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集体教案1

来源:六九路网
4、集体力量大

一、教材分析

《集体力量大》是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活在集体中”的教学内容中的第四个主题,通过前三个主题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感知“集体”的概念,本课学习旨在让学生明白集体的力量大无比,一个人办不到的事情,很多人在一起齐心协力、相互合作就有可能办成,体会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对集体的力量已有零碎的、不全面的感知,但并无深刻的认识,特别对“如何才能发挥出集体的力量”这一问题更无根本认识,需要创设情境、在课堂探讨中解决。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充分体会集体的力量大,懂得依靠集体的力量去获得成功,感受集体合作的快乐。第二课时学习如何才能发挥集体的力量,理解齐心协力的重要性。)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并懂得依靠集体的力量去获取得成功,解决个人无法克服的困难,明白集体合作的重要性。

2、体验合作、成功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真正懂得集体力量大,知道通过团结合作去解决个人无法完成的事情。 三、教学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奥运会导入,回顾2012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获奖盛况,大屏幕出示 师一人鼓掌后,全体学生鼓掌,比掌声大小。 揭题。

(设计说明:因为伦敦奥运会才结束一个多月,学生有兴趣,以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怀着愉悦的心情走入本课课题,并穿插鼓掌初步感受“集体力量大”概念)

(二)再看奥运图片,深入释题

再看奥运会画面,从哪几个画面看出了集体的力量? 孙杨、叶诗文、林丹是不是靠个人的能力来取得金牌的? 学生思考,合作交流。

师小结,单项冠军的获得也离不开集体。 (设计说明:该环节继续第一环节的画面,在五指握笔游戏后,通过分析画面中的“集体”与“个体”,再次感知集体的力量大,另一方面也通过对个体成功的分析让学生感知个人的成功也是离不开集体的,升华’集体力量大”这一主题。)

(三)活动感知,深入课题

五个手指握笔游戏

如果说一个手指是“个体”,那么十个个手指就是一个“集体”,手指握笔试试个体和集体的力量。

一个手指拿、两个手指拿、五个手指拿有什么区别? 通过这个游戏,有什么发现和体会? 生交流 师小结

(设计说明:五个手指拿笔的游戏浅显易懂,让学生通过试验来亲自感受集体力量,明白集体合作的重要性,懂得有时个体无法完成的任务可以通过集体来完成的道理)

(四)走进生活,加深认识

故事:《与大象拔河》 生谈听故事后的感受。

生活中、学习中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拿出布置的作业单,前后桌同学交流学习、生活中的事例。

全班交流学习、生活中的事例。 学生自由讲述,教师随机点拨。

师小结:一个学校是一个集体,一个班级是一个集体,一个小组也是一个集体,我们生活在集体中,集体生活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力量。

(设计说明:将前面所学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老师讲故事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中去发现这样的事例,深化学生的认知,感受集体力量,感受集体活动带来的快乐。)

(五)拓展

分享、交流搜集到的谚语 读一读,读懂了什么? 师总结

(设计说明:通过这些谚语再次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激发继续搜集谚语的兴趣,学科是连贯的,也可以说是从谚语中感受文化,为语文学科积累词句了)

集体合作朗读儿歌,体会集体合作的快乐,感受集体的力量。

(设计说明:在音乐声中教师和孩子一起朗诵,将孩子带进一个合作的集体中,也让孩子们在音乐声中品读儿歌,感受内心的情感,体会合作的快乐。)

(六)课后思考:人多一定力量大吗?在什么情况下力量大?

教学设计说明:

在设计整堂课的教学环节时,结合课程资源,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品德课的教学脱离不了社会,而且更要结合社会的大事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只有与社会时代特征相吻合的教学,才会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体会更深刻。第二,品德课的教学更不能脱离孩子们自己的生活,尽量要让教学内容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所以把“走进生活”这一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中我以暑假举行的伦敦奥运会为线索,围绕着团结合作的主体,共设计了五大环节:导入揭题,深入释题,活动体验,走进生活,拓展深入。教学紧紧围绕“集体力量大”,以图片或活动贯穿各环节,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感悟团结、合作带来的快乐,感悟集体力量大。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丰富的情感体验情境,为学生的

学习和发展提供多彩的教育环境,同时将教学活动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力求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巩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