)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职业价值的认同 对学前教育职业规划产生影响的还包括学生对职业价值观的认识,甚至对其职业生涯的发展有决定性作用。 高校可以通过幼儿园见习等方式让学前教育学生体验职业所带来的满足感从而提升对自己职业的认可度。同时 邀请优秀的幼儿教师到高校中开展讲座和做报告等活动,用榜样的力量进一步地树立和强化学生对学前教育的 职业信念。将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如:唱歌、跳舞等)与学前教育内在的价值相互融合,进一步提升 本专业职业价值的认同感。 (四)利用学生社团开展学前教育专业职业规划活动 学生社团有具有打破性别、年级、专业限制的特点,是课堂文化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男 女比例失调,所以参加学生社团有利于学生打破性别的局限。同时,该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 社团,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以后的就业渠道。如可以参加音乐类、手工类、舞蹈类社团等,在社团活动中提高专 业技能。此外,社团不仅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还是学生与社会连接在一起的纽带。学生通过参与 社团集体活动,获得更多锻炼的机会,从而能够更加有计划地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f五)提高个人水平是职业成功的关键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不仅受到学校培养的影响,还与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实践经验有关。学前教育专业 的学生相对其他专业具有特殊性,该专业学生今后教学对象是幼儿,这就决定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0~6岁幼儿 身心发展特点、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教学技能以及唱歌、跳舞等专业技能。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应当认真思考自 己的综合能力,并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进行自我定位,提高个人思想、文化等水平。只有提 高个人水平,系统的建立个人职业规划体系,才能顺利实施自己的职业规划。 三、结语 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职业规划能力,不仅需要从社会人手,还要从学生的培训以及对自我认识等层面展 开。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解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规划中存在而问题,使该专业的学生拥有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Eli林嫒.重庆市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E23徐启丽.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3(4):68—70. [3] 董爱霞.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其对策研究EJ3.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55 [4] 刘翠霞.学前教育专业型硕士作为幼儿教师人职适应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