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表现国家局势危急,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 ”。” 26. “送别”之倩,在诗人的笔下往往别具情怀。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 , 。”把送别之情表达的豪迈开阔;而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则用“ , ”的画面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到了远方。 27. ,西北望,射天狼。 28.为报倾城随太守, , 。 29. ,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 30.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抒发惜春伤时之情的对偶句是“ , ”。 31.《行路难》中,表现作者对理想执著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 , ”。 32.《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表现作者要报效国家,渴望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 33.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美景色的句子是“ , ” 。 34.李商隐《无题》中,原比喻对爱情忠贞,现常用来形容对事业执着奉献的诗句是“ , ”。 3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36.诗言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 ”充满了对友人的真挚情谊;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现了诗人心系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苏轼《江城子》中的“ , , ”抒发了为国杀敌的壮志;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 ”表达了舍生取义的决心。 37.长风破浪会有时, 。 38.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 39. , 谁家春燕啄新泥。 40.韩愈《 马说》 中以反问和推测的语气,使作者的愤郁之情达到极致并深化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 ” 41.运用典故,可使诗句言简意丰,耐人寻味。李白在“ , ”中借用“吕尚垂钓遇文王”和“伊尹梦绕日月边”的故事,坚定了自己终会大有作为的信心。
伯阳双语学校九年级导学案 第2页,共4页
九年级 下学期 语文导学案 编制:宋烈涛 编号:027 班级:________姓名: 时间:2014年3月19日 42.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3.徜徉于文学艺术的原野,情景交融的佳句俯拾皆是:“至于夏水襄陵, ”描绘了三峡夏日水势之汹涌:“ ,白露未晞”(《蒹葭》)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意„„ 44.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 45.漫步在文学艺术的长廊,品读优美诗文,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关关睢鸠, 。 ,君子好逑”让我体悟到古代劳动人民爱情的纯真;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引领我们欣赏早春景色;王维的“ , ” ”表达了舍生取义的决心。 64.运用典故,可使诗句言简意丰,耐人寻味。李白在“ , ”中借用“吕尚垂钓遇文王”和“伊尹梦绕日月边”的故事,坚定了自己终会大有作为的信心。 65.《与朱元思书》中的“ , ”和《小石潭记》中的“ 潭中鱼可百许头,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趣和水的清澈。 66.杜牧在《赤壁》中用典故从反面设想,含蓄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是诗句是“ , ”。 为我们呈现边塞壮美风光;当生与义不可兼得时,孟子主张: “ ”;当国家受侮、生灵涂炭时,文天祥悲壮地喊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6.无丝竹之乱耳, 。 47.为国效力是大漠边关永恒的歌。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 , ”借“燕昭王筑台”的典故把这首歌唱得慷慨激昂。 48.《爱莲说》中说“晋陶渊明独爱菊”,而陶渊明的《饮酒》中的“ , ”两句诗就是最好的证明。 49.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 , ” 细腻生动地描写了早春景色。 50. ,西北望,射天狼。 51.为报倾城随太守, , 。 52. ,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 53.学而不思则罔, 。 54.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 55. ,任重而道远。 56.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7.诸葛亮鞠躬尽瘁辅佐刘氏父子,为的是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这得到人们极高的赞誉。这种行为可借用辛弃疾《破阵子》中的句子“ , ”来概括。 58.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抒发惜春伤时之情的对偶句是 , 。 59.《行路难》中,表现作者对理想执著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 , 。 60.《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表现作者要报效国家,渴望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 61.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美景色的句子是 , 。 62.李商隐《无题》中,原比喻对爱情忠贞,现常用来形容对事业执着奉献的诗句是 , 。 63.诗言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 ”充满了对友人的真挚情谊;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现了诗人心系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苏轼《江城子》中的“ , , ”抒发了为国杀敌的壮志;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 伯阳双语学校九年级导学案 第3页,共4页
67.近年来,国家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步伐,努力实现百姓“安居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写的“ , ”就体现了这种美好的愿望。 6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 , ”坦露了诗人“忘我为人”的阔大胸襟和恤民情怀。 69.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 , ”寄寓了虽已辞官却仍系念国家前途命运的情志与追求。 70.白居易《观刈麦》中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近乎变态心理的诗句是“ , ”。 71.古代文人墨客常借“酒”抒情言志。“ , ” (《游山西村》)借“酒”写农家好客的习俗,赞美了农民的淳朴热情。 72.“ ,水中藻、荇交横, 。”一句是《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对空明澄澈、树影摇曳的寺院优美夜景的精彩描写。 73.“诗魔”白居易在《观刈麦》中用“ , ”,表现割麦者顶着烈日辛勤劳动,筋疲力尽,却仍然惜时如金的矛盾心理。 74.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关雎》) 75.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76.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早春莺燕景象给人们带来勃勃生机的诗句是 “ , 。” 77.运用典故,可使诗句言简意丰,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心愿。李白在《行路难》中的“ , ”和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的“ , ”,都运了典故,表达出自己希望重新得到皇上重用的愿望。 78.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79.李商隐的《无题》中,原比喻对爱情的忠贞,现常用来形容教师对事业执着奉献的诗句是 “ , ”。 80.漫步在文学艺术的长廊,品读古代优美诗文: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引领我们欣赏早春美景;王维的“ , ”,为我们呈现边 塞壮美风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王勃对即将离别的朋友的真诚劝慰,“ , ”是苏轼对分隔两地的亲人的真诚祝福。
伯阳双语学校九年级导学案 第4页,共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