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查的范围内容:
1.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部分内容
2. 第一单元主要考拼音字形词语,关注课文后的“读一读写一写”和课下注释,了解新闻的知识(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和新闻六要素包括哪些以及如何识别)
3.第五单元考21、22、23、25课中的第一二首诗,其中古文主要考《桃花源记》,而《核舟记》的内容只做辅助。默写考《短文两篇》和《杜甫诗三首》中的前两首。诗歌鉴赏从《望岳》或《春望》中任意挑选一首来考。 4.名著阅读考《朝花夕拾》
5.考两篇记叙文阅读和一篇说明文阅读,都是课外的。
知识清单一:《桃花源记》的文言知识
一、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每空2分,共20分) 缘溪行沿着落英缤纷繁多而错杂的样子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才通人仅仅之属类阡陌田间小路悉如外人都黄发垂髫借指老人和小孩 .........乃大惊竟然咸来问讯都不复出焉复:再焉:从这里,兼词延至其家请 .....既出已经便扶向路扶:沿着向:从前的,旧的诣太守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欣然规往计划未果没有实现问津问路。津,渡口 .....
二、 一词多义(每空2分,共16分)
1.舍便舍船丢下,离开2.寻寻病终不久 屋舍俨然房屋寻向所志寻找
3.志处处志之做标记 4.为捕鱼为业作为 寻向所志所做的标记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三、 通假字(每空2分,共4分)
1.便要还家 ( 要,通邀,邀请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通俱,全部,详尽。) 四、 古今异义词(每空2分,共14分) 芳草鲜美 率妻子邑人 来此绝境 阡陌交通 无论魏晋 不足为外人道 说如此 鲜艳美丽 妻子和儿女 与世隔绝的地方 交错相通 不用说,更不用说 不值得 像这样 古义 食品的味道好 男子的配偶 没有出路的境地 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 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不够 这样 今义 五、 词类活用(每题2分共6分) 1.渔人甚异之: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很奇怪 2.复前行:前,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前。 3.欲穷其林:穷,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完。 六.翻译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忽然遇到桃花林,生长在溪流两岸,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而错杂。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一一为他们详细地说了自己听到的事,(他们听罢)都感叹惋惜起来。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里的人告诉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7.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
知识清单二:默写内容
《爱莲说》理解性默写:
1、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妖
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3、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直接赞美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莲,花之君子者也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1、写出本文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揭示陋室优美环境的句子:_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
3、表现作者生活情趣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表现作者交友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望岳》理解性默写:
1.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杜甫在《望岳》中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诗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理解性默写
1.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杜甫的《春望》中诗人感时伤别,以乐景衬哀情(或运用拟人和移情于物手法抒发伤感之情)的诗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杜甫的《春望》中,表达出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乡之情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知识清单三:诗歌鉴赏见《古诗文系统化教与学》1—2页,已讲解。
《望岳》
1本诗中“割”与“小”的用词之妙,自古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其一加以赏析。 (2分)
示例1:我选“割”字。一个“割”字,表现世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阳光,使泰山明暗对比强烈,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示例2:我选“小”字。“小”在此处是“矮小”的意思。它不仅形象地写出泰山巍然高耸的气势,同时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4分)
答案:一是“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泰山苍翠的山色掩映着齐鲁大平原,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参天耸立的形象;二是“阴阳割昏晓”,写出泰山横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阴一阳,一昏一晓,实写泰山雄伟高矗;三是“荡胸生层云”,写细望泰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凸显泰山的高俊;四是“一览众山小”,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一个个都显得那么矮小,虚写泰山之高。(答出其中两点且言之有理得满分)
3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答案: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或“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若从诗句字面含义去理解也可。2分) 《春望》
1.《春望》首联写作者春望所见,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融情于景,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国家山河依旧,可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这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痛彻地表达出诗人忧国伤时的强烈感情。
2.《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 答: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
3.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4.古代大诗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春望》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
答:本诗中的“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
5.诗的前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破”字写出了触目惊心之景象,“深”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知识清单四《朝花夕拾》阅读题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 豫才 ,浙江绍兴人(原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 文学家、思想家和 革命家。
2.《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 旧事重提 》,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 回忆性散文集,共 10 篇,是一部蕴含着 温馨的回忆 和 理性的批判的作品。 3.作者在《二十四孝图》文中指斥 妨害白话文 的危害“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引出对自己幼时读物的回忆,着重分析了《二十四孝图》中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作者在《琐记》中提到离开故乡的原因是 躲避流言和中伤 。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他起初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水师学堂,这个学堂四天教授英文,一天教授中文,因为感到“不合适”和“乌烟瘴气”,他随后又考入了 矿路学堂,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天演论》,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5.“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五猖会》。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热切盼望着五猖会,父亲却要我 走的时候背《鉴略 》 ,让我感到痛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 无知 ,含蓄地批判了 封建教育制度 的不合理。
6.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 活无常 ,黑无常又叫 死无常 ,人们喜爱的是 白无常 。
7.鲁迅在《 藤野先生 》一文中回忆了他在日本时的老师 藤野先生,讲述了在 日本仙台 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在这段经历中发生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转变: 弃医从文 ,回国
后,他将 先生的照片 挂在寓居的东墙上,深切表达了对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8.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 百草园 (地点)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 无常 。童年时的鲁迅有两个爱好,一是 收集图书 ,二是 描绣像 。他的第一本专属个人的图书是《 二十四孝图 》,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书本兴趣的图书是《 山海经 》,两本书的来历分别是 长辈馈赠 、 阿长买的 。
9.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除了阿长,还有一个 衍太太 ,她的形象出现在《 父亲的病 》和《 琐记 》中。她和鲁迅的关系是同一门的邻居 ,小时候,鲁迅认为她是一个 和蔼 的人,长大后却逐渐发现她 虚伪自私 。在她的影响下,鲁迅在父亲病逝的时候做了一件令自己终身不能释怀的事是 在父亲临死的时候大声喊父亲的名字让父亲走得不安生 。
10.下面这副挽联是国际友人斯诺悼念鲁迅先生而写的,请将上联补充完整。
泽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_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知识清单 五:拼音字词以及语文知识
锐不可当(dāng) 业已(yǐ) 绥(suí) 靖(jìng) 阌(wãn)乡 聿(yù) 鄂(â) 豫(yù) 阻遏(â)
疟子(yàozi) 疟(nüè )疾 寒噤(jìn) 蹿(cuān) 仄(zâ)歪(wāi) 张皇(huáng)失措 尖利 能耐 央告 转弯抹角 月明风清
拂(fú)晓 瓦砾(lì) 地窖(jiào) 鞠(jū)躬(gōng) 颤(chàn)巍巍(wēi) x箱箧(qiâ) 赃(zāng)物 制裁 荡然无存 纳粹(cuì) 肃穆 荒谬(miù) 健忘
重要成语:锐不可当、张皇失措、荡然无存、精疲力竭、永垂不朽、名副其实、丰功
伟绩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妥当的一项是( A )
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B.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C.老妇人又捧起土来继续往坟上盖,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D.两个强盗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荡然无存。
新闻结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详见语文书第7页中的解释)。六要素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