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认识及读写法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 二 )单元的(除法的认识及读写法 )。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这几个方面对本课时的教学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本节课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 )”领域的知识。 根据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体会除法的含义并掌握除法的读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除法算式并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教学难点是(知道除法的含义,即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二、说教学方法: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化解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多媒体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等,从而获得知识。
(2)严格落实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教学理念。
(3)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三、说学法:
⒈根据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达到人人学数学的目的。
⒉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
识。让学生亲身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通过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像这样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要用除法计算。
设计意图是:开门见山将清晰具体的学习目标呈现给学生,较好的发挥了目标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是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产生积极的学习思想,从而主动的参与学习。 第二环节:尝试探究,解决问题。 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认识除号:我通过直观演示法和教师范写相结合引导孩子知道除法的符号是“÷”,中间写一横,上面一个小圆点,下面一个小圆点。注意上下两点要对齐。
活动二:列式计算及讲解意义。
活动三:练习巩固加深除法意义的理解。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组织学生进行了多次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乐于学习,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第三环节:多层训练,深化知识。
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练习题(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 练习题组设计如下:
第四环节:总结回顾, 反思评价:此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感想及疑惑。
(意图:通过交流学习所得,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