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生态经济城市建设浅析
作者:周强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35期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日渐严重,城市要想得到长远健康的发展,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行生态经济城市建设。郑州市作为河南的省会城市,更应借鉴其它城市的经验,进行生态经济城市建设。文章将对郑州市生态经济城市建设进行初步探析。
【关键词】郑州市;生态经济;城市建设 一、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意义
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意义要从三大方面来讲:
第一,生态方面。随着我国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某些城市出现了生态失衡的不良现象,生态经济城市建设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质量,使城市景观得到改观,更使城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生态经济城市建设不仅仅是对城区的建设,还是对城市周边农村的建设,农村的生态环境虽然比城区要好,但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民种植农作物时经常会使用农药,农药的使用不仅影响人类的健康,还使水资源、土地资源受到影响,生态经济城市建设可使农民的安全意识及环保意识得到有效提升,避免农药的过度使用,从而使生态环境不受到农药的影响。
第二,社会方面。生态经济城市建设可以使城市变得更有活力,使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加绿色、健康。在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政策下,城市居民会逐渐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提升自己的环保意识,自觉的加入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队伍中去,从而逐渐提升了居民个人素质。 第三,经济方面。生态经济城市建设可以使城市更有魅力,为城市吸引更多的人才,从而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生态经济城市建设能使企业管理者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使企业在发展的同时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从而使城市得到良好长远的发展。除此之外,生态经济城市建设还可使城市的旅游业得到发展,为城市再添一笔经济收入。 二、郑州市的基本特征 (一)地理位置
郑州市(东经112°42′-114°13′,北纬34°16′-34°58′)是河南的省会城市,位于河南中部偏北位置,郑州市宽约一百六十六公里,长约七十五公路,总面积约7446.2平方公里。在地理位置上,郑州市东南位置为黄淮平原,西面与嵩山相接,北面与黄河相邻。在河南省的行政区划上,郑州市的东面是开封市,西面是洛阳市,南面是许昌市,北面是新乡市与焦作市。由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郑州市位于我国的中部位置,自古以来,郑州市都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现如今更是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美称,京广铁路与陇海铁路两条铁路大动脉都经过郑州市,可见其交通之发达。
(二)地貌特征
由于郑州市西面与嵩山相接,东南位置为黄淮平原,郑州市的总体地势为西高东低,横跨中国二、三级地貌台阶,即东南部为中国三级地貌台阶,西部为中国二级地貌台阶,郑州市中间位置的地貌主要表现为低丘陵地貌。郑州市的海拔差较大,海拔最高点与海拔最低点相差近一千四百五十米,但总体而言,郑州市的地势还是较为平缓的。 (三)资源概况 郑州市的资源较为丰富:
第一,水资源。郑州市的水资源分为地表水与地下水。由于郑州市周围有黄河与淮河两大水系,因此郑州市境内大小河流的数量不少,有一百二十四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一百平方公里的河流有二十八条,这些河流大部分都是黄河与淮河的支流,有一小部分河流发源于郑州市境内或周边的山脉,郑州市的地表水资源总量逾六亿立方米,主要水库有黄庄黄河大堤、常庄水库、尖岗水库、雁鸣湖等。除此之外,郑州市的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1.601亿立方米。 第二,土地资源。郑州市土地总面积约为7446.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约为两千四百平方公里,水面面积约为11.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约为一千零一十平方公里,市区建筑面积约为三百七十平方公里,农业用地约为四十五万公顷。
第三,自然资源。郑州市的自然资源相当丰富,目前已探明的矿藏有三十四种,主要矿藏有耐火粘土、煤、铝矾土、天然油石等。其中,郑州市耐火粘土储量将近占全省总储量的百分之五十,天然油石更是郑州市的标志性自然资源,郑州市也由此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油石基地之一。除此之外,郑州市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大豆、玉米、花生、棉花等,主要农副产品有苹果、柿饼、红枣、黄河鲤鱼、西瓜、葡萄等,郑州市的新郑县、中牟县以及荥阳县是中国的重点粮食基地县。 (四)气候特征
郑州市为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较为适中,有着明显的四季特征。郑州市的春季与南方不同,比较干燥,雨水也比较少;郑州市的夏季比较炎热,但雨水较多;郑州市的秋季日照时间较长,天气多为晴天;郑州市的冬季比较寒冷,但雨雪天气较少。在春夏秋冬这四季中,郑州市的春季最短,大约五十五天,冬季最长,将近一百三十七天。 (五)城市人口概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郑州市是我国的人口重市,据中国的人口普查情况显示,二〇一三年郑州市的总人口达到了919.1万人,其中,乡村人口为302.6万人,城镇人口为616.5万人。郑州市的男女比例较为均衡,近似为一比一的男女比例。郑州市的常住居民主要为汉族,其他少数民族不到郑州市总人口的百分之二。除此之外,郑州市的流动人口数相当惊人,达三百零四万人,在我国城区人口密度上仅次于广东省广州市。 (六)经济发展水平
郑州市是中国中部地区的特大型都会,也是中国主要经济中心之一,郑州市的经济总量已进全国前二十强。二〇一三年郑州市的生产总值达到了6201.90亿元,位居河南省首位。郑州市的战略支撑产业为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以及先进装备制造业。郑州市在工业方面主要有纺织、冶金建材、煤炭、耐火材料、食品、电子信息等,其中,郑州市的纺织业历史悠久,使郑州市成为中国发展纺织业的重点城市,由于郑州市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郑州市的冶金建材业也非常发达,目前,郑州市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冶金建材工业基地。郑州市金融业发展迅速,是中国中部地区金融中心之一,主要金融机构有郑州银行、中原证券、建行河南省分行、工行河南省分行、汇丰银行、东亚银行等。由于郑州市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郑州市的服务业发展的也非常迅速,郑州国际小商品城等批发市场已成为我国南北货物流通的重要窗口,郑州市的农产品与花卉价格甚至直接影响了我国北方农产品、花卉的价格。 三、生态经济城市的建设标准 (一)生态环境标准
生态经济城市建设应该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生态环境标准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在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时,应注意保护城市及城市周边的自然环境,对于城市及城市周边的自然资源应合理利用,不能破坏生态平衡。
第二,在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时,应注意对人文景观的建设,使城市通过人文景观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使城市的自我调节能力得到提升。 (二)城市功能标准
生态经济城市建设不能只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忽略城市的功能,也不能只注意提升城市功能而忽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生态经济城市的城市功能要求应该比一般城市更高,即:生态经济城市应具有完备的城市设施,生态经济城市的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应达到现代化水平,并且城市的发展还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除此之外,生态经济城市应保证城市居民能够拥有一个舒适、便捷、健康的生活环境。 (三)经济发展标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态经济城市的综合实力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应比一般城市更雄厚。生态经济城市在发展城市经济时,应重视对生态经济产业的发展,在产业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优化,尽量使城市的生态环境不受到产业发展的不良影响。生态经济城市的最终发展目标应该是经济与环境高度协同发展。 (四)社会文明标准
生态经济城市的社会文明标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城市居民素质较高,有着良好的社会公德与道德素养;第二,生态经济城市拥有着健全的教育体系且教育质量较高;第三,拥有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第四,生态文明健康向上,人人都有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郑州市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策略 (一)科学的城市生态经济功能区划
要使郑州市的生态环境达到生态经济城市的生态环境标准,就要进行科学的城市生态经济功能区划。根据前文所介绍的郑州市基本特征可以得知郑州市的人口压力较大,城市的绿化建设还不能与之平衡。因此,应注意合理利用郑州市所拥有的各种资源扩大绿化面积,注意对郑州市生态工业、生态商业的发展,改善郑州市的生态环境。 (二)完善生态经济城市功能
就郑州市的现状而言,郑州市还达不到生态经济城市的城市功能标准。对此,应注意对郑州市城市设施的逐步建设,大力发展与郑州市居民息息相关的医疗、教育、交通、金融等基础机构,注意对法律法规体系的逐步完善,保证郑州市居民的人身安全,加强城市的绿化建设与美化建设,使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健康、绿色。除此之外,还应大力发展郑州市的基础服务行业,使城市居民以及流动人口能够得到郑州市服务组织的优质服务。 (三)发展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
由前文可知,郑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大多数城市,因此,现如今应着重发展郑州市的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的基本流程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因此,应加强对污染企业及项目的控制,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的企业,注意对现有工业区、开发区进行整合,优化城市的清洁系统。 (四)加强城市人口管理,提升城市人口素质
为城市评定等级的重要判据就是城市人口数,因此,郑州市在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过程中一定会面临人口增长的情况,对此,应及时对郑州市将来的城市人口进行预估,按照预估情况进行生态经济城市建设,使城市能够拥有足够的人口吞吐能力。除此之外,还应注意提升城市人口素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使城市居民能自觉维护郑州市的生态环境,更使郑州市能拥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更多的建设人才,能够为郑州市的生态经济城市建设出谋划策,提升郑州市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建设速度。 五、结语
总而言之,为使郑州市能得到长远良性的发展,应尽快进行对郑州市的生态经济城市建设。将郑州市建设成生态经济城市,就应注意对郑州市进行科学的城市生态经济功能区划,注意完善生态经济城市功能,大力发展郑州市的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加强城市人口管理,提升城市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1] 朱云莉.景德镇市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4). [2] 王萍,王新军.生态经济城市:城市发展的一种理想模式[J].学术交流,2011(1). [3] 覃玲玲.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指标体系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1(7).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2011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郑州市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研究》(编号:112400440102)。
作者简介:周强(1972.07- ),男,汉族,河南信阳人,法学硕士,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在读博士,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教师,讲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