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开学以来心理咨询中心分析了全体05级大学生的心理档案,通过大范围的面询发现学生所反映的问题集中在宿舍关系矛盾的处理方面,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王茹芹院长、杨禾副院长非常重视这个问题,明确指示要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对专职学生工作干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使所有学生管理岗位的老师都能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从而指导、帮助学生处理好宿舍关系。为此学院心理咨询中心本学期举办了相关主题的培训。
1.从源头入手,指导宿舍管理老师做学生的贴心人 在学院各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下,心理咨询中心于2006年4月15日上午在通州校区教学楼第四多媒体教室举办了以 “争当优秀的宿舍管理教师”为主题的业务培训,全院48位宿舍管理老师参加了培训。心理咨询中心张贵英老师针对三个年级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讲解,并分析了宿舍管理老师相应的身份优势与角色定位。
参加人员纷纷表示培训内容对宿舍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对在宿舍管理中运用心理健康理论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从心理健康的角度了解到三个年级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一年级高职生的任务重在适应大学生活,来到新环境中,容易出现情绪不适应、人际交往不适应、学习不适应以及不会生活自理的现象。二年级高职生则需要在适应大学生活的基础上,深入发展自己专业学习和人生位置的思考,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自我认识冲突等现象。三年级高职生又要把
— 1 —
重点转移到续本或就业方面,容易有焦躁、迷茫等心理特点。作为宿舍管理老师担任着“老师”、“家长”、“大朋友”的角色,需要用聪慧的心灵和敏锐的眼睛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热情、倾听、理解和尊重。
2.抓住关键,班主任、辅导员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技术技巧
为促使工作在第一线的班主任、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技术,从而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为增强班主任、辅导员的心理敏感性,更好处理学生的矛盾,心理咨询中心于2006年4月17日上午在图书馆二楼自习室为班主任、辅导员举行了培训, 培训题目为“我们的宿舍、我们的家”。共有34位班主任与8位辅导员参加了该培训,学生处蔺永明处长参加培训并做了总结发言。学院心理咨询中心柯本忠老师进行了专业性、指导性较强的培训。培训内容是处理宿舍关系的技巧及宿舍内问题危机干预的方法。柯老师应用案例教学将专业理论与技术运用于学生的宿舍关系矛盾解决中,不时与在场的老师交流想法,探讨学生矛盾解决的最好办法。通过学习,老师们清楚了宿舍关系的理念,宿舍关系的影响因素,避免处理宿舍关系矛盾的不良方法,走出处理宿舍关系矛盾的误区,正确解决问题的角度,与学生高效交流的程序和心理技术等。他们也初步掌握了危机干预的方法:注意学生危机发生的信号,具体分析学生发生危机的原因,如何处理危机的技巧。
蔺永明处长为本次培训做了总结性发言,他从学生身心发展和教师自身健康两方面阐述了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大意义,并强调了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蔺处长还号召给学生更多的倾听、更多的信任感以及亲近感,再次
— 2 —
强调了学生管理前线的老师要对学生的异常表现倍加关注、倍加敏感。
通过这两次培训,学生管理岗位的老师初步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也掌握了一些处理学生矛盾的心理专业技术,已经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心理咨询中心将会进一步对班主任、辅导员与宿舍管理老师进行心理专业技术的培训,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更好促进我院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 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