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4℃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 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2、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M、N间距为20米),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t秒,甲、乙相距10米.则( )
1 / 14
A.v甲<v乙,t一定为10秒 B.v甲<v乙,t可能为30秒
C.v甲=v乙,t可能为10秒 D.v甲=v乙,t可能为30秒
3、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乙物质的密度为0.5kg/m3
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4、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 B.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C.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
5、如图所示,王爷爷推着失去动力的汽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下列说法中正确
2 / 14
的是( )
A.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汽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汽车所受的重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汽车对王爷爷的推力与地面对王爷爷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6、下列水中的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是( )
A.水面戏水的鸭子 B.水中游弋的小鱼
C.水中大桥的桥墩 D.海底水草的叶子
7、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B.
3 / 14
C. D.
8、如图所示,用大小为8N的水平拉力F拉上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物体A,使其在水平地面上以1m/s匀速运动,当物体B静止不动时,与水平绳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保持不变(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拉力F与地面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8N
C.若A以2m/s匀速运动,拉力F将变大
D.地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5N
9、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 )
A.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 B.先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C.鸡蛋对石头的没有作用力 D.石头和鸡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
4 / 14
10、如图展示了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景,哪位同学的测量方法是错误的( )
A. B. C. D.
11、如图所示,若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 )
A.匀速直线下落 B.匀速直线上升
C.匀速直线斜向上运动 D.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12、小云家卫生间安装了换气扇和照明灯,换气扇和照明灯的电路连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换气扇和照明灯不能同时工作
5 / 14
B.换气扇和照明灯只能同时工作
C.换气扇和照明灯工作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一定相等
D.换气扇和照明灯工作时,它们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
13、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 s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 s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14、如图一个装有石块的小船漂浮在水面,如果将石头投入水中,容器的水位将( )
6 / 14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15、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书包的背带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B.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C.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起风时,常看见屋内的窗帘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要放热,空气温度低时,才能使水蒸气放热,所以霜冻前空气温度一定很低,这就是“霜前冷”的现象。下雪后,雪要________(物态变化),要从周围空气中________热量,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样我们感到雪后寒。
2、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演奏二胡时,手指上下移动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改变二胡发声的________特征;其下方有一个共鸣箱,可用来增大二胡发声的________特征.
7 / 14
3、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以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________, 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________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4、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其目的是为了增大________;注射器能将药液吸入针管是利用了________的作用.
5、有一根量程为的弹簧测力计,受到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受到拉力时弹簧长度。若不受任何力时,弹簧长度是________。当弹簧长度为时,所测拉力________(“超过”,“没有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请画出入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如图,一物体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请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8 / 14
1、如图甲所示是小聪在“探究固体的熔化规律”实验中的实验装置.下表为他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装置图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将固体粉末放入大试管中,然后用“水浴法”加热,并用搅拌棒不断搅拌,其目的是使试管内的物质____________.
(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试管中受热物质的温度和状态变化,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刚开始加热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被加热固体的初温是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小聪发现,加热到第2 min时,固体开始熔化,到第5 min全部熔化.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这种物质熔化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判断该物质属于________.
(4)小聪从数据中还发现: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在第3 min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熔化过程所用时间为________min.
9 / 14
(5)小亮在做同一实验时,是将装有上述固体粉末的试管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针对他们的探究过程,请说出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l)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Cm,如果测得时问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
vAB=____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似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____。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将一边长是10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600g水,如图所示.求:(计算时取g=10N/kg)
10 / 14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2、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将木块从水中取出,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并在木块表面上放一重2N的石块.静止时,木块上表面恰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取g=10N/kg,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 .求:
(1)图甲中木块受的浮力大小;
(2)图乙中液体的密度;
(3)图乙中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
11 / 14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C
2、B
3、D
4、D
5、B
6、C
7、C
8、D
9、D
10、D
12 / 14
11、D
12、D
13、C
14、B
15、B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凝华 熔化 吸收
2、音调 响度
3、蒸发(汽化) 吸收
4、压强 大气压
5、15cm 没有超过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
13 / 14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均匀受热 -6 ℃ 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 0 固液共存态 4 小亮的实验过程中能使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试管内物质各个时刻的温度及状态变化,不过需要较长的时间
2、40.0 25 偏小 不正确 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6N; (2)0.6×103kg/m3;(3)600Pa.
2、(1)6N,(2)0.8×103kg/m3 (3)800Pa
14 /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