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 运 行 验 收 方 案
试运行验收方案
一、验收依据:
GB 50794-2012 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 GB/T 50796-2012 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 GB 50797-2012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 GB/T 19939-2005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GB 50060-2008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61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
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54-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光伏发电项目文件归档与档案整理规范》等相关国家及行业规范及本项目技术协议书。
二、验收时间:
对达到验收条件项目进行报验,初验后我司项目部出具验收报告及缺陷整改通知单,按照缺陷整改通知单内容组织整改。消缺完成报我司项目部二次验收。验收整改时间原则上不超过一个月,个别缺陷整改时间需要延长,另行确定! 三、验收要求:
1、在业主项目部对本项目整体初次验收前,EPC方及监理项目部组织各施工队按标准及前期现场要求自检,并通过EPC方及监理项目部验收,验收通过后报业主项目部; 2、验收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完善;
3、验收范围包括本项目所有分项、分部施工及所有涉及文件资料项。 四、验收标准(此标准为基本要求,验收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土建工程验收标准
建筑物不漏水、不渗水、无裂缝; 平整度应满足标准,接缝均匀平整顺直; 内外墙面地面屋面工程油漆符合规程、规范;
门(窗)框与墙体无裂缝、无空鼓;门(窗)开/关灵活、密封好、不变形 附件齐全完好; 水电暖消防设施齐全、功能良好;
建筑物内管道无漏点、建筑物外落水管符合施工规范;
路面应符合设计要求,道路无变形、裂缝;道路排水通畅;路沿符合符合设计要求;
2、电气一次设备验收标准
电站应有完整的电气主接线图纸、光伏电站接入系统的批复文件; 光伏电站变压器、开关、隔离开关、CT、PT、避雷器、电缆试验项目应齐全,电气设备交接试验项目应齐全,试验结果合格; 设备标识完善;按照调度命名文件的设备名称及编号铭牌正确悬挂; 柜内及箱体防火封堵完整,内部无积灰,电缆走向明确;
箱变安装牢固可靠,柜门开启方便、柜体无变形;箱变本体、套管、散热器无渗油;
箱变呼吸器正常、油枕油位指示与油温对应,温控器接线及设置正确;瓦斯继电器安装防雨罩;
站用变温控器接线及设置正确;测温电阻应放在低压绝缘筒内; 400V厂用系统运行方式正确、各支路运行指示灯正确;
柜内封堵完善、柜内接线连接牢固、电缆走向明确、柜内无积灰;柜门密封良好,无锈蚀,门与柜接地截面不小于6mm2;
防误闭锁装置后台模拟图与现场一致,电脑钥匙工作正常;现场检查防误闭锁操作逻辑正确;
现场机械挂锁应进行防锈和防腐处理;检查地线桩机械锁编码正确; 杆塔接地符合设计要求、杆塔名称标识完善;线路防护设施及运行标识齐全;OPGW架设、安装规范; 3、电气二次设备验收标准
凡属电网调度管辖范围内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应经过相关调度部门的审查,并与电网调度联合调试;光伏发电站站内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整定计算方案或定值通知单的审批手续需完备;所有继电保护装置只有在检验和整定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具备并网试验条件;
保护柜及端子箱内按钮、继电器、压板、试验端子、空气开关名称齐全、清晰准确,着色符合规范要求;二次系统回路标识清晰、正确、齐全;变电站静态型保护应在装置箱体和保护屏下部设置等电位接地母线,与接地网的联接应符合规范要求;防火封堵整洁严密; 光伏通道无报警信号;光纤通道不允许存在中间接头;
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AGC/AVC、光功率预测、远动、测控装置等调试满足技术要求及运维要求;
GPS、故障录波装置、AGC、AVC、光功率预测、远动、测控装置等工作正常,无异常报警,装置时间与GPS时间一致;光功率月系统应完善可靠,通讯正常;
所有遥控开关、刀闸,遥测接点指示正常,数据传输正确; 电力调度数据网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与公共信息网安全隔离,禁止以各种方式与互联网连接;
计量关口应装设电量计量表计、自动采集装置,应按调度要求传送数
据;
通信调度台或电话机的配置应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调度录音系统应运行可靠、音质良好;
站内网络接入良好,所有监控系统与外部网络完全隔离; 4、直流系统验收标准
直流系统运行方式正确、各支路运行指示灯正确; 直流屏交流进线自动切换装置试验合格;
屏内各支路开关操作正常、开关及信号灯名称齐全、正确; 直流屏充电和蓄电池回路电流表、电压表指示正确,表计校验合格; 直流充电装置内定值设置符合要求;电池电压监测报警参数设置正确;
逆变装置设计安装正确,在任意状态下投运,不发生环流、过流、过压等异常现象;
蓄电池极柱、安全阀等无渗漏液体、无锈蚀;蓄电池连接条、接线桩头等无松动、腐蚀及明显氧化现象; 5、光伏方阵区验收标准 (1)支架安装的验收
采用紧固件的支架,紧固点应牢固,不应有弹垫未压平、垫片缺失等现象;
支架倾斜角度偏差不应大于±1°;
支架安装的垂直度及水平度的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光伏电站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
支架的防腐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2)光伏组件安装的验收
光伏组件的外观及接线盒、连接器应完好无损,无划伤及隐裂现象; 光伏组件间接插件连接应牢固,连接线应进行处理,整齐、美观;
光伏组件安装倾斜角度偏差不应大于±1°;
相邻光伏组件边缘高差小于等于2mm,同组光伏组件边缘高差小于等于5mm,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光伏电站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 组串式逆变器同一回路组件应为同一型号,不同功率不能混装; 方阵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
光伏组件进行组串连接后应对光伏组串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进行测试;
(3)汇流箱、逆变器、电气设备安装的验收 汇流箱标识应齐全,箱体与支架连接应牢固;
汇流箱压接铜鼻子要保证其牢固,不会出现松动,穿接电缆的孔洞要加装防护圈,多余孔洞要用防火泥封堵,防水锁母要拧紧。 铜鼻子与断路器连接的地方螺丝必须拧紧,拧完后做好标识变与查验。
逆变器外观及主要零部件不应有损坏和受潮现象,元器件不应有松动或丢失;
逆变器的标签内容应符合要求,应标明负载的连接点和极性; 逆变器的交流侧接口处应有绝缘保护; 逆变器与基础间连接应牢固可靠; 逆变器汇流箱编号要与设计图纸一致;
逆变器每个直流端子要套号码管必须与所接组窜相对应,串接时应测量开路电压,数据保证准确并存档;
逆变器每个回路电压要与后台数据相同,确保每台逆变器与后台通讯正常;
验收时每台逆变器编号出厂序列号和所接组件数量型号提供给业主项目部;
逆变器交流端子要按逆变器厂家标准制作,电缆绝缘要保留到柜外,每个端子要安装牢固;
逆变器安装必须用箱内原装配件,补配品要保证其质量; 进出逆变器,汇流箱,配电柜,变压器的线缆要做好永久标识; 汇流箱,箱内要保证整洁无杂物。
变压器和互感器的安装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变压器散热风扇应完好,温控模块安装位置方便运维查看。 其他对电站质量有影响事项 (4)电缆安装的验收
直流电缆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标志牌应装设齐全、正确、清晰; 直流电缆的固定、弯曲半径、有关距离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直流电缆线路所有接地的接点与接地极应接触良好,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电缆头制作应符合行业标准。
电缆下线电缆沟平整不应缺少盖板,电缆井满足业主要求。 防火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交流电缆安装的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5)485通信电缆敷设标准
485通信线缆需要选择485专用电缆,必须是带屏蔽层双绞线,线径为1.0mm,尽量要带铠甲;
若与交流线缆一起敷设,两者如平行敷设至少要间隔30CM以上,否则,RS485信号线必须采用铠装型专用电缆ASTP-120Ω,使用时,铠装层应两端接地,最内层屏蔽须一端接地;
485线缆连接设备时,插入接线端子必须用线鼻子,防止叉线; 所有通信设备必须有效接地,确保设备良好接地;
485通信线中屏蔽层必须要一端接地,其他设备上屏蔽线短接,且要用绝缘胶带包扎好,接地端可以选择采集器处,采集器安装要有效接地;
两个设备间线路中不允许存在接头;
单条总线线路长度不长于400m,设备数不少于30; (6)架空线路验收按照《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实施
文件资料的验收
工程档案齐全、系统、完整;
2 工程档案的内容真实、准确地反映工程建设活动和工程实际状况; 3 工程档案已整理立卷,立卷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4 竣工图绘制方法、图式及规格等符合专业技术要求,图面整洁,盖有竣工图章;
5 文件的形成、来源符合实际,要求单位或个人签章的文件,其签章手续完备; 6 文件材质、幅面、书写、绘图、用墨、托裱等符合要求。
;
五、处罚标准:
依据本方案第二部分验收标准,在业主项目部二次验收还未整改合格,将出具整改通知单和处罚通知单,依据严重程度每一项处以200-1000不等的罚款,在缴纳完罚款并提供自检合格的报告后方考虑再次验收,直至达到标准为止。
验收所处罚款将作为本公司日后的运维费用或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对不合格项进行处罚并不免除EPC对项目的整体质保,质保期内出现的任何问题,贵司须无条件解决,否则将相应的扣除质保金。
本方案自项目启动验收之日起生效,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