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屿中心小学 胡素丽
今天,怀着激动的心情听了厦门市教育局任勇副局长做《追求卓越,为什么不》的讲座。起初,他的声音比较低,也缺少抑扬顿挫的变化感,加上报告厅的人数又不多,我开始觉得今天不会有什么精彩的内容了,没想到,他竟然是数学特级教师,所举例子也大多是数学方面的故事,我太激动了。仰望名人的教育人生轨迹:普通教师———骨干教师———特级教师———名校校长———教育局副局长。 他是天才,是勤奋好学,善于思考的天才,他的很多方面是我无法学到的,但我还是很兴奋,总觉得仍有许多方面值得我好好学习。
先听一段任勇语录
走向卓越,就是从普通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 就教师而言,就是从一般教师走向优秀教师,从优秀教师走向名师。
一切知识懂一点,一点知识懂一切。 猜谜也能用数学。
数学美,美的数字,美的图案,美的集合, 数学,趣在其中
在任勇老师的教师发展理论中,感受最深的是:
立足专业,文理兼收,是任勇老师的发展之“道”。应该说数学是任老师的专业立足之本,他对于数学的研究,特别是奥数的研究,毫不夸张地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他能将搜罗订阅所有的数学专业杂志,并批注“读红”,悉心研究,这对于任何一位教师来说,都显得类似天方夜谭的做法,却实实在在地被任勇老师扎扎实实地践行了,还乐此不疲。那“出差途中的书房”“飞机上抒发情感散文”“路过书店不进去,就是罪恶!”“出差时间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关机!为自己赢取学习的时间”“为师“思辨”“网上学习可以帮你驰骋古今中外。”“人类追求卓越的最高奖赏,不是你得到什么,而是在一路上你能成为什么?” 还有那“小时候明天要锄地时,晚上就把古诗抄下来,锄地时一首一首地背,锄一下,背一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锄一下地,背一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枯燥无味的体力劳动和充满诗意的学习结合在一起。”将“?”变为“!”
“坐拥书屋”“书中自有生命在”。我佩服大师的记忆力,更佩服他的坚持。我突然明白:我和他的差距在于:我没有他的智慧,更没有他的用心!
持续读写,不断反思,是任勇老师的发展之“道”。任勇老师在讲到他那间书房的趣事的时候,是眉飞色舞的,这正是他的得意之处。书房不仅是为了点缀,而是他精神大餐的原料储备仓库。特别是他展示的那张出差的时候,那排足有一臂之长的书籍,让很多老师觉得有点小题大做,只是出差三四天,也用不着这样夸张吧,带上一本,精研细读,也就足够了吧。起初我也是这样想的,可是,转念一想,这可能和任勇老师的阅读阶段相关的,也许其时是他编辑组稿的非常时期,那些是手头必备的资料吧。作为一名理科教师,任勇老师并没有画地为牢,只满足于对数学知识的精通,而是将读写都提到相当的高度,甚至成了每天生命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使做了教育局长,面临繁忙的工作,他依然能将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打理得井然有序。用他的话来说,“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前者是工作,是养家糊口的需要,而后者则是学习,是满足心灵的需要。对于我们学校的老师来说,工作强度较其他单位来说,还是比较大的,这也就成了大家逃避学习的一个重要借口。现在看看任勇老师的日程安排,我真得是自惭形秽。
不知不觉跟随着任勇的写作思路和成长之路,一个上午一晃而过! 他的人生轨迹不是平坦的康庄大道,不是优美的抛物线,而使我不禁想起了斧凿天工的大自然:华山道还是天都路?笔直向上。但从他的教学实例中,在国家级、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各类文章690余篇,68篇论文获省级以上学术奖励的实绩中,我们不难发现:人生之路要追求卓越,每一步都须踩得那么扎实!这个起初不想当老师的老师,这个一开始不愿意学数学的数学教师,一旦承担了这份工作,便立足现状想方设法做好自己的工作,这就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借鉴意义的工作态度——既然做了,就要把它做得最好,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卓越。
在他感性与理性并存,激情与冷静同在的书中,毫无保留地讲解了如何确定卓越的方向,选择卓越的途径,甚至包括走向卓越的台阶细节。
被平淡生活磨去激情的我是否已经丧失了追求卓越的勇气和激情?任勇老师按照名师篇、教学篇、课程篇、育人篇、学习篇、教研篇、发展篇、境界篇八
个篇章论证的如何走向卓越是否点燃了那远去的激情?让他那“人人为学习之人、处处为学习之所 、时时为学习之机”的学习观;“照亮别人”可以更好地“完善自我”,“完善自我”可以更好地“照亮别人”的人生境界观指引我不断发现生活与工作的乐趣和意义吧,平静地追求一样能够拥有一种高贵的生命形态。
讲座已然结束,但我奋进的脚步已匆匆展开!等着瞧吧,我对自己说,加油!向着卓越那方前进„„
从现在做起我要先学习:任勇老师数学教学“土”经验 经验1:每课一趣。经验2:每堂一赞。经验3:每日一题。 经验4:生考教师。经验5:学生命题。经验6:作业再生。 经验7:学习指导。经验8:贴近生活。经验9:文化渗透。 经验10:不唯教材。经验11:让生上课。经验12:成片开发。 经验13:有意差错。经验14:高数弱化。经验15:作业谈心。 经验16:统计到位。经验17:不为原序。经验18:可开“天窗”。 经验19:限制解法。经验20:限时作业。经验21:序化有序。 经验22:类化知类。经验23:活化会活。经验24:深化能深。 2012.08.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