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模式研究杜欢政l’2张芳1,3(1.嘉兴学院,浙江嘉兴了r40012.浙江省长三角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浙江嘉兴3140叭;3.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北京100732)摘要: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我国七大战略柱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的子产业,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全球区域发展的角度和产业演化规律三个层面阐述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分析了该产业“三密一高”(政策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特征。最后,文章在总结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实证发展经验基础上,结合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归纳和演绎了该产业的11类典型发展模式。关键词:循环经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业特征;产业发展模式文献引用:杜欢政,张芳.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1.生态经济,2013(7):33~37,84.中图分类号:F062.1;F205文献标识码:AResearchontheDeVelopmentModelOfChineseResourceRecyclingIndustryDUHuanzhen91一,ZHANGFan91,3(1.Jiaxing3.InstituteUniVersity,Jiaxingzhejiang314001,China;2.CircularEconomyand’I’echnologyInstitutef.ortheYangtzeDelta,JiaxingZhejiang314001,China;ofQuantitatiVe&T色chnicalaEconomics,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Beijing100732,China)Abstract:Resourcerecyclingindustryisleadingindustryofthe2onel“centu吼asub-industryoftheene玛yconservationandenvironmentalprotec“onindustries,whichisofthestrategicemergingindustfiesofChina.1tisalsothewaVresourcefbrChina’ssustainableeconomicdevelopment.ThisarticleillustratesthecertaintyandnecessityofrecyclingindustrydeVelopmentfromthetrackofhumandeVelopment,thepointofglobalregionaldevelopmentandtheruleofindustryeVolution.Theauthorisalsoanalyzedtheindustryf色aturesof1abor-intensive,policy—intensive,technology.intensiVeandhighvalue—added.onthebasisofsummarizedpracticaldevelopmentexperienceinChina’sresourcerecycIingindustry,combinedindustry’sfuturedeVelopmenttrends,11categoriesoftypicaldevelopmentmodeiinthisindustryaresunlmedupanddeduced.Keywords:circuIareconomy;resourcerecyclingindustry;industryfeatures;industrydevelopmentmodel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是21世纪朝阳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是指为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废弃物而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包括可再生能源产展不同阶段,文明的形态也有所不同。西方工业革命后,由于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取代了传统的工场手工业,使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工业文业、环境修复产业、再生资源产业及其相关服务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是循环经济体系的末端环节,也是决定循环经济能否完成闭环周转的关键环节。1.1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分析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来看,人类发展经历了从自然到人造的过程,增长方式上表现为从无动力的循环经济到线性经济再到有动力循环经济的过程。在人类社会发明由此诞生,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表现出“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特点。由于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在享受已经创造出的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却又面临着由于自然资源日益枯竭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所带来的生存危机的挑战。要解决资源环境难题,使人类已经创造出的物质文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计划“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研究”(2008Gx6D158);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浙江省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机制研究”(23llYD23YB)作者简介:杜欢政,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循环经济;张芳,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循环经济。万方数据明和精神文明能够延续下去,就要兼顾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相统一…。生态文明的特点是“合理生产、节约使用、循环利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是在生态文明价值观指导下,物质文明发展到一看,“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一切物质资源均具有循环利用的价值。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2l世纪的主导产业‘41。综上所述,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资定阶段的产物,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产业。1.2从全球区域发展的角度分析从全球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每~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会给~些国家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级化,赶超先进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还可以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是2l世纪朝阳产业。2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特征资源循环利用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包括艺术品级、产品级(二手产品)、零部件级(再制造)和材料级国家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18世纪以英国为首的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实质上是把专业化的手工操作机械化,几十倍地提高了纺织业的效率,最引人注目的是蒸汽机的改进和推广应用。20世纪以美国为首的信息革命是一场远比蒸汽技术革命、化工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更为深刻、更为广泛得的四类循环,它不同于我国过去“农民游击队”所从事的简单的垃圾回收业。它具有“三密一高”的特点。2.1政策密集型产业资源循环利用是政策影响产业,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产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如利用废塑料、秸秆和木屑制成的木塑材料可替代原生木材。用木塑材料可代替我国10%的木材,形成3200万吨/年的木塑产量,产值约为2560亿元,减排C0,24600万吨。但木塑多的科学技术革命,它为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既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信息技术逐步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世界经济正在加速从工业社会向以信息为主导、以互联网为载体、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信息社会过渡。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相关政策来推动p1。2.2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源循环利用是逆向制造过程,涉及到修复技术(含再制造技术)、改性技术、分离技术、资源循环利用装备制造技术和无害化技术等高新技术。例如,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成本只是新品的50%,节能60%,节材70%,对环21世纪以内地和港澳台地区(大中华)以及日、韩为首的资源循环利用(绿色革命)是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又一次伟大革命,它宣告了工业革命的结束和生态文明的开始。1.3从产业演化规律分析从产业演化的历史规律来看,在工业化进程中,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不同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具有较高的增长率和较强的前后向联系的特征,通过其前向和后向关联,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增长口】。例如,20世纪20年代的石油化工、50年代的钢铁、60~70年代的汽车、80~90年代的IT产业。境的不良影响显著降低。深圳嘉达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材料改性技术,把废塑料制成复合高性能聚合物新型材料,开辟了复合材料新领域,广泛应用于建材产业、电子产业和汽车产业。奥运会“鸟巢”和京津高铁都应用了这种新型材料。从产业技术发展路径来看,我国资源循环利用将沿着引进消化一集成创新一自主创新的过程演化。因此需要不断推进自主创新,提供既循环又经济的进入2l世纪,由于全球资源日益枯竭,资源供应日趋紧张,现在,70%的矿产资源已经从地下搬到了地上,地下的资源日趋枯竭,资源以垃圾的形式堆积在城市之中,以后要想获得资源,就要从我们的城市垃圾中进行挖掘【3】。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近年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投入巨额资金,制定优惠政策,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发达国家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已增至6000亿技术‘51。2.3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循环利用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手机、电脑、空调等废弃的电子电器产品在上一道的拆解过程中,手工拆解分离彻底,利用效率高,而机械拆解损失大,所以一般在上一道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手工劳动,可容纳大量就业者。以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为例,预计2012年我国汽车报废量将达350万辆,如果零部件再制造比例达到50%,年产值可达800亿元,可解决40万人就业【5l。美元,预计到2010年可达1.8万亿美元,仅美国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目前已达2400亿美元,超过汽车行业,成为美国最大、就业人数最多的支柱产业。从资源再生观点2.4高附加值产业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看,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对整体经济的带动作用较为明显。正是由于高附加值产业具有万方数据高成长性、高收益性、高渗透性和高扩散性,如资源循环利用普遍使用高新技术对原有材料进行改性,形成的新材料由于技术含量高因而附加值也高【5】。值用水量6.87立方米,比2008年下降4.6%: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8.6%,比2008年上升3.2%:二氧化硫排放量为o.32吨,比2008年下降66%;废旧家电资源化率为87,2%,比2008年增加2.6%,报废汽车资源化率为92.1%。3.2国际资源循环模式国际资源循环模式是指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基于市场供求规律,结合“资源国际大循环”理念,充分利用“两3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模式随着我国资源循环利用的不断发展,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模式不断涌现,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以下所列各类模式,有些是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归纳总结得出,有些是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种资源,两个市场”,实施资源转换战略,以低价格低成本方式获取国际再生资源基础上,在国内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抓好再生资源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将再3,l静脉产业园模式静脉产业园模式是循环经济在中观层面的基本表现形式,它以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为核心,依据产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成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态。园区通过复合核心设施,对物流和能源进行生态设计,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产业关联度的生态企业组生资源用于满足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日益增长的资源迫切需求。该模式可以降低物耗,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帮助我国尽早走出资源短缺的困境;可以增加与此相关的工作岗位,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利于节能减排、降低污染。台州齐合天地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企业充分利用进成生态产业链,把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另一家企业的投入或原料,通过企业间的工业共生和代谢生态群落关系,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企业间共生网络。口国外再生资源。年拆解加工能力达50万吨:每年能够给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金属资源30多万吨,其中铜4万多吨,铝3万多吨,各类钢铁产品20多万吨,其他金属资源3万多吨,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98.7%,已形成从有色、黑色金属拆解制品到高质量铝合金锭、铜材、铜线、矽钢片冲件、电机定子以及各种再生金属产品的多产品结构。静脉产业园实现了物质利用循环化、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是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新天地静脉产业园是国内首个国家级静脉产业示范园区。园区按照静脉产业发展理念要求,利用生态化的理念管理和规划新天地产业园;与青岛市18∞余家内外资企业建立具有青岛循环经济特色的“6+1”静脉产业链;实现了废旧物资再利用、再制造、资源化和最终处置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三赢的局面。目前,园区构建了六条资源循环产业链。一是围绕在国外原料采购端,与国外废旧金属供货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生产所需原料100%从国外进口。近年来,每年进口废料20多万吨,进口结算额达到3亿美元,其中,从美国和西欧进口的废旧金属均占40%以上,从澳洲进口的废旧金属占15%左右。齐合天地公司成立十年来,累计进口拆解加工利用废有色金属资源,初步形成废有色金属回收一拆解一初加工产业链;二是围绕废渣、废液、废料等资源,形成废渣、旧金属180万吨(回收率达到98.5%),共获得再生铜23万吨,再生铝17万吨,废钢铁135万吨,废塑料2.3万吨。废液和废料回收一提纯金、银、铂等稀有贵金属一最终无害化处置产业链;三是围绕废塑料,形成塑料回收一深加工一产品产业链:四是围绕废橡胶,形成废橡胶回收一精细加工等产品产业链;五是利用电子器件,形成废电子器2008年进口金属废料28.44万吨,得到20.32万吨钢铁、3.12吨铜、1.9万吨铝、0。27万吨塑料和2.37万吨的其他废料原料,实现产值25亿多元,缴纳税金4.77亿元,职工规模达到3052人。件回收一精细加工一二手电器产品产业链;六是围绕报废汽车拆解,形成报废汽车回收一拆解一零部件再制造产业链。3.3全产业链模式全产业链模式是指由生产企业介入产业链,全面覆盖设计、生产、运输、销售、回收、再利用各个环节,且各2009年,园区共回收处理处置各类废弃物和再生资源37万吨,其中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6l,2万台,废轮胎5061环节之间都存在资源共享、融会贯通,建立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其价值在于实现资源能源的优化配置,创造最优生产效率和生态效率,而不仅仅是上下游的简单扩张,吨,废汽车1.4万吨,实现产值14.3亿元,带动就业1600多人。2010年被列为首批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2009年资源产出率为1.19万元/立方米,比2008年增长46%,能源产出率为43,28万元/吨标准煤,比2008年提高33%,土地产出率1823万元/公顷,比2008年提高20%;单位工业增加例如,TCL集团,充分利用家电生产技术优势,联合天津市博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天津子牙环保产业园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TCL奥博(天津)环保发展有限公万方数据司”,主要从事电子废弃物的拆解、分类、无害化处理到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富伦循环经济主体公园。杭州富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国铝塑包装物回收与综合利用典范。2009年,富伦公司回收了约20亿个牛奶饮料包装盒,生产再生纸浆1.35万吨,再生塑料4500吨,再循环利用。奥博公司将TCL生产的家电通过卖场以旧换新方式回收作为原料,通过欧洲、日本及我国自主研发的先进回收、拆解、再利用技术,将这些固体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为TCL提供生产原材料,建立了“家电生产一运输一销售一回收一拆解一再利用一产品”的循环经济全产业链。生铝粉112吨,节约垃圾填埋场地约6.67公顷,为社会创造了1000多个就业机会。2010年产值6000万元。该公司计划建立一个融入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循3.4科技主导型模式该模式是指企业运用市场经济和生态学规律,以科技为主导,以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环经济主题公园。用生态旅游的方式有机结合,形成“一大三小”(传统产业大循环一工业小循环一生态农业小循环一文化创意小循环)的循环经济模型。上述三种小循环的模式既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循环系统,又通过各种渠道向外延伸,同整个社会经济紧密连接,构成大循环圈。园区内包括年产40万吨废弃牛奶饮料盒循环利用项目、资源循向,将创新技术作为企业壮大发展的助推器,不断研发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推动企业向深度开发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实现再生资源高附加值利用,企业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在行业内起到技术引导和创新示范作用。例如,深圳嘉达自主创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环科研中心等,实现了从生产领域扩展到生活领域;从工业领域为重点扩展到三次产业、包括生产、流通、消费的全面循环。会效益,企业规模不断扩张,成为开发高新技术促进废弃物衍生新材料的行业典范,获授权26项发明专利。该公司运用自行研发的获16项技术专利的“可再生循环合成树脂无机改性”核心技术,大幅提高了有机高聚物和无机硅酸盐的配伍性,开辟了复合材料的新领域,增强了墙面和基层的粘结力,有效地改善了脱落、起皮和开裂等现象。利3.6资源循环与艺术融合模式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可支配收入的进一步提高,消费需求结构将不断变化,精神文化消费比例将大幅提高。该模式正是源于整个社会的转型和变化,体现精神层面的消费趋势,突破传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只重视制造环节的低附加价值领域的弱点,基于“微笑曲线”理论,关注价值链的两端,从设计和新市场开发着手,从将艺术设计与资源循环利用相结合,实现了资源循环简单利用从高效利用的转化,延伸放大并占有了整个产业链的利益。代表案例为浙江富兴资源循环创意园。浙江富兴资源循环创意园由浙江富兴集团投资建设。该园区充分依托富用该技术对一些原本不能相容的无机和有机物进行环保无害的再生处理,变废为宝形成新的材料。此项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及日常用品等领域。嘉达的产品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使用环节综合节能率达到65%,若2009年全国新建建筑全部采用类似产品,则可减少约5980亿千瓦时的能耗,折算成标准煤可达2.42亿吨/年,相当于2009年三个山西大同的产煤量。嘉达产品不仅节能减排效果良好,而且价格适中,在全国范兴集团PET整瓶回收到PET高档地毯资源再生产业链,以地毯为载体,把设计艺术和环保融合到参观旅游中,在娱乐休闲过程中将环保的观念深入人心。园区由十大展馆组围内得到了很多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已在全国25个省、66个城市完成了5000多万平方米的工程实例,其中包括国家体育场(鸟巢)、首都国际机场、广州国际金融中心(西塔)、广州国际会展中心、深圳市市容环境提升行动等重大项目。成,分别是艺术长廊、地毯广场、现代纺纱馆、现代地毯织造馆、地毯处理馆、环保机械馆、废I旦家电回收馆、废塑料回收馆、传统手工地毯馆和现代手工地毯馆。可以说成功实现了资源回收利用与艺术的融合。3.7原材料替代模式原材料替代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战略模式,指生产企业采用生态设计理念,通过技术创新,一开始就按照将来能轻易回收产品或原材料的方式设计产品,采用绿色环保材料替代原有材料,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和尽量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实现资源的完全循环利用,保护环境,节能减排。3.5三产联动发展模式三产联动发展模式是基于生态循环理念,通过生态适宜性评价,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立体组合,构造一个资源和能源大循环,充分利用区域产业优势和独特的生态特点,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生态与文化底蕴交融,多功能拓展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新模式。该模式能有效引导区域产业集聚,提供土地利用效能,合理布局空间结构,实现区域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多赢的循环经济立体链网。可口可乐公司在饮料包装设计和使用上贯彻了资源集约利用的理念,植物环保瓶是可口可乐饮料瓶包装的一项革新技术。它的部分原料取自于可再生植物,是世界上万方数据第一个既可以完全回收,又以用可再生植物为原料的PET瓶。传统PET瓶原料都是从石油和其他矿物燃料中提取基本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废弃物。另一方面,企业开发“城市矿产”资源,开展多元化经营,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企业针对社会上的废弃物开发系列新技术,通过构建社会回收体系,回的,而目前的植物环保瓶有高达30%的原料来自于可再生的植物。植物环保瓶在外观,重量,使用功能,可回收性等方面与传统PET瓶没有差异。与传统PET瓶完全相同,植物环保瓶可回收但不可降解。这是因为无论从环境保护和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可回收都比可降解更合理。我们向自然索取了资源,并花费了金钱和能源生产包装材料,如果包装材料在只使用一次之后就降解了,那无疑是一种收拆解利用社会废弃物,获取各种原材料,又承担了处理其他废弃物的责任。,例如,宝钢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环境经营为主线,坚持技术创新,实现了次生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宝钢在生产钢铁产浪费。而可回收的植物环保瓶包装可以回收再利用,因此将相应地减少碳排放。3.8嵌入式资源回收利用服务模式嵌入式资源回收利用服务模式是指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内特定服务业,它以制造业生产加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企业生产过程中废弃物为处理对象,建立与产废企业同步的循环利用网络,产废、利废同步进行,对产生废弃物分类、循环利用,优势互补,与生产加工企业唇齿相品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资源,主要包括高炉渣、钢渣、含铁尘泥、粉煤灰、废耐材等,发生量约600千克/吨钢。宝钢将这些固废资源作为重要的利用资源来研究、利用。先后开发、完成了含铁污泥在烧结回用、高炉含锌污泥的脱锌、高炉渣矿渣微粉技术、钢渣滚筒法处理技术、氧化铁红利用技术、废油处理回用、废耐材处理利用等项目,使宝钢的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依,相伴相生,成为企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典型代表是广州万绿达集团。该公司通过为宝洁、可口可乐、LG、丰田等5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众多上下游企业提供废弃物排放管理、回收、再生利用和处置等一体化服务,提供无缝对接式服务,并在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实施和推广,形成了一个集产废、利废、科目前,宝钢模式包括三层循环:小循环是指以生产资源为核心的宝钢各生产区域内的物质和能量平衡和循环,中循环是指宝钢内部各生产单元之问及宝钢主业和多元产业间的物质和能量平衡和循环,大循环是指宝钢与社会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平衡和循环。2009年返生产利用率达到25.5%以上,其中宝钢直属厂部己接近30%。2012年3月,研、物流等于一体的静脉产业集群和一个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式的服务平台。宝钢固废利用循环经济示范工程,被国家工信部确定为我国首批23个工业循环经济重大示范工程之一。例如,公司从宝洁等日化企业回收各种洗发水、洗洁液、沐浴露、护肤品的边脚料、报废产品等,进行分类、除杂、提纯,针对不同类别废液采取不同的再生措施,生成工业清洁剂、地板、墙面和建筑体清洁剂、洗车液、洗手液等。公司从园区内企业回收各种包装薄膜、塑料边脚3.10生产企业逆向回收模式生产企业逆向回收模式作为循环经济中“资源化”的一个新手段,是一个逆向“再循环”过程,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该模式是指生产企业以产品全寿命周期设计和管理为指导,建立双向物流服务料和报废料等,进行精细分类、除杂、清洁,再通过技术共混改性造粒,成为新型再生工程塑料。2009年,万绿达集团处理的废旧物资品种达到100多种,处理量达80多万吨,生产再生产品400多种。实现总产值557912.58万元,销售收入48396.6万元,利润1012.38万元,税金325.16万元,安排就业岗位1233人。体系,充分利用已有产品销售网络,构建回收体系,直接面向终端客户,通过完善的逆向物流收废旧产品,并将废旧产品进行产品级或材料级再生利用,实现从“产品一废品一新产品(材料)”的循环。例如,杭州中策橡胶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翻新和修补轮胎,目前在全国有270余家一级销售商,1万余家销售网点。企业利用已有销售网络,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回收网络。采用以旧换新方式,从终端用户回收废旧轮胎,3.9原材料行业资源循环利用创新模式原材料行业资源循环利用创新模式是指行业内企业实现原材料来源从“材料一材料”的循环利用。钢铁、有色金属、塑料、造纸等原材料生产企业,依据“3R”原则,一方面将企业自身产业垃圾零排放作为发展目标,在企业内部实施资源循环利用,将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重新纳入生产流程,实现资源的反复循环流动,减少自然资源的投入和使用,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充分保障三包胎及废旧轮胎的回收。废旧轮胎经过分类再加工处理,将部分轮胎进行翻新、修补后出售,检测后不能翻新的废旧轮胎采用无害化、资源化方式加以梯级化利用,用于生产胶粉或再生胶,形成一条完整的“新轮胎一废轮胎一翻新轮胎(胶粉、再生胶)”循环利用产业链。(下转84页)万方数据[16】ViscusiWK,vemonJM,Ha玎ingtonJE.EconomicsofRegulation【30】林镝,曲英.中美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比较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alldAnti仃ust[M】.NewYork:EconomicsPress,1979:89·l12.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6):8~15.[31】郑风田.从食物安全体系到食品安全体系的调整——我国食物生产体系面临战略性转变【J】.财经研究,2003(2):12~28.[32】张永建,刘宁,杨建华.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2):74~87.[17】KeiserJ,PawseyR.HamonizingSanitaryMeasuresandResolvingTradeDisputesthroughtheWT0一SPSFrameworkPartI:ACaseStudyoftlleUs—Enharnlonic-TradedBeefDispute[J].F00dcon仃ol,1980(6):26-41.[18】李怀,赵万里.中国食品安全规制问题及规制政策转变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6):56~64.【33]叶永茂,关于建立中国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的构想【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2(4):13~28_【34】王小兰.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4(6):46~54.【19】胡颖廉.食品安全监管的框架分析与细节观察【J】.改革,201l(10):2l~32.[20】沈岿.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不能陷入科学宗教主义[N].中国食品报,2012.01.06.【21】A盯owKJ,CropperML,EadsGC,eta1.Benefit—costAnalysisinEnvironmentalHealthandSafetyRegulation:AStatementof[35】唐云华.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职能的整合【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4(5):15~23.【36]左京生.实行目录准入制度提高食品安全控制力【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5(8):2I~30.Principles[M】.WashingtonDC:AEIPress,1996:3I一47.[22】CaswellJA,HookerNH.HACCPasanInternationalTrade【37】赵林度.功能食品安全营销控制策略研究[J】.食品科学,2005(9):9~15.standard[J].JoumalofAmericanAgriculttlmlEconomics,1995(8):75—79。【38】程言清,黄祖辉.美国食品召回制度及对我国食品安全的启示[J】经济纵横,2003(1):6~20.[39】魏益民,吴永宁,周乃元等.中国食品安全科技发展方向讨论【J】.【23】HensonS,HoltG,NonhemJ.CostsandBenemsofImplementingonHACCPintheUKDairyProcessingSector【J】.ConferenceEconomicsofHACCPJune,1999(10):99-106.中国工程科学,2005(11):1l~30.[40]周应恒,耿献辉.食品安全与可追踪系统[J】.世界农业,2002(9):11~30.【24】LatoucheK,RaineIIiP,VennerschD.FoodSafe哆IssuesandtheBSEScare:SomeLessonsfromtheFrenchCase[J】.FoodPolicy,l998(5):347-356.【41]周洁红,钱峰燕,马成武.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研究与进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4(4):14~23.[42]周陆军,李旭.建立食品(肉类)安全控制与追溯信息系统的模式及重要性[J】.肉类研究,2005(11):13~30.【43]百丽,马成林,巩顺龙.中国食品企业实施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实证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5(9):23~37.[25】ElaineH.Asp。FactorSA虢ctingFoodDecisionsMakebyIndiVidualConsumers【J】.FoodPolicy,l999,24(2—3):287-294.[26】姜宗亮.进出口食品的安全管理模式【J].中国检验检疫,2004(2):45~57.[27】李玉霞.大型会议食品安全管理模式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9):286~288.【44】张菊梅,吴清平,吴慧清,等.食品企业实施HACCP存在的主要障碍[J】.食品工业科技,2004(10):10~25.[45】张晓涛,孙长学.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食品安全监管主体角度的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8(1):20~35.【28】宋仰东.重大接待活动食品安全管理模式研究[J】预防医学论坛,2005(11):89~95。[29】薛庆根.美国食品安全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纵横,2006(1):28~45.(上接37页)目前,该公司翻新轮胎年产量约为l万条,修补轮胎年产量约为l万条。预硫化胎面年产量约1500吨。3.1l融资租赁模式融资租赁模式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理论设计实施,由产品生产企业作为出租人,将产品租赁给承租入,租赁期满后,出租人回收租赁物,运用先进清洗技术、修复技术和表面处理技术进行再制造和回收利用。该模式利用融资租赁的优势,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物权有退出通道并始终置成本的迫切需求,同时为用户提供产品维护服务。租赁期满之后,用户将产品退回生产企业。生产企业利用自有技术和制造能力,对回收的废旧产品进行再制造。同参考文献:【l】解振华.坚持求真务实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N】.光明日报,2004.06-23.[2】李平.发展资源循环产业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专访长三角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浙江)院长杜欢政【J】.资源再生,2叭l(12):15~17.掌握在生产企业手中,具有低成本、高回收率的特点,适用于具有高价值、使用寿命长、通用性强、易于再制造等特点的产品,是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运营方式发展方向之一。例如,复印机、印刷设备等高附加值的产品,可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生产企业通过完善的再制造能力和广泛的分销渠道网络,将产品租赁给最终用户,满足客户控制购【3]章轲.垃圾是一座富矿[J】.新华月报,2009(17):59.[4]杜欢政.再生资源——2l世纪的主导产业[J】.资源再生,2008(6):34~36.[5】程晖.资源循环产业成经济转型升级“有力杠杆”刚.中国经济导报,2011.01.08.万方数据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
杜欢政, 张芳, DU Huanzheng, ZHANG Fang
杜欢政,DU Huanzheng(嘉兴学院,浙江嘉兴314001;浙江省长三角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浙江嘉兴314001),张芳,ZHANG Fang(嘉兴学院,浙江嘉兴314001;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北京100732)
生态经济
Ecological Economy2013(7)
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1.解振华 坚持求真务实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2004
2.李平 发展资源循环产业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专访长三角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浙江)院长杜欢政 2011(12)3.章轲 垃圾是一座富矿 2009(17)
4.杜欢政 再生资源--21世纪的主导产业 2008(06)5.程晖 资源循环产业成经济转型升级\"有力杠杆\" 2011
引用本文格式:杜欢政.张芳.DU Huanzheng.ZHANG Fang 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模式研究[期刊论文]-生态经济 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