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第七章测试题(附答案)

来源:六九路网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第七章测试题(附答案)

1.“隔南阻北,拔地分灭”,“山北黄牛耕地,山南水牛犁田”.其中所描述的山是( ) A. 天山 B. 昆仑山 C. 喜马拉雅山 D. 秦岭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各线与其分布大体相一致的是( ) ①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 ②7月平均0℃等温线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④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 ⑤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⑥水田与早地的界线 A. ②③⑤ B. ③⑤⑥ C. ①④⑥ D. ①②④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3.图中西侧山脉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侧河流为 ( ) A. 黄河 B. 淮河 C. 长江 D. 珠江

4.图中对话反映秦岭南北自然条件的差异是 ( )

A. 降水的差异 B. 气温的差异 C. 地形的差异 D. 土壤的差异 5.下列数据中,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1月平均气温的是( ) A. 5℃ B. 8℃ C. -4℃ D. 16℃

6.关于乙地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耕地以旱地为主 B. 植被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C. 属热带季风气候 D. 河流无结冰期

7.一个大型采购团需要采购大批小麦,你认为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是(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青藏地区 D. 西北地区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对我国四大区域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A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 B. B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C. C区草场广阔,牧业为主 D. D区多水田,适合种植水稻

9.B地区与其它A、C、D三大地理区域界限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 ) A. 热量条件 B. 地形和地势 C. 气温和降水 D. 季风影响 10.下面不属于制约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 ) A. 夏季降水多 B. 冬春降水稀少 C. 灌溉水源不足 D. 春旱严重

第 1 页 共 6 页

11.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的差异主要是受( )

A. 地形的影响 B. 经济的影响 C. 技术水平的影响 D. 气候条件的影响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北方地区的主要是小麦 B. 南方地区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C. 青藏地区的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征 D.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农业都以旱作为主 13.下列哪些作物是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 ) ①棉花 ②大豆 ③甜菜 ④甘蔗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14.下列属于北方地区代表性的农作物是( ) A. 水稻、柑橘、油菜 B. 小麦、苹果、花生 C. 油菜、甜菜、大豆 D. 甘蔗、芝麻、苹果 15.安徽有“古铜都”之称的是( )

A. 铜陵 B. 淮南 C. 合肥 D. 马鞍山

我国东西横跨5200多千米,南北纵贯5500多千米,各地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各不相同,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地理差异.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16.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地区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风情,下列有关这种地域差异的描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民间体育--南滑雪北赛马 B. 饮食习惯--南米北面 C. 民居风格--南尖顶北平顶 D. 传统交通--南船北马

17.“当北国江城的钢花映红了飞雪,江南的田野正是春色妖娆.”影响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陆因素 B. 地形因素 C. 人类活动 D. 纬度因素

18.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满足13亿人的温饱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参照图中A框的描述,完成B框内容。

(2)在图中找到并描画出种植业与畜牧业分布区的界线。

(3)据图中信息,描述我国东、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分布形状的差异,并简析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分布的形成原因。

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试对C地区进行农业规划,并说明理由。 19.读青藏地区图,描述不正确的是( )

第 2 页 共 6 页

A. 图中阴影为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B. 该地区拥有开发潜力巨大的水能、太阳能和地热等清洁能源 C. “高寒”是该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居民主要是藏族 D. 图中青藏铁路的开通,铁路成为当地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20.众多的“驴友”游遍大江南北,感受美丽中国。他们在网上发微博,分享沿途见闻。据“驴友”兰兰提供的旅行路线图,读图,下列兰兰所发微博正确的是 ( )

A. 沿路线1领略了我国藏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B. 沿路线2看到了东耕西牧的差异

C. 沿路线3从南往北从地势第一级阶梯到达第三级阶梯 D. 沿路线4自北向南从麦浪滚滚到稻花飘香

下图为“我国油料作物和糖料作物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21.图中①分布区表示的是

A. 甘蔗 B. 油菜 C. 甜菜 D. 花生 22.图中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其代号是 A. ⑤ B. ⑥ C. ⑦ D. ⑧

23.能反映昼夜温差大的服装臧袍所在位置是 A. ⑤ B. ⑥ C. ⑦ D. ⑧

第 3 页 共 6 页

24.图中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类型的地点是 A. ⑤ B. ⑥ C. ⑦ D. ⑧

25.图中⑧所在地区北部为寒温带,其影响的主导因素为

A. 海陆位置 B. 纬度位置 C. 地形因素 D. 人类活动 26.华北平原棉花生产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①降水集中于7、8月,生长期水分充足 ②春季气温回升快,出现“春旱” ③秋季的“秋高气爽天气”适合棉花收摘 ④有沙尘暴天气,风速强,利于棉花品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7.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农作物是

A. 小麦、大豆 B. 水稻、油菜 C. 青稞、玉米 D. 大豆、甘蔗 读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28.乙地区的主要地形是( )

A. 山地和盆地 B. 平原和高原 C. 丘陵和山地 D. 平原和盆地 29.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区域种植业发达 B. 乙区域耕地以水田为主

C. 丙区域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D. 丁区域气候温度湿润,黑土广布

30.台湾的旅行团6月份在大陆沿着图丁→乙→甲→丙的顺序完成了穿越四地之旅,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

A. 我看到了稻田、麦田、沙漠、戈壁、雪域高原 B. 我看到沙漠之舟骆驼,也看到了高原之舟牦牛 C. 四地降水最多的是丁 D. 我看到了热带雨林的美景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3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青藏铁路所在地区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_,该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_________族

第 4 页 共 6 页

的主要聚居地。

(2)南水北调工程是将______流域的水调往华北和西北地区,重点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的______分布不均问题。

(3)“西气东输”是我国西部开发的关键项目之一。从图中推测,“西气”主要是指蕴藏在_____盆地的“气”;“输”是指____运输(方式), “东输”主要是输送到____地区。

(4)西气东输两期工程目的地中,有我国两大沿海工业基地,分别是_______工业基地和________工业基地。

(5)你认为这一工程的实施将对我国西部、东部地区的意义____________? 32.读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__________(山脉),⑦__________(山脉), ③__________(地形区),④__________(海)。 (2)⑨是__________省区,该省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油料作物是__________,作物的熟制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该地春季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

33.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区域名称。A_________地区;B_________地区C_________地区;D_________地区

(2)A区域与B区域的界线大致经过的山脉和河流是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它大致与我国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相吻合,并与1月____℃等温线大致相吻合。

(3)在图中,无锡市所在的区域是________(填字母,以下同),北京市所在的区域是________,拉萨所在的区域是________。

34.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大写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

A. __________地区, B._____________地区, C.__________ ___地区,D._____________地区。 (2)图中C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___,D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___。 (3)A、B两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图中虚线)是_______岭―_________河一线。

(4)C与其它三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__________山 __________山 _______山

35.读长江水系和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以下问题.

第 5 页 共 6 页

(1)长江发源于 高原上的 山脉,注入A 海.

(2)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其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填“上游”或“下游”)河段.

(3)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B是 ,长江主要支流C是 江. (4)西北地区②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5)地区①、④的分界线与我国一月份 ℃等温线, mm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 (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我国 地区的特点.(填序号) 36.请将下列农作物的主要地区分布填入表中相应位置。 小麦 油菜 甘蔗 甜菜 花生 水稻

答案

1.D2.B3.B4.B5.C6.D7.A8.D9.B10.A11.D12.A13.D14.B15.A16.A17.D

18.⑴ 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

⑵ 界线大体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⑶ 东部呈片状分布,西部呈条带状分布,西部农产品主产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有冰雪融水的山麓地带和绿洲

⑷ C处可以发展畜牧业,因为这里是高寒牧场(或四大牧场之一);还可以发展河谷农业,因为河谷地带水热条件较好

19.D20.BD21.A22.B23.A24.D25.B26.B27.A28.B29.C30.D

31. 高寒 藏 长江 空间 塔里木 管道 东部 沪宁杭 珠江三角洲 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局面,优化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使东部地区的环境得到了改善

32.(1)大兴安岭 阴山 内蒙古高原 黄海

(2)山东 小麦 花生 一年两熟 两年三熟 春旱(干旱) 33.(1)北方 南方西北青藏(2)秦岭-淮河 800 0(3)B A D

34.(1)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2)高寒 干旱 (3)秦岭 、 淮河(4)昆仑山 祁连山 横断山

35.(1)青藏 唐古拉 东(2)上游(3)三峡 汉(4)干旱(5)0℃ 800 (6)④

第 6 页 共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