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急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的复制实验报告

来源:六九路网
.

急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的复制实验报告

一、实验设计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目的与意义: (1) 通过实验了解急性肾功能衰竭对人类各生命器官功能的危害。 (2)通过急性肾功能衰竭各项指标的测定,指导临床工作。 (3)让人们了解更多的关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知识 国内外现状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一种以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后引起氮质潴留及细胞外液容量,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为特点的终和症。ARF住院率接近5%,其中30%以上者住 在监护病房Ⅰ,ARF患者的死亡率在50%左右,近30左右,近30年没有明显变化,患者常因导致ARF的基础病死亡,而不是死于ARF本身,事实上,肾脏是人体为数不多的几个可人工替代其功能以延长生存时间的器官之一,与此理由相同,死亡率因ARF病因有所不同,产科患者15%肾毒性ARF30%,外科大于手术后或创伤后患者60%Ⅱ。针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如今还尚未完全明知,国内外主要有几种有力的学说: (1)返漏学说,此说认为: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脏还维持着较正常的肾小球滤过,由于小管上皮的破坏,使全部滤液都被重吸收或逆行漏出到小管间质,故此时测定的葡糖和肌酐清除率不能反映肾小球滤过率,近年来研究用氯 化汞导致小鼠急性肾功能衰竭,但有些实验却不支持此学说,如用盐水滴注可用预防氯 化汞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 (2)肾小管阻塞学说,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肾小管内的细胞碎屑,蛋白质及色素等可形成管形,或加上间质水肿,使肾小管阻塞,必须批出这些赌塞的形成仅在尿量极度减少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注射变性血红蛋白或甘油造成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动物模型,可见近曲小管的管腔扩大,远曲小管内有管开赌塞,不支持者认为如果肾小于滤过率正常,则肾小管腔中的细胞碎屑及蛋白质将不会使尿液减少,不会发生赌塞。 (3)血管学说, 1.入球小动脉:在入球小动脉有严重收缩时,可以发生肾小球滤过压明显降低,肾小球滤过近乎停止,或仅有少量滤过液形成。2.出球小动脉扩张,若出球小动脉扩张,即使是入球小动脉张力变化,亦可降低肾小球的滤过压,使肾小球的滤过率减少。3.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降低,过去已有人认为急性肾衰时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降低是肾小球滤过率近乎停止的原因,但由于在光学显微镜下肾小球正常。因此这个假说未被接受Ⅲ 存在的问题: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一种常见病,但它的发病原因因及出现的病理变化.

至今尚未完全明之,主要是因为人的饮食活动都比较复杂,难以准确监控以至在发现肾功能衰竭时,不能后出真正的致病因素,再者在暂且治愈后,体内很多指标都是慢性隐藏变化的,单凭从发病人群中研究分析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我们应该找出更便和测定的解决方案。 解决问题的思路: 通过夹闭家兔的肾动脉来建立一个急性的家兔肾衰竭模型,然后通过观察各项生理指标和尿钠实验检查模型是否复制成功. 5.参考文献: [1]Bradnwald Faud, kasper Hanser, Longo Jpmeson. 《转归的期预后》、《哈里森内科学》 第15版 1966页 [2]Bradnwald Faud, kasper Hanser, Longo Jpmeson. 《急性肾功能衰竭》、《哈里森内科学》第15版 1895页 [3]黄铭新,副主编:注绍基,《内科理论与实践》,第三卷,678~680页1 [4]胡森,盛志勇,薛丽波,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系列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6,21(1):5 [5]徐叔云主编.药理实验方法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78 [6]王海燕主编.肾脏病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73 [7]王叔成,吴阶平主编.急性肾功能衰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715 二、实验设计方案(实验设计目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实验动物设计,实验专业设计,实验统计设计,实验方法设计,可行性分析,预期结果,实验设计工作时间安排)。 (一) 实验设计的目标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此实验是通过夹闭肾动脉,造成家兔急性肾衰后,观察各项病理指标和变化,根据变化情况,思考有效的解决方法,再联系临床,以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对降低急性肾衰死亡率有一定帮助。 (二)实验设计 1、实验动物设计 我们选用家兔作为实验动物,有以下几点理由: .

1、家兔易得到,容易饲养,在科研工作中被广泛利用。 2.家兔的肾动脉容易找到,很方便复制肾衰竭模型 2、实验专业设计 选用家兔作为实验动物,给予夹闭肾动脉和不夹闭来观察夹闭前后各项家兔的生理指标来确定模型是否复制成功 3、实验统计设计 实验统计设计中应始终贯彻随机、对照、重复三大原则。 (1) 随机:取家兔20只,将20只家兔按体重编号,从随机数字表中查取随机数字,依次抄录于家兔编号下。预先规定,遇单数将兔分入A组,遇双数分入B组。得结果如下: 动物编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随机数字:19 12 13 8 4 15 16 7 0 11 1 5 14 18 3 6 10 9 2 17 所属组别:A B A B B A B A B A A A B B A B B A B A 将1、3、6、8、10、11、12、15、18、20号动物分入A组,将2、4、5、7、9、11、13、14、16、17、19号动物分入B组。 (2)对照:本组实验做了空白对照和实验对照,在前面的专业设计里已经提及。 (3)重复:本实验采用20只家兔作相同的实验,具有一定的重复性。 (4)统计数据收集:本实验收集了家兔在正常和夹闭肾动脉后各项生理指标来判断肾衰竭模型是否复制成功 表1-1 夹闭前 心率 血压 呼吸 A1 A2 … A10 表1-2 夹闭后(1-10min ) 心率 血压 呼吸 B1 B2 B10 表1-3 夹闭后(10-30) 心率 血压 呼吸 .

B1 B2 … B10 表1-4 夹闭后(30-60min) 心率 血压 呼吸 B1 B2 … B10 (5)统计数据分析:本实验采用计量资料来测定各种指标的数值,所有数据均采用平均数±标准差(±a)表示,A,B两组间实验数据比较行完全随机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比较行q检验. (1)平均数公式:x=x1+x2+…+xn/n= Σxi/n x=均数 Σ= 总和n =变量值的个数 (标准差):a=sqr(Σ(xi-u)^2/n) a:总体标准差 xi:观测数的各个变量u:总体均数 四组间实验数据比较行完全随机单因素方差分析,如各组肺系数总体均值的比较,其方法如下: (1)建立检验假设 H0:1=2(A.B两组间的各项生理指标相同)。 H1:1、2、不等或不全相等,α=0.05。 (2)计算统计量 利用统计学专业软件SPSS做One-way ANOVA 。 ( 3 ) 查t值表,确定P值,得出结论 .

5.实验步骤: (1)取兔、称重、麻醉、固定、备皮。取家兔两只,编号,用婴儿称体重后按1ml/kg从耳缘静脉注入3%戊巴比妥钠溶液,五点法固定于兔台上,剪去颈部和腹部被毛。 (2)手术:1. 颈正中切口,分离出气管,在甲状软骨下方第3~4个环状软骨上做一个倒“T”切口,插入“Y”字形气管插管,用线固定,接上张力换能器,设定输入信号为“张力”。2. 动脉插管:分离一侧颈总动脉,穿双线备用,结扎远心端,近心端用动脉夹夹闭,靠近结扎线处用眼科剪剪一“V”形切口,将连接好的动脉插管打满肝素,插入血管内,结扎固定,将压力换能器连上,放开动脉夹,设定输入信号为“压力”。3. 将A兔沿腹白线剖开,找到两侧肾动脉,并用动脉夹夹闭,造成A兔急性肾功能衰竭,B兔不做此手术。观察A、B两兔呼吸、心率、血压,并做记录。4.用导尿管到尿并做尿钠:尿0.1ml+无水乙醇1.9ml,振荡后置10分钟,25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夜备用,按表1-4加好试剂后,混匀,于520nm处比色。计算:Na+(mmol/l)=OD测/OD标*6.5mg*20 肾衰指数=(尿钠mmol/l)/(尿肌酐/血肌酐)>2。 6技术路线: 夹闭肾动脉 → 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压降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降低 → 肾小球滤过压↓→缺血时间过长 → 急性肾功能衰竭 7.可行行分析: ⑴本实验动物来源方便。 ⑵急性肾功能衰竭动物的复制流程易于操作。 ⑶实验器材和药品普遍,实验室能提供充足的条件。 ⑷所需资金不多,防止了实验过程中资金不足足带来的问题。 8.预期结果: 术后的兔子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心率加快,血钾和血钠含量升高,尿少且比重降低,肌酐的浓度低,各项症状明显易于测定。 9.时间安排,见表1-5 表1-5 时间安排表 时间 工作安排 1-10min 麻醉、固定、备皮 10-30min 气管、动脉插管 30-50min 观察各项正常生理指标 50-70min 复制肾衰模型 70-130min 观察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 130-160min 尿钠测定 180-190min 完成实验、整理实验室 .

夹闭前 心率 血压 呼吸 A1 A2 … A10

夹闭后(10-30min) 心率 血压 呼吸 A1 A2 … A10

夹闭后(30-60min) 心率 血压 呼吸 A1 A2 … A10

(5)统计数据分析

本实验采用计量资料来测定各种指标的数值,所有数据均采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A.B间实验数据比较行完全随机单因素方差分析 (1)建立检验假设

H0:1=2(各组肺系数总体均值相等)。 H1:1、2、不等或不全相等,α=0.05 (2)计算统计量

利用统计学专业软件SPSS做One-way ANOVA 。 ( 3 ) 查F值表,确定P值,得出结论。 4、实验方法设计

家兔.

血压 呼吸心率夹闭后1-10min 夹闭后10-30min 夹闭后30-60min 心率 血压 呼吸的变化 心率 血压 呼吸的变化 心率 血压 呼吸的变化 的变化

实验技术方法

(1).随机抽样:随机20只正常的家兔,并分别编号,再随机平分成2组, (2).实验步骤:

(1)取兔、称重、麻醉、固定、备皮。取家兔两只,编号,用婴儿称体重后按1ml/kg从耳缘静脉注入3%戊巴比妥钠溶液,五点法固定于兔台上,剪去颈部和腹部被毛。

(2)手术:1. 颈正中切口,分离出气管,在甲状软骨下方第3~4个环状软骨上做一个倒“T”切口,插入“Y”字形气管插管,用线固定,接上张力换能器,设定输入信号为“张力”。2. 动脉插管:分离一侧颈总动脉,穿双线备用,结扎远心端,近心端用动脉夹夹闭,靠近结扎线处用眼科剪剪一“V”形切口,将连接好的动脉插管打满肝素,插入血管内,结扎固定,将压力换能器连上,放开动脉夹,设定输入信号为“压力”。3. 将A兔沿腹白线剖开,找到两侧肾动脉,并用动脉夹夹闭,造成A兔急性肾功能衰竭,B兔不做此手术。观察A、B两兔呼吸、心率、血压,并做记录。4.用导尿管到尿并做尿钠:尿0.1ml+无水乙醇1.9ml,振荡后置10分钟,25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夜备用,按表1-4加好试剂后,混匀,于520nm处比色。计算:Na+(mmol/l)=OD测/OD标*6.5mg*20 肾衰指数=(尿钠mmol/l)/(尿肌酐/血肌酐)>2。

5技术路线:

夹闭肾动脉 → 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压降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降低 → 肾小球滤过压↓→缺血时间过长 → 急性肾功能衰竭

6可行行分析:

⑴本实验动物来源方便。⑵急性肾功能衰竭动物的复制流程易于操作。⑶实验

.

器材和药品普遍,实验室能提供充足的条件。⑷所需资金不多,防止了实验过程中资金不足足带来的问题。

7.预期结果:

术后的兔子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心率加快,血钾和血钠含量升高,尿少且比重降低,肌酐的浓度低,各项症状明显易于测定。

8、时间安排,见表1-5

表1-5 时间安排表 时间 工作安排

1-10min 麻醉、固定、备皮 10-30min 气管、动脉插管

30-50min 观察各项正常生理指标 50-70min 复制肾衰模型

70-130min 观察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 130-160min 尿钠测定

180-190min 完成实验、整理实验室

三、完成时间的条件:实验器械,实验动物,实验药品。

实验设备:

注射器(若干 5ml)、试管(若干)、水浴锅、分光光度计、计算机、压力感受器、张力感受器、塑料管、动脉夹、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一套、玻片

实验动物: 家兔(20只) 实验药品:

3%戊巴比妥钠溶液、、蒸馏水、碱性苦味酸、12.5%NaOH、Na+标准液、 附表

表1-4 尿钠测定的操作表

成分 标准管 测定管 空白管

尿上清澈 — 0.2 —

Na+标准液 0.2 — —

蒸馏水 — — 0.2

2%焦锑酸钾 5.0 5.0 5.0

.

教研室评审意见

1、 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可否达到预期目标 2、 实验设计和技术路线安排是否恰当 3、 实验条件是否具备 实验技术教研室 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